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有哪些是曹植视死如归的名言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 —— (三国)曹植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 三国·曹植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 —— 曹植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
... —— (三国)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 三国·曹植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 —— 曹植名在壮士藉,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曹植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 —— (三国)曹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 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 曹植
曹植视死如归的名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作者:曹植【魏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这首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
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
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
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
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
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曹植的爱国名言。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摘抄关于“人和”文化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爱祖国的名言名句:●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岳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婴●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爱国如饥渴。
——班固●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位卑不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 华罗庚●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
——何香凝●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过爱家乡的名言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