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的名言名句,关于汉族和蒙古族的友谊!
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地球并不是祖先给我们的遗产,而是属于子孙后代。
“贪污和浪费,是最大的犯罪”——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丘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一粥一饭当恩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周恩来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不要浪费,因为浪费是一种罪恶。
――马克思 爱简朴限制了占有欲。
――孟德斯鸠 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
――汉族谚语 一粥一饭当恩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1979年,联合国颁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一句 名言:“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 借用了它。
”
关于汉族的名人名言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 西塞罗
周培功有什么名言名句
我很钦佩这个人,希望能求得一句名言
各位大神谢谢了
康熙十五年康熙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征讨王辅臣。
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
周培公进谋曰:“关陕天下之脊也,吴逆(三桂)不从川据陕而恋栈常岳间,诚出下策。
今辅臣举足轻重,实系天下安危。
虽因一时激变通吴、耿(精忠)二逆而心念国恩,犹盲之不忘乎视,痿之不忘乎起也。
倘得能言士谕之,必复降。
”周培公曾在当时广泛流传。
在其陕西军旅时写有:“老去辞家事远游,幽年何故久淹留,燕关秦塞长为客,露竹蝉风早报秋。
半壁灯昏人破梦,一声鸡唱月当楼。
此时离愁添多少,不见归鞍到郢州。
”晚年,他写有一首诗寄朋友、兵部左侍郎张可前,诗云:“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
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
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
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
”周培公名昌,为图海幕僚,清史稿并未为他立传,其事迹见清史稿列传第三十八图海传。
图海用幕客周昌策,招辅臣降。
昌,字培公,荆门诸生。
好奇计。
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劳,以七品官录用。
图海次潼关,以策干之,客诸幕。
辅臣所署置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皆昌乡人,屡劝辅臣反正,以蜡丸告昌,昌白图海。
图海即令昌入城谕降,辅臣遣其将从昌出谒,图海闻上,上许之。
乃假昌参议道,赉诏往抚。
辅臣使荣遇上军民册,子继贞缴三桂所授敕印,顾犹观望,复命昌偕兄子保定谕之,乃薙发降。
因令吴丹入城抚定。
周昌初入城,自陈父明季死流寇,母孙剜目破面触棺死,原捐躯表母烈。
及辅臣降,图海以闻。
上命旌其母,遣官致祭,授昌布政使参政。
昌复参蔡毓荣军事,事平,授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以与总兵互讦罢。
昌既罢,犹喜言兵。
噶尔丹扰边,数上书当事陈利害。
后卒於家。
周培公是康熙早期的大臣,他思维缜密,见解独到,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平定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挽大清于危难之中。
可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晚景凄凉,在冰天雪地的盛京度过了11年的枯寂生活后潸然死去。
周培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博取功名阶段:周培公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想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取功名。
尽管皇帝的好友伍次友给他写了一封举荐信,凭这封信,他完全可以得到皇帝的重用。
可是这条捷径他偏偏不走,还把这封举荐信给别人写了诉状。
而他在考试中又不避皇帝的讳,更不屑去贿赂那些考官,所以他自然就名落孙山,以至沦落为乞丐。
所幸大臣朱国治欣赏周培公的才华,向皇帝要周培公随自己到云南赴任。
皇帝也是一个求才若渴的人,他便设法找到了周培公。
这样周培公便走上了仕途。
周培公的第二人生阶段便是建功立业阶段,这也是他的辉煌时期。
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面对大清初期纷繁的形势,周培公分析条理,见解深刻,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深得皇帝信任。
在察哈尔和吴三桂叛乱而大清又屡屡败退的形势下,周培公临危受命,他率领那支由家奴组成的不能称其为军队的队伍,奇迹般地屡战屡胜,阻止了大清的败势,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也逐步扭转了战争的格局。
可就在周培公还有十几天就要一举歼灭吴三桂的时候,皇帝的一道圣旨,结束了周培公的辉煌人生。
因为周培公是汉人,皇帝身边的满族大臣就向皇帝进言,说周培公拥兵自重,可能会做第二个吴三桂,于是皇帝便让周培公一人返回了朝廷,从此不再重用。
周培公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便是闲置落寞阶段。
皇帝把周培公发落到了自己的老家盛京,从此不再过问。
皇帝担心周培公有不臣之心,让他去盛京是为了老家的人便于监视他。
周培公在盛京生活了11年,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
在这11年里他做了一件事,遍查各种资料,绘制了一幅很大的大清全图。
当皇上拿到这幅地图的时候,十分惊讶,对周培公应该是内心有愧的。
纵观周培公的一生,他的人格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才华是令人景仰的,他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
一切的委屈,不平,伤心,他都默默地承受着,没有一句怨言。
不仅如此,他还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用自己的行为向皇上表明了忠心,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力求让皇上感受到汉人是可以信任的。
从姚启圣的美好结局来看,周培公的牺牲达到了这种目的。
从这一点上说,周培公是十分高尚的。
清史稿载周培公才高八斗、无书不读、学问渊博、口若悬河,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而在康熙满朝文武中,周培公也是唯一的文韬武略兼备者,冠绝群臣。
纵使以才华自负的高士奇,在他面前也是心服口服。
但由于周培公才华过高、一身傲骨,加上又是汉人,遭到众大臣的弹劾和康熙的猜忌,于是一辈子都不怎么得志,职务一直很低,三藩平定后,仅被授以山东登莱道这样一个芝麻官。
这还不算,即使在带兵打仗过程中,周培公也不过是个副将,主将是满人图海。
图海是个将才,周培公却是难得的帅才,这样的搭配在历史上也是难得一见,就好像让韩信给樊哙打下手一样。
虽然图海对周培公很是尊重并言听计从,但无论如何平叛的首功是落不到他周培公身上的了,要是万一征战中有什么过错,倒是有可能由他承担。
这种安排说白了就是康熙对汉人带兵者的猜忌,尤其是对周培公这种文武双全汉将的压制,至于赵良栋、张勇那种纯粹的武将,康熙的猜忌之心反而不那么强烈。
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恰好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与周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
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
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往而魁,公受其福,往而不继,昌受其祸。
”周培公原名周昌,培公是其字,号遹声,生于明崇祯四年,湖北荆门人。
十三岁时,父亲死于战乱。
为避战乱,奉母之命,隐匿山中读经世之书。
李自成农民军攻入荆门,其母义不苟活,触棺而死。
在为父母守孝三年后,继续隐匿山中读书,涉及河洛、壬奇、太乙、皇极、河漕、边隘、武备等。
后遨游京师,结交权贵,被蒙恩录用纂修盛典。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叛乱,投效军中。
因辅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功,被授予七品官。
图海统领大军进至潼关时,上《平凉策》,被招为幕僚,因屡献奇策,被待为上宾。
在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的过程中,立有大功,被超授布政使参政,并赐秩赐俸旌表其母贞洁。
三藩之乱平定后,被实授为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事,后因与总兵互訏被罢官。
罢官后,仍然喜欢谈论兵事,适值噶尔丹扰边,仍多次上书陈事。
周培公虽然被当时的士大夫称之为“忠孝克全人间血性之奇男子”,但在康熙朝风起云涌的历史烟云中仍旧不过是一个小角色,官职最高也仅做到四品,充其量只是地方的一个中层官员,并非像丁战先生文中所言的“文武双全,功高震主的一代济世奇才,为满清统治者奠定稳固统治地位立下了不世之功,从而确立了中国历史走向”。
名言 名句 事例
文天祥的《正气歌》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南宋末期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汉族江右民系。
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
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对联集锦》名言名句
名言称说;描述; 著名的言论或话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 对联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2015)诗画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