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风,家书,家训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诸葛亮《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藩家书》、《傅书》、《弟子规》、《钱氏家训》等拓展资料:1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2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4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5 《傅雷家书》是200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6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7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
民国十三年(1924年),武肃王钱镠三十二代孙、安徽广德人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根据先祖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他总结归纳了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据。
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千百年来,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准则,践行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
分类整理傅雷家书家训
1、作家作品: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批评家。
翻译作品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如《高老头》《贝姨》《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及《名人传》。
2、作品内容:《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3、写信作用: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人物性格特点:傅雷:为人坦荡正直,秉性刚毅,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良知,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热爱音乐、刻苦用功,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艺术家的形象。
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5、名句: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傅雷家书好句摘抄20句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3、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4、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5、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6、多少过分的谈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
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7、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8、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
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9、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
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一〉真的,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
这一点我早预料到。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也不是体力劳动。
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
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
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采纳采纳啊
为什么《傅雷家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对于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别以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对付你的精神要想对于你的手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
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够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惰性。
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惰性。
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判。
苦闷的强弱原是随欲望与野心的大小而转移的。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
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
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一切艺术作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自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的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的幽远、崇高与寒意的液晶;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做“天籁”
多亲近大自然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办法。
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于重视物质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正如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来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种新文化出现。
人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样;低潮之后还有高潮再起的可能
峰回路转,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来一个新天地呢
无论多么优秀的种籽,没有适当环境、水土、养份,也难以开花结果,说不定还会中途变质或夭折。
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而耐寂寞也要自幼训练的
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也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
近代有名的悲剧演员可分两派:一派是浑身投入忘其所以,观众好像看到真正的剧中人在面前歌哭;情绪的激动、呼吸的起伏,竟会把人在火热的浪潮中卷走。
一派刻画人物惟妙惟肖,也有大起大落的激情,同时又处处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节度,从来不流于“狂易”之境。
心理学家说这等演员似乎有双重人格:既是演员,同时又是观众。
演员是他与剧中人物合一,观众是他一切演技不会过火。
因为他随时随地站在圈子以外冷眼观察自己,故即使到了猛烈的高潮顶峰仍然能控制自己。
以艺术而言,我想第二种演员应当更高级。
观众除了与剧中人发生共鸣,亲身经受强烈的情感以外,还感到理性节制的伟大,人不被自己的情欲完全控制的伟大,这伟大也就是一种美。
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美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
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艺术家只有永远保持心胸的开朗和感觉的新鲜,才永远有新鲜的内容表达,才不会对自己的艺术厌倦,甚至像有些人那样觉得是做苦工。
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
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
假如心烦而坐不下来写信,可不可以想到为安慰爸爸妈妈起而勉强写,开头是为了我们勉强写,但写到三、四页以上,我相信你的心怀一定应付静下来,而变得很自然很高兴的,自动的想写下去了,告诉你这个方法,不但可逗你多写信,同时也可以消除一时的烦闷。
人总得常常逼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人的思想 不动笔就不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就为这个缘故,我常常逼你多写信,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
我屡次要你生活正规化,学习规范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
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
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
而且作品的了解与掌握,就需要长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 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觉间忘形的。
我自己这次出门,因为被称为模范组长,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地去。
但这样的情形出现过不止一次。
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是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感情激动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的只表现好的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
所谓冷静,不但是表面的行动,尤其内心和思想都要做到,其次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各种不同的事物的场合。
…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
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整,愈来愈光辉灿烂。
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思维,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同时我也联想到演奏家太多的沉浸在音乐中和过度的工作或许也有害处。
追求完美的意识太强太清楚了,会造成紧张与疲劳。
反而妨害了原有的成绩。
不妨减少一些工作增加一些沉思默想。
不妨多到郊外森林中去散步,或者到博物馆欣赏名画,从造型艺术中去求恬静闲适。
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和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需要写封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但是艺术家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和树木,生活中物质的一面不见得比精神和一面次要及合味,对一个艺术家尤其如此。
我认为敦煌壁画代表了地道的中国绘画精神,除了部分显然受印度艺术影响之外,那些描绘日常生活片段的画,确实不同凡响,创作中别出心裁,观察精神的入微,手法大胆脱俗,而这些画都是由一代又一代不知名的画家给成为的 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智慧,中国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
他帮助人也有极强的原则性,凡是不正当用途,即使是知己朋友也不肯融通,凡是人家真有为难而是正当用途,就是素不相识的也肯概然相助。
在家中维持有条理的常规,使一切井井有条,你们还年轻,这些事很难付诸实行并坚持下去,可见养成好习惯,加强意志力永远是件好事,久而久之会受益无穷。
欣赏前人的事迹,看到人类伟大的创造,才能不使自己被眼前的局势弄得悲观,从而鞭策自己,竭尽所能的在当世留下可人的成绩。
傅雷家书 20句富有哲理或让人感受很深的话
1、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傅雷2、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书》3、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 一种心 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傅雷 《傅雷家书》4、 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傅雷 《傅雷家书》5、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傅雷 《傅雷家书》6、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傅雷 《傅雷家书》7、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傅雷 《傅雷家书》8、 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傅雷 《傅雷家书》9、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就好了” ——傅雷 《傅雷家书》10、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
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
方式。
手段,还有是耐性。
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傅雷 《傅 雷家书》11、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 ——傅雷 《傅雷家书》12、 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
——傅雷 《傅雷家书》13、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傅雷 《约翰·克利斯朵夫——译者序》14、 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如此。
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
——傅雷 《青年一代》15、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做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傅雷16、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书》17、 有一天夜里,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象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
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
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
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对自己亲近的人更是。
我有时也会。
所以要反省啊。
待人要谦 和有礼 ,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傅雷 《傅雷家书》18、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书》19、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是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傅雷 ( 闪$点情 话网)《傅雷家书》20、 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
——傅雷 《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