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留守儿童的标语
为留守儿童送上关爱,让远方父母安心在外关爱留守儿童,让社会的未来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小家我们多一份关爱,父母少一份操心
跪求一篇关于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朗诵稿或者诗歌....
小小的背影,承载了太多的孤独和冷漠,需要人世间的温暖,来给与孩子心灵的弥补
对爱的渴求
求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对联
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深情的遥望着窗外,从他们的眼神中看不到一丝童年该有的天真,更多的却是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
他们也是每位做父母的心肝宝贝、心头肉,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下面是关于关爱留守儿童作文 关注留守儿童的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作文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末来的接班人。
儿童在父母和老师的照料下以及培育下,这朵花儿才能绽放,才能为广大人民作出贡献,而那些没有受到正规教育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他们误入歧途,给广大的人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这些留守儿童,他们为什么误入歧途?那是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假,什么是善什么恶。
所以才被不法分子带坏了。
有一天,我正大街上散步,突然,一个妇女大骂起来:“混小子,你敢偷我的手机,走,我带你去公安局,”那个约有八九岁的孩子,一听吓坏了,赶紧挣脱了那个中年妇女的手,飞快地向一个拐弯处跑去,那位正准备追去的妇女见那孩子无踪影了,这才停住了脚步,我当时就被那情景惊呆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竟然成了一个偷鸡摸狗的扒手,原因误入歧途。
当然,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孩童,并非都是会误入歧途。
有的留守儿童看到其他儿童背着小书包向学堂走去时,他们此时的上学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啊。
也许,当你看到一个渴望上学的孩子,把偷来的知识整理时,你那时的心情一定会非常地伤心。
现在,有的孩子上学就是胡闹,看似身体在教室内可不知他们的心跑到了哪里。
但如果把我们上学的机会转让给那些渴望知识的留守儿童。
不用说,那些孩子肯定会万分珍惜这实属不易的机会。
作为有能力帮助他们的人,为何不去关注一下他们呢?得到你的关注,他们只会说声谢谢,但这声谢却蕴含着那孩子对你的无限感激以及自身的喜悦。
在正规的教育下,他们也能够绽放了。
他们开放来自大多数人们的关注,可他们也有了准确的判断力,他们可能也会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一个奇迹。
借此之机,我十分想让更多的爱心给予留守儿童,让他们也能拥有常人的机会,为将来的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作文每次看到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新闻,我的会忍不住伤心,同样都是学生,留守儿童却经常遭到伤害。
大家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家的孤独孩子。
他们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母,心里因此变得孤独、寂寞,生活上、学习上的压力便会逐渐增大。
但是,我们学校却采取了对他们特别照顾的方式。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金玉玲的女同学,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她,她只有和她的奶奶相依为命。
她对我说:“学校真的很好,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里面有琳琅满目的书,每天我们放学后都可以去里面看书,增长知识。
虽然‘留守儿童’之家只有教室大小,但却充满着家的温馨。
”她还告诉我:“上一次学校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虽然我妈妈在外地打工不能回来和我一起参加比赛,但却是由老师代表‘爱心妈妈’和我一起参加比赛的,在运动会上,我参加了拾贝游戏,我的‘爱心妈妈’汪老师把塑料桶绑在腰上,并站在2。
5米的地方,由我来把乒乓球投进桶里,最终,我们获得了第一名,学校还奖励了很多书给我了呢!”我听了这些,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学校为留守儿童付出这么多关爱,是希望他们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些欢乐,少一些孤独、烦恼。
而在全国,留守儿童多达5800万,国家已在某些省份内开展这样的活动:巡回放映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电影《马东的假期》、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家书征文评比大赛、进行走访慰问、组织针对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服务、主办专题文艺晚会等等。
除以上的活动外,各地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积极参与,如拍摄专题片等影视作品,举办“孩子在家乡还好么?”演讲比赛等。
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责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注意身边的留守儿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可以茁壮健康的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作文在偏僻的村子里,有很多父母亲因为村里发展不大,挣的钱很少所以就做了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决定—-都纷纷忍心抛下孩子,老人,跑到城里去为孩子读书挣钱,养家。
他们(她们)总以为心中时时为孩子挣钱就是为他们好,而那些孩子们,缺的却是父爱、母爱,没有了这些,他们便每天都像流浪子似的,东跑西跑。
村子里只剩下了老人与孩子。
我前不久就看到了揪人心的一个个事情。
一个四处都是山的村子,里面可以说都是老人与孩子 ,不知道的人以为村里的成年人都去当兵了呢。
一个孩子的可怜身世,让我不禁泪落下,他是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从小他的父母就到城里挣钱,还是2年前回来过,一直到现在都没见踪影。
然而那些留守儿童的话语,更让我痛心,他们说,如果可以换回爸爸妈妈回到身边的话,要怎么都愿意。
思念爸爸妈妈那一顿痛扁,也不愿意孤苦伶仃;宁愿每天晚上有妈妈的唠叨,也不愿晚上睡觉做恶梦;宁愿在学校受了同学欺负之后,回家被爸爸数落,也不愿在学校发呆。
啊,这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啊!然而同现在每天都父亲怀抱里的幸福孩子相比,多么令人心酸呀。
幸福的孩子,总是容易撒娇;而山里的孩子,却是那么倔犟、坚强。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那些留守儿童家里的家人不幸去世的话,孩子该如何处置呢?就算是推到亲戚家里,他们也未必肯或经济不允许,这又该怎么办?难道那些父母亲也不会关心自己子女的安危吗?说到底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我相信那些父母亲也是被逼无奈,虽然这样但过年也要回家啊,不可以说是丢下一切不管。
我希望世界上的留守儿童可以越来越少,这样的话,孩子也不会对父母有太多的误会。
同时孩子也要体谅体谅父母,有时候做某件事情也是被逼无奈。
我要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稿
你删减删减万州移民璧山办起幼儿村办幼儿园——为留守儿童留住阳光 12月15日中午,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幼儿园孩子们由老师照看着集中休息。
为了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孤僻,健康快乐成长,今年9月长城村兴办了固原市第一家村级公办幼儿园。
空间不大的校园里放着一个龙船、滑梯还有老师用纸箱制作的小火车。
在幼儿大班,30名小朋友跟着脚踏琴唱起童谣,一张张笑脸在快乐旋律中绽放。
一片片贴着孩子照片的绿叶下对应着各自的毛巾,整齐地挂着,墙上醒目地贴着一幅师生用红黄绒布和大头针共同绘制的中国地图 长城村幼儿园院长韩勤礼说,幼儿园有102名孩子,四位教师、一个厨师和一个保健医生,中午孩子们在学校集中用餐休息,下午被接送回家。
下午4时,幼儿园门口便聚集了不少爷爷奶奶,56岁的杨惠珍是来接两个孙女的,儿子在陕北打工孩子便由她照管,“内向的娃娃现在快乐了,我省下心来可以干点农活了,儿子在外打工 也安心了。
山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乐园 本报讯 5月初,记者在正安县安场镇大湾村看到,在两间宽敞的大房间里,40多个农村娃有的在欢快地唱歌,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认真作画……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两间民房是大湾村的幼儿园,虽然简陋,却是偏远山村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村有2000多人,有500多青壮年在外打工,娃娃都留在家里。
我的儿子和儿媳妇一起到广州打工了,3岁多的孙子就只有我带了。
没有办幼儿园的时候,大人走到那里就得将他带到那里,担肥挖土有时候都背在背上,很累人。
现在好了,娃儿进了幼儿园,和别的娃娃在一起,成天玩得很开心;我们老人也轻松了,可腾出更多精力干农活。
”年近50的妇女冯友群高兴地说。
住:o?A? “当初办幼儿园的时候,就是考虑到打工出去的多,娃娃没人管,郑传惠老师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来这里领300元一个月的工资当老师才办了起来。
”村里的干部说,幼儿园办起三年来,已有140多小孩入托。
住:o?A? 幼儿园旁边是村民宋广群的家。
“外孙女上幼儿园后,学的东西真不少。
”宋广群指着一旁的2岁多的孙子说,“这小家伙现在也能跟着跳舞呢。
”宋广群放起音乐,小孩跟着节奏就扭了起来,一旁的人都笑了起来。
住:o?A? 据了解,正安县不少偏远山村都因地制宜办起了幼儿园,既解决了打工人员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带小孩的老人负担,同时也能使孩子能较好地得到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拥有花样年华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当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打拼时,留守在家乡的孩子们却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走上了一条坎坷的弯路。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了我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 的广泛关注。
各级妇联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找寻解决的方案。
“让农村孩子也能拥有一个花样的年华”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市妇联副主席申建华说,由于代理监护人无法或无力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
近年来,各级妇联大力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创建了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在促进儿童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申建华说,六一儿童节期间,我市将掀起关爱留守儿童的高潮,如举办“四老”家长学校,面向全市家庭招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接对帮扶等。
组织好参加全国妇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我市10名留守儿童将于六一前夕在北京与打工的父母团聚。
郏县妇联主席王英梅说,郏县准备在六一开展演讲比赛,让孩子们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唤回部分常年不给孩子音讯的父母的回音;开展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活动,让农村孩子“过一天有父母的生活”、让城里孩子“过一天农村生活”;找几个典型,举办“四老”育儿经验教育报告会。
叶县妇联副主席张宇在前不久召开的该县“两会”上,提出了成立农村“四老学校”和成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议案、提案,旨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孩子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鲁山县副县长宋战功认为,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
加强宣传,教育打工父母正确处理好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的关系,不能只生不养。
郏县妇联通过长达1年的实地调查、走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学校为单位,实行寄宿制教育保护管理。
吸纳留守儿童住校,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其生活起居,专任教师辅导其学习。
动员社会力量在周末或节假日关爱留守儿童,如把留守儿童接到家中,使他们享受到“父母”的关爱。
目前,该县各中小学校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对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和咨询沟通。
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保护管理方法。
该县还要求外出打工的家长每周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到两次。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专门培训。
该县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不管在公立学校还是在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补助资金。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王格格等10名鲁山籍孩子成为了幸运者,他们将前往北京与打工的父母团圆。
据全国妇联的最新统计,全国共有留守儿童2000万。
要想救助他们,一次、二次的爱心行动是不够的。
救助留守儿童,最终要靠制度。
日前,我省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意见》的文件,提出积极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党政为主体的组织管理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等“五大关护网络”。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长效工作机制。
对那些只将孩子生下来,而没有尽到养育、教育的父母,我们不仅要用道德谴责,还要用法律规范他们。
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村,能不能开办寄宿制幼儿园、小学,把他们的教育托付给有能力的人;商业保险公司能不能开办留守儿童保险,给他们及家庭多一分保障。
三塘铺镇3000名留守儿童有“新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娄底日报 点击数: 9 更新时间:2007-5-11 4月29日,双峰县三塘铺镇长田村上丰山组女村民阳子方来到本组托管老人刘四奎家,对老人说:“我家2岁和5岁的两个小孩就托付你带管了,请你将小的送幼儿园,大的送学前班,晚上请你照管,我们按月汇钱给你,今天我们夫妇就放心搭车到广东深圳去打工挣钱了。
”至此,全镇3000名留守儿童有了2000个新家。
像这样将小孩托管,自己外出挣钱的夫妇,三塘铺镇就有2800对,他们每年挣回的收入达9000万元。
三塘铺镇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人员较多,就业压力大,为了尽快把全镇经济搞上去,使村民快步奔小康、该镇党委、政府把安置就业人员作为亲民为民的大事来抓,每年从镇财政拿出一定资金给镇培训基地,分批培训回乡的退伍军人、大中专落榜学生、农村剩余劳力,同时联系企业单位定向输送富余劳动力就业。
去年,镇人大、政协搞调研时,了解到还有不少年轻夫妇因小孩拖累不能脱身出外挣钱,严重制约着全镇村民奔小康步伐,他们及时将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提议,在全镇鼓励支持有幼教知识的人开办幼儿园,小学办好学前班,中学和有条件的小学收留路途遥远、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读寄宿,解除年轻夫妇出外打工的后顾之忧,镇党委、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该镇已先后办起了10所幼儿园,15个学前班,安排了2000名托管人员,从而使3000名留守儿童拥有了2000个托管新家,解除了2800对打工夫妇的后顾之忧。
(作者:邓锦庆 贺顺遂 李丽梅) 万州移民璧山办起幼儿园 30留守儿童有了家园 华龙网讯(特约通讯员 王天全)近日,璧山县璧城街道观音村六组杨金蓉大娘来到村里的移民幼儿园,接5岁的孙子吴坤亮回家。
“牟老师,再见
”吴坤亮依依不舍地对老师牟其红说道。
“他爸爸妈妈都在河北石家庄打工,长期不在家,平常只有我和他爷爷在家。
去年9月,牟老师办起了家庭幼儿园,小孙孙就进了幼儿园。
”杨金蓉大娘笑呵呵地对笔者说。
今年39岁的牟其红原是万州区高梁镇三清村的村民,1987年高中毕业后,长期在私人幼儿园打工,具有丰富的幼教经验。
去年4月,她和母亲、弟妹、儿子作为外迁移民落户到了璧城街道办事处观音村六组。
观音村有1\\\/3的村民在外打工,全村有30多名留守儿童跟着年迈的婆婆爷爷生活,缺乏必要的学前教育。
有着丰富幼教经验的牟其红见此,萌发了办一家幼儿园的想法。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和欢迎。
去年7月,她自费到重庆三峡师范学校,参加了幼师专业培训,获得了幼儿教师资格证。
在县、街道、村的支持下,去年9月初,牟其红创办的“移民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15名村里的留守儿童。
牟其红怀着一颗慈母之心善待每一位留守儿童,路远的儿童每天亲自接送,对生病的儿童端水送药,儿童们常常称她为“移民阿姨”、“移民妈妈”。
目前,牟其红的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已有30名,村里的留守儿童从此结束了没有地方学习玩乐的生活 园 30留守儿童有了家园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县关工委:自收到武关委发(20**)01号文件后,我们河道三农中心高度重视暑期留守儿童工作,精心安排,强化措施,全方位开展了暑期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1、及早安排、广泛宣传,精心部署。
7月上旬,全中心组织召开了各村书记、主任及学区、驻中心派出所、卫生院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暑期留守儿童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及时印发了《河道三农中心关于暑期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管理工作安排》,通过广泛宣传,在全中心上下形成了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工作氛围。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一是对全中心重点、贫困留守儿童开展了党委成员、机关中层结对帮扶活动,共为42名留守儿童送科普书籍84本,辅导功课11次;机关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坚持每周组织留守儿童与家人亲情视频1次,每周组织观看一次教育短片,同时加强与留守儿童进行感情沟通,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二是开展慰问活动。
中心集中对8名重点留守儿童开展慰问活动,为他们赠送励志书籍和文体用品,同时文化站坚持每周组织8名重点留守儿童开展一次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
三是进行家访,充分掌握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
中心教育学区组织
帮忙拟一条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广告词,18字以内,至少用一种修辞
谢了 急
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片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