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人生格言诚立信

人生格言诚立信

时间:2017-03-27 14:25

请给我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格言,越多越好,谢谢

★学者如乌鸦,吐出口中食物以饲小乌。

思想家如蚕,所吐出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中国艺术的行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行动,发源于女人。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驾驭它。

★为人必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若一人全不竖起脊梁骨,委蛇曲顺,也太少大丈夫气了。

★一个人在世上,对学问的看法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

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在世界上所有不快乐的人里面,最不快乐的是那些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人。

★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

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

★许多事实都证明:成功,往往与诚实结伴而行。

诚实是一个“好人”最基本的人格要素,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微笑,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传递着动人的情感。

怪不得有位哲人曾说: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我们的身体需定期清洗才能保持干净,同样我们的灵魂也需定期净化,前者用的是水,后者用的是令我们感动的人或事。

★如果你和他人之间只有一座独木桥,那么,请你以宽大的胸怀去加宽这座生命的桥梁。

★看门的喜欢读惊险小说;市民爱读动人心弦的感情小说;而真正的文人却只喜欢别人不可理解的艺术杰作。

★你手指上扎了一根刺,你该高兴地喊一声:“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 ★要是一年四季,全是游戏的假日,那么游戏也会变得像工作一般令人烦厌。

只有偶然难得的事件,才有勾引世人兴味的力量。

★华贵的衣服穿在心肠污浊的人身上,显得更丑恶。

★风度虽然不是钻石,但却是女人的最佳装饰品。

★经常地保持一种追求的冲动,一种想干点什么,想干好什么,想在某些方面某一领域赶上、超过并遥遥领先他人的冲动,将这种冲动付诸行动,让这种行动成为柔韧的、不可摧毁的驱动。

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那一刻的灿烂。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只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

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充满笑容地迎接未来。

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活在当下。

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原来人生也很简单,只要懂得珍惜、知足、感恩,就拥有了生命的光彩。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就结束了。

★相亲的最大好处是,你们的交往是从算计对方缺点开始的。

★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总会感到前途渺茫。

★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

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看似凶险的东西,只要心情坦然地面对,有条不紊地处理,其实最终都可以解决。

有时,困住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

★将精力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光芒胜过太阳。

★能够使人超越死亡的,不是勇气也不是放弃,而是爱。

★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是留恋不舍的,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你;而另一个方面,离开这个世界,我又是无憾的,这同样是因为你,因为你忠诚的爱。

★要使一个孩子不再欢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剥夺他的自由。

而有的时候,使一个成年人不快乐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内心的野兽——贪欲,醒过来了。

★人的一生守着什么岗位并不重要,可贵的是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成功的人背后未必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无路可走的人永远是不可低估的。

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么多的道路,都等待着你的脚步。

★幸福像掉到沙发下面的一颗纽扣——你专心找,怎么也找不到,等你忘了的时候,它就自己滚出来了。

★不要要求别人跟我们一模一样,既然是“别人”,就应该真的有“别”。

我们应克服支配欲,别想用斧把人家雕琢成我们的样子。

★财富是你一手建立的,如果它们能提高你给予他人的能力,就是好的;如果它使你更关注自己,就是坏的,它的含义是由你定义的。

★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

★人生一世,要起好头:踏实工作,不出风头;实事求是,不争彩头;奋发有为,不减势头;头脑清醒,不栽跟头。

★面对玫瑰,不必浪漫;面对美女,不必多看;面对朋友,粗茶淡饭;面对家庭,出力流汗;面对老婆,朝夕相伴。

★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拥拥于礼,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伴伴于爱。

★真正幸福的人,是那些认认真真而又快乐地过完一生的人。

他也许长寿,也许短命,但是在活着时,该说的话、该做的事,他都说了、做了,他死而无憾。

★要知道,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使我们快乐,而只有喜欢的东西才能带给我们快乐。

★喜欢就是喜欢,只要你喜欢的东西没有妨碍人,也不会伤害人,你实在不需要向别人解释的。

★一个人生活中的阴影多半是他本人挡住了太阳光所形成的。

★爱是一朵非常脆弱的花,它必须受保护,它必须受强化,它必须被浇灌,唯有如此它才能变得强健。

★与其想怎样获得爱,不如开始给予。

如果你给予,你便会得到,没有其他的办法。

★无知是在欲望的小道上行走。

★天真是一种没有欲望的状态。

★你不享受生活就是罪孽。

★我们活在世上,就好比围在桌边赌博;机会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要的就是随时应变;机会来临时,我们必须尽全力利用好它。

★每一步都要深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瞎碰。

★一切都在运动着,我从不满足于前人和别人创造出的一切以及我所获得的成就。

★只有全神贯注和完全忘我的热情,才能使人获得这种难以相信的毅力,人一有了这种毅力,就能够完成他力所不及的劳动。

★我的人生哲学是对正确的就坚持,对错误的就反对,不谋私利,仗义执言。

★为人之道也,贵在立志、立信、立行。

★自我陶醉是有害的,满足现状是无知的,虚心猛省才能不断前进。

★“立信”有两种涵义:信心和信用。

★人要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

★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只要有一个因素不满足,就有可能不会取得成功。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去争取,有时“化险为夷”,“化不幸为有幸”,也有些情况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人应不断超越自己。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遇到真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遇到可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人的一生中,遇到知己真的不易。

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记得感激他,因为他让你更懂得爱。

遇到曾经恨过的人时,要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因为他让你更坚强。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有一个机会,消极的人在每个机会中看到某种忧患。

★爱情是相互了解的别名。

男女双方只有相互真正了解对方的思想、习惯、性格、情操,才更能建立真正的爱情。

★性爱也许是所有形式的爱之中最靠不住的。

★凡是可理解的,同时也是美的。

★实践重过一切。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是第一规律。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一千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百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人强得多。

★天才和毅力分不开,成功和坚韧分不开;荣誉和勇敢分不开,胜利和胆略分不开。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人心坚,不怕天,人心专,山石穿。

★不知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这是无异议的。

但是,河有窄、有宽、有平静、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浊、有温暖等现象,而人也一样。

★少年时的放荡无度是晚年的汇票,大约在三十岁以后便会加上利息的支付。

★用友谊的耙子铲除敌视和仇恨的种子,再在原来的地方种下和谐的嫩苗。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师益友,却难如登天。

★快乐有如香水,洒到别人身上去,也会沾到自己身上。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把握住现在。

★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

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责任感,都是空谈。

★人在相爱的时候,最美妙的是缄默的时候,在这个当口,你好在把爱情堆积起来,然后爆发成甜蜜的碎片。

★快乐之被视为快乐,是在它们的过去的时候,而不是在它们将来的时候。

★快乐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茶花是一朵一朵开出来的;芭蕉是一串一串结出来的;竹笋是一春一春长出来的;香椿是一年一年发出来的;幸福生活是一点一点开出来的。

★快乐和尽责是分不开的,要通过尽责来增加自己的快乐。

★忘掉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也是快乐的源泉之一。

★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

★勇敢,事关成败;勤劳,幸福必来。

《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中的经典句子 1学之道,在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选自《大学》第一章。

道:宗旨,纲领。

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

德:德行。

亲:更新。

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

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

定,心志的定向。

本:原指树根,末:原指树梢。

【译文】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

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

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

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赏析】在《大学》的开头,便阐明它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

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齐:管理。

修:修养。

正:端正。

致:推极,获取。

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赏析】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修身的问题。

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志向夹杂着私情物欲。

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

所以只要思想志向真诚,心灵自然能够体现在各种行为事物之中,心志不为物欲所诱惑,道德人格就由此建立。

其实道德的修养前提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掌握做人道理。

由此再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选自《大学》第二章。

【译文】对事物深入研究以后,知识就能丰富,知识丰富以后,诚意就能证实,诚意证实以后,心志就能端正,心志端正以后,身心就能修养,身心修养以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好以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以后,天下就能太平。

【赏析】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

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

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止:达到。

敬:恭敬。

慈:慈爱。

信:信义,诚信。

【译文】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达到诚信。

【赏析】《大学》在首章就阐述了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强调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知识,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修养品德,建立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

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为仁行善之途上前进。

所以至善之地表现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事物物中,像君主的仁,臣子的恭,儿子的孝、父亲的慈,国民之交的信等都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永远不止息。

要想“止于至善”,就需要发挥知、情、意,全力以赴,不可懈怠,然后会有较好的成效。

5.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毋:不要。

恶:前一个厌恶,后一个污浊。

好:前一个喜欢,后一个美丽。

【译文】所说的证实自己的诚意,就是不要自我欺骗,如同厌恶奇异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这叫做自我满足。

【赏析】这段话主要是对诚意的含义论述。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说:“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

”即对事物能明白其理,以达到致知的境地,然后对于道理无所不明,可是,有丰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守仁,明白事理并不一定能切实依理而行,唯意念诚实不欺的人,才能真正地为善去恶。

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

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应当以此自勉。

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润:润泽,润饰。

广:宽平。

胖:安舒。

【译文】有钱的人能够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会修养他的身心,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所以君子一定要证实自己的诚意。

【赏析】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

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

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

7.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

贤:前一个贤是尊敬,后一个,所尊敬的贤人。

亲:前一个亲近,后一个所亲近的亲族。

乐:前一个以此为乐,享受之义,后一个喜乐,快乐。

利:前一个以此为利益,得到之义,后一个利益。

【译文】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赏析】这句话是对此之前半部分总结,前部分论述前代圣君止于至善的德行,人民敬仰,不能忘怀。

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后代君子继承前王的宏德基业,自然怀念感激,百姓享受安居乐业的快乐,所以才终生不忘前代圣王。

说理充分,证明了“止于至善”的巨大作用。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一章。

不恕:不能推己及人。

喻:使人明了,使人接受。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赏析】要治国,先齐家;不修身,不可以齐家。

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理国家,是最自然的事,所以《大学》里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家之长修身与否,是家人的榜样,国君的修身,同样对人民起着表率作用,治国者的举止最能引起人民的注意,容易上行下效。

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务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礼乐政令,自己能身体力行,并能慈爱人民,体贴民心,考虑养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

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接接受其礼义教化、信守政令法制,才能要求别人。

所以对君子而言,自己具备道德修养否则会适得其反。

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二章。

上:国君。

老老:第一个老指敬重,后一个老指老人。

长长:第一个长指尊重,第二个长指长辈。

弟:悌,孝悌。

恤:怜惜,救助。

孤:没有父亲。

倍:即背,违背,背弃。

【译文】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国君敬重老人,人民就会崇尚孝道;国君尊敬长者,人民就会崇尚恭顺;国君怜抚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弃。

【赏析】言传不如身教。

齐家的关键是修身,身修才能教育家人。

治国之道除了教化之外,还需政令,但毕竟以教化为本。

这段话就是强调国君在治国中的表率作用。

只要在上者有敬老尊长、怜恤孤苦的行为,则人民自会兴起孝、慈、不背之志。

这只不过是能推己及人,人心比,都一理而已。

为人君者若能洁身自好,修养仁德,实行仁政,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保有天下。

这就是国君有道,不令自行,治国之道便是此理。

10.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四章。

道:言说之意,指治国的道理。

【译文】就是说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整个国家;丧失民众的心,就会丧失整个国家。

【赏析】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

这句话所阐述的道理和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出一辙。

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

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

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

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注释】先自《大学》第十四章。

【译文】财富积聚了,民众就会离散,财富分散了,民众就会集聚。

【赏析】治理国家,财用之源来自人民的辛勤劳动。

国君若能从爱民出发,节约用度,使人民能生活充裕,以达到爱民、善民、富民的目的,人民自然而然会人心归向,辛勤耕作,贡献国家。

如果国君只求自己聚敛财物,满足奢侈荒淫的享乐,那么,所属臣下就会争财逐利,中饱私囊,造成内乱四起。

既然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当然不会努力耕作,导致人心涣散,人人见利轻义,上下都会陷于祸乱,最后招致国家败亡。

所以,《大学》强调为上者要修养道德,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与民同乐,拥有了人民,才是真正的拥有财富。

1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

拂:违反的意思。

菑:古“灾”字。

逮:及至。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赏析】荀子在《哀公》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以舟水比喻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把君比做舟,把民比做水,水可载舟达到彼岸,亦可将舟掀翻沉没。

可谓精辟至极。

所以说:若为君者为一己的私欲,他的好恶有悖人民的好恶,以至失去民心,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必将是引祸至身,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符合人民利益的事便做,以民为本,此可谓为治国之道。

使人人各得其所,以此获得民心。

13.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六章。

君子:指为君上者。

道:修已治人之术。

忠信:尽已之心而不违物。

骄恭:骄横放纵。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赏析】在儒家的德政思想中,立信于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即为君上者讲信用,人民就会以实情相告。

为上者做到言出即行,表里如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民,得到人民的信服,就会得到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政权也因此而得到巩固。

所以说,治国的大原则就是必须忠诚守信来争取人民的拥戴,骄横放纵,奢侈荒淫就会失去民心,危害国家。

1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注释】选自《大学》第十七章。

道:规律。

生:生产。

食之者:坐食俸禄不干活的人。

为:创造。

疾:迅速。

舒;舒缓。

财:物资货财。

恒:时常,长久。

【译文】增殖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

【赏析】这段看似论述蓄积财富的道理。

实则以蓄积财富的普遍规律说明治国之理和修养个人仁德。

在上者有仁德修养,能谨慎持守,不受私欲诱惑,推己及人,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戴而保有土地,拥有土地,人民又乐于耕作,不言而喻,财物必然富足。

加之为君上者能知人善任,摒弃只会坐食俸禄、不会办事的鄙薄小人。

这样,有贤德的人大公无私,能造福人民,创造财富迅速,用度节约,财富就会蓄积国库。

当然,为了财富于道德廉耻而不顾,那便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失得快。

关于诚信的格言

诚信主题的格言、警句、名言、成语、楹联、谚语、俗语和标语等集●讲诚信,走好运。

不诚信,人人恨。

●诚信敲开幸福门,法治铺就文明路。

●诚实守信有划算,欺诈哄骗我不干。

●有缘千里来相会,不讲诚信就不对。

●树有根,人有脸,不讲诚信很危险。

●诚实守信人人有份,违法犯法个个要打。

●法治建设人人有责,诚信比赛个个要爱。

●手拉手共铸诚信,心连心推进法治。

●诚信处处路,欺诈必碰壁。

●法制保持续发展,诚信铸永久辉煌。

●有诚心有诚意有诚信,讲法律讲法规讲法制●守法学法,共铸法治社会;●诚信是法治的灵魂,法治是诚信的力量。

●信以诚为本,民以法为天。

●诚信是文明之基,法制为兴市之本。

严守诚信准则,尽享法制自由。

●非道德无以立身,无法制不能治国。

●出局才知诚信重,进“宫”方恨知法晚。

●诚德纪与法律如同二道门。

●诚信法治常鸣警钟。

●邪不压正。

●东风压倒西风。

●诚信守法,天天大发。

●立法是治国之本,执法是振国之基,依法是兴国之梁。

●法治国家兴旺发达,诚信社会美滋美味。

●枯树逢春发新芽,人生在世要守法。

●道德修养我不差,违法犯罪我害怕。

●现代人现代社会,诚信法治最可贵。

●人不诚无以立信,国不法无以治人●求真、求善、求美、务必先求实;●立言、立行、立志、方能后立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治乱成一团。

●法治诚信是我们的生命线、生存线、生产线。

●公平公正双赢共赢。

●人心有杆称,法律是准绳。

●无

寻找诚信的格言警句

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10、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 11、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12、 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

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

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 1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16、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18、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 19、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1、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2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23、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卢照龄 2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25、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26、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2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28、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2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30、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3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孟子》) 32、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3、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3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35、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汉•韩婴《韩诗外传》) 36、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37、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

(潘序伦) 38、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朱镕基) 39、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1、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坚守诚信的格言

常存抱柱信,望夫台人无信不立 信不兴 我们今天的信即用”是由“诚信”演化而来的。

从字面上看,“诚”与“信”是相通的。

《说文解字》上说:“诚,信也”,二者互训,本意相通。

古人把“诚”与“信”和起来使用,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在我国的传统伦理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他甚至把诚信摆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站不住脚的。

《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认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关系,对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赞美诚信,并把它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在交往中人们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把“童叟无欺”、“市不二价”、“货真价实”作为经商道德,形成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买卖公平、保质保量的商业伦理和信用原则。

尽管世代更替,但是中华民族讲究信用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

所以,自觉思考自己行为的结果如果做事情讲信用,你就会得到信任,进而获利;如果不守信用,你就会失去信任,甚至受到惩罚,招致经济损失。

求廉政格言

1、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

2、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3、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4、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5、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6、病从口入,腐从贪起。

7、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8、为政清廉留美誉,家人走路腰板直。

9、廉洁吃亏一阵子,自律安全一辈子。

10、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11、为政戒贪欲,为人重诚信;养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励。

12、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

13、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14、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15、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

16、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17、须应富而兼有德,不该穷得只存钱。

18、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19、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20、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

21、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22、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23、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24、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洁。

25、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26、为了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请你廉洁自爱,远离腐败&&2

求真尚美,励志笃行。

是什么意思?

意思:追求真实和追求完美,下定决心认真地完成(在实践中落实)求真:实事求是。

讲求实际;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治学精神,也是一种优良的工作与生活作风。

尚美:“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质的,也是内在的、精神的。

“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尚美”与“求实”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励志:“励”是鼓励、勉励、砥砺。

“励志”即鼓励学子早立志,立大志,磨练自己,培养高远的志趣,博大的胸襟,做有高尚理想的人。

笃行:此语出自。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

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求真尚美,励志笃行(作文)生命如同吃柚子一般。

首先,你必须剥开柚子皮,然后试咬几口, 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 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 柚子汁却可能喷的你睁不开双眼。

在现实生活的艰苦跋涉中,每一次挫折都会让你感到伤心和无助,可是当你跨越了失败的沟壑,当你把目光延伸到彼岸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在时光的咏叹调中,人生正如朵花,有无自己的果实,全靠自己是否投入地吸收大自然的养分,是否执着地追求真善美。

而真正美的生命就在于执着地追求真善美, 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的美丽的底色染上尘垢。

青春的花季如此美好,背着理想,伴着子夜的钟声出发,去追寻属于青春的斑斓岁月。

努力是个无声的承诺,我会给它加一抹金色的微笑,我也会用心灵驱动智慧的手指,准确娴熟的我高中的时光。

不停地轻轻告诉自己: “落后,转过身,便是超前。

希望就在前方,抬起头就会看见。

亲手编织的青春属于自己。

” 让喧嚣走远,让心情沉淀,用执着追寻梦想,一路向前,一路歌。

时光无限匆匆走,慢慢流。

请趁软春备。

末代寒冬悔金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