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书法人生格言斗方

书法人生格言斗方

时间:2017-08-04 10:01

来一篇文章适合写行书的,字数不要多

诗歌、格言警句都可以:1.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2.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3. 字怕练,马怕骑4.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5.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6.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7.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8.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9.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10.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11.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12.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13.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4.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15.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16.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17. 厚德载物18.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19.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20.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21.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24.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25.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26. 励志书法字画作品欣赏27. 奋斗 人生迢迢路坎坷 勇往直前莫退缩 装饰字画励志书法28. 天道酬勤 书房诗词书法客厅十字绣字画 丝线精准印花29. 天道酬勤 十字绣精准印花十字绣大版 励志书法字画30. 学贵有恒 客厅书房教室布置办公室墙贴字画 励志书法 中国风31. 陋室铭 客厅大幅励志书法诗词房 正品字画十字绣32. 天道酬勤 客厅书房办公室励志字画 书法作品真迹 行书33. 有志者事竟成 客厅办公室字画 横幅 名人真迹34. 天道酬勤 客厅书房贴居家装饰背景墙贴纸 画水墨书法文字35. 静思 客厅办公室装饰励志书法 名人字画36. 天道酬勤 办公室字画励志书法 真迹37. 奋斗 办公室客厅书房励志壁画 书法装饰画 原创字画38. 奋斗 书房办公室客厅字画 中堂竖幅 励志书法39. 以诚为本 客厅书房沙发公司学校办公室贴纸 墙贴字画 中国风40. 二送一斗方 客厅中墨国画人物书法 名人真迹手绘佛祖像41. 拼搏 卧室客厅办公室励志书法 名人字画42. 坚持 客厅书房卧室办公室字画励志书法作品 竖幅中堂 手书真迹43. 天道酬勤 家居字画励志书法 横幅 手法作品真迹44. 天道酬勤 办公室励志字画书法 横幅 行书真迹45. 天行健 办公室书法横幅励志书法 手写真迹46. 诸葛亮诫子 送小孩字画书法 客厅中堂字画47. 江山多娇48. 高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阶段,它意味着奋斗、拼搏、坚持与恒心。

49.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50.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51. 宁静致远52. 天道酬勤53. 上善若水54.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55. 秋月春风56.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57. 字无百日功58. 拳要打,字要练( 书村网 )59.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60.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61.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6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63.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64.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

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65. 道法自然66.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帮助

望采纳

对联写作指导1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联的基本写法,以及规则,为您奉上,请参考:  1、对联的基础知识。

  顾名思义,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和联”。

它是由两个或两段相互照应的语句组成的。

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其类别,按字数分,有短联和长联。

通常上下联各30字及以上归入“长联”,15言至30言可权且归入“中长联”, 15言以下归入“短联”。

1——2言只能说是“对”,不称其为“联”,多作为单独或对应题景词语和匾额;3——4言可称为“超短联”(4言联多用来书写斗方,3言联则很少实用);常用的多为5——15字以内的单句或复句短联。

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堂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格言联、宅第和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技巧手法(联格)划分,类别也很多,如:复字、叠字、顶真、拆字、谐音、双关、回文等。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

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在书写尤其用于书法作品时,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根据内容、语气的需要,对联也可以标感叹号、问号及其他标点符号。

此外,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除贴在门上的春联、婚庆开业联外,书写其它对联,一般还要用比联语小三分之二左右的字落款。

落款分为上款和下款,上款依次题受联者的名字、称谓、题语;下款题写作联人的称谓、名字、具名语,有的还标上时间、地点、写法,加盖印章等。

  2、对联的四个要素  既然叫对联,其主要格律,就是严格要求一个“对”字——即对仗。

对仗,从广义来说,除了用字的数量、字词性质、意义和词组结构的相对,还有音调即“平仄”的对应。

狭义的对仗,专指前者。

后者则专门叫做“平仄”格律。

  字词的对仗,简略的说,一是词性上要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虚词量词方位词等都是如此;二是在词组结构上对仗,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定中等结构的词组,上下联要对应一致;三是在词意上要有鲜明的对比,如使用相同意思的词组去同句并连或上下相对,就犯了同义词“连用”与“合掌”的忌讳。

  据此,也就有了对联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

四要素所规定的内容统称为对联格律,有时也称对联规则。

其中,“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基本要素,“词性相当”是语法要素,“平仄相谐”是声律要素。

  (1)、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要素的主要含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通常还指“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来眼际  下联:鹊唱枝头(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如果将下联对成:风光无限,那就是失律了。

因为“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通常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上下联第一分句为四个字,第二分句为七个字,上下联各十一个字;“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又称为联脚。

  (2)、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

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还引“春来眼际,鹊唱枝头”为例,两句话,共同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如果下联对成“悲上心头”也算失律了。

因为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不能算对联。

再如:  故乡千里月同此  十年劳碌又一天(不仅内容对不上,词性也对不上。

)  也不能只追求逐字逐词的对应工整,却使得字词对仗生硬,内容不知所云:  出句:一江春水向东流(下联)  对句:两河秋波朝北动(上联)  还有一段相声里所说的那个机械地逐字相对的联,就更荒唐滑稽了:  上天言好事  下地醋歹炮(就算不谐音,对成“下界保歹人”不也是大错

)  (3)、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等等。

词性分类可参考通用的《汉语词类语法表》。

具体编写应用起来,可参照古人编写的范本《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诙谐易记,通俗实用:“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

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

如何具体运用,再以一联为例:  祥 开 寿域  瑞 启 春台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如果对成“瑞气盈门”,内容是有点相当了,可是词性却相差太多了。

  祥 开 寿域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瑞 气 盈 门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词性相当”,被联家认为是对联的本质特征和铁定的规则。

对联讲究用词用字精练,在创作中经常需要考察每个字的词性。

  (4)、平仄相谐  关于平仄对仗与相谐的基本规律,首先,上联的尾字必须用仄声,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句中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也都必须是按照严格格律要求而不可更动的,也就是常说的术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按句式划分,有平起式或者仄起式两种,都是以上联的第二个字为标准的。

  关于“平仄”的概念:古汉语的读音也是四声,但和现在普通话的四声不同。

分为平、上、去、入。

用在诗词对联上,只有平声是“平”,其它三声都是“仄”。

现代汉语,则把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用在诗词对联中统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的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统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

除了上下联单边的和谐,还包括上下联的相互协调。

  对联不像格律诗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

“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

例如这副传统的春联:  接天瑞霭千家乐  平平仄仄平平仄    献岁梅花万里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联脚“乐”普通话读第四声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香”读第一声阴平,归入平声字。

“乐”和“香”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

而开始讲的第一个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所有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

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

并要求在一个语句中(上联或下联的各分句中),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替出现。

当然,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必须平仄相反,因为汉语两字词居多,可以应用到多数联句中的基本规则是:每一个句中偶数位的字,平仄必须交替,上下联偶数位的字,平仄应该相反;奇数位的字除了联脚和犯“孤平”与忌“三连用”时以外,都可平可仄。

例:  鞭炮声声报喜(第一个字当仄调平了)  平仄平平仄仄  红灯盏盏迎春  平平仄仄平平  而分句联,在各分句之间的偶数字,不用考虑平仄是否交替,如:  执法秉公,公生正气,气贯长虹昭日月;(“公、生”,“气、贯”可以不交替)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爱民送暖,暖似春风,风行大地秀河山。

(“暖、似”,“风、行”可以不交替)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们常用“对仗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这副对联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符合规则。

  3、对联的基本格式。

  对联按其句首词或第二个字的平仄,分为平起和仄起式;按字数联句的长短分,上下联各3字称为“三言联”或“三字联”,各4字为“四言联”或“四字联”,依此类推。

不过,长联再长,也是由七言以下相互对仗与关联的短联句式组合起来的。

所以,主要是掌握七言以内的格式:  三字联,有两式:  一、 平起式  上联:平平仄,例:林间雾  下联:仄仄平。

对:瓦上霜  二、 仄起式  上联:平仄仄,例:陈后主  下联:仄平平。

对:汉中宗  四字联,只有平起这一式:  上联:平平仄仄,例:一元复始  下联:仄仄平平。

对:万象更新  五字联,有仄起平起两种:  一、 仄起式  上联:仄仄平平仄,例:室雅何须大  下联:平平仄仄平。

对:花香未必多  二、 平起式  上联:平平平仄仄,例:吹箫堪引凤  下联:仄仄仄平平。

对:攀桂喜乘龙  六字联,也只有仄起一式: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例:冬去山明水秀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对:春来鸟语花香  七言联,应用的最多,可调节的变化和要求也多。

分平起仄起两式:  一、 平起式: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例:春临柳谷莺先觉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露滴松枝鹤有声  二、 仄起式: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例:一脉湖山来眼底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千家喜乐注心头  撰写对联,除了按此严谨的平仄格律外,受某些固定性词汇必须使用的需要,唯一可以从宽的,是名词性固定词组。

譬如地名、人名、动植物名称等,由于是特定而不能更改的固定词组,所以允许从宽。

总之,如欲撰写创作出好的对联,一定要遵循基本格律。

可以先吟创意境,而后对照格律认真创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