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好学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关于好学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
焉:于此,在那里。
善:优点。
这几句大意是:在三个人中,一定有值得我效法的老师在其中,应该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这是一个颇含哲理的名句。
孔子虚心好学,处处留意,事事有心,故能说出~这样的名言。
它说明,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圃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条件,也不能无所不通,完美无缺;也必须虚心向环境学习,己强的人为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不断进步。
这句话阐述的道理是极为探刻的,因此千百年来被人们书于座右,铭记于心,至今仍经常出现在书面文字和日常口语中。
一些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关于勤奋好学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学无止境。
(荀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在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 西塞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
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海伦?凯勒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培根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笛卡尔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
——门捷列夫 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
——高尔基
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
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2、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4、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7、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10、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1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12、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1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1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19、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20、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英国21、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约瑟夫·鲁22、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23、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24、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2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26、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小普林尼27、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日本28、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民谚29、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3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3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3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3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37、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老舍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9、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40、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41、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42、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4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44、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华罗庚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4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4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陆游49、人不学便老而衰。
——程颐5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5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5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53、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卢照邻5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55、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欧阳修56、博学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
——黄宗羲57、学则智,不学则愚。
——黄宗羲58、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徐干59、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韩婴60、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6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6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63、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6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6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6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