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关于古人节俭的格言

关于古人节俭的格言

时间:2013-05-27 01:30

关于节俭的名人名言

1、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2、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  3、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卢梭 4、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英国)  5、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英国)  6、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7、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麦)  8、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

(卡尔)  9、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巴)  10、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希腊)

劝诫人们牢记劳动艰苦,不忘节俭勤劳的古代格言

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 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

——李嘉诚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提示】《周易》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许多地方阐述事物变化的道理。

这句话就有辩证的思想。

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

《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尽心尽力。

大禹勤劳于治水大业,数过家门而不入。

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

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由于尧、舜、禹在事业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

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可见,古人是从礼的规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来看待节俭,而把奢侈浪费看做一种恶行。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以俭,不靡费财物,仍是值得我们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提示】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

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

我们现在仍应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裕。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提示】在先秦诸子之中,墨子以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

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

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处】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提示】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

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

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

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

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

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

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

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

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提示】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

它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

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

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提示】这是唐朝的陆贽给皇帝上书中的话,旨在强调节俭的意义。

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量入为出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

推而广之,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

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提示】“俭”和“恕”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常用的两个概念。

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几年的丰收才有一年的积蓄,所以特别要节俭。

对于官员而言,贪污受贿,不廉洁,往往是因为贪得无厌、迷恋奢侈生活,而俭朴的德行有助于抑制这种过分的欲望,所以,节俭是富国的重要国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

“恕”作为儒家的一种伦理道德范畴,要求以仁爱之心待人。

对官员来说,经常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就一定会得到百姓拥护,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提示】朱柏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

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一部专门教育人们勤俭治家的格言集。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

我们的食物和衣裳,都来之不易,要通过种植者、烹饪者、纺织者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来,不能轻易浪费。

所以,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古人关于修身,立志的格言

古代: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清·朱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清·魏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唐·窦巩 现代: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华罗庚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董必武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李大钊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徐特立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鲁迅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邓拓 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李大钊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 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

--谢觉哉 外国部分: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 你热爱生命吗

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但 丁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

(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伯克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歌德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 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伦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林 其他部分: 人们常说:“时间在流逝。

”其实不对,时间是静止的,是我们在流逝。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把握住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黑夜到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

言必行,行必果 诚实种树者必先培其根,种德者必先养其心 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轫,无欲则刚。

——林则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孔子

节约的古代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

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绝嗜禁欲,可以除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责任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晨钟暮鼓常盈耳,激浊扬清治源头。

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职高位尊当自重,权势显赫须自省。

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

为国为民,流芳百世;贪财贪色,遗臭万年。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塘中偏有自洁莲出淤泥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后行。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