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
1.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论理及基础原则的为基础的. 2.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3.标志是五环,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可以是一种颜色或几种颜色。
若用颜色,五环的颜色规定为蓝、黄、黑、绿、红,环从左至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
4.“更高、更快、更强”。
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
奥林匹克运动来历 简答
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Games),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的国际社会运动,也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
其核心骨干组织系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思想,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奥林匹克运动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和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
大家来帮我出几道关于奥林匹克奥运会(有价值的)题目
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
奥林匹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
2、古代奥运会创始人是谁
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伊菲图斯。
3、奥运火炬是如何起源的
奥林匹克火炬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上天盗取火种的故事。
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的英雄,古代奥运会采取点燃圣火的仪式。
4、《掷铁饼者》是谁雕塑的
由古希腊伟大的雕塑家米伦公元前5世纪雕塑,《掷铁饼者》一直保留至今,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运动员娴熟、优美的投掷姿态。
5、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
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是顾拜旦,曾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
6、著名的《体育颂》作者是谁
顾拜旦在第五届奥运会上发表了他的著名诗作《体育颂》。
7、国际奥委会是何时诞生的
1894年6月23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8、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谁
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希腊诗人维凯拉斯。
9、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何处
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瑞士洛桑。
10、国际奥委会是个怎样的组织
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是以不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11、国际奥委会使用的正式语言是什么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语言是法文和英文,因此要求国际奥委会委员必须能讲英语或法语。
近年来,又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和德语,这5种语言为公用语,在会议上同声传出。
国际奥委会的文件包括奥林匹克宪法章在内的重要文件,如遇英文本法文本有出入之处, 则以法文本为准。
12、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内容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体育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会在一起。
13、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
谁提出的
奥林匹克精神集中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一贯遵循的宗旨及提出的格言和口号上。
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格言。
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这句口号,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14、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
谁提出的
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这个格言是顾拜旦的一位老朋友亨利-马丁·狄东1895年提出的。
15、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谁制定的
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是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亲自制定的。
16、国际奥委会执委由哪些成员组成
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由1名主席、4名副主席、6名执行委员共同组成。
17、国际奥委会第一位女执委是哪个国家的,叫什么
1990年,委内瑞拉人伊萨瓦·丰塞卡人选执委会,她是国际奥委会自1894年成立以来第一名女执委。
18、国际奥委会有过几任主席
第七届是谁
国际奥委会自1894年以来,先后有7人担任过主席。
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是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19、顾拜旦是第几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
20、奥林匹克之父是对谁的尊称
坡埃尔·德·顾拜旦被人们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21、奥林匹克日是哪天
1894年6月23日这一天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奥林匹克日。
22、何谓奥林匹亚德,它的原则是什么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周期称为奥林匹亚德。
现代奥运会始终遵循奥林匹亚德的原则,即:因战争无法按期举办奥运会,每逢闰年仍旧算是一届。
23、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举行的
第一届奥运会是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
24、奥林匹克会旗图案是什么
有什么含义
奥林匹克会旗为白色、无边,中央有5个互相套连的圆环,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
5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25、奥林匹克会歌歌名叫什么,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这支乐曲是由希腊人斯皮罗斯·萨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的《奥林匹克颂歌》。
26、奥林匹克勋章何时设立的,分哪几种
奥林匹克勋章是国际奥委会于1974年决定设立的奖励,分金、银、铜质三级。
金质勋章授予以对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有杰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银质勋章授予为体育运动建立了卓越功绩的国家奥委会或体育界领导人及知名人士。
27、中国已有几人获得奥林匹克勋章
中国已有19人获得勋章,他们是万里,荣高棠、钟师统、黄中、李梦华、陈先、路金栋、宋中、伍绍祖、李铁映、徐寅生、徐才等。
28、奥林匹克杯何时设立,授予何种团体
1906年根据顾拜旦建议决定设立的奖励。
奖杯授予那些对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团体。
29、中国何时获奥林匹克杯
1986年4月28日。
30、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项目是如何规定的,遵行什么原则
一般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及主办城市三方协商决定。
确定奥运动竞赛项目有3个基本原则: A、 必须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 B、 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益的运动项目; C、 目前制定有统一的竞赛章程和规则的运动项目。
41、马拉松赛跑是怎么来的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开始设立了马拉松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
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与波斯皇帝派来的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雅典军队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团结一心,运用正确的战术技巧,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将这一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让受难同胞早些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时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广场,闭上了双眼。
曾赴希腊考察的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非常钦佩这位马拉松战役中的爱国战士,他给顾拜旦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增设一项以马拉松命名的长跑赛,以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牺牲者。
他同时提出,愿捐出一个布里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
这个建议被欣然采纳。
从此,马拉松比赛便风行于民,而且一直作为奥运会的传统比赛项目。
雅典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过的路线,全程为40公里。
第二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程为40.260公里,第三届为40公里,第四届奥运会决赛马拉松跑的正式距离为42.195公里。
这是因为,在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时,英国的王室成员要观看马拉松比赛,大会组委会就将起点安排在温莎尔宫的草坪前,终点设在白城运动场,二者之间的距离为26英里,但从全程到王室成员面前还有385码,所以全程是26英里385码,折合后正为42.195 公里。
42、什么是奥林匹克周期
奥林匹克周期是指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到下一届奥运会开幕,这连续的4年时间,称为一个奥林匹克周期。
现代奥运会的周期是从1896年于雅典举行的首届奥运会开始计算的。
此后,即使某届奥运会因故没能举行(如第六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仍应按顺序计算。
奥林匹克周期只适用于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按实际召开次数计算)。
43、什么是奥林匹克村
奥林匹克村是专供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住宿的地方。
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第8届奥运会时,法国人在运动场专门为参赛运动员修造了一排木质结构的住房,这就是奥林匹克村的雏形。
1932年洛杉机奥运会上,美国首次为所有的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修造了专门的宿舍,以后便被人们称为奥运村。
这一成功经验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重视。
后来,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东道国应为男女运动员提供良好的专门住所,以让运动员和运动队官员住在一起。
村的位置应在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
44、奥运会金牌数是怎样计算的
奥运会的金牌数是按照比赛项目(单项数)计算的,并非按照实际颂发的金牌数计算。
这是因为,奥运会中有许多集体项目,如球类比赛、接力比赛等,参加决赛获胜的冠军队每人都要获得一枚金牌,但计算金牌总数时,一项只计一枚金牌。
银牌、铜牌的计算方法与金牌相同。
45、慕尼黑黑九月事件是怎么回事
1972年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在慕尼黑举行,会期从8月26日至9月10日,9月5日凌晨,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分子突然袭击了奥运村,抓住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2名以色列保安人员,把他们作为人质,要挟以色列当局释放正在关押的256名巴勒斯坦人。
德国警方全力营救,未能成功,11名人质被杀,这桩流血惨案,被称为慕尼黑事件或黑九月事件。
这届奥运会因此被迫停赛一天,顺延至9月11日结束,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流血事件引起了体育界人士的震惊,促使以后各届奥运会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46、哪届奥运会记者人数超过运动员人数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因出现了非洲国家的大规模集体抵制,先后有28个非洲国家退出了比赛,故运动员人数仅为6153人,而记者人数却为7886人,因而首次出现了奥运会史上的喧宾夺主现象。
47、奥运会电视转播从何时开始的
在19236年柏林举办的奥运会上,首次使用电视向聚集在公共场所的柏林市民作了实况转播。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广播公司(BBC)用电视转播了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英国全国只有4559台电视机。
48、首次使用卫星转播奥运会是哪一年
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第一次使用了卫星向全世界各 地转播运动会比赛实况。
49、奥运会何时开始使用电子计分设备
1948年第十届伦敦奥运会上,体育场上安装了一个大型电子计分牌,首次较迅速地公布了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真正使用先进的电子计分设备是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的。
50、首次使用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奥运会是哪一年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菲利浦公司派出300名技术人员,首次通过卫星向欧洲地区观众转播奥运会盛况。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150道(带过程和答案)
你先把题目上传上来.
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史
1893年春,在顾拜旦积极建议下,由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出面,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着重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明确支持。
但由于不少国家表现冷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但这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翌年一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广求意见。
与此同时,顾拜旦四处奔走,寻示支持。
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国,提出了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的建议,向各国体育组织发出了参加国际协商,共同重建奥运会的恳请。
但是一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仍然对顾拜旦的建议反应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对。
有志者事竟成,为了寻求支持,顾拜旦把目光转向政界。
他和他的支持者通过信函以及各国驻巴黎使馆,同各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频繁接触,并最终取得希腊、比利时、瑞典、挪威和俄国的不少头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国家的驻法使节以及教育界、科学界名流表示愿意参与国际协商,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影响了很多国家体育组织的态度。
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国的39个体育组织都表示将派代表出席大会。
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
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大会先讨论了参赛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化问题。
经过争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的决议。
而后,会议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
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6月23日,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
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
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远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
大会选举希腊诗人维凯拉斯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
大会还选举了1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卡洛(法国)、布托夫斯基将军(俄国)、巴利克将军(瑞典)、斯龙教授(美国)、可姆普特希尔勋爵(英国)、赫贝尔特(英国)、费伦茨 ·凯万尼(匈牙利)、古特一雅尔科沃斯基(波希米亚)、苏比亚尔(阿根延)、卡夫(新西兰)、卢克齐·帕利伯爵(意大利)、放·布齐伯爵(比利时)、丹德时亚·卡拉法大公(意大利)、黑衍哈特(德国)。
会议规定法语(现为英、法两种语言)为国际奥委会法定语言。
大会还决定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第一届奥运会原定于1900年于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顾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
大会决定把第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代奥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了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选手的业余资格作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以体育为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不能算作业余运动员。
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
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
第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第一届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
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
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
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
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
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
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
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
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
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
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
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
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
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
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
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
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
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
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
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
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
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