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慎独的名言和事例、
【典例】◇ 曾子“一日三省”的名言:《·学而》中记载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 秀才慎独的故事。
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无主,我心有主。
’”◇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名人名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帮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独也。
——《礼记·大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
——朱熹◇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刘宗周◇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辞海》◇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刘少奇【精彩文段】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慎独”乃人生的至高境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无所不为
才能坦然面对一切世间沉浮荣枯
我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就好象“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样,当我们在无拘无束无人管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放纵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会驱使我们去为所欲为。
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修养是否高深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立场是否坚定的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便是考验他能力是否强大的时候。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我们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条忠犬,可帮你避开处处陷阱,躲开种种是非;“慎独”是一剂良方,可使你内心清爽,外形昂然。
对我们而言,无论是对前程、对事业,也无论是对时下、对将来,“慎独”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刻都不可疏忽。
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所谓清醒,也就是“慎独”。
人生如酒,或可口,或浓烈,或芳香,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醇厚;人生如画,或素雅,或黯淡,或明丽,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美丽;人生如歌,或悲戚,或低沉,或高昂,有了慎独,它可以变得更动听
而立之年,当克己,当慎独!这句话什么意思?
而立之年,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当克己,当慎独。
意为,我们在这条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注意节制,平时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能松散懒惰。
长路漫漫 当克己 当慎独 对下联
长路漫漫 当克己 当慎独,乾坤朗朗 尽心力 尽淡薄。
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
什么意思
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包括(ABCD) A 修己 B 克己 C 慎独 D 自省
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
”
克己是指培养节己的能力;慎独是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己,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思识进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防止错误思想及私欲,邪念不生,时时保持正念,对自觉性要求更高。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
关于慎独的例子?
慎独种情操;慎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所谓慎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
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
\ 慎独修养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离不开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
《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误观念。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有许多劳教人员就是因为缺乏慎独意识,在某些“无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侥幸,做了不该做的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直到进了监狱才懊悔不已。
\ 朋友们,慎独是悬挂在你心头的一记警钟,慎独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而拒绝慎独,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体内蔓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彻底毁灭自己。
因此,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同把我们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 不久前一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事先在礼堂内隐藏几部录音机,然后老师领着100多名中学生进来坐下,礼堂里十分安静。
当所有的老师借故离开后,礼堂里马上沸腾起来。
十分钟之后,老师们返回礼堂,拿出录音机,将刚刚录下的内容放出来,所有的人、包括全体学生都大吃一惊:录音机里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这些丑陋的语言就出自眼前这些孩子们的小嘴!这个例子不是说孩子品德有多坏,但至少说明孩子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
\ “慎独”思想是儒家提出来的,但儒家不是宗教,如果你做不到“慎独”,孔老夫子也拿你没办法。
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讲过一句话:“唯有美育可以代替宗教”。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蔡先生很早就认识到,美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约束个人行为,进而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 “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
\ “慎独”是一种境界\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 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
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
”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
他说:“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 “慎独”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之一。
而那些腐败分子,往往也是从“独”时、“独”处不“慎”,滑向犯罪深渊的。
他们有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有的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嘴上说“艰苦奋斗”,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
\ 领导干部“慎独”,具体应做到“十慎”:一是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二是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权力期权不用,防止晚节不保。
三是慎权,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买官卖官。
四是慎欲,不被钱、色、名等私欲俘获,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五是慎内,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防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六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防止被损友“拉下水”。
七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防止小节上的蜕变。
八是慎言,要敢于讲真话,讲话要利于团结,防止口无遮拦。
九是慎断,要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防止违背规律、主观武断。
十是慎威,不滥施权威,不压制民主,不压制人才。
\ “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
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既要以贤人的高风亮节怡情养性,又要以贪官身败名裂的教训自警。
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如此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逐渐达到“慎独”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