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巴珠仁波切的格言

巴珠仁波切的格言

时间:2016-04-12 09:00

在佛教里什么叫“利美运动”

十九世纪后半叶,兴起于西藏的教义研究运动,意义是‘无宗派’、‘无偏见’的运动。

由宁玛派的巴珠仁波切、蒋扬钦哲旺波仁波切、弥胖仁波切,以及噶举派的蒋贡康着仁波切,格鲁派的图登曲吉扎巴(也称弥涯昆梭),萨迦派的沃罗爹旺波等诸位上师所倡。

此运动之精神强调,信徒并不须放弃本来的教派或修学重点,而是同等尊重所有教派的喇嘛和教义,因此可以研究不同的教理,从事不同的修行。

但修行道路必须依照一个传承的系统,才不会紊乱,等到我们能够证悟佛法本质时,自然就会明白各宗派在佛法的本质上完全相同,各宗派之不同只是重点和善巧方便的不同而已。

-------《了义炬 活用佛法》,蒋贡康楚罗卓他耶仁波切、塔汤仁波切着 《利美运动》之精神 十九世纪的西藏,教派主义盛行,门户歧见之深污毁了精神生活,并造成分化,引起宗教论争和迫害,连带一些传承也几乎湮没失传。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接受了一百三十五位以上不同传承上师的法教后,与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第一世秋吉林巴仁波切共同发起了佛教的复兴运动,称为“利美运动”。

“利美”意为无偏见,其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宗派或组织,而是将各宗丰富的内涵搜集起来,使对每个人都有利益,对于开放的心态,以及舍弃教派藩蓠的观念有很大的启发。

他们“主张尊循自己的传承努力修行,同时承认其他的教派和传承具有同等价值而给予尊重;不眨人褒己,也不贱他尊我。

”参加此运动的人不限于宗教学者和行者,还有许多有才华的艺术家、诗人、医生,乃至科学家,如米庞仁波切。

---------文章来源自“无死之歌”一书 利美运动之“五大藏”简介 扎西多吉编摘 “五大藏”的缘起:丁卯年(1867年)十一月初一,钦则大师应邀前来,在为工珠大师的洋楚禅院举行开光仪式时,突然平庸的境界消失,升起了无边的清净佛国土的显现,出现一巨大的佛塔。

塔四周各有四门,里面有五大库藏,每一库藏中,都充满了法宝。

里面有许多智者成就者,正向大师招呼示意,大师逐一巡视了每一库藏中法集的内容,并牢记于心中。

后来,钦则大师写出了每一藏的提纲目录,交给工珠大师,并一再激励工珠大师编著,即成为史无前例的集西藏佛教和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划时代著作:《佛教显密诸宗及藏族文化总释》,《窍诀教导藏》,《口传密咒藏》,《不共秘密藏》,《大宝伏藏》等著名的五大藏。

《显密诸宗及藏族文化总释》又名为《所知藏》或《知识总汇》,全名《诸乘总摄?经教大宝藏三学善说论?周遍所知》。

此书代表了西藏佛学的最高成就,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秘密金则乘的历史、教义,显密经续论典的要义,西藏各教派在闻、思、修、果等方面的主张和特征,乃至梵藏语言文字(声明)、逻辑推理知识和认识论(因明),工艺美术技艺(工巧明),身心的养育、延年、益寿治疗疾病(医方明),以及修辞、辞藻学、声律学、歌舞、天文历算(五山明)等藏族所有共同传统文化的来源,传授方式、要义,有何需要等内容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百万言的巨著。

此书被盛赞为:“一切书中最优秀的,是求知者的智慧海洋,思维者的心灵之舟,观修者的密决大宝,研究者的明镜”。

此书是通向解脱和成佛的道路,是打开佛教和藏族传统文化宝库之钥匙,是能满足各种追求者和爱好的如意宝。

《窍诀教导藏》共十八函(德格版),此藏汇编了西藏大小各修传派的灌顶、教诫、传承、修持窍诀的精义,总括了西藏祖师所传的各种心地法门和本尊坛城,以及气脉明点拙火等方便法门。

《口传秘密藏》主要有新译密派马尔巴译师所传承的胜乐、喜金刚、密集为主的无上续部的灌顶、教诫、修行、坛城的本续和解释以及部分早译密派的金刚橛等法类。

《不共秘密藏》是由大师本人所发掘的《三根本密意集》、《秘密心要父教母教》等地伏藏等法集汇编而成。

《大宝伏藏》此藏共有六十三函,该书精选汇聚了从十一世纪初,西藏第一伏藏师桑杰喇嘛,到近代最伟大的伏藏师班马威色多昂领巴(钦则大师)和曲久领巴之间,近二百位西藏秘教伏藏大师的各种精华教诫和密法集。

此书内容博大精深,包括有非常珍贵的古代藏族及印度秘教历史,各位伏藏大师之生平简介的史料。

书中详述了天文历算、星相、占卜、炼丹、变金术、医方医学,延生术、摄生僻谷术;佛国土、天界、地狱等其它各种生命世界的漫游和回忆录;灵魂的死亡、转生投胎过程;剑仙、丸药、神行、金丹、飞行、隐身、土遁等各种世间成就的修法;各种愤怒、寂静本尊护法的成就法;平息灾难、增益智慧、勾召统制他人、咒杀妖魔等各种事业的修法;有关组成身体的本质:气、脉、明点、拙火等理论和修法;有关心的实相的教义和大中道、大手印、大圆满(心部、界部、窍决部)的修持窍诀等等法门,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此著作中所代表的是,伟大的藏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在原始本教的丰实文化基础上,不断吸收了南亚、西亚、中亚和中原华夏文明,并经历代最优秀、最杰出的藏族人士,将他们所有的情感、意志、智慧和生命,全部投入对宇宙和生命的探索之中,所获得的有关人类求索的历史。

(秘教史),宇宙和生命的本质、起源、演化,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和巨变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人类如何才能超越自己,而成为一种更高的生命形式,以及他们在探求奥秘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发展的古代科学技术。

在当代,西方国家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教授,纷纷掀起了以西藏为代表的藏学研究热潮。

以上五大藏连同大师的其他佛学,医学、历史、文学等著作略有一百多函。

工珠云登加措大师生平及著作简介 在近代西藏佛教历史上,工珠 云登加措(又名绛根洛卓塔耶),这位伟大的喇嘛与他最杰出的上师、道友——绛央钦则旺波和曲久领巴等大师一起,经过广泛的世间和出世间知识文化的学习,以及在实修实证的基础之上,掀起了一场打破宗教教派偏执的运动,将一切世间知识文化和显密经续新旧密乘,全部融会贯通,而创立了能满足各种信解、根器的一切求道者的所需,无有偏私圆融无碍的教统,使佛教的教义和修持以及印度古典传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复兴,并在当代,对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工珠大师整个一生在弘扬佛教,利益众生,复兴文化等方面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谁也难以匹敌,仅就大师在闻、思、修、讲、辨、著等任何一方面的事业,也是我等凡夫终其一生也难以完成。

有关大师的事迹,大师自己写有一本自传,这是我所读到的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宗教人物自传。

大师以简洁、朴素的文笔,真实地坦露了自己一生的心灵历程,叙述了自己家世的沉浮变迁,生命的入胎、降生成长过程,求学修持、证悟、成就的经历,讲授、著述、弘法利生、诛杀凶恶妖魔外敌的事业,以及相关的十九世纪西藏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

对修行者来说,传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其中详细记录的有关大师在每一种密法的生起和圆满次第的修持时,于真实现量、禅 定、梦中等境界状态中,所出现的各种觉受和成就标志,这些可作修道者的参考。

大师的自传和大师为其上师所著的《绛央钦则大师传》中,都大量涉及到有关人类生生世世经历的记忆仓库——阿赖耶识,可相似理解为: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所谓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或其它宗教所称之为“灵魂”的开发和转化的问题以及心物(精神和物质)的转化和统一,神通变化等等。

然而此等,唯有实修实证才能明白之事,远远不能为我等愚昧、狭窄的心胸所能理解,故仅选取少许我等凡夫能理解之事,来简单介绍一下大师的生平及著作。

1813年,工珠大师伴随着许多吉祥的瑞兆,诞生于藏族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德格金沙江畔的一处名叫“班马拉则”的神山附近。

大师的家族族姓为著名的“穷波”,此意为“大鹏”。

相传该族是天上的导师普贤明光王为了利导众生,而从心间化出一只大鹏,降临于西藏。

生下鹏蛋,孵化的幼鹏,即是大师的先人,“穷波(大鹏)族”的祖先。

也许是有鹏鸟能飞的天性,该族自古以来,出现了众多临终时,身体化为虹光或即身升天而去之人,比如为我们所熟悉的米拉日巴和香巴噶举的创始人,穷波朗加等大师,就是此族的后代。

大师父亲雍仲凡增是位住持本教的喇嘛。

母名“扎西措”。

大师安祥地从娘胎里出来之后,连续七天不吸乳,只得喂食融酥,(因一个人宿世的智慧和记忆,皆因入娘胎或喝人奶,而变成混浊不明,故特殊之人出胎之时,往往有吉祥草等避秽之物,或不吸人奶之举,但此类人初年因本身免疫力差,一旦受外界污染,极易死亡。

且因内心智慧和记忆的显发,故童年或少年时显得老成孤独,不合群,以后不大受外界所转,大多生活在自心强大的信念之中,并能以强大的心力来破坏或建设世界。

) 还未学过藏文字母的大师,四岁时,忽然口中诵出了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的诵修法,从此以后,宿世的宗教习气,于心中开始觉醒;从小不穿在家俗装,只喜欢穿僧人的红黄衣,玩耍时,也仅从事一些灌顶、讲经、修建寺庙和道观等与宗教有关的游戏,并向众人宣告,自己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

五岁时,开始学习藏文拼音字母的念诵,因大师天赋极高,一学就懂,故不想学习。

八岁时,由藏满日寺的堪布索南格卓为师下发,并命名为“丹增雍仲”,随后,大师作为一名本教的学僧进入附近的一座本教小庙,学习经忏念诵,仪轨事相法事等。

那时,大师白天能看见一些神奇之事,夜晚在梦中也出现各种稀有之境,但这些梦境能得到应验,心中常常浮现出宿世的生活经历,故时而欢喜,时而忧伤。

后来,因饮食、衣服等的污秽,从而显现上越来越昏聩,宿世的记忆和显现也逐渐消失。

有一次,从附近的山中,下来了一位风心得自在,有大神通的本教喇嘛,对其家人授记(预言)道:“这是一个菩萨的种性,是乌金班马(莲师)之使者,将来虽会出现美名,但十三岁时,将有大障碍。

十五岁时,因当地人共同商议,杀死了官府的差役,于是官府将此地的财产、牛羊、土地等一律没收,所有参与者(连同大师的父亲)全部投进监狱,后遭到流放。

由于此事件,大师一夜间也从不穷不富的中产阶级变成身无分文的乞儿,少年的大师即开始真切地体验了人生的无常和痛苦,而生起出离之心。

后来,大师为官府看中,选为土司的秘书,跟随左右,一次大师在为土司等人讲述本教历史和各种经文的念诵时,其智慧口才深为土司所赞叹,就决定将大师送去深造,于是大师就被送到宁玛派的著名寺庙——德格协庆寺,依止最有学问和修证的大班智达久美土东朗加系统学习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学问。

一次,大师和寺庙的一位老喇嘛去朝山时,被暴风雪所困,在路途休息时,如同中原禅宗祖师卢行者(慧能),在大庾岭开示惠明一样,老喇嘛对其说道:“如此饥渴困乏之时,让自心顿然、安住,当下刹那的心识,就是你心的本性,除此无有其它。

”大师言下大悟,现量通达自心原始俱生的智慧。

六年之后,大师又因其它因缘,离开此寺时,大班智达以其对过去未来无遮障了知的神通,清楚地看见了大师将来的稀有殊胜的事业,故特地按照旧译宁玛派的下律戒统,为大师授近圆戒,并授与大师为金刚阿时黎,取名为“云登加措(功德海)”,一再嘱咐大师:“经常减少心思,依止正知正念,不搞宗教偏私……” 告别大班智达,大师又来到被称为“雪域香巴拉”的德格八帮寺(此是噶玛噶举派仅次于祖庙楚朴寺的第二大寺),八帮寺司徒仁波切班马民杰旺波,视大师为唯一心子,重又按照新译密派上律派的律统,为大师授近圆戒,取名为噶玛 阿旺云登加措 程业恰贝绒波(噶玛语自在功德海 事业遍布),并将一切深广教诫赐予大师。

为了管理的需要,又将大师认定为前世司徒仁波切的一位名叫“工珠”的近侍喇嘛的转世活佛,于是大师由此得名“工珠活佛”,立大师为唯一继承人,令大师住持正教。

大师和绛央钦则仁波切,从小相见时,如同父子相遇,内心特别欢喜,因八帮寺和宗萨寺仅一山之隔,故二大师经常往来,相互给予佛法之甘露。

后来,钦则大师将各大小修传派的教诫和七种受命,倾瓶赐给了工珠大师,并立工珠大师为唯一法主。

同样,工珠大师又从大伏藏师曲久领巴,接受了一切共同不共的受命法集,如此,大师先后依止了五十位大士的莲足,将西藏所有宗教教派的教理和修持方法,全部融入心海之中。

对于如此众多的法类,大师不仅只满足于听闻思维,而是对近百种密法的生起和圆满次第进行了闭关专修,并且在每一种修持之时,都出现了大量的觉受和成就标志,于真实、禅定、梦中亲见上师本尊空行等三根本圣众而获得了各种灌顶、教诫和授记,出现虹光幕、花雨,修行圣物发出的香味传遍很远的地方,白天自然发出“嗡嗡”的心咒声,甘露自然沸腾且冒出血,更特别殊胜的示现是大师能每径直出入门紧闭着的禅房,在坚硬岩石上留下手足印,能无碍了知三世等神变,还能以悲心和咒力处决浊世凶恶的敌寇、鬼怪等等,成就的标志不能尽叙。

大师在弘法利生方面,为了延续弘扬秘密精华教,于扎财大宝岩等修行处新建了洋楚普贤大乐光明洲等禅修院,陆续选择优秀年青喇嘛安置于其中,闭关专修,并制定了详细的修持计划,造就了众多成就者。

同时,大师还为众多求学修道者大开讲经说法、传道授业的方便之门,多次开讲了从梵藏语言文学、医学、天文历算等世间学部到大藏经(经论部),中观唯识派十三部大论,《秘密藏》以及大师编著的著名“五大藏”等数百部典籍,承受法喜的弟子遍及一切新旧教派,多如繁星,被誉为“从东海岸遍布西海岸”。

大师对佛教和众生的最大贡献,则是其编著的“五大藏”。

在十九世纪西藏佛教最伟大的复兴运动的分工是:由钦则大师制定总的计划,全部受学当时所存在的一切大小修传派的教法,并和曲久领巴一起,将西藏所有重要的伏藏法收集和发掘出来,由工珠大师作编辑、阐述,并着重噶举和觉朗派教理的阐发,由大智者证土麦傍仁波切侧重于宁玛派的密意开显,洛德旺波大师侧重于萨加派,由虹身大成就者夏察?扎西江称着力于原始本教的历史和教义修持方面的阐述。

大师在完成了如许庄严壮观的伟大利生事业之后,于1899年,伴随着许多花雨,虹光彩幕等成就者的稀有瑞兆间隔西行,色身融归于法界,享年87岁。

有幸以吸吮大师传承甘露流为生,并对大师有不共信心的密乘瑜伽士——多杰宁波,于1999年春,大师涅磐百周年之际,为让大师的法露东流于内地,而编译于历代圣哲们加持之圣地——德格宗萨班马黑布禅修院三色岩光明心居。

蒋扬·钦哲·旺波简介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 伟大的蒋扬·钦哲上师生于1820年,他学识渊博、精通诸法、著述广博,且是证悟极高的禅修者,故被视为一位卓越无上的上师。

他在少年时期即走遍整个西藏,甚至到最偏远的地区,寻找许多稀有传承的上师,向其领受深奥的经典开示、灌顶及教法,还包括一些行将失传的传承。

他总共亲近了一百五十位上师,这在西藏是绝无仅有之事。

将近四十岁时,他不再四处参访,而在东藏德格附近的宗萨寺,屈身于一小室之中,终生闭关地专心修持,直至所受法教尽皆精通。

他并将所听闻的教法集结成七百大册,许多的传承在他的手中再度复苏,他不仅撰写论疏、同时也将该法传予根器适当的弟子。

莲花生大士在公元第九世纪曾授记将有五位「掘藏法王」化现于世,而他被视为是最后降生的一位,持有「掘藏七法」的传承。

同时因为他搜集散布在西藏的许多经典,经过整理保存而流传下来,故在所有西藏佛法修行者当中,被认为是「无上至宝」。

他的著述共有三十五部,涵盖了所有教法与义理的层面,并且与互为师徒的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上师共同撰写著名的「五大藏」。

钦哲上师为西藏所有不同佛教派别的法教权威,他同时也精通苯教。

为避免派别之间的偏见,他鼓励弟子要懂得欣赏所有不同传承的丰富与深度。

这种态度被称为「利美」,也就是不分派别的取向。

钦哲上师于1892年圆寂,预示他将以不同的化身来转世。

宗萨·钦哲·确吉·罗卓简介Dzongsar Khyentse Chokyi Lodro,1894-1959 宗萨·钦哲仁波切生于1894年,被认证为蒋扬·钦哲·旺波上师的转世之一,并且由他担负起宗萨寺法统的重责大任,而赋予该寺之名。

如他的前世一般,仁波切也广泛地向许多不同教派的上师求法,持有并弘扬许多传承之法教。

其创办的「康杰佛学院」,在他的指导下,使宗萨寺成为当时研修佛学的重镇。

几乎所有当时各派的伟大上师,包括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均向这位无与伦比的上师学法。

由于整个1950年代西藏东部的混乱情况,仁波切转而驻锡于锡金,并且成为皇室的国师,他一直待在宫中的寺庙里,直到1959年圆寂为止。

顶果·钦哲仁波切简介 Dilgo Khyentse Rinpoche,Tashi Paljor,1910-1991 顶果·钦哲仁波切生于1910年,由伟大的洛塔.旺波上师与米庞仁波切认证为蒋扬·钦哲·旺波上师的转世之一。

他的主要上师为雪谦·嘉察仁波切,蒋扬·钦哲·确吉·罗卓上师的心子。

从十多岁到二十多岁期间,顶果·钦哲仁波切都在康地的深山里闭关修持,待因缘成熟而开始传法。

在逃离西藏的那些年里,仁波切足只筜k传承的栋梁,他彷佛持有无竭无尽的法教源流。

仁波切不仅充份具备了精神导师的特质,同时也是无私与慷慨的化身,只要有人邀请、便传法不倦,从清晨直到深夜。

顶果·钦哲仁波切承继蒋扬·钦哲·旺波的决心,希望保存濒临失传的教法。

多年来不断地编辑整理,已为后人保留了三百册法本。

由于他传授并出版了许多罕见的典籍,使得这些在西藏被破坏的教法得以延续法脉。

除广建舍利塔之外,仁波切也创立多处的闭关中心与寺庙,包括在尼泊尔的雪谦寺。

他自己汇集出版的著作便有二十五部之多。

仁波切于1991年圆寂。

宗萨·钦哲·图登·确吉·嘉措简介Dzongsar Khyentse Thubten Chokyi Gyamtso,1961- 这一世的宗萨·钦哲仁波切生于1961年。

由萨迦·崔津法王认证,主要受教于顶果·钦哲法王;伟大的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以及他的祖父敦珠法王,也都是他的上师。

除此之外,他还师事包括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超过二十五位的伟大上师。

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提及: 『在年轻一代的上师当中,我必须特别指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他是我的上师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事业」化身。

他出色与充满新意的传法方式,一直让我十分着迷,也使得我对未来抱持着很大的希望。

』 由于西藏难以计数的经典与藏书被毁,法脉面临了恐将失传的危机,仁波切在青少年时期,便担负起许多仅存经典的出版责任。

他在印度与不丹成立了多所佛学院与闭关中心。

1980年代当政治情势较为和缓之际,仁波切开始重建于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的宗萨寺。

仁波切并在他的上师期许之下,足迹遍布全球,为许多国家的人们讲经说法。

除了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数千位追随者之外,仁波切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在澳洲、欧洲、北美、与亚洲均设有佛法中心。

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什么意思

藏地诗篇(组诗)节选---张子 一 世人都在呢,你去了哪里 诸佛都在呢,你去了哪里 所谓悲欣交集,通常只限于 黄昏被一匹病马的身体压得很低 二 我之所以有时哭泣 是因为百世轮回中 你我之间常常隔着茫茫人世 三 向鱼问水,向马问路 向神佛打听我一生的出处 而我呀 我是疼在谁心头的一抔尘土 一尊佛祖,两世糊涂 来世的你呀 如何把今生的我一眼认出 藏地诗篇 (组诗) 慈航 (新谣谚体) 01. 三只小白羊衔草入世 两头花豹子身苦如玉 鱼来燕去,草原历历 人间的轮回多半闲置 我前世的热身子啊 冷落了今生的你 02. 半日青草的面庞和腰身 远隔头生儿子 听见九眼泉水叫门的声音 类似大半母羊携美撞钟 谁的一夜无眠做了你的伤心 03. 我见过一个密宗修行者 坐在漂浮于湖面的一片树叶上 夜夜朗读内心 我知道有人能够进入我的梦境 并在梦中把我的灵魂 带去远方旅行 04. 世人都在呢,你去了哪里 诸佛都在呢,你去了哪里 所谓悲欣交集,通常只限于 黄昏被一匹病马的身体压得很低 05. 水声入井姊妹净 刀敲落草青海东 法王做了牧羊人 马卧深秋身子轻 无边岁月中,谁是那个 被我白白疼爱半生的空空背影 06. 我在人间找你的过程 真像是去茫茫宇宙中投胎 为何我每次来到世上 你都不在 07. 一马一生涯。

时光之马 遥念开遍山南的灼灼桃花 美如白拉姆女神的粉红色面颊 记忆,欢迎回家 08. 我之所以有时哭泣 是因为百世轮回中 你我之间常常隔着茫茫人世 09. 仁波且:珍贵的人 肤如羊脂腰似草 让我的一世零乱和伤心无处可逃 而你是大道,一个 10. 羊羊羊,相爱在高冈 正在经历一场雪灾的世人 横渡苍茫 马马马,盲婚哑嫁 隔山互念、遇水相忘的 亲亲的咱俩 11. 天天天蓝。

人间的面 见一面少一面 古格姑娘依旧腰身如箭 羊不见面马见面 佛不常见你常见 不弃生死,不离涅盘 一年又一年,一堆破门板 总有一次鹰飞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12. 胡天胡地胡马 一队去往新疆,两匹远在拉萨 我把人世认作家时,你去哪儿 然后才是旧时胡笳吹疼了天涯 13. 四月裂帛 时日跌倒的声音 14. 羊角儿尖,牛蹄子圆 无事不到你门前 类似满脑袋月光误闯羊圈 美好人间,空余一世零乱 15. 一筐巴珠连夜运走 两只小手反目成仇 此间我命堪忧、匹马奔走 此间井水念旧、天下大愁 16. 强盗妻子的短暂忧伤 婚姻睡坏的半个心跳和肩膀 情歌内部的永恒宝藏 隐秘对称的乳房和午夜月亮 17. 白猫儿跳在藏柜上 黑猫儿蹲在腿上 象雄古国,七个帝王 趺坐于当惹雍湖面上的七万吨光芒 铁石心肠,如何安放 18. 穿花戴银,为爱裸身 马蹄带铁,可消永夜 19. 三块藏银四两油 疼死个人的嫩肉肉 稳坐心头 爱情一堆你一堆 小小羊儿,排队饮水 心上人顺流而下的 一团心灰,伤了羊的胃 20. 因物赋形,佛度有缘人 众法器一副 百万僧众与你预约来生 21. 入夜饮马,黎明磨刀 世事如乱草,茎茎催人老 岁月飞跑,一把短藏刀 我一生的好时光引颈就屠 22. 良夜良人与时俱黑 半宿心疼为你裸睡 23. 风寒伤身,水寒伤心 大地寒凉动骨伤筋 一个人在天空中种下自己 却在我的命里留下了深坑 24. 。

鸟飞即美 鸟有一个统一的地址叫飞 当年华老去,我能否 从一生之中择出三次鹰飞 摆上你家碗柜 25. 一株青稞俯身问询 两朵格桑探头亲吻 亦农亦牧亦新婚,两个旧魂灵 谁是这世上我最该见面的人 26. 夕阳如妻,儿女似鱼 作为一瓶饮料献出的身体 我打算褪尽人形,做你心爱的戒指 只是,那泱泱大国中被损害的佳丽 因何为谁穿戴着我前世的肉身 以及青稞和菩萨的香气 27. 佛来自印度是受人拜的 你活在世上是让我疼的 疼不好,瞎疼 像木头疼火,鱼儿疼水 两双短藏靴疼一次后悔 28. 笨泉水遍饮天下 香日德小镇:爱情和一枚不能自拔 为藏医药典所秘传的藏红花 是大自然女士的漂亮指甲 现在光棍门前寡妇盛大 乳房开口说话,满嘴 一夜青草是我的命价 29. 没有永远的仇人 只有一世的朋友 谁能把神灵带回家去喝酒 30. 牛吃盐长力,羊食盐增膘 随风入草,好女惜腰 腰珍惜着良夜良人的亲切怀抱 我只枕着你的三声咳嗽睡觉 当脑袋去晒盐时,请脚走好 31. 藏式土掌房,一花一天堂 山羊绵羊都是羊,菩萨心肠 抬头仰望,别浪费了月亮 32. 远方如病,病入我心 此心此病主要由你构成 凡药三分毒。

一大堆歌舞和幸福 面壁观修 大静似鼓,擂我肚腹 33. 重死不重生,重情不重命 马帮驿道上的赶马人 小小法铃赎来你们抵押已久的神灵 以及我的一口袋病容 34. 你是马,你是天下 你是寂寞巨大 忽略了众生的生死和下巴 35. 好铁不打钉 时无喇嘛骑桶飞行 我和生存一荣俱荣 我和死亡一损俱损 36. 时无深浅精神短。

迎送生涯 你和一个独眼兽医的短暂春天 挤到我们围坐的火塘边 点灯入夜,我原打算 与四只半老虎的命运抵足长谈 孰料其中半只没穿虎皮 且敬畏闪电 37. 那山岭奔行啊,树木飞驰 澜沧江水陡涨三尺 笨教法师的咒语被雨淋湿 38. 向鱼问水,向马问路 向神佛打听我一生的出处 而我呀 我是疼在谁心头的一抔尘土 一尊佛祖,两世糊涂 来世的你呀 如何把今生的我一眼认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