拍摄人像时相机的高度?
拍摄半身像时候,相机的高度约与被摄者鼻子的高度相等;拍七分身照片时,相机机位约在被摄者的胸部高度;拍摄全身照时,相机的高度应该在被摄者的腰部。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人像摄影大赛
没有单独设人像摄影的 一般都是分为人像组的 1、荷赛摄影奖 2、哈苏国际摄影奖3、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4、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人像摄影的主题有哪些
1. 性主题这是一个很广泛的含摄影师根据面的因素来表达某种特殊的含义,例如模特儿的表演、服装的分类、化妆造型的不同。
这类主题的视觉性很强,是我们从画面上可以明确区分出来的。
我们还可以给它取一些好听、令人印象深刻、有联想力的名字,例如梦境、天使、幻想等。
2. 故事性的主题这种主题是以一段故事为主线来表达的。
故事性主题的拍摄难度稍微大一点,摄影师在拍摄的同时,还要担任导演的工作,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很多婚纱照也会采用这种方式,阐述俩人的爱情。
这种主题拍摄在布景选景的同时,也需要加入模特儿的表演。
3. 拍摄手法为主题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拍摄主题,摄影师自己可以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常见的是利用短焦结合广角镜头的拍摄方式。
利用广角镜头的特性,可以营造出主体人物突出、环境透视感强烈的作品,这类作品也具有很强的形式感。
人像摄影基本知识
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
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
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
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
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它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
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
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学习人像摄影
人影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术写真、人体艺术纱写真、儿童摄影、平特、集体照、证件照、生活照等等……,虽不能称包罗万象,至少涵盖了“人像摄影”这个大概念的方方面面。
我们将“人像”的概念推至相对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所刊作品不拘一格,题材广泛。
人像摄影的基本原理
谈人像摄影的四个艺术境界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
以笔者拙见,人像摄影的艺术境界从低到高,可以概括为赏心悦目、惟妙惟肖、张扬个性、诠释生命四个层次。
一、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是一般大众也包括一般摄影师对人像摄影作品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商业人像、家庭留念照、新闻人像乃至任何一个摄影领域中涉及的人像,无论是被摄者、摄影者和观看者,只要无特殊目的,无不希望看到赏心悦目的人像,而使观众、听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是任何艺术形式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赏心悦目首先成为商业摄影师和顾客共同追求的目标。
而现代摄影的发展从技术上以较轻易地解决了很多前辈摄影家很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使实现赏心悦目这一境界变得相对轻松一些,对于商业摄影来说。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除了对摄影师本身的素质提出要求之外,还依赖于一些客观因素,如:优秀的化装师、美丽的服饰、精致的道具,高档的摄影器材、高级的灯光、设备先进的摄影棚,高级的照片后期加工系统、精美的装裱和精心的编辑策划等等。
对于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来说,非摄影本体语言过多的介入和摄影本体语言的淡化是最大的缺陷。
所谓摄影本体语言就是摄影技术、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包括胶片的运用、曝光的控制、摄影用光和构图的经营等等。
而非摄影本体语言主要是指原本对摄影起辅助作用的非摄影表现手段,如化装、服饰、道具等等。
在这些人像摄影中,摄影本体语言一般较为淡化,而在所剩无几的摄影本体语言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甚至还会有所扭曲。
比如在用光上说,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更多地采用了正面光和柔光;在曝光上说,为了使肤色显得更白,经常采用曝光过度的方法。
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顾客,这是无可厚非的。
赏心悦目就是使顾客和普通大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所以,这种人像摄影本身就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种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把万千大众吸引到影楼里,而这成为中国摄影艺术尤其是业余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
既然摄影作品具有吸引大众的能力,就说明摄影作品具有引导大众的审美倾向的能力。
这种以赏心悦目为代表的商业人像摄影流行十年以来,大众的审美倾向已经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而且,近年来,随着一批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青年摄影师对商业摄影的突出贡献,使的目前的人像摄影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惟妙惟肖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人像再现的“相象”问题变的轻而易举,当代人像摄影的发展又似乎脱离了这一发展方向,尤其是流行的当代商业人像越来越不象本人,而离惟妙惟肖的距离也显得更为遥远。
这里的惟妙惟肖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象”,而是在赏心悦目基础上的神形兼似。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摄影本体语言和非摄影本体语言的正确运用 摄影本体语言的运用不以是否赏心悦目为唯一依据,而以能否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为主要依据,用光自然考究,曝光准确,体现正常肤色及质感。
化装道具不过分张扬和哗众取宠。
化装的目的不时掩盖什么,而是要进行衬托,道具只是修饰而不是表现什么。
2:精妙的神态捕捉和眼神塑造神态的捕捉是摄影师永恒的主体,也是一幅人像摄影作品能否做到惟妙惟肖的关键。
,在柔美型的当代人像摄影中,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做得是很不错的。
在在眼神的塑造上就有所欠缺了。
这主要是由于摄影用光的平淡造成的。
正面的柔光所营造的高调是很难突出眼神的。
所以通过光线的运用来表现人物的眼神是这一境界的人像作品的关键。
三、个性飞扬 人像摄影中个性的张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二是张扬摄影者的个性。
从被摄影者的角度出发,拍摄人像的目的无非是留念、欣赏及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
从这一点上说,摄影师就是要帮助被摄者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
而从摄影者的角度出发,他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通过摄影手段、借助于模特的表现能力来表现自己的摄影创意,来体现自己的摄影风格乃至通过摄影语言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确理解。
这一境界的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的摄影本体语言 从摄影语言的运用上说,第一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一般流于平淡,第二境界人像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趋于自然,第三境界摄影作品的摄影语言运用重在卓然不群。
用光是摄影最独特的本体语言。
如谢墨拍摄的《对影双姝》,巧妙地利用阴影,营造了奇妙的错觉,令人过目难忘 。
又如朱恩光的《圣徒》,柯林·托马斯的《一线光明》,萨博·亚历萨顿的《纯》等等。
摄影本体语言妙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2:独特的而简练的戏剧性情节 如阿德莱尔·穆萨威拍摄的《生命中的阴影》,画面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摄影者苦心经营的光影效果中诉说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它不是一部电视剧,但却似乎比一部电视剧要说的更多。
当然,这幅作品在用光和构图上也都有独到之处。
3:展现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纯粹的人像摄影也许是不包括自然的,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危机时代,不少摄影者把镜头对准了自然,对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或是热情的讴歌,或是尖锐的批评。
不管是卡尔·考雷的《人与太阳》还是易水生的《人与太阳》,都表达了人与自然融合的渴望。
4:强烈的视觉冲击 无论是匠心独具的光影、别出心裁的构图还是创新大胆的镜头运用,其目的都是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张扬被摄人物的个性就是使拍摄出来的人像摄影作品要与众不同而富于戏剧性的。
而摄影者个性的张扬要通过自己个性化的摄影本体语言来展现自己对摄影的理解、对被摄人物的理解、对人像摄影的理解,甚至对生活的理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作品就是摄影者无声的自白。
四、诠释生命 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刻画了人物的灵魂,是因为它讴歌了生命的伟大,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
从人的个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深刻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思索或是呐喊。
也正是因为它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同时它讴歌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面对这样的作品,每一个观众都将为拥有生命而自豪。
从人类社会的总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大悲大喜。
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的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肖像的意义。
它是社会的象征,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象征,从这一意义上说,人像摄影的意义远不止被摄者的留念和摄影者的个性张扬。
人像摄影中有哪些拍摄忌讳
一、忌阳光直亮丽的阳光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小光圈提供了条件。
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
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
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