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名言
白昼是天堂飞来的白鹤,它从东方给人们带来喜讯(奥尔德里奇) 那么让我们热爱纯粹的白昼,热爱这十二点钟的生活吧。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要松开那两根指向上端的时针(乔·米勒) 不管是白昼多么漫长,黑夜总是要来临的(高尔)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英国)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英国) 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 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一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希腊)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英国) 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达勒维耶)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约翰逊) 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乔·格兰维尔)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威·亚历山大)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罗·阿谢姆)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法国)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塞内加) 军井未汲,将不言渴。
军食未熟,将不言饥。
军火未燃,将不言塞。
军幕未施,将不言困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 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 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英国) 以身作则对好人来说是固然是绝伦的大好事;但对坏人来说,它的害处是无以复加的(荷马) 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塞·给翰逊) 有这样的情况,甚至范围很小的模范的地方工作,也比中央许多部门的国家工作有重要的全国性意义(列宁) 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
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抓住典型() 黄昏掩门后,寂寞的心自知(唐·戎昱)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宋·王安石) 不要根据包装去衡量货物的价值(俄罗斯) 书的封面不能定书的价值(英国) 先考虑实用,后考虑外表(希腊) 充当保人,破产在即(开伦) 充当保人,倒楣之日就不远了(泰勒斯) 为他人作保,终了自身难保(斯珀吉翁) 掮客总是欺骗一方,掠夺另一方,这是众所周知的(迪斯累利 )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汉·张衡)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此涵养之重要(明·薛萱) 珠莹则尘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南北朝·刘昼)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汉·孔融) 隋侯之珠,国之玉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汉·刘向) 贤才,国之宝也(明史纪事本末)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唐·白居易) 国之宝器,其在得贤(北史)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宋·王安石)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天之生才也甚难,人主得才也亦甚难(宋·叶适) 千金何足贵,一士固难求(元·逑贤) 一个国家里有才华的人,如同矿藏里的黄金(美国) 人材,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斯大林) 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托·富勒) 抱负是高尚的行为成长的萌芽(欧洲) 抱负永远是一种欢乐,是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史蒂文生) 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罗·勃朗宁)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罗·勃朗宁) 我的抱负就是我唯一的朋友(朗费罗) 单靠自己的又翅,鸟儿是很难在高空翱翔的(威·布莱克) 我饮的是抱负酒,服的是幻想药,所以我会永远朝气蓬勃(高尔斯华绥)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兵(拿破仑)
关于尊老爱幼的古代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尊师重道的古代名言
v“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 ——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 ——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 ——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 ——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 ——赫尔岑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经典古代名家名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榜样的名言
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英国) 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英国) 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 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 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一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希腊)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英国) 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达勒维耶)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约翰逊) 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乔·格兰维尔)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威·亚历山大)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罗·阿谢姆)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法国)
求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带作者及出处,含义
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恒:常常。
2.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弗,不。
纳:入,使入。
3. 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
求:找寻。
疵:毛病。
4.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迁怒:转移怒气。
贰:再,重。
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6.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廪(lǐn):粮仓。
实:充实。
7.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缪(miù):错误。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9.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1.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1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3.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
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
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5.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躬自: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
责:责备,要求。
16.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
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
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
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
日新: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17.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
砺(lì):磨刀石。
18.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喜爱。
前“恶”(è):缺陷和丑恶。
后“恶”(wù):讨厌,憎恨。
19.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
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
伏:潜伏,隐藏。
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给。
2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
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2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恰好相反。
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
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反是:和这相反。
2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
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2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25.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
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
接:接触,交往。
醴(lǐ):甜酒。
26.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尚:重在。
2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
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腐:腐臭。
户枢(shū):门的转轴。
蠹(dù):蛀蚀。
28. 满招损,谦受益。
——《书·大禹谟》[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
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
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29.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勤勉,快速。
慎:谨慎,慎重。
3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
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31. 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
锲(qiè)、镂(lòu):雕刻。
3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
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33.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并按照榜样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长了。
尧舜:上古时代的国君唐尧和虞舜。
34.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
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
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
士季便说:“~,~,~。
”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35. 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3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3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
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古代积累格言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英国)●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达勒维耶)●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塞·约翰逊)●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乔·格兰维尔)●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英国)●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英国)●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村中有个好嫂嫂,满巷姑娘齐学好●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一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模范比教训更有力量(希腊)●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威·亚历山大)●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罗·阿谢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