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美德格言的故事

美德格言的故事

时间:2018-09-13 23:04

关于勤俭节约美德的小故事,名言

1、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2、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3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4、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5、节俭下来几何,便是得到几何。

6、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7、自己当老板也好,给别人打工也罢,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

8、节约比赚钱更有意义。

9、成由勤俭败由奢。

10、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1、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12、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13、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14、一个创业者的成功的心态: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17、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18、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19、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2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一明朝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1]》里的名句当永远镌刻于每个人的脑际。

“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此诗句并不“婉约”,一言概括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大意义。

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36路烟尘72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

“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不仅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而且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

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而王安石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的“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应该成为多少达官显贵的座右铭啊。

但也有这警世恒言战胜不了贪欲的时候,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真之流无不是骄奢淫逸的魁首,假如他们要是能学学蜀国贤相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何至于落到今天如此下场

与此同理,明史《后妃列传》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之起于细微”,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

”都是从反面指出了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节俭的重要意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关于美德的成语谚语格言诗句和故事各一个

成乐善好施格言:天道酬勤事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故事: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

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急求一些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诗歌、故事及格言。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轻诺必寡信。

《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应该是这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有感恩报德,你能举出有关的成语、诗句、谚语、格言、故事来吗

成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故事:

关于文明美德的名人名言

举例如下: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王夫之《周易外传》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6.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7.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才是准绳。

——美国8. 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的。

——斯宾诺莎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10. 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

——匈牙利11.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12.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北朝乐府民歌13. 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

——法国1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1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16. 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策》1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论语》18.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19. 和最高尚的美德以及最凶狠的狗一样,最大的仇恨也是默不作声的。

——里克特20.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徐特立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有哪些

成:感恩戴德;感恩图报;寸草。

  谚语:善有善报;滴水之恩,相报。

  诗句:谁言寸,报得三春晖。

  结草衔环  可怜天下父母心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故事: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弘扬传统美德,从小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

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本人才能有限,请见谅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