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朱子治家格言图文库

朱子治家格言图文库

时间:2020-06-28 07:56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下一句是

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清时期的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熹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好家风好家训作文怎么写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

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

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 ”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

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

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著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

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八大菜系全部品尝过吗

哪些小吃是最心仪

风水知识了解多少

名胜古迹又去过几多

历代被封为圣人的有哪些人

名才女子的传奇故事听过多少

哪些历史典故让你毕生难忘

书法美术懂不懂得欣赏

天上星星的母亲是谁

第一首广告诗是怎么样的

你有没有看过花旗锁,吃过嫁女饼,坐过明式家具

五福临门是指哪五福

三十六计每一计都清楚吗

看古装戏懂得每个朝代服饰区分吗

常常听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如何博大

怎样精深

以下就为大家一一揭开。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总目录)     第一篇、工艺品   第二篇、风俗礼仪和伦理美德   第三篇、历史人物   第四篇、民间表演   第五篇、饮食和服饰文化   第六篇、休闲健身武术中医和各行业   第七篇、美术书法和建筑艺术   第八篇、天文历法周易风水    第九篇、宗教哲学百家学说神话民间传说   第十篇、少数民族风俗和各地名胜古迹     首先奉上的是:第一篇、工艺品  陶瓷、唐三彩、珐琅(景泰蓝)、琉璃、玻璃、绢人、中国结、剪纸、铜器、玉器、金器、银器、珠宝饰物、宝石盆景、花丝、骨雕、牙雕、蛋雕、贝雕、犀角雕、泥彩塑、面塑、吹糖人、木雕、漆器、核雕、竹雕、藤编、草编、柳编。

第二篇、风俗礼仪和伦理美德:  第一章、 风俗礼仪:  第一节、 汉民族传统婚礼:  传统婚俗仪式 婚宴座位如何编排 一场乘舟过河而来汉服复古婚礼  婚典俗信 “回门”知多少

一场读圣旨抛绣球拜天地的复古婚礼  第二节、 婚俗典故:  入洞房是“黄帝”定的规矩 “蜜月”来自于两人的“逃婚”和“吃蜂蜜” 拜堂与洞房的典故 结发夫妻的由来 结婚双“囍”的来历 蒙红头与新娘 古代皇后的婚检  第三节、 奇特婚俗:  闹洞房解衣扣 舅舅试新郎 一年只有两天可以结婚的占里人    童养媳 接亲拦轿(客家) 典妻婚 壮族古老的抛绣球和入赘 先“嫁”后“娶” 交换婚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没鸡蛋不成婚 恋爱场所姑娘房 浙江疍民抛新娘 同床共枕过七关(他留人) “爱你就咬你”集体走寨觅知音 阴婚    马上求爱姑娘追 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仪式和洞房里的打斗婚俗 偷鸡头与抬锅盖 抢亲婚俗 出嫁前夜睡草铺 恋爱“喝糖水” 树枝探姻缘和草鞋定终身 湖南嘉禾传统“伴嫁”风俗 江南婚习之分红喜蛋 诵唱颂歌的潮州婚俗 孩童时就订婚的浙江婚俗  第三节、 新婚禁忌 婴儿三朝礼 做满月 满周岁的“抓周儿” 汉族家礼之笄礼 认「契」父母 做寿 新居入伙 公司开张  第四节、 古代称谓解释 古代称谓习俗 古代年龄代称  第五节、 古代家谱 族规十条 族禁六条 家规   第二章、 伦理美德: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 《大学》 《中庸》 《弟子规》  第二节、 古代名人传统美德:   训俭示康 窦谏议录 终身托付 贤达之士不弃妻 举案齐眉见道义 贤妻分家劝夫 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救济乡里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太姒:徽音的承传 教子严慈有方 《闺训千字文》 慈心于物放海龟 继志显祖做汉书 永乐帝封翰林的启示 赵太后的眼界和心胸 第一等学问:临事肯替别人想 诚实守信的宴殊 杜暹西域埋金 清正廉洁 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图文故事    第二节、 古人见面礼仪 古代礼仪用语 如何跪坐 孔子尊师 孟母教子以礼  第三节、 处世之道:  《忍 经》 《处世真诠》韩湘子 《太上感应篇》《济公活佛圣训》 《说苑粹英》 《朱子治家格言》 《格言联璧》 《名贤集》   古训:丈夫应该如何对待妻子 《增广贤文》 《金人铭》  《诫伯禽》 座右铭二则 《九诫》 《女诫》 女训 诫子三则   《东方朔诫子书》 司马光训子孙 家训 省心杂言 官箴    敬恕斋铭 西山政训  第三篇、历史人物:  名才女传奇故事 壮士英豪 文人学者 谋士思想家 皇帝将相。

    第四篇、民间表演:  杂技、舞狮、舞龙、飘色、锣鼓、戏曲(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粤剧)、古乐器、面谱、舞台、皮影、木偶、中国十大古曲    第五篇、饮食和服饰文化:  第一章、 饮食文化:  第一节、 八大菜系: 各系特色 趣味菜名  第二节、 历史名宴: 宋皇寿筵 千年古宴 千叟宴 万寿宴  第三节、 地方特色小吃   第四节、 名菜名吃典故   第五节、 茶文化: 茶叶种类 茶 名 传 说 茶道 茶艺 茶壶   第六节、 酒和餐具器皿  第六节、 碗筷: 筷子的传说 筷子使用之忌  第七节、 饮食礼仪: 汉族古代食仪 中国人用餐排坐讲究 祝寿的饮食礼仪  第二章、 服饰文化:  唐装 汉服:汉服种类、汉服基本礼仪 旗袍 云锦 鞋 帽 古代女子内衣   古装美人 汉服婚礼 丝绸 蜡染 扎染 布艺 香襄 第六篇、休闲健身武术中医和各行业:  第一章、 民俗竞技:对弈(象棋围棋麻将) 放风筝 踩高跷 踢毽子 抽陀螺  第二章、 猜谜语 吟诗作对 赏花灯 赏鸟 赏石 庙会  第三章、 武术健身:   第一节、 少林功夫: 少林七十二绝技 少林十八门  第二节、 武当太极拳  第三节、 中国武林门派套路 十八般兵器  第四节、 健身: 《易筋经》 五禽戏 武术气功   第四章、 中医:  第一节、 中医常识 古代名医 医疗扁方 中医典故  第二节、 养生文献:《黄帝内经》 七情致病理论 孙思邈养生法 《彭祖摄生养性论》  第五章、 行业: 行业习俗 黄河商十诫 各行业守护神    第七篇、美术书法和建筑艺术:  第一章、 美术书法:  国画书法、古代书画家、敦煌壁画、唐卡、芦苇画、麦秸画、叶画、扇面画、年画、内画、铁画、刺绣、缂丝、屏风、匾额、石雕、墙雕、文房四宝、书桌用品。

  第二章、 建筑艺术:  宫殿、园林、寺、道观、庙、院、塔、祠、陵、堂、关、楼、阁、坛、台、馆、亭、牌坊、桥、廊、垂花门,屋檐,民居(四合院、蒙古包、窑洞、阿以旺、徽州民居、碉房、竹楼、客家土楼)、家居  作者:皇侠圣君 回复日期:2008-10-24 20:36:14  回复   第八篇、天文历法周易风水 :  第一章、 天文历法: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 十二生肖 天干地支 黄历与皇历   第二节、 传统节日: 节日风俗 节日典故   第三节、 古代天文仪器 古代天文地理学家  第二章、 发明创造: 航海技术 成就事业的古人、  第三章、 风水八卦周易:  第一节、 风水:风水原则 家居风水 办公室风水 《相宅经》 点穴寻穴   第二节、 八卦:河图洛书 八卦 太极 阴阳 邵雍《梅花易数》  第三节、 周易: 《周易》 易学故事 五行学说 古代易学高人  第四章、 民间禁忌:  第一节、 葬礼禁忌 扫墓注意事项   第二节、 搬家禁忌 节日禁忌   第三节、 房事禁忌 孕妇、产妇、生育的禁忌  第五章、 民间方术: 古代解梦 古代医学祝由十三科   作者:皇侠圣君 回复日期:2008-10-24 20:45:19  回复   第九篇、宗教哲学百家学说神话民间传说  第一章、 宗教哲学:  第一节、 道教: 《道德经》 道教人物 道教圣地 道教故事  第二节、 儒家  第三节、 佛教:《金刚经》佛教人物 佛光 舍利子 十八层地狱 佛教名山 佛教故事  第二章、 百家学说:  阴阳家 法家 墨家 纵横家:《鬼谷子》 兵家: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第三章、 神话民间传说     第十篇、少数民族风俗和各地名胜古迹:  收集清末之前的全国各处历史重地,古代名人故居、名山重镇……在领会以上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去观赏各地名胜古迹就容易体会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艺术表现手法,事件的来龙去脉,全方位领略各种文化内涵。

    以上纲要会逐一介绍并配合一定数量赏心悦目的图片。

如果对某些内容较熟悉,可根据目录在大概页数位置就可找到想看的章节。

希望有识之士前来补充,大家在这里互动交流,休闲娱乐,扩阔视野,增广见闻。

当去到第十篇时,欢迎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之人士和爱好旅游者提供各地名胜古迹资料,大家齐来参与,与众同欢游遍中国。

油盐酱醋,蒸酒烧黄,葱韭芥蒜,山药藕姜,鸡鸭肉蛋,猪狗牛羊

在我的童年时代曾经读过几本书,读得很有体悟,很有心得,可是这几本书后来却一一丢失了。

然而丢失之后,却奇迹般的在无意之中又回到了我的手边,给了我许多的欢欣和慰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刚刚上小学,在我认不了多少字之后,就发现家里有一本残缺不全的书,封面也没有了,姑且就叫它《蒙学杂篇》吧,因为现在回想起来它有如下的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子弟规、日用杂字等等。

记得非常清楚的是,父亲曾经指定让我学习其中图文对照的“日用杂字”:“油盐酱醋,蒸酒烧黄,葱韭芥蒜,山药藕姜,鸡鸭肉蛋,猪狗牛羊......”这样枯燥无味的东西我哪里能看得进去,然而我却似懂非懂地翻阅了其中的《朱子治家格言》和《增广贤文》,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是我从小就听熟了的谚语,因为母亲常常会把这些谚语挂在口头,譬如:“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利无利,常在行里”等等,而这些谚语对于我后来的为人处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本破损不堪的书,后来却不见了踪影,也没有人再去寻找它。

可是在多年之后的1994年10月9日,这一天我正在济南出差,公事之余,便寻访书店和书摊,当我在山东大学门外十几个书摊前驻足浏览时,我突然发现了一本《白话蒙学十三篇》和一套两册的《幼学启蒙图书集成》,前者封面上印有“蒙学读物之精华,处世教子之准则”。

打开两本书一看,不但我先前读过的内容都在里面,而且还增加了“四字鉴略”、“龙文鞭影”、“幼学琼林”、“老学究语”等篇章,实在是传统蒙学之大成,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如今尽管人已黄昏,但却依然很是喜欢这些传统的孩童启蒙读物,翻阅之余,常常感到乐趣并受到教益。

  再一本失而复得的书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一本书是在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大姐买的,然而却变成了我心爱的读物。

在那个年代里,社会上正在宣传“苏联在向共产主义迈步”,学校老师常常向我们讲苏联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卫国战争的故事,因此,苏联那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就成了我童心最为向往的地方。

所以,在我得到这样一本书后,便迫不及待地一读再读。

我第一次从文字中看到了对于苏联、莫斯科和列宁的描述,第一次知道了普罗米修斯、牛虻、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名字,并为卓娅和舒拉一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热爱大自然而感动,他们生前的生活越是美好、和谐和幸福,我就越为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卫国战争而沉痛,越是对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而感到无比愤怒。

书中的一则关于“丹娘”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丹娘在深夜里读完了那本书(《牛虻》),就对哥哥说:‘您以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活着吗

我觉着为了人们能过更好的生活,我可以把我的血一滴一滴完全付出去。

’”丹娘最后真的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1918年11月,当白匪窜入丹娘所在的村庄时,身为教师的丹娘已经加入布尔什维克,白匪逼迫她供出自己同志的名字,然而在严刑拷打之下,丹娘却高喊:“他们还活着呢

他们一定会回来

”最后终于被敌人枪杀。

这使我联想到我学过的小学课本里的革命烈士刘胡兰,想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对这些坚强不屈、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身的先烈深怀敬意。

多少年过去了,这之后我又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时过境迁,这本书也早已退出了我的记忆。

可是在世纪之初的海云庵糖球会上,在一个书摊上两元一本的一堆书中,《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突然又出现在我的眼前,翻开一看是1952年的版本,毫无疑问这就是我童年读过的那个版本,于是我就把这本书买了回来,摩挲浏览着它,又想起了童年阅读这本书的往事……  对我童年影响最大的书,我想应当是鲁迅的《朝花夕拾》。

这本书是我花两角钱从人和路上的新华书店买来的。

这大约是我第一本从书店里买的书,小开本,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袖珍书的那种。

当时我正在人和路小学上小学高年级,鲁迅的名字应当是知道的,鲁迅的事迹应当是知道的,但是鲁迅的书、鲁迅的文章却没有读过。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才发现其中有许多我读不懂的地方,但是那些读得懂的地方又十分生动有趣。

总之就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打开了我的眼见,给我带来阅读的乐趣,引发了我的思考。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仅仅这些题目就让我想一探究竟。

对于这本小小的书册,我曾经一次次地浏览,一次次地翻阅,书边磨毛了,书角折损了,潜移默化中它几乎影响了我一生的爱好和趣味儿。

例如当鲁迅看到长妈妈给他买的《山海经》时写道:“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鲁迅在写到藤野先生时又这样写道:“只有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在《五猖会》中写的那些赛会的热闹场景——游行的人群,精彩的扮相,小孩子的参与......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那些皂荚树、桑葚、何首乌、木莲藤、叫天子、曲蛉、蟋蟀、斑蝥……我想我后来的喜欢读书,为人正直,热爱大自然,热爱民俗等等脾性无不从鲁迅那里受到了最初的熏陶和影响。

就是这样一本书,后来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2000年我出差上海时,在福州路的书城里曾经买过鲁迅的十几个单行本,其中就有《朝花夕拾》,可这都是九十年代后的版本了。

然而在买到新版本之后不久,我在父母家打扫卫生整理物件时,又意外地发现了我曾经读过的那个袖珍本的《朝花夕拾》,我就像重逢旧时的朋友一样十分欣喜。

尽管它已然灰头土脸,边角磨损,但是30多年过后内容却依然完整。

当我一遍遍摩挲这本书时,似乎又看到了以往那个喜欢买书读书少年的身影,感慨世事之变迁,人生之倏忽……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