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平等的名人名言
关于平等的名言 1、大殿的,并不高于那最低的。
——纪伯 2、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3、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
——陈光标 4、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
——巴尔扎克 5、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
——西塞罗 6、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7、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
——詹·安·弗劳德 8、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培根 9、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
——爱献生 10、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亚里士多德 11、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商鞅 12、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
——哥尔斯密 13、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林肯 14、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
——夏尔·尚肖那 15、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列夫·托尔斯泰 16、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托·杰弗逊 17、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恩格斯 18、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
——享利·贝克 19、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
——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20、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
——德·托克维尔 21、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 22、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
——梭伦 23、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
——威·吉尔伯特 24、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
——严复
国外的关于男女平等的名人名言
除一楼说的,还有:男尊女卑、童言妇语、妇人之见、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贱内、拙荆等等。
求一遍《男女平等》演讲稿(一定是要以男性的角度)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
“安”者,安定和谐也。
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
安者,和之本也。
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凡国泰民安者,无不安之善也。
古有西汉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开明之治”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盛世”;唐玄宗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开元盛世”图.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列车驶入又一条历史的快车道的时候,我们正挥汗如雨,紧密地团结在新的领导集体的周围,万众一心地向着我们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为沐浴着社会主义温暖的阳光成长起来新一代,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建设和谐美满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中央领导到人民群众,从在车间里辛勤工作的工人到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的学生,没有贵贱之分,男女之别。
但是,很让人遗憾的是,数千年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仍然多多少少的影响着今天我们很多人,仍然经常给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穿插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在我国,要说男女不平等,道理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宪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以及大量的文件中都有明文规定,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的思想和原则。
我国还是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签署国。
关于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等名言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远播世界各地。
从过去到今天,上至中央下到每个社会细胞,都建有完整的妇女组织系统。
党政权力机关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还硬性规定女性比例。
可以说,从宏观方面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重视妇女、更解放妇女了;没有哪个社会比社会主义社会的妇女更有地位、更受尊重了。
但若仔细观察我们社会生活的细微末节,不难发现,男女不平等、甚至歧视妇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妇女解放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
男女平等的口号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貌似英国开始的女权运动吧,那候女性开始要求男女更方面的平等体你查一下女权运动~~嘿嘿 1914年1月11日,伦敦爆发了著名的女权运动者冲击白金汉宫,向英王乔治五世请愿的行动,这个事件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关于人生的格言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
都说男女平等,你们同意这个说法吗
男女平等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我们要经常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在这里集中了一些观点抛块砖,以求大家的金口玉言。
首先说一下称谓问题。
男人的称谓用“他” 自古有之,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现在大概很多人不清楚“她”是什么时候被创造出来的,据我所知,是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所创,他们的想法大概是想让“她”与“他”平起平坐,一碗水端平。
那就有人会发出疑问了:“既然要求平等,那还非要创造出一个多余的她字干嘛
你还嫌中国的汉字不多吗
这不是对汉语在世界上的推行起了很坏的影响吗
”想了想,其实也有道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隔离或屏障,这绝对会在男女的解放道路上增余砖添余瓦的,造成交通堵塞不说,咱们总要照顾一下热心学习汉语的老外吧【笔者语:平起平坐的背后中国人的心中总会有分水岭,向来如此的是看似弥合了不足,实际上越弥合裂缝越深】。
要说起思想上的解放,我们可以把时间向前推一些,想一想被曹雪芹塑造的贾宝玉。
贾宝玉【笔者语:是男人就应该说这样的话,好像这话从你口中说出总有另一番风味】有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种男女平等似乎又有了些“尊女抑男”的观念,但我认为曹雪芹还是很慷慨的,要让女人好就好到骨头里,要让男人坏就坏到臭水沟里,我还是有点疑问:“当骨头与臭水沟相遇,谁会做出让步呢
” 作为男人的我会作出让步,但仅仅是让步就可以实现男女平等的吗
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别无其他。
有人认为男女平等必须从身体开始。
论据是:早在几年前,德国便已研制成功了一种药物,服用之后,可将女性的月经推迟,一年只需来四次月经,大大的减轻了女性的生理负担。
我有点惊诧,男女平等都可以用改变人本身的属性方式进行了。
要说这个,我认为德国还远远比不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
有报道说,西安出现了一种女性站立小便的公厕,据使用过的女性介绍,这种方式更加比较卫生,也比较前卫,更能让人找到男女平等的感觉。
我想这些人设计这种公厕的初衷肯定是得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真传了,因为傅立叶有名言道: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男女大小便都一样,看来是男女平等就向前鲜活地推动了一大步,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今天看来也不是根本问题了【笔者注:卢梭在这里讲的大致是身体差异、心智差异等方面】,辜鸿铭也会从坟墓中爬出来更改他的论断了【笔者注:辜鸿铭曾把男人比做茶壶,女人比做茶杯。
他说,从来都是一个茶壶配几只茶杯的,有谁见过一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
他的说法自然引起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的反对。
凭什么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呢
外观属性决定的嘛
笔者现在看来,他会改为谁做茶壶茶杯无所谓了】。
技术向前推进,我们男人生孩子也应该不成问题,痛苦也可以由我们男人来承担。
但中国男人可以在大街上裸露上身肆无忌惮的行走,那女人为什么在中国就不可以和男人一样呢
有人说超短裙解放了女人的下身,上半身还有待实现,这可能也是个问题【笔者语:上下都解放了,男性也就把眼睛彻底解脱了】。
有评论认为,从《我的野蛮女友》走红,到“中性气质”称霸“超级女生”,跨性别气质的得宠似乎成了不可阻挡的流行趋势【笔者语:只要男人喜欢,什么都可以流行】。
我认为这种“去性别化”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一种摧残。
女性的“中性化”行为看似可以得到某些推崇,而事实上是女性违背了自己的本性在做着某种不公平的事情。
我相信野蛮女友可以在社会上以某种特殊的姿态立足,但反过来,如果男人擦脂抹粉、娇声嗲气的,我看应该是过街老鼠该人人喊打了吧。
女子爱美、打扮,古今皆然。
反倒是男子,现今打扮起来,一不小心,皮肤太白,皮肤太嫩,不免被尊称为“小白脸”,“娘娘样”。
“中性化”在现实社会中只能以特殊的或者个别的状态存在,我们还能够勉强的认同,一旦普及,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大家该可想而知了吧。
被称为“进步男性运动”的趋势也在另一个方向上呼应着,其观点是:如果男女不平等,不仅是女性受压迫,男性更加受压迫——因为男性必须完全肩负起挣钱养家的重担,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
男人会说,平等是个好问题,那就由女人来参与吧,我们男人更需要关怀【笔者语:男人是心怀鬼胎的动物,女人需要擦亮眼睛】。
男女的平等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有深度与启发的。
应该说简单地追求结果上的平等,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这提醒我们要从前提出发看问题。
在远古时代,男人打猎,女人采集,都是为了共同的生存,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男女基本上是平等的。
农耕时期,人类开始了贫富的分化,一些人特别是富人的妻子不再从事劳动的时候,她也就将生存依附于男人,而将自己下降到从属的地位,不平等由此产生。
到了工业社会,女人又找回了独立自主的骄傲,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向前推进,使得女人完全可以脱离男人而存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平等的根源。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抛开性别的差异了,因为男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的不平等也可以由此来解释【笔者语:历史的发展一再向我们展示,“依附”在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当然爱的“依附” 可以另当别论】。
看过一篇小短文:读完大学,该工作了。
美女们当然更容易得到面试的机会。
主考官问完问题,用不经意的口吻问:“那个陪你来的男生是谁啊
”“我表哥,刚过来,我妈派他来的……”女孩聪明的答道。
主考官“哦”的一声,眼神里流露出满意【笔者语:男人实际上也挺可悲的,在美女给他们带来审美愉悦时,一副饿狗啃骨头的模样】。
正像这位作者说的,美女成了硬通货,美女是特权阶级,美女的地位甚至比男人还高。
看完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我就在那揣摩,那丑女的地位呢
【笔者语:实际上男人喜欢丑女人自生自灭,嘴上还道貌岸然地说着丑女也是人,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难道我们应该这样界定:美女太阳,丑女是月亮;美女光环灿烂,丑女遮遮掩掩
看来与男人平起平坐,长相也是个问题。
如果非要等到男女平等的那一天,岂不是整个世界都是美女了吗
男人还非要与女人争平等干嘛,个个抱得美人归,男人们知足吧,放下可怜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吧。
男女平等的制度安排怎么样呢
我们假设男女平等,并对此预设理想的制度安排,结果是什么呢
洛宾斯坦因讲了一个分蛋糕的故事,一个蛋糕在两个人中间分,如果两个人的实力不相等的话,则各自分得的份额必不相等。
强者多分,弱者少分。
依各自的实力而最终确定各自所分的分额。
虽说现在不是崇尚武力征服的时代,但女人的权利意识还是一再被剥夺,男人还是强者,你想只是空喊口号能解决问题吗
空虚的制度下,怎么让男女平等【笔者语:制度的外壳很容易粉碎,制度的外壳下的实质内容又有谁会真正地关心】
文学作品也能窥出冰山的一角。
较为矜持的陈染、林白以及较为前卫的卫慧、棉棉等女性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写女性自身,用私人空间展示女性自身,我感觉还是在一种非常规的状态下的写作【笔者语:她们非常规的写作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痛定思痛后,勇敢地展示自我,同时也是小心翼翼地解剖自我,总是在一种极其矛盾的心境中完成自我解脱】,她们可以说是另类的女权主义者,以某种反观的视角正视女性本身,以此来解放女性自身,实现男性与女性的平等。
这是一种颠覆式的写作,颠覆传统女性的空间,达到对男性的批判目的。
但这样做实际上并不一定能达到她们预期的理想效果,反而在男性的唏嘘当中迷失了方向。
男人作为她们写作的偷窥者,偷窥本身却成了目的,而没有能够使男人意识到她们这样做的良苦用心,这也算作是某种悲哀了。
男女平等的障碍其中之一就是男女两种心理状态的冲突中男性还是占了上风。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开篇说道: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毋宁说是教化的。
解决男女平等问题,更重要的可能在于给女性成长一个健康的环境。
这个健康的环境何以才能形成【笔者语:等待一个环境的形成,就像蚂蚁要徒步爬上月球一样费劲】
据资料显示,即使挪威的《男女平等法》【笔者注:挪威《男女平等法》(Norwegian Gender Equality Act)是被挪威人骄傲地称为“挪威模式”的男女平等保障机制的首要组成部分】里,也是把宗教团体内部的歧视排除在外的。
正如费尔南德斯所说:“宗教和文化常常被当作一种束缚女性的形式。
”宗教法会使社会上的一些看法得到加强,促使人们在脑海里将这些记忆的痕迹沉淀、固化。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实质上充当了男女平等的刽子手、毁灭者。
【笔者语:宗教有点神秘,它是一把过时的刀,还拼命地想着现代人身上的血】 独身是否也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
独身是否意味着是对男女平等所持的一个极端例子呢
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即女性独身是想获取独立的性别自尊,不如更为实际地说这是女性厌倦和畏惧的表现,因为她们无力改变这个外界环境,害怕自己失去了仅有的一点自立空间,同时也是厌倦了没有结果的挣扎,想节省点精力避免一些无休止地磨擦【笔者语:大多数女性独身者都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这样的人才会为了独立自主作出非常规的生活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她们这样做争取的结果是平等吗】。
但也许独身和男女平等本来就是两条平行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如果非要给出某种联系的话,独身并不是使男女平等的好做法。
同工同酬是个很好的提法【笔者语:同工同酬的男女平等的特殊用法可以让我们更加擅长思考】,就像中国女子足球也应该和中国男子足球一样受到关注。
你能踢俺也能踢,排名还比你靠前,为什么我们还总是囊中羞涩
为什么你们拿着大把的钞票却显得那么业余
你能做的事情,我费点力气也能做,甚至可能做的更好,有什么大不了
我总是感觉:女人不需要太争强好胜,以超出做女人的常态做那些事情总会令人不舒服【笔者语:女人千万不要做超出自己底线的人,你要超出底线的话,男人会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开除你,傻瓜才会要一个铁人。
当你冷静下来时,你会想那绝对是件又残忍又无聊的事情】。
我的提法是:要考虑男女平等的话,可以把它改为“不同工但同酬”比较好,从男女的身体承受力的尺度出发,弄个男女对照表,女人干轻活和男人干重活都发同样的钱该多好啊。
这样的话,其实男人下辈子也不必要非做男人不可,计划生育也肯定不会像目前这个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