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子夏格言

子夏格言

时间:2019-10-16 14:11

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子夏(前507-

):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以言《诗》已矣。

” (《论语·八佾》)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

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子夏像)。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论语》中的子夏是谁

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是卜商的字。

少孔子四十四岁。

(《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第一》2.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第三》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第六》5.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第十一》6.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第十二》7.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第十二》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第十三》9.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第十一》

对于学习,子夏有什么独到的认识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言不信者,行不果。

3,使金钱如粪土,诚信值千金。

4,诚信乃为人之本。

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