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思想,修养,道德情操的名言警句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重订增广》)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明.薛瑄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骆宾王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 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
关于修养的名言警句
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人一往下坡滑就不会再走上坡了,也不会站在原地不动。
〔英〕乔治?艾略特:《亚当?贝德》隐忍不怒的人,胜于勇者;修己治心的人,胜于攻城掠池的将领。
〔希伯来〕《旧约全书》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中〕荀况:《荀子?劝学》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中〕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中〕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中〕张载:《经学理窟?气质》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中〕王安石:《洪范传》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敬肆,是死生关。
〔中〕吕坤:《呻吟语?谈道》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中〕洪应明:《菜根谭》节义做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中〕洪应明:《菜根谭》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中〕冯梦龙:《醒世恒言》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即此是天堂地狱。
〔中〕史典:《愿体集》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中〕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德高望重的人,即使受到无赖之徒的侮辱,既不悲哀,复无烦恼。
〔波斯〕萨迪:《蔷薇园》大人凝然不动,不如此,小家相。
〔中〕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而胸中依然暇豫,自无粗疏之病。
〔中〕吕坤:《呻吟语?品藻》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中〕洪应明:《菜根谭》喜乐是顺境,怒是逆境。
顺境如顺风,逆境如逆风,逆风畏其覆溺,顺风畏其飘扬。
〔中〕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忍之又忍处,宠辱皆不惊。
〔中〕朱锦琮:《百忍吟》敬,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
〔中〕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良贾深藏如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中〕《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所惧。
〔中〕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正,声容静,头容直,气客肃,立容德,色容庄。
〔中〕《礼记?玉藻》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中〕扬雄:《法言?修身》慎喜怒,此只矫其末而不知治其本,宜矫轻警惰。
〔中〕张载:《经学理窟?气质》养心欲减,择术欲精,自知欲明,责人欲轻。
〔中〕黄庭坚:《山谷集?王子钧深衣带铭》“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中〕吕本中:《官箴》无责人,自修之第一要道;能体人,养量之第一要法。
〔中〕吕坤:《呻吟语?修身》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修身之要有三:居心宜清也,养气宜定也,威仪宜肃也。
〔中〕胡承诺:《绎志》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
〔中〕洪应明:《菜根谭》性急则欲速,欲速则躐等,欲速躐等则终无所得。
〔中〕谭嗣同:《报贝元计书》无事时不教心空,有事时不教心乱。
〔中〕唐彪:《人生必读书》宏则希望远大,毅则艰苦卓绝,百折不回。
青年修养,果能实做宏毅二字,成功者盖十之八九也。
〔中〕陈独秀:《致莫芙卿》修养的目的不是要做名士,充学究,乃是为工作而修养。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
〔法〕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如果你能时常反省自己,才不致受到别人的非难。
〔波斯〕萨迪:《蔷薇园》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中〕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中〕苏轼:《私试策问?诸子更相讥议》闻外议,只当自修自省。
〔中〕薛瑄:《读书续录》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
〔中〕洪应明:《菜根谭》人能反己,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
若常以责人为心,则举足皆荆棘也。
〔中〕吕楠:《吕泾野先生语录》心以思为职。
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
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无思。
〔中〕杨继盛:《遗嘱》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中〕洪应明:《菜根谭》恭默深思,搜求己过。
自然日新月异,到底有受用处。
〔中〕陈确:《陈确集》人于横逆来时,情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乃知“自反”二字,真是省事养气,讨便宜,求快乐,最上法门。
〔中〕魏禧:《日录》总拘泥于往事,不能自拔,这种反省是老人式的,不是生气勃勃的、对今后具有丰富可能性人生的人所应采取的态度。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看他人错处,应当返观内省;说他人是非处,应将自己一一勘验。
〔中〕程汉舒:《笔记》当我们判断他人错误的同时,不应该放过对我自己的判断,而要以一种内在而严正的权威判决自己。
〔法〕蒙田:《随笔集》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
〔俄〕屠格涅夫:《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传》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中〕《管子?小称》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中〕杨万里:《庸言》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中〕洪应明:《菜根谭》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导当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中〕洪应明:《菜根谭》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
〔中〕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不仅对自己的进步有利,还可以为他人做出好榜样。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中〕金缨《格言联壁?学问》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
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弘一法师《寒笳集》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是最没出息的。
老舍《四世同堂(上)?三十三》不应该在别人面前比在自己面前更知羞耻,而应该在一个人也看不见时和在大家都看见时一样不做坏事。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
〔中〕《管子?权修》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中〕《淮南子?缨称训》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中〕班因《汉书?董仲舒传》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中〕骆宾王《萤火赋》寻丈之缨,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忍细微。
〔中〕方孝孺《逊志斋集?尺度》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中〕洪应明《菜根谭》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中〕洪应明《菜根谭》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只要心情平静,什么都没有害处。
〔俄〕列夫?托尔斯泰《魔鬼》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难管底是任意,难防底是惯病。
此处着力,便是穴上着针,痒处着手。
〔中〕吕坤《呻吟语?修身》学者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
〔中〕吕坤《呻吟语?问学》静者生门,躁者死户。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中〕洪应明《菜根谭》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海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中〕洪应明《菜根谭》无事便思有闲杂念虑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
〔中〕洪应明《菜根谭》人不可有胜心,一有胜心,则为气所乘矣。
要知胜心动时,即是气。
〔中〕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
此皆学问得力处。
〔中〕申涵光《荆园小语》要是忍受果然是勇敢的行为,那么,驴子也要比狮子英雄得多了;要是忍受是一种智慧,那么,铁索铆挡的囚犯,也比法官更聪明了。
〔英〕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把高尚的情操推之极端,其结果与邪恶的结果一样。
〔法〕巴尔扎克《贝姨》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中〕洪应明《菜根谭》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填密,不可琐屑;趣味要淡雅,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中〕洪应明《菜根谭》能洒落固好,却不可一概任情;绝诙谐亦难,却不可十分饶舌。
〔中〕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刚柔克而性不畸,敬义之而德不孤。
〔中〕魏源《默觚上?学篇一》修养有益,世故有害。
修养鼓励我们,世故限制我们;修养教人诚恳,世故教人虚伪;修养使人充实,世故使人空虚。
〔法〕罗曼?罗兰《罗兰小语》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
〔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表里如一,烙守本分,无欺无诈,正人君子为人处世应该这样。
〔英〕简?奥斯丁:《爱玛》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乔叟:《乔叟文集》不善之端,岂待应物而后见耶。
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
此君子贵乎慎独也。
〔中〕薛瑄:《读书录》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
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中〕洪应明:《菜根谭》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
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押呢。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
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西〕加尔多斯:《玛利亚?奈拉》什么也比不上不动声色更能提高人的威望。
〔法〕安德烈?莫洛亚:《生活的艺术》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法〕左拉:《卢贡大人》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
〔苏〕阿?托尔斯泰:《彼得大帝》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俄〕屠格涅夫:《罗亭》只要自尊自爱,就能行得正,立得稳。
〔法〕茹尔?龚古尔:《热曼妮?拉瑟顿》我觉得,我们敬重的,应该是精神方面的,应该是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不必管他们的先代血统方面怎么样。
我觉得这样才合理。
〔英〕哈代:《德伯家的苦丝》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西〕松苏内吉:《合同于》应当重视你在街道上的行动,一个国家国民的教育程度,最容易从他们在街上的行为和举止看出来了。
你在街上的表现就能够说明你的整个教养。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
〔印度〕《五卷书》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苏〕冈察尔:《小铃销》教养决定一切。
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
〔美〕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德〕格里美尔斯蒙森:《痴儿西木传》习惯是很难打破的,谁也不能把它从窗户里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
〔美〕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俄〕陀思妥耶夫斯墓:《死屋手记》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当众窃窃私语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谁如果养成一种坏习惯,除非到死,永远难改。
〔波斯〕萨迪:《蔷该园》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
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近恶者沾染恶习,近善者沾染美德。
〔印度〕《五卷书》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良心啊,你好比一只警犬,听到大大小小的老鼠稍微动一动,你就会惊叫起来,像听到狮子的脚步声一样。
〔英〕司各特:《肯纳尔沃恩堡》当一个人看清自己的航行路线是多么迂回曲折时,他最好依靠自己的良心作为领航员。
〔英〕司各特:《中洛辛郡的心脏》在有信念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谁能使一个人开脱自己的良心责备呢
〔哥伦比亚〕里维拉:《旋涡》处于顺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睡着了;处于逆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加剧了。
(法〕卢梭:《忏悔录》青年人陷于不义的时候,不敢对良心的镜子照一照;成年人却不怕正视;人生两个阶段的不同完全在于这一点。
〔法〕巴尔扎克:《高老头》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
〔英〕司各特:《中洛辛郡的心脏》白日精心于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
〔德〕托马斯?羹:《登勃洛克一家》良心是很不可靠的向导,因为它包含着对于幼年时听说的种种戒律箴言的朦陇回想,因而一个人的良心从来不会比这个人的保姆或母亲更为明智。
〔英〕罗素:《我的信仰》,《真与爱》一个缝罅会使一条船沉没,一件罪行会使一个人毁灭。
〔英〕约翰?班杨:《天路历程》渺小的良心使眼睛眨动,伟大的意识使眼睛发出光辉。
如果眼睛不发光,那就是头脑里没有思想,心坎里没有情爱。
〔法〕雨果:《海上劳工》一颗温柔的良心不是一个大丈夫所该有的东西;一个人对话语、行动要那样小心,以致使自己受到种种的束缚,不能像历代的英雄豪杰所习惯的那样为所欲为,这样做准会使他贻笑万世。
〔英〕约翰?班扬:《天路历程》一个人首先应该避免良心的谴责;其次是避免公众的指责。
如果有公众的指责而无良心的谴责,不妨置之不顾;而如果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一个诚实的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英〕约瑟夫?艾迪生:《英国十八世纪散文选》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飘流记》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波斯〕萨迪:《蔷薇园》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
〔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法〕雨果:《海上劳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
〔法〕雨果:《悲惨世界》一个人如果自己跟自己作对,就没有办法搭救他。
〔俄〕列斯料夫:《大堂神父》一个人所下的判断,不能过于自信,像谷子没有成熟便估计收获的这些人;因为我在冬季看见一株玫瑰已经气息奄奄了,但到春天却又开满了一树的花;我又看见一条船,航行海上又快又稳,可是在到码头的时候翻身了。
〔意〕但丁:《神曲》人应当相信自己说的话,他才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
〔俄〕屠格涅夫:《处女地》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如果你能时常反省自己,才不致受到别人的非难。
〔波斯〕萨迪:《蔷薇园》老实承认不懂的人,比那些假装出伪君子的样子,好像什么都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还强些。
〔俄〕果戈理:《果戈理选集》各人有各人的本分,各人只能干各人的。
〔俄〕果戈理:《果戈理选集》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尊重别人。
〔美〕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在缺乏治疗方法的时候,抵抗它的猖撅侵袭的唯一方法,就是在身体内部培养起一种高度的抵抗力,一种防止这毛病侵入的不可缺少的防御力。
〔英〕阿?约?克罗宁:《城堡》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平对待他的同胞。
除非我比过去更能体谅愚昧的人,更能谨慎对待苦难的人,否则,我将责骂我自己是个大大不公的人。
〔英〕夏洛蒂?勃朗特:《谢利》太阳上的黑斑,就让它存在吧,而人却不应该有污点
〔苏〕阿?巴巴耶娃:《人和命运》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人家的切切私语与你何干
……让人家去说长说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决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意〕但丁:《神曲》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0条
导语:道德修养是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识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修养的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2、去谗贱,所以修身。
——康有为3、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林逋4、辛勤 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5、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黄石公6、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10、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1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 美德。
——乔叟12、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16、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17、知耻近乎勇。
——孔丘18、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19、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20、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子思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22、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2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25、希望是厄运 忠实 姐妹。
——普希金26、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27、礼貌使人类共处 金钥匙。
——松苏内吉28、沉沉 黑夜都是白天 前奏。
——郭小川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查看全部5个回答教男人在持续一段时间,成年男人要看!那个短小,勃起硬度不够,控制不住射精时间,严重影响性生活,感情受挫,在这看的,。
!江苏裕隽医疗器械有..广告 早射7个步骤延长射精时间早射怎么办我今年才二十三岁,一分钟左右就不行了,感觉很没面子。
用了这个方法后,幸福从此开始江门尚维网络科技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人名言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智能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最美 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5.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幺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6.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7.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8.功劳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华卖给公司,留给家人的却是破铜烂铁 9.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胡涂一点. 1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韬奋文集》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至诚如神。
《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
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
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
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
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
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
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
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
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
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
心地:佛教语。
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
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
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一事真,百事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
直道:率直地为人。
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
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
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
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聪明正直者为神。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
比:勾结。
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
制行:指处事。
慝(tè):奸邪。
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心正不怕影儿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
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
复:再。
妒:妒忌,忌恨。
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心正何愁着鬼迷。
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
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好谀是人生大病。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
心正必无恶行。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
人:别人。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
方寸:指心。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
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
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
礼貌是一种语言。
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
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
——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约翰·霍尔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
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珂夫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
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
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唐张九龄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
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洛克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
——洛克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查里德菲尔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佚名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
不做影子,而做人。
——罗曼·曼兰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仲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仲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
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罗曼·罗兰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