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考察或教训格言箴言

考察或教训格言箴言

时间:2014-07-31 17:5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近义词

朴实无华、朴素无华、藏巧于拙、深藏不露、人不可貌相。

一、朴实无华白话释义: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朝代:近代作者:巴金二、朴素无华白话释义:俭朴、不浮华。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妻子朴素无华也。

”朝代:明初作者:宋濂翻译:妻子俭朴、不浮华。

三、藏巧于拙白话释义: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出处:《菜根谭》上:“藏巧于拙。

”朝代:明作者:洪应明翻译: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四、深藏不露白话释义: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爱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

出处:考察或教训格言·箴言:深藏不露是一种卓越的才能。

朝代:近代作者: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五、人不可貌相白话释义: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出处:《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朝代:明作者:吴承恩

形容一个事物外表不好看但很实用的成语有哪些

朴实无、朴华、藏巧于拙、深藏不露、人不可貌一、朴实无华白话释义:实在而不浮华。

朝代:近代作者:巴金出处:《〈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二、朴素无华白话释义:俭朴、不浮华。

朝代:明初作者:宋濂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妻子朴素无华也。

”翻译:妻子俭朴、不浮华。

三、藏巧于拙白话释义: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朝代:明作者:洪应明出处:《菜根谭》上:“藏巧于拙。

”翻译: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四、深藏不露白话释义: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爱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

朝代:近代作者: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出处:考察或教训格言·箴言:深藏不露是一种卓越的才能。

五、人不可貌相白话释义: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朝代:明作者:吴承恩出处:《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名言警句翻译考察

1.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韩非子.说林》) 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1.从细微处能预见事物发生,从缘由知其根源。

(《韩非子.说林》)2.借鉴前人国家兴衰的原因,考虑当今社会政策的得与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关于“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事例有什么

箴言书1章1一4节经文逐节详解(网上资料 主内共享):【箴一1】「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箴言:」 〔吕振中译〕「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 〔暂编注解〕所罗门王以智慧闻名当日世界,据《王上》四32记载,他有神赐的极大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作有箴言、诗歌数千。

但他并非本书所收箴言唯一作者(看<参考资料>“作者“条”)。

“箴言”一词不仅指格言、谚语,还包括圣哲论道之作(例如五章)、对人生的观照和发明,以及谜语和警句。

2~6节是“箴言”二字的最好注释,中心思想是要人敬畏神(看7节注)。

“所罗门的箴言”。

箴言是日常生活的一些格言,目的是给人作生活的实际指引。

本书以所罗门为作者,但并不表示整卷书都是由他撰写的(比较二二17;二四23;三○1;三一1),他只是主要的撰写人。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仅所罗门一人,但他所写的篇幅最长。

所罗门:所罗门的智慧足以令希伯来人一提智慧就联想到所罗门。

据王上4:32,他作了箴言三千句。

“箴言”一词的含义,见上述《序言》。

这写箴言或格言,表现了希伯来语诗歌平行韵律的特征。

所罗门有充分的资格写下这些格言。

他的智慧是世界的奇迹(王上3:12;10:23-25)。

他是殷勤地观察神的创作,与各国人民的交往又增加了他的知识和悟性(见王上4:29-34;王上10:1-3)。

1:1-7 引言。

【箴一2】「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言语,」 〔吕振中译〕「要使人晓得智慧和练达之事,能了解明达的训言,」 〔暂编注解〕“智慧”。

即实际和成功地运用知识。

“训诲”。

用言语(二四32)或责杖(二三13)施行的教导。

「训诲」:要求受教者的顺服,这顺服是出于敬畏神(7)。

智慧:是本书的钥字,出现过41次,希伯来语是hokmah,具有训诲(1:2,3)、分辨、通达(1:2;2:2)、灵明、谨慎(1:4)、学问(1:5)、知识等意思。

哲学所指的智慧,是源于对人生的全方位体验,是出于良善纯正之心的综合性、直观性的判断力,而不是简单的片面性、分析性的知识。

圣经强调若没有认识和信仰创造和统治万物的神,多么富有睿智的相对智慧,也不能成为绝对意义上真正而完全的智慧。

亦即,智慧与神息息相关。

与此相同,善恶祸福亦与神绝对相关。

并且,智慧良善与祝福均以神为中心而相连在一起。

以下图表指出了旧约的先知、祭司和哲学家是怎样强调人对神的基本态度——义和罪,并且也表明了义人就是素常行善,被神所认可的真智者。

由此来看,根本不可能有“良善而智慧的恶人”。

智慧(chokmah)。

在圣经中共出现141次,有许多含义:一,技能(出28:3;35:26;王上7:14);二,聪明、精明(王上2:6;3:28;伯39:17;赛10:13;29:14);三,世务的智慧(王上4:30;赛47:10);四,属灵的智慧(申4:6;诗37:30;90:12;箴10:31;赛33:6;耶8:9);五,神的智慧(诗104:24;箴3:19;耶10:12;51:15);⑥ 拟人化的属灵智慧(箴8:1-36;9:1-6);七,人类理想的智慧(诗111:10;箴1:2等)。

训诲(musar)。

其词根是yasar,意为“训诫、”、“训练”、“纠正”,有时指“责罚”。

Musar还表示训诲的结果,故基本上等于智慧。

增长智能是训诲的结果,但训诲来自神的启示。

圣经乃是这种训诲的真正基础。

2~4 箴言书的目的是让读者认识智慧,并让智慧管理他或她的生活。

2~6明白箴言可得智慧(2节),和更多的智慧(5节)。

“智慧”一语在本书出现逾40词。

关于“智慧”的含义,看<参考资料>“《箴言》与智慧文学”条。

本书力劝人寻求智慧,因它比金银还宝贵(三13~14),不但可以防阻人落入败德坏行的陷阱,还能积极引人进入美善的崇高生活境界。

2-6本书目的是叫愚者及智者都受益。

【箴一3】「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 〔吕振中译〕「能领受训练于明智的处事,有公义和公平与正直,」 〔暂编注解〕“智慧……的训诲”。

训练人智慧地处事,以至他能达致成功。

“仁义”。

公义。

“公平”。

公正。

「使人处事 ...... 正直的训诲」:可作「在明智处事、仁义、公平、正直上接受训诲」。

换句话说,智慧包括道德上的要求。

智慧(sekel)。

与第2节的“智慧”不是同一个字。

Sekel 有“审慎”,“精明”,“见识”的意思。

希伯来语诗歌的特征是把同义词放在一起。

这些同义词应该理解为并列,而不是对比。

这种并列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主题,涵盖主题的各个方面。

【箴一4】「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 〔吕振中译〕「能使愚直人精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 〔暂编注解〕“愚人”指不能作正确道德抉择的人,有的译为“愚直人”,象《路加福音》十二16~21所记的那个财主,作者称之为“无知”,不是说他头脑迟钝,而是因为缺乏判断力,思想不成熟,对生命不肯深入探究其意义。

“灵明”指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箴言不但帮助聪明人,也能帮助愚直人。

“灵明”。

精明。

即免受误导的防卫。

“愚人”。

即没有主见、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愚人」:指毫无定见,易受摆布的人。

「灵明」:指不被误导走入歧途。

「谋略」:在此指有计划达到正当的目的;这字在其他地方可译作「计」、「诡计」(12:2; 14:17; 24:8),有坏的含意。

愚人:此词亦是把握本书的钥字,可以从四个角度考察其内涵:①“愚蒙”之人,容易被欺骗的人(14:15;15:21);②用来指愚笨顽固的人(32节;10:1,14;12:16;13:16;15:2;17:24;18:6;19:13;20:3;24:7;29:11);③与“愚顽”大致相同(7节;10:8;17:28);④指与神隔绝的心或对神无知的状态(17:7;诗14:1)。

灵明:意指“敏捷”、“奸诈”。

这里则指躲避恶人奸计的能力。

使少年人有知识:少年人因没有社会经验而不能慎重起见,容易采取轻率无谋的行动。

因此他们需要有“知识”,“知识”指经验性的知识。

灵明(`ormah)。

“审慎、精明”。

该词既可用于贬义,如出21:14(译为“诡计”),也可用于褒义,如这里和箴8:5,12。

4-6节说明本书的对象:愚人、少年人、智慧人。

我们不必为他人隐藏本性而感到愤怒因为你自己也在隐藏本性。

这句话出

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考察或警句格言·箴言》又称《箴言集》(箴言NO.1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