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格言大全
古巴比伦的历史概况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
伊新和拉尔沙对峙达 200余年。
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其首领苏木阿布建立巴比伦第一王朝。
此时两河流域的主要城邦国家为亚述、马里、埃兰等。
巴比伦建立之初尚较弱小,但由于其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第 6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约公元前1792~前1750),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两河流域南部发生起义,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这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
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如何分类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主要作品有、、等。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
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
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
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
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
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
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
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回答者: 万人皆醒我独睡 - 二级 5-25 06:35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主要作品有、、等。
回答者: 345725464 - 魔法学徒 一级 5-25 21:19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 不向命运屈服的残疾女作家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年)88岁,美国残疾女作家 业绩:她自幼被病魔夺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乐观自信的精神,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战胜失明、耳聋和口哑的基本技能,还掌握了许多对她来说似乎是不可 思议的本领,如骑马、跳舞、演戏、学会希腊语、德语等。
她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拉德克列夫学院,后来又从事写作并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海伦·凯勒日记》、《老师》等。
她还积极致力于为谋求改善盲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而募捐筹资的工作,是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顾问。
由于她的卓越成就,全世界众多的大学和机构都授予她荣誉称号。
生活情趣:热爱生活,即使在痛苦的逆境中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 度对待困难。
喜欢和朋友结伴旅行, 旅行使她心情愉快,见多识广。
益寿格言:我的生活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有极好的朋友,做着大量有益的工作。
我极少想到自己的缺陷,同时这些缺陷也决不能使我悲观。
也许不时会有阵思虑闪现,但它并不明显,而像一股微风吹过鲜花丛中。
微风吹罢,鲜花仍然千姿百态,灿烂开放。
养生食物:蔬菜、坚果、奶制品、烤牛肉、火鸡、冰淇淋、面包、龙虾、橙子、樱桃、草莓。
她只享受了18个月正常人的生活 1880年6月27日,海伦·亚当斯·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坎比亚市附近的一个农场主的家中,她的降生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欢乐。
海伦的父亲阿瑟· 凯勒曾在联邦军队中服役,退役后便经营了这个农场,是位不太富裕的乡绅。
她的母亲名叫凯特·亚当斯。
小海伦来到这个世上,就瞪着好奇的大眼睛东张西望,很快她就能分辨父亲和母亲的声音,能从观看父母的面容和屋里的东西中寻找乐趣。
每当她高兴的时候,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一旦发起脾气来,又会嚎啕大哭。
在她出生后的18个月里,她完全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会哭会笑,能听会看。
但是,就在海伦1岁6个月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到这活泼可爱的孩子头上,并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她得了场大病。
连续的高绕使她处于昏迷状态。
她的父母焦急万分,日夜守护在她的身旁,并默默地为她祈祷。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海伦弱小的生命在同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抗争。
几天之后,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小海伦终于从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父母身边,这让凯勒夫妇激动不已。
但与此同时,他们惊奇的发现,原先那个活泼可爱、天真顽皮的海伦不见了,当妈妈呼唤她的名字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反应。
她那明亮的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今变得目光呆滞、眼前一片漆黑。
看到这种情况,凯勒夫妇的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场病竟然夺去了女儿的视力、听力和说话的能力,使她由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严重残疾的孩子,他们简理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但他们又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为了女儿的将来,他们开始了艰苦的寻医问药和治疗训练过程。
大病刚愈,小海伦就陷入了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中,仿佛又回到了妈妈的肚子里。
她不明白为什么周围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不见了?为什么看不见爸爸、妈妈的脸了?为什么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了?她急得大声哭叫,手脚乱抓乱踢。
但她的哭闹别人根本不理解,她因此而越发地急躁,脾气越来越大,父母也拿她没有办法,常常被她折腾得精被力尽,她成了一个狂躁任性的难以调教的野孩子。
在此期间,凯勒夫妇四处寻医问药,始终没有间断为女儿治病。
有一天,凯勒夫人意外地读到查尔斯·狄更斯《美国人札记》中的一篇短文,文中描写了盲人劳拉·布里奇曼在波士顿市珀金斯学院的塞缪尔·格里德利·豪博士的训练下成为一名缝纫教师。
后来,凯勒夫妇又听说巴尔的摩市的一位眼科医生对治疗盲人很有研究,于是,夫妇二人怀着一线希望,带着不满7岁的海伦上路了。
来到眼科医院,医生对海伦进行了全面检查,然后告诉凯勒夫妇,他可以对海伦进行教育。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他还把凯勒夫妇介绍给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贝尔先生是教人与聋人谈话的权威,他的女婿迈克尔·阿纳诺斯是珀金斯学院的负责人。
他们为海伦挑选了一位年仅20的安妮·曼斯菲尔德·沙利文小姐当教师。
沙利文小姐是位半盲人,曾在珀金斯学院学习与盲聋人进行交流,方法是通过按摸病人的手心来传递手势字母。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她预感到家里将要发生某种不同寻常的事情。
她站在门廊边上,默默地期待着什么。
不一会儿,沙利文小组如约来到了海伦家里。
海伦给她的第一印象是:褐色的头发乱糟糟的,一只眼比另一只眼大一些,并且明显地突出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盲人。
她的脸部没有什么表情,好像缺乏灵魂似的。
她的嘴很大,嘴形优美。
海伦身上的围裙脏兮兮的,一双黑鞋系着白带子。
沙利文小姐正准备拉小海伦的手,突然,海伦猛地从沙利文小姐手中抢走手提包,迫不及待地在包里翻找糖果。
当她发现包里没有糖果时,就生气地大闹起来。
面对这个粗野的孩子,沙利文小姐并没有灰心,而是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对小海伦进行启蒙教育。
正是这位沙利文老师才消除了海伦的坏脾气和恐惧心理,为她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知识的渴望,成了她生命的整个天空 刚开始教学时,沙利文小姐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海伦把词语同物体或某种活动联系起来。
在这方面沙利文小姐想了许多办法。
为了让海伦知道什么是水,沙利文小姐把她带到井房,让海伦把手放在水管下面。
当清凉的水流过海伦的手面时,沙利文小姐就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出水字。
起初慢慢地拼写,接着就迅速拼写。
小海伦静静地站着,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手指头的运动上。
渐渐地她体会到,W-a-t-e-r(水)意味着某种美好清凉的东西,它正流过自己的手掌。
这个活生生的词,唤醒了她的灵魂,给她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通过这种方法,海伦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词语。
她们的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在繁花似锦的季节里,她们一起越过田野,坐在河边温暖的草地上,老师让海伦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懂得是阳光雨露让大地长出了树木、草、花和粮食。
她们一起到田野里采摘鲜花。
在果园里收获成熟的桃子和苹果。
她们还一起捉住小鸡、青蛙、蚂蚱和蟋蟀等小动物进行比较。
通过生动形象的接触,使海伦很快就能分辨出这些东西。
沙利文小姐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传授知识的机会。
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同情心使小海伦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但是,生活中并不总是阳光灿烂。
有时,当海伦狂躁任性的脾气发作时,沙利文小姐对她绝不心慈手软。
有一次在饭桌上,海伦企图抢走沙利文小姐坐的椅子,当目的没有达到时,她一边发出惊恐不安的尖叫声,一边扑上去使劲地掐沙利文小姐。
沙利文小姐知道,如果她想训练海伦,就决不能宠着她。
如果现在对海伦让步,以后就更难管都教。
于是她毫不手软,每当海伦掐她一下,她就煽海伦一个耳光。
过后,沙利文小姐让海伦坐好,并递给她一个汤匙。
海伦愤怒地将汤匙扔在地上。
沙利文小姐立即命令她从椅子上起来,迫使她捡起汤匙。
下午,在叠手绢的问题上,师生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
一个小时以后,沙利文小姐终于成功地迫使海伦叠起手绢。
当海伦做完手工到室外晒太阳时,沙利文小姐则精疲力尽地倒在了床上。
但是,一旦海伦变得平静安详,她那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就无法满足。
她可以在数小时里学会几十个单词,即使是一些抽象难懂的词。
比如爱的意思很难掌握,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她都学会了。
接下来海伦便开始了阅读阶段,沙利文小姐先给海伦一些印着凸出字母的纸板,然后教她把这些单词组成完整的句子。
1887 年5月,海伦阅读了第一篇故事。
从那以后,她就如饥似渴地用手指阅读印刷纸板上的一切东西。
海伦的进步十分迅速,1888年5月,她第一次来到波士顿城的珀金斯学院。
在那里,她学习阅读盲文,并与其他残疾儿童相处。
1890年春天,霍勒斯·曼学校的萨拉·富勒小姐开始教海伦如何交谈。
她让海伦把手轻轻地经过她的脸,让海伦感觉她发出每个音素时她的舌头和嘴唇的位置,然后再让海伦模仿每一个动作。
富勒小姐发现,10岁的海伦有着超人的悟性,她的模仿能力极强,她能在1个小时里学会6个音素,而在别的孩子看来是根本做不到的。
接下来,海伦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说话。
当她第一次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天气温暖时,她惊喜得又蹦又跳,她终于可以同周围的人进行交谈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海伦说的话都要经过沙利文小姐的翻译。
因为只有受过特殊训练的耳朵才能准确地分辨这些声音。
有时,当海伦使用单音节很慢地说话时,她的话才能轻易地被人听懂。
后来,海伦又学习进行唇读,即将她的手指放在同她交谈者的嘴唇和喉咙上帮助交流。
尽管这种方法速度很慢,每一个字都要仔细的发音,但这些技能进一步开阔了海伦的心灵视野,扩大了她的知识面。
面对海伦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她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满意。
他们觉得,能把一个又聋又哑的盲孩训练到如此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于小海伦来说,她已从学习中得到了许多甜头,尽管在得到这些的同时她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她是个不服输的孩子。
每取得一次进步,她高兴地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她总是在不停地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