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乐颂2中关雎尔用的是什么手机
欢乐颂2中关关用的是荣耀畅玩6X,它是欢乐颂2指定手机。
这款手机是荣耀首款千元档双摄手机,搭载了后置双摄,可以拍摄出类似单反大光圈效果的照片。
除此之外,荣耀畅玩6X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
其他硬件方面,荣耀畅玩6X用的麒麟655八核芯片,内存有4GB+32GB和4GB+64GB可选,电池容量是3340毫安时,其他信息可以去荣耀官网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雎属于古诗的哪一类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
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欢乐颂2》舒展和关关吃饭是第几集出现
关关觉得舒展人怎么样
12集出现的,刚开觉得可经曲筱绡一番折腾后彻底认为舒展这不怎么样。
安迪已到了上海,开始马不停蹄的工作,老谭关心地走过来,让大家都休息一下,他告诉安迪,魏太太的行为最终受到了惩罚,她进了拘留所,将要被拘留半个月。
安迪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老谭感叹着,听说是魏国强在背后推波助澜,否则也不会关那么久。
安迪觉得很看不起魏国强,魏太太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妻子啊,怎么能这么狠心呢
老谭认为,魏国强把事情做的这么绝,一定有他的意思,既然无法摸清原因,就只能多加防备。
樊胜美接到了王柏川的微信,王柏川告诉她,自己的重要客户不是别人,正是包奕凡,就是安迪帮忙引荐的,所以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今天一定要把样品送过去。
樊胜美很不满,认为王柏川心里只有生意。
舒展又要约关雎尔吃饭,关关实在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但她从心底里想摆脱这个相亲对象,于是,关雎尔决定带着安迪和曲筱绡去赴宴。
在路上,有一辆大众车一直在后面追着安迪飙车技,结果到了目的地后,安迪和关雎尔才发现,后面的车主正是舒展。
而当盛装打扮的曲筱绡出现时,舒展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
席间,舒展开始用英文点餐,费尽心思地展示自己的博学和见识。
安迪和曲筱绡相视一笑,曲筱绡马上做出一副崇拜的样子,眨巴着大眼睛注视着舒展,口口声声称他为偶像。
舒展脸上乐开了花,很快和曲筱绡互加了微信,两人聊得特别投缘,安迪趁热打铁,劝关关退出,让曲筱绡和舒展在一起。
舒展尴尬地不知所措,曲筱绡则做出一副心甘情愿和偶像在一起的样子,当舒展称自己不是见异思迁的人时,曲筱绡佯装生气,匆匆离开了,舒展赶紧起身追到半路,但还是没好意思追出去。
关雎尔在一旁很淡然,本来她就是为了摆脱相亲的,有了曲筱绡这个好帮手,很是怡然自得。
相亲宴席结束后,关雎尔已经明确认定,自己并不喜欢舒展,虽然他的条件还算优秀,但却很表里不一,他之前追着和安迪飙车,那么轻浮无礼,可见了面又文质彬彬,而且对曲筱绡也是青睐有加,太不可靠了。
安迪也这么认为,这时,曲筱绡打来电话,她分析着,舒展绝对不是可以托付一生的人,他之所以追求关雎尔,不过是因为听从父母之命,凡是这种男人,婚后都会对父母言听计从,所以离他越远越好。
曲筱绡的生意取得了进步,英国方面的订单已经付了全款。
曲筱绡十分高兴,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告诉大家,希望员工们再接再厉。
另一边,樊胜美给陈家康选择了一款不错的理财产品,令陈家康很满意。
赵启平的母亲得知儿子有了女朋友,便着急打听,赵启平称曲筱绡是个很有趣的人,相信母亲一定会喜欢。
樊胜美接到了邻居李阿姨的电话,李阿姨称樊家情况很可怜,连饭都吃不起了。
樊胜美心酸又着急,赶紧向王柏川求助。
可王柏川压力也很大,他根本来不及考虑女友的心情,樊家的事情复杂得超出他的想象,不知以后还会变出什么花样,这样的负担,仅凭自己的能力和爱情,真的能承受得起吗
尽管压力大,王柏川还是寻求朋友帮忙,给樊家送了食物。
曲筱绡在夜店跳的正嗨,一眼看见了哥哥曲连杰,她又得知,父亲给曲连杰增资一千多万
曲筱绡很气愤,家里的财产是爸爸和妈妈共有的,凭什么要给曲连杰那么多钱
曲母虽然对此也不知情,但她是个很知轻重的女人,劝告女儿不要轻举妄动,别找父亲理论。
曲筱绡伤心地回到欢乐颂,抱住关雎尔撒娇吐苦水,而樊胜美在向安迪道谢,感谢她帮助王柏川牵线搭桥。
曲筱绡听到此话,便探出头来,称小包总还没追到安迪,樊胜美就开始用人家的人情了。
樊胜美本来就心情不好,此时更如同火上浇油,她气愤地要和曲筱绡理论,被安迪和关雎尔拦下。
男生是不是都喜欢关雎尔那样的女生
我不觉得关有啥好的,我更喜欢那个直爽的富家女,我对待感情也是非常直爽的
谁能给我十句课外名言名句
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9、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中庸》)1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尚书•大禹漠》1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乾》)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17、水至清则无鱼,人之察则无徒。
(《礼记》) 1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0、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2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 2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2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2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2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29、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3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诗经》)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3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3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3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43、,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4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45、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46、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9、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5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51、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5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5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5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5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论语》)5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5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6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6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6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6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论语•雍也》)6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6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6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69、君子之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7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7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论语》)73、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 (《论语》)7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7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7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7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7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论语•卫灵公》)7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8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论语》)8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8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8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降至。
(《论语•述而》)84、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8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8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8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8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9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9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9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9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9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楼下》)9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离楼下》)9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9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9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之人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9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10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请教《关雎》里一些字的读音
参cēn 差cī 荇xìng 菜cài 寤wù 寐mèi 芼mào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
(一章)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⑥。
悠哉悠哉⑦,辗转反侧。
(二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⑧。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⑨。
(三章) ①关关,毛传:“和声也:”雎鸠,鱼鹰:牛运震曰:“只‘关关’二字,分明写出两鸠来。
先声后地,有情。
若作‘河洲雎鸠,其鸣关关’,意味便短。
” ②毛传:“窈窕,幽闲也。
淑,善。
”《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窈窕,好貌。
” ③君子,朱东润曰:“据毛诗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为大夫之美称,或以为卿、大夫、士之总称,或以为有盛德之称,或以为妇人称其丈夫之词。
”“就《诗》论《诗》,则君子二字,可以上赅天子、诸侯,下赅卿、大夫、士。
”“盛德之说,则为引申之义,大夫之称,自为妻举其夫社会地位而言。
”逑,毛传:“匹也。
”按好逑,犹言嘉耦。
④荇,毛传曰“接余”,其他异名尚有不少,李时珍云“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莕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等等。
龙胆科,多年生草本,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
自古供食用。
陆玑曰:“其白茎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
”近人陆文郁说:“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带旧有鬻者,称黄花儿菜,以茎及叶柄为小束,食时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颇爽口。
” ⑤流,毛传:“求也。
”用《尔雅·释言》文。
朱熹曰:“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 ⑥思,语助词。
服,毛传:“思之也。
”《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 ⑦朱熹曰:“悠,长也。
”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长也。
⑧芼,毛传:“择也。
” ⑨钟鼓,金奏也,是盛礼用乐。
王国维曰:“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大夫士,鼓而已。
”按此诗言“钟鼓乐之”,乃作身分语。
由两周墓葬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情况来看,金石之乐的使用,的确等级分明,即便所谓“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也不例外。
中原地区虢、郑、三晋和周的墓葬,已发掘两千余座,出土编钟、编磬者,止限于个别葬制规格很高的墓,约占总数百分之一。
从青铜乐钟的制作要求来看,这也是必然——非“有力者”,实不能为。
而这一切,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恰相一致。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它第二好在意思。
《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
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
”都是有得之见。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
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
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
”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
‘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
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
”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
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
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
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
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
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
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
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
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
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
”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
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
《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
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
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
朱熹曰:“‘友’者,亲爱之意也。
”辅广申之曰:“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
”如此,《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
若将《郑风·女曰鸡鸣》《陈风·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
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
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我刚刚背完
我们都羡慕曲筱绡,却梦想着做安迪,但现实是我们都要像关雎尔一样拼命努力,实际上我们都傻的和邱莹莹一
什么叫被生活逼的呢~都是自己没有足够努力啊你看樊胜美,谁逼她了呢,她要是早点能放下虚荣,自己的命运就不是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