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守纪律的名言
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 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4.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马克思)
遵守纪律的名言
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 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4.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马克思)
遵纪守法的名言有哪些
1、于情可免,于法难恕。
2、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3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4、遵纪守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人学法是基础中的基石。
5、学习道德,知道荣辱;学习法律,明辨是非。
6、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
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
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7、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8、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9、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
1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1、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
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3、无法纪则无正义。
14、学法也是一种爱国行动。
15、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16、行得正,坐得直。
1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20、人人学法,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民富国强。
21、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22、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23、赏不足劝善,罚不足禁非,而政不成。
24、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
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上下无事,唯法永在 。
25、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26、身正不怕影子歪。
27、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纪律是胜利之母。
28、赏罚,政之柄也。
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29、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0、法有三点水,一点是和谐社会的源泉,一点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一点是立足世界的源泉。
31、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32、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4、老人学法,安度晚年;中年学法,家庭平安;青年学法,宏图大展。
35、法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法律为每个人规定了行动准则,描述了使他能获得社会支持和保护的方式。
36、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
37、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3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3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0、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41、大臣法,小臣廉。
4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3、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44、不知法不足辩。
45、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4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7、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4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遵纪守法的名言有哪些
1、于情可免,于法难恕。
2、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3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4、遵纪守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人学法是基础中的基石。
5、学习道德,知道荣辱;学习法律,明辨是非。
6、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
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
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7、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8、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9、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
1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1、为政戒贪。
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
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3、无法纪则无正义。
14、学法也是一种爱国行动。
15、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16、行得正,坐得直。
1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20、人人学法,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民富国强。
21、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22、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23、赏不足劝善,罚不足禁非,而政不成。
24、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
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上下无事,唯法永在 。
25、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26、身正不怕影子歪。
27、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纪★纪律是胜利之母。
28、赏罚,政之柄也。
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29、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0、法有三点水,一点是和谐社会的源泉,一点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一点是立足世界的源泉。
31、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32、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3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4、老人学法,安度晚年;中年学法,家庭平安;青年学法,宏图大展。
35、法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法律为每个人规定了行动准则,描述了使他能获得社会支持和保护的方式。
36、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
37、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38、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3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0、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41、大臣法,小臣廉。
4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3、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44、不知法不足辩。
45、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4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7、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4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关于中学生遵守纪律的资料
遵守纪律遵守纪律遵守纪律遵守纪律,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 大观九年制学校 九年级一班 2012.3.30 什么是纪律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和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规则,就是最初的纪律。
没有这种行为规则,人们就无法协同活动,无法同自然抗争,也无法有秩序地生活下去。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工人们各行其是,这个工厂就会乱乱糟糟,生产就会陷于瘫痪。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纪律,居民们在街上随心所欲,你骑自行车乱闯红灯,我驾汽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幸就会降临在许多人的头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
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
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说,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同时,纪律又需自觉遵守。
只有自觉纪律才是铁的纪律。
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
所以,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
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甚至视纪律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事实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着高度自觉的纪律性;而道德品质低下、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一个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
遵守纪律,就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义务感。
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学校的基本纪律规范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发展而制定的,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了解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
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
校园是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条例等管理办法,这是对学生的生活.行为的纪律规范。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内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公共卫生,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以上这些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学生的学业道德规范,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调节作用。
但是,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行为自律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这些道德规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转化方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是学生行为自律的深刻含义之一. 同学们:初中时期是你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学校纪律教育的最后一站.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校园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望采纳
关于中学生遵守纪律的资料
遵守纪律遵守纪律遵守纪律遵守纪律,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学生 大观九年制学校 九年级一班 2012.3.30 什么是纪律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和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规则,就是最初的纪律。
没有这种行为规则,人们就无法协同活动,无法同自然抗争,也无法有秩序地生活下去。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工人们各行其是,这个工厂就会乱乱糟糟,生产就会陷于瘫痪。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纪律,居民们在街上随心所欲,你骑自行车乱闯红灯,我驾汽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幸就会降临在许多人的头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
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
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说,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同时,纪律又需自觉遵守。
只有自觉纪律才是铁的纪律。
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
所以,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
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甚至视纪律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事实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着高度自觉的纪律性;而道德品质低下、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一个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
遵守纪律,就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义务感。
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学校的基本纪律规范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智体诸方面发展而制定的,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了解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
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
校园是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条例等管理办法,这是对学生的生活.行为的纪律规范。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内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公共卫生,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以上这些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学生的学业道德规范,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调节作用。
但是,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行为自律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这些道德规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转化方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是学生行为自律的深刻含义之一. 同学们:初中时期是你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学校纪律教育的最后一站.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校园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