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醒世格言笑话

醒世格言笑话

时间:2018-05-29 14:25

醒世格言座右铭______________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跪求廉洁啲醒世名言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

(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

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

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

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

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

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

因之,肃贿风,由上起。

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

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

()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

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

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

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

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

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

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

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关于新学期的名人名言和笑话

1.  有一只企鹅,他的家离北极熊家特别远,要是靠走的话,得走20年才能到。

有一天,企鹅在家里呆着特别无聊,准备去找北极熊玩,与是他出门了,可是走到路的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忘记锁门了,这就已经走了10年了,可是门还是得锁啊,于是企鹅又走回家去锁门。

锁了门以后,企鹅再次出发去找北极熊,等于他花了40年才到了北极熊他们家……然后企鹅就敲门说:“北极熊北极熊,企鹅找你玩来了

”  结果北极熊开门以后你猜他说什么

……“还是去你家玩吧~”  2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问:“老板,你们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  老板:“啊,真抱歉,没有那么多”  “这样啊。

”小白兔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二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  老板:“对不起,还是没有啊”  “这样啊。

”小白兔又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三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  老板高兴的说:“有了,有了,今天我们有一百个小面包了

”  小白兔掏出钱:“太好了,我买两个

”  3、有个小孩哭了,他爸说:乖 别哭了 一会爸带你去菜市场看别人吃糖.  4、焦裕录看病,医生说你病重,不能同房.焦答:我房子小,不可能不同房.医生说:我是说你不能****,焦更惑的问:我祖宗八代都姓焦,我为什么不能姓焦.  5、有一只熊走过来 有备而来(有bear来)  6、第十一本书 不可思议(book11)  7、羊停止了呼吸 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8、学校成立藏猫猫社团  三年了  他们还找不到团长  9  Q:非洲食人族的酋长吃什么

  A:人啊

  Q:那有一天,酋长病了,医生告诉他要吃素,那他吃什么

  A:吃植物人

~~  10、在香港有个女孩路过一个算命的摊子  算命的拉住女孩 对他说“你有凶兆,会对你不利”  女孩说到“不利脱了就好啦”说完转身要走  那算命的对女孩又说到“就算你逃脱了 ,也躲不过人生的两个大波”  11、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它变成了茶叶蛋;有一个鸡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松花蛋;有一有个鸡蛋跑到了山东,结果变成了鲁(卤)蛋;有一个鸡蛋无家可归,结果它变成了野鸡蛋;有一个鸡蛋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交,倒在地上,结果变成了导弹;有一 个鸡蛋跑到人家院子里去了,结果变成了原子弹;有一个鸡蛋跑到青藏高原,结果变成了氢弹;有一个鸡蛋生病了,结果变成了坏蛋;有一个鸡蛋嫁人了,结果变成了混蛋;有一个鸡蛋跑到河里游泳,结果变成了核弹;有一个鸡蛋跑到花丛中去了,结果变成了花旦;有一个 鸡蛋骑着一匹马,拿着一把刀,原来他是刀马旦;有一个鸡蛋是母的,长的很丑,结果就变成了恐龙蛋;有一个鸡蛋是公的,他老婆在外面和别的鸡蛋通奸,结果他变成了王八蛋;有一个鸡蛋......  12、伸四个指头,是几

FOUR,  弯曲四个指头,是几

  WONDERFUL~

  13. 阿松和阿柏无事闲聊互道岁月不饶人。

  阿松:“回忆儿童时代,过的最快乐的是儿童节。

“  阿柏:“过了十年就是青年节。

“  阿松:“再过十年就是父亲节。

“  阿柏:“再过几十年就是老人节了。

“  阿松:“又再过几十年.“  阿柏:“.清明节。

“  14  百万富翁开着豪华的加长“林肯“轿车经过一个村落时,看见路旁有两个乞丐正在拔草吃,百万富翁随即停下车。

  “你们为什么吃草

“  “我们实在是没有钱......“一个乞丐答道。

  “真是的,上车吧,到我家去。

“  “我家里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一个乞丐嘟囔道。

  “把他们叫来1富翁指了指另一个乞丐。

“还有你,把你的家属也叫来。

“  “我家人口可多,除了老婆外,还有五个孩子。

“另一个乞丐说道。

  “没关系,都叫来,快去  就这样,两个乞丐和他们的家属都上了车,好在是加长车。

行使途中,一个乞丐的老婆感激的说道:“老板,您人真好,连我们这样的贫穷的人您都能请到家.“  百万富翁答道:“没什么,我刚刚从国外回来,家宅一直没人照看,院子里的草坪可能有 一米 多高了,你们可以吃个够  15、我和朋友李善思刚搬家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两个人很无聊。

我们就假装桌子上有电视机,然后两个假装手里有遥控器,还能换台。

这个王八蛋不停的换台,我说他,他还不听,后来我们就打了起来。

  16  众士兵:“渴……渴……“  曹操:“大家再坚持一会

我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记得附近有一座梅林,再走一会可  能就到了“  众士兵:“噢 ̄ ̄ ̄ ̄有梅子吃呀 ̄ ̄ ̄噢 ̄ ̄ ̄“  半个时辰后——曹仁:“主公

探险队找到了大量的水源

“  曹操:“哈哈哈哈,大家听到了吗

终于有水喝啦“  众士兵:“不去……一定要找到梅子……“  17  某女校闹鬼。

  有天被小红遇上了。

  鬼说:学妹。

你看。

我没有脚。

我没有脚。

  小红:那有什么。

学姐你看,我没有胸部,我没有胸部。

  18、为什么蚕宝宝很有钱

因为.....蚕会结茧(节俭)  19、哪为历史人物最欠扁

苏武,因为: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20、小明新理了发,第二天来到学校,同学们看到他的新发型,笑道:小明,你的头型好像个风筝哦

小明觉得很委屈,就跑到外面哭。

哭着哭着。

他就飞起来了。

  21、这位跳水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很大,他做了一个转体三周接前空翻三周半接后空翻一个月。

  22  龟兔赛跑...兔子很快跑到前面去了..  乌龟看到一只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对他说:你上来,我背你吧..  然后..蜗牛就上来了..  过了一会..乌龟又看到一只蚂蚁..对他说:你也上来吧..  于是蚂蚁也上来了。

.  蚂蚁上来以后..看到上面的蜗牛..对他说了句“你好“  你们知道蜗牛说什么吗??  蜗牛说:你抓紧点,这乌龟好快...  23、玻璃杯和咖啡杯一起过马路,忽然有人大喊:车子来啦

结果玻璃杯被车子撞到了,咖啡杯却没事,请问为什么

咖啡杯有耳朵啊

  24、有根火柴,他头痒开始抓头,一会就把自己烧死了  25、有一天绿豆自杀从5楼跳下来.流了很多血.变成了红豆.一直流脓.又变成了黄豆.伤口结了疤.最后成了黑豆.  26、鲨鱼吃了绿豆变成什么

  绿豆沙  27、一大学生被敌人抓了。

敌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

不说就电死你

大学生回了敌人一句话,结果被电死了,他说:我是电大的

  28  甲:“我带你去一个全部女生都没有穿胸罩的地方。

“  乙:“真的吗

在哪里

快带我去

“  甲:“就在隔壁的幼儿园

“  29、拳王阿里他爸爸叫什么名字

  阿里巴巴  30、如何让饮料变大杯

  念大悲咒  31、什么动物最容易滑倒

  答案:狐狸(狡猾——脚滑)  32、有一个豆包过马路,被一辆车压了一下```肚子都爆了```然后他看了看爆出来的东西`说`偶```原来是个豆包啊````忽忽  33、牛奶的妈妈是谁

  花---因为花生牛奶  牛奶的爸爸是谁

  海--因为海上花  34、两个手指摆个V,是什么?是耶~~手抖抖抖往下伸,是什么?是落叶!哈哈哈,笑死我了  35、从前,有一个太监。

  -下面呢

  -没有了

  36、两颗西红柿去逛街。

  第一颗西红柿突然走的很快,第二颗西红柿就问:我们要去哪里阿

  第一颗西红柿没回答,所以第二颗西红柿又问了一次。

  第一颗又西红柿没回答,所以第二颗西红柿又再问了一次。

  第一颗西红柿终于慢慢转头说:  我们不是西红柿吗,我们会讲话吗

  37  一天深夜,一个年轻女子经过一家精神病院时,突然后面传来“哇“的一声。

女子扭头一看,一个一丝不挂的男子正在向她追来。

女子吓得拔腿就跑,后面的男人紧追不舍。

不好,前面是一条死胡同,女子万念俱灰,跪在地上哭着哀求道:“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只求你不要杀我。

“男子狡黠地笑了笑说:“真的

那现在你开始追我。

3d字谜一语道破天机醒世名言

谜底——中释义——“语”字是 五口之言【言+五+口】。

今说“一语”是一句话,即乃“一口之言”。

“一口之言”是一个“中”字也。

六祖慧能的醒世名言有哪些

我看的是《六祖慧能传奇》,还没看完。

  我暂时知道的有:  禅者不思善,不思恶,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即可顿悟菩提。

  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就舍弃。

不但下棋如此,学习佛道亦是如此。

不舍弃些什么,又怎么能得到呢

只有空的瓶子,才能灌进醍醐。

  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方圆,没有大小,也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怒喜,没有善恶是非,也没有头尾。

像这样超越对立,融化矛盾,不执著、不贪爱,就是般若和禅定。

  越是无风静定的灯光,越能显发灵明的光芒。

禅定与般若亦是一样,越是甚深禅定,越能激发出般若智慧。

  忍辱波罗蜜,是菩萨必须修行的。

  这一大堆木柴,就像人的各种贪欲,它燃起的熊熊大火,虽然能驱使人为满足欲望而奔波,但它并不能光耀人的生命历程,反而是以烧掉整个生命为代价。

而觉悟的智慧如同灯光,一盏灯光,能驱散千年的黑暗,照亮人生,迷途知返。

(前一句对话:“老五惊奇地说:‘哎呀,你们看怪不怪,这火盆里烧着许多木柴,却不如一盏小小的油灯,能照得满屋亮堂。

’”  所谓风动、幡动,本质上是心与镜的关系。

风是境,幡是尘客,所以释迦牟尼说:“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法是缘起法,它的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缘起性空。

佛陀还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并且互为缘起,互为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也就是互为因果。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动静、善恶、美丑、好坏……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都是我们这些人各自依据自己的好恶、利害……强行分别而产生的。

所有争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产生,也都是源自我们以不同的价值、舍此取彼的结果呀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们人心的作用。

  幡动而心不动,自净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趣入大道。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才产生的。

  学佛之人并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恶,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欢喜奉承,也不因恶人恶事就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恶、利害为标准,来判断事物,观察事物。

学佛之人应以平等无差别的本心来面对世界,让众生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

所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佛性是远离永恒与短暂、美与丑、善与恶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别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佛法,就是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著。

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贪爱执著。

你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善知识,你等刚刚念诵过三皈依。

我要奉劝诸位的是,希望你们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

其中,佛是觉悟,法是正确的佛法,僧是清净。

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觉,便不生邪恶,寡欲知足,能摆脱对财色的执著,这就叫福慧充足。

自己的心皈依了正法,就没有了邪见。

没有邪见,也就没有人我的区别、傲慢自大、贪欲爱憎的执著,这就叫远离贪欲。

自己的心皈依了清净,一切的烦恼爱欲等外界环境都不沾染自己的清净心,这样众生就变成了尊贵的觉者。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

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云的一时遮挡,才变得阴沉昏暗。

忽然一阵清风吹散了浮云,就会立刻明朗起来。

世人的心性常常变化就像天上的云一样。

  有智慧的人们,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

如果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

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听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铲除迷妄,就会内外清澈,明心见性……  事实上,佛法无处不在,禅要无时不有。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关联,就存在于行、住、坐、卧当中,在砍柴挑水、种地做工当中。

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见,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佛法呀

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劳动,就是修行;领会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觉悟。

  我们佛教所说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体悟空的智慧。

若能修得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地奉献给众生,才真正是积极救世的大无畏精神哩

有些世间的学者,只理论上讲什么公而忘私,却不能从本质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够做到完全忘我呢

  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著。

  菩提不在遥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们生活的世间,是最平凡的东西。

  一个勤奋修行的出家人,也许能够不贪爱世间的财、色,但很难断除对佛法、经典的执著。

这也是贪欲,必须铲除

菩萨应以空荡荡,无所得的本心,来领悟佛学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谛。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佛眼看世界,一切众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净佛身的显现

山河大地处处都是美妙的道场。

  差别,仅仅是人心的取舍。

  禅,不是纯自然主义,禅者反对放任自流,更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我们人,作为自然之子,弃恶扬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规律,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禅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于此

  佛的知见,也就是觉悟的知见。

佛就是觉。

觉分为四种,开启觉的智慧,显示觉的智慧,领悟觉的智慧和深入觉的智慧。

如果听到开导启示就能深入到觉的智慧中,这就是觉悟的智慧,自己的觉心、本性也因此得以显现出来。

所谓佛的智慧,实际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没有其它的佛。

人们往往是自己掩盖了本性的光明,迷恋于各种表面现象,受自己情欲的干扰,心甘情愿地受物欲的驱使。

所以我佛释迦牟尼才假借种种方法苦口婆心地讲说,规劝人们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见解,就会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这就开启了佛的智慧。

  禅,不可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法的奥妙,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一切经书,包括《法华经》,都是佛陀教导我们开悟的工具。

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顺利、快捷地找到月亮。

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

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

所以,学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执著于经典。

你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持诵《法华经》,那么,一切妙法就会像莲花一样,自然而然地从你的口中生出来

(情境是有一位弟子诵读《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只知道字面意思)  你的本性就犹如虚空一般,空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就是真知。

它没有什么青黄颜色,也没有大小长短,但见空空灵灵,清清净净,觉体圆明,即是见性成佛,也就是如来知见。

  佛祖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就是说,真正的佛是无相的,学佛之人不可执著于外在的形象而迷失了自心,我们礼拜的应该是自性本具的天真佛,而不是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

  业障在你心中,我怎么能给你消得掉

若是你得了病,我能替你吃药吗

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要知道,老鼠不去猫窝里偷吃,不在猫爪子上拉屎,知道避开危险,正是它有佛性的证明。

它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有肉体与心灵上的烦恼,也想远离、消除这些烦恼。

这种避苦趋乐、寻求解脱、向往平安、愉悦的心性,正是众生佛性的显现。

这也就是说,老鼠本来具有佛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