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问”的格言警句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
关于 问 的名言警句
好问则裕,自用—《尚书·仲虺之诰》 敏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关于惜时勤奋好学的名言警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 志者不能至也。
——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 (清代政治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____ 彭端淑 (清代学者)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之。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刘向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曹雪芹 (清代文学家)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 蒲松龄 (清代文学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 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 乎? —— 朱熹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学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周 (战国时代哲学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南宋诗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唐代诗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____ 解缙 (明代学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唐代书画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界也。
—— 王国维 (清代学者)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白居易 (唐代诗人)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班固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 (先秦儒家经典)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 华罗庚 (现代数学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 华罗庚 (现代数学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言必行,行必果。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趣异也。
——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问格言(关于友谊)
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佚名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蒲松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查理士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
——林肯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卡内基夫人是所有人的朋友,对谁也不是朋友。
——波兰谚语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患难识朋友。
——列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谚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谚语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富兰克林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罗曼·罗兰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谚语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谚语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先人而后己。
——《礼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居必择乡,游必择士。
——《荀子》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韩诗外传》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
——程颢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英莎士比亚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
——《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
——拉丁谚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临。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西班牙谚语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
——亚里士多德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
——罗曼·罗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谚语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富兰克林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罗曼·罗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居必择乡,必择士。
——《荀子》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韩诗外传》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
〔法国〕伏尔泰:《哲学辞典·友谊》友谊是联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们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是独立的。
〔法国〕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僧服披肩》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
〔英国〕威·莫里斯:《梦见约翰·保尔》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黎巴嫩〕哈·纪伯伦:《沙与沫》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德国〕贝多芬:《贝多芬语录》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求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
〔法国〕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友谊,是我痛苦灵魂的温柔的安慰者。
你向暴风祈求平静,你把安定还给我的心;那热血沸腾青春的偶像——我最珍贵的自由,你为我细心保存
〔俄国〕普希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英国〕培根:《随笔集·论友谊》友谊真是一件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友谊是美德之手段,并且本身就是美德,是共同的美德。
〔德国〕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真正的友谊,只能植基于相近性情的结合。
〔德国〕贝多芬:《贝多芬》唯有尊敬方能产生真诚,这是应当明白的要点。
凡是爱我们,赞赏我们的人所加之于我们的,我们都能忍受;因为我们能接受他的责备而不丧失自信(万一丧失了这自信,我们便生活不下去)。
著作家中间的美满的友谊,也就靠这种混合的情操维持。
〔法国〕莫罗阿:《论友谊》友谊只存在于有道德的人之中,他们彼此相类似。
〔希腊〕芝诺,引自拉尔修:《名哲言行录》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
〔古希腊〕德谟克里特:《著作残篇》牢固的友情,从某种不信任和抵抗中产生是正常的。
〔法国〕亚兰:《关于精神和热情》回忆学生时代的友谊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这种魅力能使人心地善良,甚至可以影响那些无情者的神经系统。
〔英国〕本·迪斯累里:《恩迪米昂》责难是最珍贵的友谊表现方式。
〔瑞士〕史比德勒:《梦中佳人——伊玛果》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
〔英国〕弗·培根:《科学推进论》凡是尚未憎恶人类的人,凡相信人群中还散处着若干伟大的灵魂,若干领袖的人才,若干可爱的心灵,而孜孜不倦地去寻访,且在访着之先便已爱着这些人的人,才配享受友谊。
〔法国〕莫阿利:《人生五大问题》我们越爱朋友,越不奉承他们。
纯洁的友谊表现于从不原谅任何事情。
〔法国〕莫里哀:《恨世者》十全十美的友谊是不可分割的。
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朋友,以致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分给其他人的了。
相反,他很遗憾自己没有两倍、三倍、四倍之身,没有几个灵魂、几个意愿,如果有,便会将它们全都献给一个朋友。
一般的友谊则是可分的,你可以爱一个人的美貌,另一个的随和,第三个的慷慨,第四个的父爱,第五个的手足之情,不一而足。
但是,占有灵魂的友谊,以绝对权力统治灵魂的友谊只能有一个。
〔法国〕蒙田:《随笔集》交情老更亲。
〔中国〕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友谊之乐是积极的。
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
“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
”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中国〕梁实秋:《谈友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苏拭:《水调歌头》如果说友谊的第一个法则是它必须得到培育,那么第二个法则就是:当第一个法则被忽略时,必须做到宽容。
〔法国〕伏尔泰:《书信》友情是瞬间开放的花,而时间会使它结果。
〔德国〕科策布:《在英国的印度人》愿除了寻求心灵的加深之外,友谊没有别的目的。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友谊不再增长的时候,它马上会开始下降——对一个人的友谊总是不进则退,两者之间没有静止的平衡状态。
〔美国〕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更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的。
〔法国〕大仲马:《红屋骑士》友谊好像酒一样,愈是年深日久,便愈是醇美。
《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友谊无需拘谨,但也不能不讲文明。
〔英国〕哈利法克斯:《文集》正如真金要在烈火中识别一样,友谊必须在逆境里经受考验。
〔古罗马〕奥维德:《哀怨集》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他自己的缺陷。
〔法国〕拉罗什富科:《箴言录》真正的友谊无论从正反看都应一样,不可能从前面看蔷薇而从后面看是刺。
〔德国〕吕克特:《婆罗门的睿知》最亲密的友谊和最强烈的憎恨,是过于亲近的缘故。
〔法国〕里瓦洛尔:《选集》我们平常所称的“朋友”与“友谊”无非是因某种机缘或出于一定利益,彼此心灵相通而形成的亲密往来和友善关系。
而我这里要说的友谊,则是两颗心灵叠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成为一体,令二者联结起来的纽带已消隐其中,再也无从辨认。
〔法国〕蒙田:《随笔集》如果单方面施加大大的影响,友谊将被破坏。
〔德国〕克尼格:《著作集》友谊最致命的病患是逐步冷淡,或是嫌怨的不断增加,这些嫌怨不是小得不足挂齿,就是多得无法排除。
〔英国〕塞·约翰逊:《懒汉》重新恢复的友谊比那些没有断裂过的友谊需要更多的关心照料。
〔法国〕拉罗什富科:《箴言录》有那么一天,我们将会忘掉一切分歧,甚至忘掉友谊,这样,我们就可以怀着一种忘我的激情毫不动摇地站在一起了。
我们在那种朴素的欢乐之中将会发现我们的友谊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印度〕泰戈尔:《戈拉》友情的价值在于各自不丧失其独立性而交往这一点上。
〔日本〕武者小路实笃:《人生论》美德和友谊是最可贵的;实际上,友谊就是美德的一部份。
〔英国〕蒲柏,引自约翰逊《诗人列传·蒲柏》只有友谊才能认识你的价值的全面。
〔德国〕歌德:《托尔夸托·塔索》人们结成友谊的原因很多,有出于自然的,也有出于契约的,有出于自身利益的,也有出于共同志趣的。
〔美国〕杰·泰勒:《论友谊的性质》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
如果为了那更伟大的爱,必须牺牲友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
〔印度〕泰戈尔:《戈拉》简单列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一句关于成功的格言
只要你不放弃,你就永远不是失败者。
——迪特卡
问一句格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示例〗~,一着不到,满盘从起。
★《玉娇梨》第十二回参考资料:中华在线词典
有关问的格言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学问学问,学不懂就要问.-----孙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