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热情的中国人用孔子的名言“()”来迎接喜迎贵宾
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__B__。
A.中国北京 B.希腊雅典 C.美国纽约 2.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__A__。
A.伊菲图斯 B.顾拜旦 C.阿尔维尔 3.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__B__。
A.伊菲图斯 B.顾拜旦 C.帕尔维耶里 4.国际奥委会诞生于__A__年6月23日。
A.1894 B.1895 C.1896 5.__B__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
A.顾拜旦 B.维凯拉斯 C.萨马兰奇 6.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__C__。
A.希腊雅典 B.中国北京 C.瑞士洛桑 7.国际奥委会使用的正式语言__A__。
A.英文和法文 B.中文和法文 C.中文和英文 8.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__B__。
A.友谊、团结 B.更快、更高、更强 C.公平竞争 9.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是__B__。
A.刘长春 B.许海峰 C.李宁 10.__B__为亚洲夺得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A.许海峰 B.织田干雄 C.李宁 11.公元前5世纪,雕塑《掷铁饼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运动员娴熟、优美的投掷姿态,它的作者是__A__。
A.米伦 B.顾拜旦 C.阿基米德 12.奥运会第一个吉祥物为__B__,1972年在慕尼黑举办的第二十届奥运会出现。
A.老鹰 B.小猎狗 C.福娃 13.亚洲第一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是__B__。
A.北京 B.东京 C.汉城 14.在奥运会上,男子和女子各有__C__个游泳比赛项目。
A.12 B.18 C.16 15.奥运会跳水比赛设有男、女3米板,10米台单人及双人共__A__个单项。
A.6 B.8 C.10 16.在水球比赛中如果__A__秒内没有形成一次射门,则由对方发球或掷边线球,自己一方开始防守。
A.35 B.30 C.40 17.花样游泳比赛场地要求泳池深度为__B__米。
A.4 B.3 C.2 18.奥委会比赛项目至少要包括__A__个。
A.15 B.20 C.18 19.一套自由体操的自选动作必须在__C__秒中完成,比赛中由1名计时员负责检查。
A.30—40 B.40—60 C.50—70 20.男子跳马和女子跳马分别于__A__年和195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A.1896 B.1932 C.1952 21.艺术体操技巧系列比赛动作时间应保持在75到90秒之间,时间超出或不足以__A__扣除。
A.0.30分\\\/秒 B.0.40分\\\/秒 C.0.50分\\\/秒 22.蹦床比赛决赛项目全部都是规定动作,选手可以选择__B__种技巧。
A.12 B.10 C.8
弘扬奥运精神
我们的奥运(2004-11-08 05:09:55)雅典奥运的圣火熄灭了两个月,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默默见证着历史时刻,用心传递着赛场信息。
一个标题,一篇稿件,一块版面,努力的方向志在歌颂一种心声:爱国。
体育就是沙场,需要紧守着傲气傲骨,报纸奉上的都是捷报,绝不递上降表。
我们并非惟金牌论,所以每每为突破性的成就击节,比如男篮掀翻塞黑后,大鸣赞歌;我们不能容忍所谓阴谋与算计,于是对主裁花剑男团的黑心哨,大打出手,对应着郭兰英的唱词: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尽管那月那天往事如烟,成为日渐模糊的记忆碎片,像胜负未分的忐忑、气冲霄汉的豪情,或者是触及心扉的错愕,云云种种,都已远去。
直到现在,我们生存的媒体依然保持着奥运模式下的习惯,见美眉叫杜丽,逢帅哥唤田亮,赞美别人高效率的方法是:你的速度,很刘翔。
记得男子110米栏决赛时,凌晨2时,三十多个夜班编辑挤在休息室看直播,我被裹挟在里面,四周都是扑通扑通的心跳。
漫长的12秒91过去,声浪瞬间爆发,我的同事合力发出山西晚报历史上最嘹亮的欢呼,“刘翔,刘翔
”我摸索出手机,给一个请假的同事打去,声音颤抖地说:“听听这珍贵的咆哮。
”离年终盘点也还有两个月,不知还有多少激昂将要见诸我们的报端。
当2004年的回忆分支被条条框框成了大事记,或热血如同白云苍狗飘浮,也不能淡忘,红色八月。
2期盼2008—迎奥运演讲稿全中国人民都在期盼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2008;因为二OO八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十三亿华夏儿女,遍布全球的所有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久的等待,作出了太多的努力,积聚了太深的奥运情感。
难忘的2001年7月13日,第113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于北京,把传递奥运会火炬的终点,点燃奥运圣火的地点选在北京,这是新世纪给北京的一次新机遇,这是全世界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国际奥运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决定。
众所周知,旧中国民不聊生,饿孚载道,“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中国人民体质衰弱,寥寥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百般凌辱
新中国如红日东升,光芒万丈,照亮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如巨龙腾空飞舞,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地万象更新,万紫千红,万马奔腾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尤其是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强大的中国奥运军团一次次扬威国际体坛,雄壮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在各个世界级赛场上空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国际竞赛场馆
随着二OO八年的临近,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日进入倒计时,整个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围绕一个崇高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华夏子孙都在奋发图强,做好本职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北京办好奥运
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让北京举办一次奥运史上最精彩动人的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运动员的共同期盼,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谁知道奥运精神的来源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
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生有不同的肤色,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些种族的和文化的差异,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
从一定意义上讲,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
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
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