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朱子治家格言》书法欣赏

《朱子治家格言》书法欣赏

时间:2017-08-12 23:57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什么意思

传家的训诫就是忠厚 、厚道, 处事为人没有什么奇方妙计 , 就是率直、 真诚。

关于廉政的格言

陈镇庭,(1898 1957年),字振庭,澄海城北人。

少有天资,四岁时能在墙上作画,读中学时对绘画更加喜爱,好学深思,积钱购画册,展玩临摹,朝夕不懈。

1939年到上海美专读书,在学期间,成绩卓著,受到刘海粟、谢海燕等画师所器重,毕业之后留为教席。

王兰若在新华艺专的时候,他通过诸闻韵先生的介绍,结识了澄海籍的学生陈镇庭,因此而经常结伴到诸先生家中作画。

与王兰若是同住一室的同班同学,天性活泼,潇洒不羁,王兰若谓其“下笔生趣,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莫不栩栩如生,几欲破纸而去,其气韵生动,人咸惊叹其笔下有神也。

”他生得矮矮胖胖,安详和气。

1942年先后到泰国和越南培英学校任教,并创办“国画社”,培育人才,门墙桃李,遍及泰越。

在泰期间,多次举办画展,所得笔润,一概资助家乡福利事业,出版有《镇庭翎毛走兽图册》、《陈镇庭画存》等。

陈镇庭绘画无所不精,西画、国画皆具风格,尤以国画为最,特别擅长翎毛走兽。

学生喜欢他的美术课,最爱欣赏其画画,上课一进课室,从来不讲闲话,手指夹着粉笔,便在黑板上不停地画,不消几分钟,一池荷花,画得满室生香,几只小鸡,趣味盎然。

当你看得目瞪口呆的时候,他马上在黑板上再画一幅免费奉送给同学。

陈镇庭悉心碑帖,书法宗唐楷,尤喜欧阳询。

在其艺境中,有一种对典雅的、庄严的气格之嗜好,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原则而表现得充分、坚实、完整、和悦,趋于尽善尽美,既不崇尚意兴,也不如少年人一般意气风发,而孜孜于法度的探求。

因此,都可算是理性的艺术大师。

《陈镇庭画存》有其所写《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四联屏,第一幅的第一句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说的是东汉时陈蕃的故事,陈蕃整天读书,想要干一番大事业。

有一天,其父好友薛勤来看他,见到院子里长满杂草、堆积垃圾,便问陈蕃:“你为什么不打扫院子

”陈蕃回答:“大丈夫应管天下大事,而不该只考虑一间屋子。

”薛勤又说:“你连一间屋子都管不好,怎么能管理天下的大事呢

”做事要从小事做起,日出而作、闻鸡起舞,讲一个“勤”字。

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做到处事“谨慎”。

欣赏这楷书四联屏时,可以想像其恭谨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例如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整体的章法等方面作了充分思考。

故用笔刚健险劲,起笔收锋应规入矩,转折提按分明,结体略取长势,撇捺舒展,重心安稳,章法疏朗,风骨清俊精劲,既有方正峻利之势,又有风姿秀雅之韵,还包含着坚实、和谐的美丽和庄严。

向老师求教九字大门对联一副:耕读传家*****,勤俭持本(or孝德立本)******。

耕读传家仁信延世泽勤俭持本孝义振门声耕读传家仁义家声远孝德立本温良福泽长

求一篇有关中国文化史的论文。

字数1500-2000.最好联系身边的传统文化一起说上。

传统·和谐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温家宝总理在演讲中多次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并曾用古人诗词名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人生哲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载的这四句话写尽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器识与宏愿,温总理如此作答既表达出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对“内圣外王”的儒家最高境界的追求,也显示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逍遥出世,抑或佛家的诸法空相都是中国整个伦理道德体系、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的基础。

传统文化核心有三:关怀人本、道德教化、追求和谐。

这也与当代中国倡导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相一致,因此,她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现代中国基本上以西方文化为主体,年轻人过圣诞节,吃肯德基,如何在现代中国人的西方思维模式中更新确立自己民族的本质与意义是正在困扰许多国人的问题。

  在21世纪的今天,神州大地上掀起一阵“国学热”,兴办国学院、复兴汉服、投票评选“国学大师”……透过逐渐升温的“国学热”,我们要思考的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

我们要如何理性客观对待传统文化

  在古城保定的最高学府河北大学,有一些人怀着古老而深沉的梦想,守护传统文化的净土。

让我们走近他们,走近传统文化……  ——编者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积淀和蕴涵着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大学现在活跃在校园里的四个社团,它们是五千网、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传播中心、知行社和岐黄国学社。

他们经常组织活动,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五千网  五千网()于2008年5月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事务部的支持下成立,是一个专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全由大学生管理运转的网站。

网站站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网站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历史人文、学术思想及人生感悟四大版块,内容丰富,帮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同时,网站工作者们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网站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也展现了大学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感触。

网站编辑们从招新到培训,坚持以学习传统文化为前提,在自身不断学习中影响身边的人。

  五千网面向全院学生举办了“传统文化”主题征文活动,五千网LOGO征集活动,这不仅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五千网内部成员通过对《弟子规》等一些古典篇章的学习以及对茶文化、玉文化、酒文化的探讨交流,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身的修养。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传播中心  简称经典中心,是在河北大学校团委和河北大学社团联合会共同指导成立的社团。

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进行圣贤教育,教人践行生活中的简单真理,不搞空乏的学术。

社团的宗旨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相结合,辅助大学教育,奠定同学生活及以后工作中做人做事的内心基础,帮助建立正确的人格和学识。

践行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孝亲尊师,转功利为义利,共荣诚敬谦和,礼仪家邦之德艺双馨人才教育。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传播中心的社训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歧黄国学社  歧黄国学社有两个组织结构,岐黄社和国学社。

岐黄社主要是组织和举办中医学术等方面的学习和活动,以巩固和提高专业素质。

国学社以传统文化方面为主,同学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国学素养和德行。

为使同学们学习更有针对性,社团精选了几门学习书目,国学类有《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四书节选》等。

中医类有《神农本草百种录》《濒湖脉学》《内经知要》《药性赋》《汤头歌诀》等。

同时也举办了相关活动,读诵经典著作,国学类和中医类讲座,电影放映、八段锦等。

  知行社  河北大学知行国学社成立于2006年4月,社团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实践知行合一”的执著信念,以“弘道明德,知行合一”为口号,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知行社在校园里有固定活动,如经典晨读、博览课堂和知行——崇德讲座。

同时知行社也在不断打造社会影响力,努力将社团建设成一支在保定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学生社团。

为此他们一直坚持在保定部分小学义务讲授《弟子规》以及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以期在社会上努力唤起大众对国学的关注。

  经典,为我解惑  我真的希望能有一位明师指导我的学习与生活,为我解决人生的疑惑。

幸运的是大二上学期一位老师把传统文化介绍给我。

记得第一次见面他对我说我们之间要彼此真诚,做真诚的好朋友,如果彼此真诚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这本身就给我震撼,以前没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的话,让我感觉如此挈近。

他先让我读《道德经》,因为现在的学生很难接受《弟子规》之类的经典,总觉得封建顽固。

因为我对那位老师的信任,所以我认真的学习和实践《弟子规》,没想到的是一遍下来后,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我才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美好了,自然会体现在言行举止上,自己行为的改变必然会使身边的环境改变,至于机遇与成功是必然结果,然而这个因果不能颠倒。

《弟子规》讲“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只有对父母充满爱与感恩,切实孝道,才能扩展到爱兄弟爱亲人爱老师爱朋友爱社会,否则必然功利而不能长久。

周月明  传统文化小调查  问:你认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我觉得是京剧、剪纸、皮影戏、刺绣、杂技等艺术类的,还有古诗词如《乐府诗歌》、《宋词》、《元曲》……  ——像孔融让梨这样的美德故事也算是传统文化,还有古建筑如天坛、故宫。

  ——我想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属于传统文化。

  ——屈原、李白、杜甫……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符号。

  问: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这让我想起了开学典礼上校长关于“孝亲、尊师、爱校、报国”的讲话,我觉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理解。

  ——古代美文挺有内涵,挺有韵味,像《红楼梦》就挺让人回味的。

  ——李清照的婉约和苏东坡的豪放让我更想去探索传统文化。

  问: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掀起了一股西方热。

你认为当代中国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吗

为什么

  ——西方热并不影响传统文化,人们对这些的关注只是出于新鲜感。

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太少,所以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

  ——西方文化也有很多好的方面,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选自本报招新时与新记者的对话)  他们说:  人生迷茫时,我会读《弟子规》。

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给我端正了生活的态度,指明了奋斗的目标,让我风雨兼程,无怨无悔,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尹袖琴 (歧黄国学社)  我不敢说我对这个社团曾经付出了什么,我只想说这个社团曾经给与了我太多太多。

从刚入社时那个对国学还是一知半解的大一新生,到大二时成为知行社的第三任负责人,再到现在也成了知行社的一位“老人”,一路走来,知行社已让我与国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里我认识了国学,爱上了国学,完成了我人生中一次极为重要的蜕变。

到今天,我感觉国学已与我的灵魂相融,无法分开。

这就是知行社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刘伟波(知行社)  《弟子规》是经典传承的总纲,只要相信并且做到,必然会与圣贤的内心世界感应道交,这样才能看得懂经典,如此信解行证,将经典的教诲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周月明(经典中心)  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难以忘怀那些古典篇章,铿锵有力的书法让我们流连书法的欣赏,叹服书法的艺术性之强,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思议啊

——王新丽(五千网)  当下歌坛盛行的“中国风”,不管是什么歌,都喜欢往里面地加入一些二胡、笛子伴奏,或者很突兀的来那么一段京剧唱腔。

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这样被我们“流行”掉的呢

——刘伟波 (知行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