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治家格言全文白话文

治家格言全文白话文

时间:2016-02-19 02:08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原文】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

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译文】管理官员就像治理家庭一样,古人经常有这样的训诫。

一个家庭的事情,无论是缓是急,是大是小,都是应当知道的;有所不知道的,就有治理不到的地方。

何况管理百姓的长上官,是负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的,如学校教育工作,如驿站转运工作,如粮食和草料的储运工作,如刑狱司法工作,如农田水利工作,如道路桥梁和边防城堡建造工作等,一应分管的事情太多了。

要观察时机,估计力量,有弊端就修葺改造,有被污染的就清洁它,有堵塞的就疏通它,有缺少的就补足它,原先所没有的就从头规划营治。

如果(有人)说他不勤心治事,干我什么事啊,人的一生一瞬间就过去了,为何要如此难为自己呢

这种念头一旦萌生,各种政务就会荒废了。

年辈长、资历深的人(曾经)说过:“国家的事务,如果一丝一毫也不尽心,(作为官员)就是无功受禄,就会老天的惩罚。

”【注释】1、牧民:治民。

:“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晋葛洪:“莅政而政荒,牧民而民散。

”明宋濂:“余闻昔子游氏之为武城也,以礼乐为教,而圣人喜之,此千载牧民之良法。

”清姚鼐:“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2、百责:各种责任。

百:形容很多。

3、丛:聚集。

4、若:连词,表示列举。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后亦泛称学校。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自隋氏版荡,庠序无闻。

”李大钊:“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6、传置:本指驿站。

:“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颜师古注:“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

”王先谦补注引宋祁云:“传,传舍;置,廏置。

”《宋史·礼志七》:“出廏马,增传置。

”这里指驿站转运。

唐元稹《李立则知盐铁东都留后》:“勑李立则:国有移用之职曰转运使,每岁传置货贿于京师。

”清钱谦益《明故光禄大夫成公神道碑》:“自时厥后,国势日蹙,上心益困,登拜如践更,罢免如传置。

”7、仓廥(kuài):贮藏粮食和草料的仓库。

《史记·平准书》:“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

”《新唐书·宋庆礼传》:“不数年,仓廥充,居人蕃辑。

”清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朝廷遽下蠲租之诏,虚郡邑仓廥以振之。

”8、囹圄:监狱。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孔颖达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

”《汉书·礼乐志》:“祸乱不作,囹圄空虚。

”邹韬奋《揭穿妨害民主的几种论调》:“拘后则审讯无期,又不开释,致令久禁囹圄,呼吁无门。

”9、沟洫:本指田间水道。

《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为沟洫……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郑玄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

”晋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曹禺等《胆剑篇》第三幕:“我们要开沟洫。

”这里借指农田水利。

《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10、桥障:道路桥梁和边防城堡。

11、所司:所主管的。

司:主管;主持。

12、相时度力:观察时机估计力量。

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13、经营:规划营治。

《诗·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史记·项羽本纪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故臣欲经营濒淮沿汉诸郡,各做家计,牢实自守。

”《论持久战》五五:“同时,敌后广大游击区的经营也是非常之要紧的,也应把它们的各方面发展起来,也应发展其文化工作。

”14、自苦:自己受苦;自寻苦恼。

《书·盘庚中》:“尔惟自鞠自苦。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后汉书·仲长统传》:“而清洁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何其不一干圣主,効智出奇,何栖栖默默,自苦若斯

”清谭嗣同《别意》诗:“为君歌,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15、奚为:为何;为什么。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式。

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

为:介词,表原因,因为。

16、庶务:各种政务;各种事务。

晋 陆机 《辩亡论下》:“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宋史·司马光传》:“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红楼梦》第一一○回:“老爷是一味的尽孝,庶务上头不大明白。

”17、堕(huī):荒废;废弃。

18、前辈:称年辈长、资历深的人。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今之少年,喜谤前辈。

”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宋史·田昼传》:“议论慷慨,有前辈风。

”鲁迅《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

”19、公家: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汉书·食货志下》:“(商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尝辱不次之举,矧公家之事,何敢欺默。

”《水浒传》第一○八回:“萧嘉穗道:‘……萧某见若干有抱负的英雄,不计生死,赴公家之难者,倘举事一有不当,那些全躯保妻子的,随而媒孽其短,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20、苟禄:指官吏无功而受俸禄。

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吏隐之说,始于谁乎

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

”明宋濂《遁耕轩记》:“受民之佣而无功以报之,则为苟禄。

”清朱琦《感事》诗:“忠义乃在民,苟禄亦可耻。

”21、获罪于天:从老天那里获罪。

即受到老天的惩罚。

获罪:得罪;遭罪。

《国语·晋语二》:“夫孺子岂获罪于民

”《史记·孔子世家》:“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

”宋司马光《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辠,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说。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在左拾遗任内,以疏救废相房琯获罪。

最后一句话,其为人若此,是哪篇古文里的

是。

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清]黎明即起 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 必亲自检点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 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 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 须加温恤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兄弟叔侄 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 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 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 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 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 悔误必多颓惰自甘 家道难成狎昵恶少 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无念 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 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 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 祸延子孙家门和顺 虽饔(yong)飧(sun)不继 亦有馀欢国课早完 即囊(nang)橐(tuo)无馀 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 徒非科第为官心存君国 岂计身家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原文):黎明即起,,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每天早晨,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

那时屋子里面还是黑暗的,先用水来洒湿堂前阶下一带地方的灰尘,然后用帚扫地

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要整齐清洁。

到了黄昏时,便要休息;睡觉以前,门户有要关的,或要锁的,必须自己去查看一下。

  (原文):,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白话):我们对于所吃的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它的所以得来是不容易的;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白话):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留连

  (白话):自己享受,必须约节

请客来吃酒,食切不可没有限度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白话):饮食用具,质朴结实,又洗得干净,虽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

饮食的东西,节约而做得精美,就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珍贵的肴馔。

  (原文):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

  (白话):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

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白话):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

  (白话):家僮、奴仆,不可雇用俊美貌的

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白话):祖宗虽然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的举行;子孙虽是笨拙的,五经、四书,却要诵读,并要把其中的「微言大义」,记在心里,做为世的方针。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白话):自己做人,要节俭朴实;教训儿子们要有合宜的方法,使他们有向义的志趣。

  (原文):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白话):不要贪不义的财

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白话):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人们,要温慰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白文):对人刻薄而起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乱了伦常的人,会立刻见到灭亡的。

  (原文):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白话):兄和弟,叔和侄的中间,要把多的分出来,补助少的。

一家人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应有严正的规矩和庄重的言辞。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白话):听信妇人数挑拨话,而伤了骨肉之亲的感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

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白话):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

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妆奁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白话):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装起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白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

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

处世,不可多说话

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原文):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白话):不可恃势力来欺陵压迫孤儿寡妇

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的屠杀牛羊鸡鸭等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白话):性情乖张古怪,却自以为是的人,做错了事情,终于懊悔,一定是多的。

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白话):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

屈意敬奉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再想

  (白话):听人向你说话,不考察他的用意,便相信它

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的坏话呢

总要忍气耐烦的再三思考

因为一点事情起了口角,怎知不是我自己的不对

必须平心静气的自己反省

  (原文):无念

受恩莫忘

  (白话):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而望酬报

受了人的惠,不要报答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白话):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的地步;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白话):他人有了喜欢吉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的意思

人有了祸患的时候,不可有幸灾乐祸的心肠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白话):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是沽名钓誉,不是真正的行善。

做了事,而怕他人佑道,就是有意做大恶,不是偶然做了的坏事。

  (原文):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

匿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白话):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恐怕要在己的妻女身上呢

怀恨在心而暗中用计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白话):家里和气干安,虽然穷得吃不饱,也是令人觉得多喜欢的。

钱和其它要纳税捐,赶快的缴完,即使袋子里没有剩余的钱也会自然得到极大的快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白话):读古人的书,要有志气来学圣贤的行为,不止为了科举的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计谋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白话):我们守住本分去工作,守份安命,不妄求;顺时势以进行,听自然的成就。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白话):如果能够这样的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最后一句话,其为人若此,是哪篇古文里的

是。

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清]黎明即起 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 必亲自检点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宜未雨而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 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 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三姑六婆 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 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 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 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 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 须加温恤刻薄成家 理无久享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兄弟叔侄 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 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 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 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 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 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 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 贱莫甚居家戒争讼 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 悔误必多颓惰自甘 家道难成狎昵恶少 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 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暗想无念 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 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 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 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 祸延子孙家门和顺 虽饔(yong)飧(sun)不继 亦有馀欢国课早完 即囊(nang)橐(tuo)无馀 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 徒非科第为官心存君国 岂计身家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为人若此 庶乎近焉=====================================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原文):黎明即起,,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每天早晨,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

那时屋子里面还是黑暗的,先用水来洒湿堂前阶下一带地方的灰尘,然后用帚扫地

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要整齐清洁。

到了黄昏时,便要休息;睡觉以前,门户有要关的,或要锁的,必须自己去查看一下。

  (原文):,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白话):我们对于所吃的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它的所以得来是不容易的;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白话):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

宴客切勿留连

  (白话):自己享受,必须约节

请客来吃酒,食切不可没有限度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白话):饮食用具,质朴结实,又洗得干净,虽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

饮食的东西,节约而做得精美,就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珍贵的肴馔。

  (原文):勿营华屋

勿谋良田

  (白话):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

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白话):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

妻妾切忌艳妆

  (白话):家僮、奴仆,不可雇用俊美貌的

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白话):祖宗虽然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的举行;子孙虽是笨拙的,五经、四书,却要诵读,并要把其中的「微言大义」,记在心里,做为世的方针。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白话):自己做人,要节俭朴实;教训儿子们要有合宜的方法,使他们有向义的志趣。

  (原文):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白话):不要贪不义的财

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白话):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人们,要温慰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白文):对人刻薄而起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乱了伦常的人,会立刻见到灭亡的。

  (原文):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白话):兄和弟,叔和侄的中间,要把多的分出来,补助少的。

一家人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应有严正的规矩和庄重的言辞。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白话):听信妇人数挑拨话,而伤了骨肉之亲的感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

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白话):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

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妆奁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白话):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装起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白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

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

处世,不可多说话

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原文):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白话):不可恃势力来欺陵压迫孤儿寡妇

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的屠杀牛羊鸡鸭等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白话):性情乖张古怪,却自以为是的人,做错了事情,终于懊悔,一定是多的。

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白话):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

屈意敬奉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

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再想

  (白话):听人向你说话,不考察他的用意,便相信它

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的坏话呢

总要忍气耐烦的再三思考

因为一点事情起了口角,怎知不是我自己的不对

必须平心静气的自己反省

  (原文):无念

受恩莫忘

  (白话):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而望酬报

受了人的惠,不要报答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白话):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的地步;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白话):他人有了喜欢吉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的意思

人有了祸患的时候,不可有幸灾乐祸的心肠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白话):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是沽名钓誉,不是真正的行善。

做了事,而怕他人佑道,就是有意做大恶,不是偶然做了的坏事。

  (原文):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

匿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白话):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恐怕要在己的妻女身上呢

怀恨在心而暗中用计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白话):家里和气干安,虽然穷得吃不饱,也是令人觉得多喜欢的。

钱和其它要纳税捐,赶快的缴完,即使袋子里没有剩余的钱也会自然得到极大的快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白话):读古人的书,要有志气来学圣贤的行为,不止为了科举的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计谋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白话):我们守住本分去工作,守份安命,不妄求;顺时势以进行,听自然的成就。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白话):如果能够这样的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