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速度快的名言
1、一日九迁:九:形容多次;迁:升职。
一日之内多次升迁。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2、疾如雷电:快提就像雷鸣闪电。
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3、疾如旋踵:旋踵:转动脚跟。
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
形容变化很快。
4、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5、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6、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
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7、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
形容速度惊人。
8、长驱直入: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
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
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9、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
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10、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11、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
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12、先我着鞭:着:下。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13、脚不点地: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14、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15、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
16、过隙白驹: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17、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
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18、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
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19、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书非常快。
20、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
后比喻进展极快。
21、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2、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23、风驰云走:形容奔驰疾速。
24、奔逸绝尘: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
形容走得极快。
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25、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26、凫趋雀跃:象野鸭那样快跑,象鸟雀那样跳跃。
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
27、快如闪电:速度快的就像闪电一样。
28、兼程前进: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29、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速度快的名言
哲理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表示,声音快慢的词。
语重心长,慢条斯理,喃喃自语,轻声细语,窃窃私语,不疾不徐……
功率的定义和与速度的关系
(一)定义:一个力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数学表达式 w\\\/t。
\ 讨论:① P=W\\\/t是功率的定义公式。
\ ② 利用P=W\\\/t计算的功率应是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
\ ③ 功率的物理意义为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 ④ 功率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瓦特。
符号为W。
1W=1J\\\/S。
1kW=103W。
\ (二)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1. 当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时,力做功的功率为P=Fv。
\ 讨论:① 该式的使用条件为:F为恒力。
\ ② 各量的物理意义: F表示求哪个力的功率F为哪个力。
\ 当 是平均速度时,P表示平均功率,当 是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时, 表示瞬时功率。
\ 思考:求瞬时功率只能用P=Fv。
求平均功率可用①P=W\\\/t②P=Fv。
\ 2. 当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时 P=Fvcosθ注意:① 该公式与P=Fv的区别在于适用条件,其它方面是相同的。
\ ② θ指的是力与速度的夹角。
物体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1. 问题回答所谓运动的快慢,指的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
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受力状况有关。
2. 依据【参照物与速度】运动速度是指以其他某物为参照,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与该参照物相对距离的变化。
评价物体运动速度快慢必须基于同一参照物这一前提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中学课本给出其定义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冲量与动量】在假设的理想前提下,在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作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有如下关系式:Ft=mv2-mv1=m(v2-v1)。
F为物体所受合力,t为合力的作用时间,v1和v2分别是物体运动变化前后的速度。
Ft即冲量,mv1和mv2即物体运动变化前后的动量。
注:外力作用时间内的物体平均加速度a=(v2-v1)\\\/t。
3. 问题分析(1) 惯性定律指出了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特性-惯性,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变。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那么必然是因为受到了外力。
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
运动状态的改变势必涉及到速度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变化,而速度大小的变化正是本问题所要讨论的主题。
因同一物体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外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就必须要看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变化情况。
(2) 公式Ft=m(v2-v1)表明,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
即使合力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加速度a=(v2-v1)\\\/t不变,但速度还是会变化。
当然了,因合力\\\/冲量和速度\\\/动量均为有方向的矢量,所以该公式为矢量运算式。
即: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速度的标量值、方向两者中仅有其一发生改变,也有可能两者同时改变。
4. 总结综上所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状况有关。
考虑到本题所指的运动快慢系指物体速度的标量值变化,所以换言之,对本问题答复也可以具体地这么说:①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的大小(快慢)不一定会变化,但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至少有其一会改变);②但如果物体运动快慢发生变化了,那么物体必定是受到了不为0的合外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