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格言集锦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格言集锦

时间:2014-01-30 00:15

人教版语文小升初考试重点的题型

语文考试主要包括拼音、字词、句子、阅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约占50分,阅读部分占20分,习作部分30分。

小升初语文填诗句

如皋市实验初中初一数学一、填空题(每题2分,计36分)1.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0天,传递行程约为1375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7500 是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2.请你先仔细观察公式: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 = .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1,-3,9,-27,81,-243,…,则第 个数是 .4.一个多项式与 的和是 ,那么这个多项式是_____________.5.当 _______时,方程 的解和方程 的解相同.6.计算: = .7.已知数 、 、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的结果是 .8.已知代数式 的值为 ,那么 的值为 .9.已知 = , = ,则 = .10.有一旅客携带30kg的行李到南通机场乘飞机,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kg的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是 元.11.轮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20km,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km,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小时(不计停留时间),求甲、乙两码头距离.设两码头间距离为x km,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12.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13.某月有五个星期日,已知五个日期的和为75,则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 号.14.有A、B两桶油,从A桶倒出 到B桶后,B桶比A桶还少6㎏,B桶原有30㎏油,则A桶原有油 ㎏.15.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运算: = ,那么当 =18时 的值是 .16.利用你学过的某个性质,将方程 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则变形后的方程是 .17.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恰好分成六个正方形,其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18.已知某铁路桥长500米,现在一列火车通过该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共用了30秒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0秒,则火车的长度为 米.二、解答题(共64分)19.(8分)计算:(1)(- + - )×(-48) (2) 20.(5分)化简: 21.(20分)解方程:(1) (2) (3) (4) 22.(6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我市某企业向灾区捐助价值94万元的A,B两种帐篷共600顶.已知A种帐篷每顶1700元,B种帐篷每顶1300元,问A,B两种帐篷各多少顶

23.(6分)小明每天早上要赶到距家1000米的实验初中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从家里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骑摩托车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爸爸能在途中追上了他吗?24.(6分)学校需要添置某种教学仪器,方案1:到文峰大世界购买,每件8元;方案2:学校自己制作,每件4元,另外需要制作工具的租用费120元.(1)当购置仪器多少件时,两种方案的费用相同

(2)你知道学校选择哪种方案更省钱吗

25.(6分)课本习题回练: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26.(7分)补充例题回练: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75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语文 小学升学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 成绩( ) 一、看拼音写词语 1、xuàn rǎn 2.yāo xié 3。

bō tāo pēng pài 4。

wú kě nài hé ( ) ( ) ( ) (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E”的小写字母是“e”,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它排在“r’的前面。

( ) 2.“勘测”的“勘”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力”部,共有11画。

( ) 3.“东张西望”和“张灯结彩’’中两个“张”的意思相同。

( ) 4.“虚伪、习气、武断”这三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贬义词。

( ) 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 )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运用了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写作方法。

(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里的“千尺”是“实指”,“不及尸是“比不上”的意思。

( ,) 三、选择题(5分) 1.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没有错的是(c ) A.盛气凌人 异口同声 随遇而安 如饥似喝, B.调兵遣将 赞叹不已 完壁归赵 川流不息 C.万古长青 兴国安邦 张冠李戴 坐井观天 2.“—天晚上,我文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旁边做信号用的。

”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 b ) A.意思的转折 B.解释、说明 C.意思的递进 3.“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韵,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这几句话在朗读时应该( a ) A.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平静到激昂。

B.语速由慢到快,语调平缓自然。

C.语速由快到慢;语调由高到低。

4.下面的句子,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b ) A.李老师不但生活俭朴,而且工作认真。

B. 即使上面的石块有多重,小草也要从下面钻出来。

C.你如果在荣誉面前骄傲了,就不会取得更大进步。

四、按课文或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课文,写出作者暂时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 ,求得 ,回国以后,誓把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和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中的“光明”:既指 ,也指 。

3.“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朝那木笼望了最后一眼,就默默地踏着泥泞的道路走开了。

”这几句话表达了江姐 。

4.《示儿》是诗人陆游 前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他 国之情。

五、改正句子中用错的标点符号 1.他是一位和蔼的、慈祥的,博学的老爷爷。

2.要写好作文就应做到:第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第二:多写多练。

多读书。

第三,勤于动笔。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2.这山虽然很高,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

会挖平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七、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6分) 1.春天的杭州是美丽的季节。

2.村上的更夫有一次看见扬科经常到旅店的墙角下去听演奏。

八、选择下列表达方法,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夸张 B.排比 C.比喻 D.拟人 E.反问 F、设问 1.我的心像刀纹一样,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 ) 2.卖火柴的小女为什么会落得这样悲惨的遭遇呢?这是孩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 ) 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在花丛间穿来穿去,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 )九、阅读语段,短文,完成作业 (一) 詹天佑不帕困难,也不怕嘲笑,救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乏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夭,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民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6个加点的词语,其中贬义词是 , ,褒义词是 , , 。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把它划出来,然后按詹天佑“说、做、想”把这段话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

其中第二层的层意是 4.文中的第2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5.“(1)坚定信心。

(2)以身作则。

(3)认真细致。

(4)接受任务。

(5)工作劳苦。

(6)严格要求”。

这6个词语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

但顺序是错乱的。

如果按这段话内容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用序号表示)。

6.文中加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选择—种答案打“√”。

(1)表现了詹天佑怕丢面子的思想感情和要争荣誉的决心。

( ) (2)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 ) (3)表现了詹天佑胸有成竹的心情和修好铁路的决心。

( ) (二) 我不是有腿病吗

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

我不知道花单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

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擞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可是,逞多么有意思呀i不劳动i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文中的脑力劳动具体指——————,体力劳动具体指———————。

2.用“——”在文中划出说明“如此循环”意思的一句话。

(1分) 3.“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这句话的意思是“选择一种正确答案打“√”) (1)我没有腿病,不但便于行,也便于久坐,( ) (2)我有腿病,不便行走,但便于久坐。

( ) (3)我有腿病,不便行走,也不便久坐。

( ) 4.“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5.写出这段话的段意。

(三)玲玲长高了 玲玲戴上红领巾了。

妈妈很高兴,就在星期日的一个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小铃铛》。

玲玲跟着妈妈上了电车,正好碰到她们识的售票员张阿姨。

张阿姨见了她俩问 玲玲 今天你跟妈妈上哪儿去呀 玲玲亲亲热热地回答 张阿姨 我跟妈妈去看电影 说完,就朝一个空座位坐下。

这时,一个老奶奶上车了,玲玲赶忙起身让了座。

车子开了,玲玲帮着张阿姨为乘客服务,侍钱、递车票,忙得可欢哩。

妈妈从口袋里掏出钱,给玲玲买票。

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 玲玲两只大眼睛一忽闪,心想,那是一年前,我个子不高,乘车用不着买票。

现在是不是长高啦?她瞧见那刻有标尺的拉手杆,窜过去一站,还用小手按着头,对准标杆上妁尺码,嘿,刚好超出一点儿。

于是她亮开嗓门嚷道;“张阿姨,你瞧,我长高了!”说着,玲玲接过妈妈手中的钱,递给了售票员张阿姨。

妈妈笑了,张阿姨笑了,车厢里的乘客都笑了:“玲玲是长高了

” 1.填空。

(4分) 本文主要写了玲玲在车上的三件事: (1)让座; (2) ; (3) 。

2.按“心想”、“量高”、“买票”的顺序,将第五自然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表示。

3.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打“√”。

(1)“亮开嗓门”的“亮”的意思是: A.发光( ) B.显露、显示( ) C。

使声音响亮( 、) (2)售票员张阿姨说:“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意思是说: A.玲玲不用买票。

( ) B.玲玲应当买票。

( ) C.玲玲的票可买可不买。

( ) (3)妈妈、张阿姨和乘客们都笑着说“玲玲是长高了”的意思是: A.玲玲长大了。

( ) B.玲玲个子比过去高了。

( ) C.玲玲懂事了,成长了。

( ) (4)本文最恰当的中心思想是: A.赞插了少先队员玲玲勤快、机灵的好品质。

( ) B.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乐于助人,实事求是,不占国家便宜的好品质。

( ) C.赞扬了少先队员玲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

( ) (5)第二自然段,应填的标点符号按顺序是:( ) A.:”,。

”:,。

” B•,“,?”:“,。

” C.:“,?”:“,。

”十、作文 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则通知。

(1)时间;6月5日下午2时正 (2)地点:学校礼堂 (3)内容:召开赈灾捐款动员会 (4)参加人员:全体少先队员 (5)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少先队大队部,6月4日 一、慧眼识英雄 1、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易近人 盛气林人 身临其境 翠色欲流 B:无微不致 各抒已见 一碧千里 排山倒海 C:应接不瑕 一丝不苟 不径而走 人才济济 D:斩钉截铁 兴国安邦 完璧归赵 举世闻名 2、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没有错的是( ) A.盛气凌人 异口同声 随遇而安 如饥似喝, B.调兵遣将 赞叹不已 完壁归赵 川流不息 C.万古长青 兴国安邦 张冠李戴 坐井观天 3、下面人物与故事不搭配的一项是() A、刘备---白帝城托孤 B、林黛玉---荷锄葬花 C、林冲---误入白虎堂 D、李逵---七擒孟获 二、百科万花筒 1、成语百宝箱 A、反映品质优秀的: _________ _________ B、来自寓言故事的: ________ ________ C、出自历史故事的: ________ ________ 2、 名句我知道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选自《 》,作者_______,是_____朝人。

B、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 》,作者________,是______朝人。

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是______朝_________的诗句。

我还知道他的千古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请写一条关于做人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_______.,自己喜欢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每一食,便_________________;每一衣,___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

改成比喻句: F、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

其中“陷”的意思是( ),句子的意思是( )。

G、《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诗人陆游 前写给儿子的诗,表达了他 之情。

H、“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指人物( )、草堂是指(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人物( )、朝代()。

3、我是设计师 A.我为迎接奥运设计的标语是: B.我为西湖湖畔草坪设计的标语是: 三.能工巧匠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春天的杭州是美丽的季节。

改病句:——————————————————— D.我们不要乱吃零食的习惯。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只要不断深化改革,浙江才会富起来。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X”)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 ) 2、草船借箭和舌战群儒都是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 ) 3“E”的小写字母是“e”,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它排在“r’的前面。

( ) 4、《凡卡》《小音乐家杨科》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 )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里的“千尺”是“实指”,“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

( ) —————。

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2.《看不见的大力士》在文中指的是——,课文介绍了它—— ——、——、——几方面的用途。

3.进了公园门,步步登高,看花的人——,多极了,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这时候,——啊,——啊,——啊,——啊,都挽不住游人。

4.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的,——的,——的,——的;有的——, 有的——,有的—————。

5.《凡卡》一文的写法与其它课文的写法有所不同,作者把——和 —————————及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三者穿插起来写。

如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中,穿插回忆了——和——一这两件事,这些回忆对凡卡的悲惨生活起了——-和——的作用。

五、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这段话中作者描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在全篇课文中最能抒发这种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共出现了 次,起了 的作用。

六、作文 1.写一篇表扬稿。

6月3日,晚学后,徐波、俞峰两同学,看到军属王大爷正在把刚运来的煤饼搬到屋里去。

眼看暴雨将要来临,他们二话没说,主动帮助王大爷把煤饼搬进屋于,使王大爷免受损失。

请你代少先队大队部写一篇表扬稿。

2.用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部分,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章写完整。

火热的心 城关一小附近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特级残废军人金伯伯。

他与年迈的父亲及5岁的养女小芳相依为命,但接踵而来的困难使他们一家祖孙三人失去了欢乐。

六(1)班同学知道后,决心以雷锋权叔为榜样,去帮助金伯伯一家。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拼音认读与识记。

  1、字母表  2、声母  3、韵母  4、整体认读音节  5、声调的分类及标法  6、拼写规则  7、停顿与重音。

  二、汉字书写、纠正错别字、字的理解。

  1、汉字的演变过程。

  2、汉字的造字法。

  3、汉字的笔画名称表  4、汉字笔顺规则表、间架结构表  5、汉字的偏旁部首  6、查字典  7、同音字  8、多音字  9、小学生容易读错的字  10、小学生容易写错的字  11、形近字  12、多义字  三、词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四、成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五、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广告语、格言。

  六、句式的变换与句子仿写。

  七、句子的理解与语言的连贯。

  八、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九、标点符号的运用。

  十、修辞手法的运用。

  十一、古诗文名句背诵与默写。

  十二、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十三、口语交际。

  十四、观察、联想与表达。

  十五、信息的概括与提炼。

  十六、语文综合性学习。

  十七、写作方法指导。

小升初语文高分需掌握事项:掌握规律、抓住要点、提高能力  (1)标点符号  知识要点--  ①综合运用学过的常用标点: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

  ②认识分号。

  难点与对策--  ①句号和逗号的区分。

句号和逗号使用的频率最高,错误也最多。

一是句逗不分,二是一逗到底。

对策首先是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要紧。

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再者是让学生弄懂,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②某些标点行文时的规范写法。

本来,只要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就行了。

但是,由于行文时不注意规范的写法,也会影响标点符号作用的发挥。

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规范的写法:(一)误把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等点号加在一行之首;(二)把引号、书名号等标号的前一半写在一行之末,或把它们的后一半加在一行之首。

  对策是说明规范使用标点的意义,让学生在使用中形成习惯。

  (2)阅读  知识要点--  ①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

  (一)能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列小标题。

  (二)能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有自己的见解。

  (三)能领悟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他文章稍作准备,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默读速度不少于300字\\\/分钟。

能背诵学过或读过的喜爱的优秀诗文(包括教材所指定的课文)。

  ③学会浏览,能根据需要通过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各种资料。

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每年不少于50万字。

逐步培养自读书笔记的习惯。

  难点与对策--  ①给文章分段,写段意。

要学会较合理地分段,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规律:一是确定分段的依据(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的推移等等);二是找出标志,它们可能是文章的标题,一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段等等。

要写段意,可抓住以下三原则:抓准重点,概括要点,精简语言,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归并各节意思,摘取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略加修改。

我们应该注意,分段和写段意都不是阅读的目的,只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手段而已。

  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们可以通过复习一些重点课文,同时精选一些既符合训练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短文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以记事为主的文章,可以抓主要事件分析,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其思想意义;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可以分析人物的外表与,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写景状物的文章,可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概括中心。

当然,都不要放过文章的标题和文章议论、抒情的句段。

  ③语文总复习很容易进入耗时、重负、低效的怪圈,在阅读方面更是如此。

我们应该在教给学生一定学习方法后,多引导点拨,多变换角度和方式,让学生自己潜入浮出,自己独立咀嚼、体会。

不应该强求一致,教师更不可把自己的认识、结论强加给学生。

  (3)习作  知识要点--  ①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后感、书信等常用应用文。

  ②能抓住特点,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或周围事物,再写下来。

会编写作文提纲能按要求或自拟作文题目,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

  ③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形成习惯。

  难点与对策--  ①审题是学生作文特别是命题作文的第一难关。

在总复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主要抓好二审:一是审题眼,即体现文章主题的关节要害处;二是审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如果是半命题作文,就要弄清楚,自己将要加的是题眼,还是题限。

不管加上什么,都要对自己有利。

千万不要作茧自缚。

  ②写想象作文比一般记实作文难度大些。

  小学生的习作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各有所长。

半命题作文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如选择材料、确定中心等),又使他们都得到统一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

  看图作文、扩写、续写等要发挥想象,但是想象作文不但要对某些细节、某些情节进行想象,而且要作全篇作文的整体想象。

我们应鼓励学生写未来生活中想象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做到大胆想象、合乎情理、内容健康。

  ③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和能力,又是一个难点。

说难,首先反映在态度上,学生往往不大重视作文的自我修改或互相修改。

然而,这是作文能力的体现。

说难,还表现在修改的能力上,不知该做些什么,怎样做。

我们要讲清其意义,激发兴趣,典型引路。

鼓励学生在复习中认真地修改自己平时的作文。

还可让学生互评互改,从点评到笔改,一文多改。

  (4)口语交际  知识要点--  ①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②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③能清楚明白地用普通话口述见闻,稍作准备即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作两三分钟发言,态度大方,语句通顺连贯。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难点与对策--  ①听别人用普通话讲一段话,能抓住主要意思。

  ②能围绕一个意思作两三分钟的发言。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忽视口语,造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不平衡发展。

我们的对策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毫无拘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听力基础。

这类题虽然较简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用填空形式作答,好处是较省时,训练(考查)面较广;当然,也有其局限性,不能直接训练(考查)学生口头转述的能力。

本题的难点是第一、二个空格的概括性词语读书。

如果填好了,说明该生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基本掌握了。

谁有最全的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

1、 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游桂林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 《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是借物喻人的咏怀诗,也可以把它们写在一幅画上,称为题画诗。

3、 《墨梅》作者元代王冕,本诗借梅花喻人,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4、 《竹石》作者清代郑燮,“扬州八怪”之一。

本诗借竹喻人,表达作者坚韧不拔、不怕打击的精神。

5、 《石灰吟》作者明代于谦,本诗借石灰喻人,表达作者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典礼的总人数达30万人。

7、 《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作者:杨益言、罗广斌。

文中的主人公江雪琴(江姐)。

8、 《荔枝》一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9、 梅花魂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1、 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里,存放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就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

12、 用一句话概括电子计算机的神奇: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13、 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

14、 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大气、生物等,不能再生的叫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矿产、石油等。

15、 为保护地球写的宣传语:1只有一个地球。

2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3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16、 存在宇宙生命的条件:1合适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足够的光和热。

17、 《长征》是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赞扬了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 《一夜的工作》一文,通过“我”亲眼目睹周恩来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俭朴,表达了“我”对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19、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描述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英雄事迹。

20、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1、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借春天的阳光和小草,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22、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中,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爱。

23、 巴金的《鸟的天堂》一文,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本文采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24、 峻青的《第一场雪》一文,表达了人们对入冬第一场雪的喜爱之情。

用一句话概括:瑞雪兆丰年。

25、 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一文中,“野”实际指索溪峪自然野性的美。

26、 《鹿和狼的故事》中介绍了凯巴伯森林公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鹿和狼之间实际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27、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一文描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旧社会中穷困儿童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28、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一文,赞扬了主人公叙利奥体贴关心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29、 朱长超的《向命运挑战》一文,通过霍金顽强拼搏、战胜病魔并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向人们揭示了只要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0、 民间故事“七月七”、“鹊桥”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代表劳动人民,王母娘娘代表封建统治者。

31、 《牛郎织女》歌颂了牛郎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的专制和残暴。

十二册1、 的《卜算子.咏梅》一词,赞美了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表达作者不居功自傲。

2、 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词,赞美了梅花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

3、 李星华的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怀念。

文章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4、 当代作家王愿坚的《灯光》一文,回忆了英雄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事迹。

5、 《为人民服务》一文是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是一篇议论文。

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西汉司马迁《史记》中的名言。

7、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共同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8、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诗,抒发了诗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9、 《向往奥运》一文,抒发了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10、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竞技体育所体现的公正、公开、公平与客观,实现了人类追求真正平等、公平竞争的理想;“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11、《詹天佑》一文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2、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居庸关隧道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八达岭隧道用中部凿井法。

13、《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文,赞扬了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精神和发扬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

14、《走向生活》一文,给我们一个人生态度的启示------主动走向生活。

15、《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行”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

16、《长歌行》借物抒情,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徒然叹息。

17、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借物抒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的悲愤。

18、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将士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安宁、人民生活安定的美好心愿。

诗中的“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

19、《草船借箭》选自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人物形象:诸葛亮---神机妙算、才智过人,周瑜---妒才忌能、心胸狭窄,鲁肃---忠厚守信。

20、《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课文分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人物形象: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廉颇---勇于改过。

21、《井阳岗》是根据古典小说《水浒传》改写的,作者施耐庵。

文章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智的性格。

22、《猴王出世》选自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

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做敢为的特点。

23、《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朝廷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愤概,对收复失地、学习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渴望。

2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唐朝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的喜悦心情。

25、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章围绕“匆匆”二字刻划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26、《难忘的启蒙》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27、《三克镭》一文向人们展示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即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28、《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们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29、《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特,课文讲了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0、《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文章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31、《奴隶英雄》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罗马奴隶起义的故事,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32、《世纪宝鼎》是一篇说明文,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33、《清明上河图》是一篇说明文。

原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34、寓言《矛与盾》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35、《关尹子教射》一文讲的是关尹子教列子学射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好本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并遵循其中的道理。

【急求

】苏教版小升初语文、数学、英语复习资料

牛津小学英语毕业模拟考试(4)  班级: 姓名: 得分:  寒窗苦读六年,只为今朝出成绩。

愿同学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希望大家  “细心阅读题意;认真快速答题;仔细耐心检查”

  一、语音。

(共10分)  A)判断下列各组单词中划线部分的读音。

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共5分,每小题0.5分)  (v) 1. March much (x) 2. sweater read  (x) 3. look classroom (x) 4. early pear  (v) 5. seat please (v) 6. boat smoke  (x) 7. sports short (x) 8. brother hers  (v) 9. beside milk (x) 10. got welcome  B)选出每小题四个单词中划线部分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单词,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共5分,每小题1分)  (A) 1. A. cool B. food C. foot D. zoo  (C) 2. A. blow B. now C. know D. snow  (C) 3. A. name B. take C. date D. sat  (B) 4. A. teacher B. school C. Christmas D. ache  (A) 5. A. which B. whom C. what D. where  二、词组互译。

(共10分,每小题1分)  1. 品尝一个苹果taste an apple2. help him with his Maths帮他的数学  3. 写信writer a letter4. ask for penfriends问笔友  5. 擅长画画usually draw 6. my favourite picture我最喜欢的图片  7. 和我下棋play chess with me8. I hope so.我想应该是  9. 值日duty today 10. sing a popular song唱一首歌  三、选择。

(共15分,每小题1分)  (A) 1. Miss Gao Chinese next year.  A. is going to teach us B. teaches our C. teaches us  (A) 2. Who’s the woman blue?  A. in B. on C. with  (C) 3. We usually stay home Saturday afternoon.  A. at; in B. at; on C. in; at  (C) 4. ---It’s a white shirt, is it yours?  ---No. is yellow.  A. I B. My C. Mine  (C) 5. any milk in the room?  A.. Is there B. Are there C. There aren’t  (A) 6. ---What you do yesterday?  ---I a picnic with my classmates.  A. do; have B. did; have C. did; had  (B) 7. My parents often tell me China.  A. about B. from C. for  (A) 8. ---What’s your hobby?  --- .  A. Swiming B. Swimming C. Swim  (A) 9. I don’t have a brother sister.  A. and B. or C. the  (C) 10. The coats are over there.  A. twins B. twin’s C. twins’  (C) 11. It is cold today. You must your coat.  A. take off B. put on C. pick up  (B) 12. We like this zebra, because this zebra is than that one.  A. big B. bigger C. biger  (C ) 13. Who’s fatter than ?  A. your B. his C. him  (C) 14. My skirt is red. What yours?  A. is B. about C. does  (A) 15. I often walk to school, but by bike.  A. usually B. always C. sometimes  四、用所给词的恰当形式填空。

(共10分,每空格1分)  1. Nancy is going to ( play ) the piano at the concert.  2. “Ma Lin, it’s your turn. You are the ( five ).  3. Sorry I am late because the bus was ( late ) than yesterday.  4. We had a food festival last Saturday. Wang Bing ( make ) dumplings with our teachers.  5. Did he ( eat ) many ice-creams last Sunday? Yes, he ( eat ).  6. Listen! Nancy ( sing ) an English song now.  7. Zhang Xia ( like ) ( read ) books very much.  She often ( read ) books in the evening.  五、完成对话。

(共15分)  A)选择方框中合适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对话。

(共5分,每空格1分)  A. Would you like to go rowing?  B. There are a lot of students over there.  C. What about seeing the animals in the zoo?  D. It’s a sunny day, isn’t it?  E. Oh, look at the flowers.  A: 1  B: Yes. And today is Sunday.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A: OK. Let’s go.  B: 2  A: How beautiful they are!  B: Look! 3  A: Yes. Some are boating, and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the big tree. How happy they are!  B: 4  A: Oh, no. I’m not good at rowing. And the wind is strong.  B: 5  A: OK. I love animals very much.  答案为:312645  B)根据上下文完成对话,每空一词。

(共7分,每空格1分)  A: Hi, Li 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B: I’m going to write an e-mail my older sister.  A: does she live?  B: She in Hong Kong.  A: What’s her ?  B: She’s a teacher.  A: is she?  B: She’s twenty-four. She’s ten years than me.  C)看图,完成对话,每空一词。

(共8分,每空格0.5分)  A: excited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ll to the three ?  B: Sure. along this , and then turn at the  crossing. It’s on your , to the Bank of .  A: is it from here?  B: About two kilometres’ .  A: Thanks a lot.  B: You’re .  六、阅读理解。

(共20分)  A)根据上下文及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短文,每空一词。

(共8分,每空1分)  Miss Hu is our E teacher. She loves us very m . One day, my classmate, Lily had g a b cold. Miss Hu took h to see a doctor, and got some medicine f her. When Lily s at home, Miss Hu went to her home and h her with her English. She’s a good teacher. We love her, too.  B)阅读短文,判读下列各句意思是否与短文内容相符。

相符的写“T”,不相符的写“F”。

(共5分,每小题1分)  One day Mr and Mrs White went shopping by car. They stopped their car near a shop. They bought(买)a lot of things and they wanted to put the things into the car. But Mr White couldn’t open the door of the car, so they asked a policeman to help them. The policeman was very friendly. He started to open the car for them. Just then a man came up and shouted(喊),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my car?” Mr and Mrs White had a look at the car’s number and they were frozen(惊呆了)there. It wasn’t their car.  (T) 1. Mr and Mrs White drove for shopping.  (T) 2. They stopped their car at the gate of a snack bar.  (T) 3. They wanted to give their things to a policeman.  (F) 4. The policeman would like to help Mr White.  (F) 5. From the passage(短文), we know Mr and Mrs White made a mistake(搞错了).  C)阅读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共5分,每小题1分)  The first Dragon Boat Festival was held(举行)in Hunan. Every year, people always have a dragon boat match. The dragon boat is quite long. There are pictures of dragons on each side. The front of the boat is like the head of a dragon. Each team(队)of the match has twenty members. Beside them there is a man on the boat. He beats a drum(敲鼓). It’s an exciting match, especially(特别是)when they are getting the end. The audience(观众)beside the lake shout for their favourite teams. From this match, we have the name of the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This special(特殊的)festival has another(另一个)name---Duanwu Festival. It has a story. The story is about a poet called Qu Yuan.  (A) 1. What’s the name of this festival? It’s called .  A. Chinese New Year B.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 Dragon Boat Festival D. Halloween  (C) 2. The nam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omes from .  A. the dragon boat match in Henan B. the dragon boat match in Hunan  C. the boat like a dragon in Sichuan D. the dragon flying in the sky  (C) 3. In the match, there is always a man on the boat to .  A. shout for them B. help them boat  C. carry a dragon for them D. beat a drum for them  (C) 4. The story of Duanwu Festival is about .  A. a poet called Qu Yuan B. a poet called Li Bai  C. a poet called Du Fu D. a poet called Bai Juyi  (C) 5. On that day, people eat .  A. pumpkins B. moon cakes  C. rice dumplings D. candies  七、根据中文翻译句子,每空一词。

(共12分,每空1分)  1. 昨天晚上,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这次足球赛的消息。

  Yesterday evening, we read the news this football match the  newspaper.  2. 上周我和奶奶一块儿去看了一场滑稽的木偶表演。

  Last week I a puppet show with my grandma.  3. 一共将要有三十个选手参加篮球比赛。

  Thirty player will in the basketball match.  4. 你这个周末准备干什么

  What you to do this weekend?  5. 李明比李东小两岁吗

  Li Ming two years than Li Dong?  6. 那里的春天天气怎样

  What’s the weather in there?  八、完形填空。

(共10分,每小题1分)  Tom is an 1 boy. He’s twelve 2 . He’s two years 3 than his brother, Jim. Tom is 150 cm and Jim is 160 cm. Jim is 50 kilos and Tom is 60 kilos. Tom wants 4 lose some weight(减肥), so he tries not to eat too much food. He also 5 more exercise than before. Every morning he 6 earlier than Jim and he goes jogging for thirty minutes. He usually goes skating after school. After dinner, Tom often 7 , and Jim likes 8 at home. Now Tom is much stronger than Jim. Jim thinks he needs more 9 now. He and Tom will do exercise 10 .  (C) 1. A. Japanese B. England C. American  (C) 2. A. year old B. years old C. years older  (A) 3. A. old B. young C. younger  (B) 4. A. to B. for C. with  (B) 5. A. did B. does C. do  (C) 6. A. goes to bed B. goes to school C. gets up  (B) 7. A. goes to bed B. eats lots of food C. goes for a walk  (C) 8. A. skiing B. swimming C. watching TV  ( A ) 9. A. homework B. exercise C. rest  (B) 10. A. together B. too C. also  一、 选择题。

(18分)  1、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

  A、斩钉截铁 秉烛夜游 张冠李戴 三年五栽  B、囫囵吞枣 聚精会神 不计其数 万籁俱寂  C、拔苗助长 垂头丧气 赞叹不己 花团锦簇  D、兴国安帮 应接不暇 接踵摩肩 盛气凌人  2、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 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D、 尽管天气多冷,亮亮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3、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按句子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小秧苗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弯弯的月亮犹如一只小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

  A、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C、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D、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4、下面词语中搭配全对的一组是( )。

  A、改正方法 改变态度 B、发扬传统 树立理想  C、严格批评 严厉打击 D、增长体质 提高质量  5、“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

”这句话最能说明凡卡当时心理的是( )。

  A 凡卡胆小,夜里一个人在鞋铺有些害怕。

  B 凡卡担心有人来找他,会打扰他写信。

  C 凡卡是第一次写信,生怕被人发现,觉得难为情。

  D 凡卡担心老板、老板娘突然回来,发现自己在写信,会被狠狠揍一顿。

  6、下面三个词,其两个音节之间要用隔音符号的是( )。

  A、Kù ài Β、dǎ jiǎo C zī xún D yāo xīe  7、“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这句话在朗读时应( )。

  Α、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平静到激昂。

  Β、语速由慢到快,语调平缓自然。

  C、语速由快到慢,语调由高到低。

  8、“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 )。

  A、 看,拜访。

B、照管。

C、文言连词。

  9、“这次期末考试,我非争个前三名不可。

”这是( )  A、否定句 B、肯定句 C、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二、填空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分)  (1)( )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 )壮烈地去死。

  (2)这本小说( )大致翻一下,( )要花很多时间。

  (3)( )赶快采取措施,( )能多出人才。

  (4)与他( )分别多年,( )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2、 把成语补充完整。

(6分)  优胜( )( ) 前( )后( )( )思( )虑 ( )( )不倦  翻天( )( ) ( )( )不绝 惊心( )( ) 如( )似( )  ( )山( )岭 舍本( )( ) 浅( )慢( ) 波( )壮( )  三、默写  1、 默写二首描写送别情景的古诗。

(6分  (1)  -----------------------------------  -----------------------------------  -----------------------------------  (2)  -----------------------------------  -----------------------------------  -----------------------------------  2、 写句有提倡勤劳节俭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八个带有2个数字的词语。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按顺序排列句子。

(5分)  ( )这里出口和生产香料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香港的地名却传到今天。

  ( )清朝时实行海禁,政府又强迫这里的居民迁往内地,种香业彻底衰败。

  ( )古诗候,东莞县生产一种优质沉香---莞香。

其中女儿香最为著名,被誉为“海南珍奇”。

  ( )久而久之,海湾这地方被称为“香港”了。

  ( )明朝时,当地居民已经普遍以种香为业了。

那时,每天都有一种叫“大眼鸡”的渔船将大批香料送往各地。

  五、口语交际。

(6分)  根据材料提示想象一段对话,注意对话连贯以及态度和语言的文明。

  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几位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班主任王老师让张兵同学打电话告诉李明的家长,电话已经接通。

假如你是张兵,请接着往下说  张兵:您好,请问,您是谁呀?  家长:我是李明的妈妈。

  张兵:  家长:  张兵:  家长:  张兵:  家长:  六、 阅读理解(10分)  (一)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 繁荣)的季节。

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展现)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响亮 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 颤动)。

  1 在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词。

(2分)  2 这段话主要是在写( )。

(1分)  3 在文中用“----”划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的句子,用“ ”划出表示作者联想的句子。

(2分)  4 作者是怎样写出榕树的茂盛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到过不少天资聪明,敏锐过人的学生。

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不怠,遇事寻根究底。

终于在攀登科学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因此,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才为愿意作出艰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把自己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代,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 这篇文章三个小节就是三个段落,请划出各段的中心句。

(3分)  2 给短文加个标题。

(2分)  3 用“\\\/”给第一段划分为两层意思。

(1分)  4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才为愿意作出艰苦的努力,……”一句中的“这样”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所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开始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一句中,前一个“希望”指( ),后一个“希望”指( )。

(2分)  6 文章最后一句话跟题目有( )关系。

(2分)  七、 作文。

(30分)  提示:  学习是一种要付出艰辛而又能体验快乐的脑力劳动,但有时又有些枯躁乏味,我们多么希望能在玩耍、游戏、谈笑的氛围中学习收获,我们可能会学到文化知识,也可能会学到科学知识、做人道理,或有所发现,或有所收获,这些都是学习,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现实情况到底如何

对于玩与学习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请根据这样的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可写成书信、记叙文,可以编故事,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400字  基础知识(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10分)  shì chá gān zào jiǎo xìng shū jí táo zuì  ( ) ( ) ( ) ( ) ( ) ( ) ( ) ( ) ( ) ( )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ú yì yuè hū。

  ( )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补全音节。

(2分)  去不去(b__) 解剖(p__) 处分(ch__) 禁止(j__n)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8分)  好( )( )远 高( )远( )  ( )( )大雨 ( )( )助长  ( )然无( ) ( )气( )人  受( )( )浅 寒风( )( )  4、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①国庆五十周年之际,举国欢庆。

(全国都在庆祝 )  ②这真是绝处逢生。

( )  ③这是一辆普通轿车。

(指不豪华的 )  5、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  ①(如果 )不注意用眼卫生,(就 )会影响你的视力。

  ②音乐(不仅 )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 )能陶冶人的性情。

  6、修改病句。

(2分)  ①我决心提高优点,改进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洋里鱼类丰富,有带鱼、黄鱼、鲸鱼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变换句子。

(6分)  ①解放军在抗洪斗争中英勇顽强,我们更加热爱解放军。

(改成反问句)  _解放军叔叔在抗洪斗争中英勇顽强,难道我们不是更加热爱解放军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改成被字句)  __人们的衣服被蒙蒙细雨淋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她胸前挂着一枚亮闪闪的奖章。

(缩句)  _他挂着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造句。

(2分)  宛如:_这座拱桥宛如飞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题西林壁》中给人以启发的诗句。

(2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补充下列诗句。

(3分)  姑苏城外寒山寺,_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洛阳亲友如相问,_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