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音乐教室的名言佳句
音乐 名言警句 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
——维克多·雨果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 苏霍姆林斯基 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 马克思 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英)海伦.辛普森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 尼采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 爱因斯坦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 柏拉图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 贝多芬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 海顿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 雨果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
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 柏拉图 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 伊索 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乔义特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森 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 柴可夫斯基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
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
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 黑格尔 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
—— 歌德 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 卢梭 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
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
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
—— 马丁.路德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
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 叔本华 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
—— 柏拉图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枣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 罗曼.罗兰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
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 叔本华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 贝多芬 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原则。
—— 格鲁克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 门德 技术只有为高尚的目的服务,才有价值。
—— 舒曼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 海顿 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
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
—— 聂耳 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
—— 舒曼 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 门德尔松 最好是创作出真实情景,而不是照搬。
—— 威尔弟 我在旋律上花费很多功夫。
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旋律的开始,而是把它继续下去,发展成完满的艺术形象。
—— R.斯特劳斯 作曲并不难,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却是极为困难的。
—— 勃拉姆斯 作曲家在创作一个作品时是全力以赴的。
他轮番地经历了相信、怀疑、热心、绝望、欣喜和痛苦。
—— 比才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
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
—— 约.弗.雷沙特 我非常热爱音乐。
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
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 德彪西 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
——罗杰.诺斯 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
这是错误的。
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没有一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 沃.阿.莫扎特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
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
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 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对一个作曲家来说,从他对农民音乐的研究中获得全部益处的方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要完整地吸收农民音乐的语汇,以致达到除这种语汇以外忘掉一切的地步,并把这种语汇作为自己的音乐母语来使用。
—— 巴托克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
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
当你年龄较大时,别弹奏任何时髦的肤浅的乐曲。
因为时间很宝贵,光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作品熟悉一下,就够你忙的——即使把你的生命延长一百倍,也还是不够。
永远别醉心于卖弄技巧,醉心于所谓壮丽的效果,应当专心致志产生作曲者希望产生的印象,此外均非所需,凡是超过这一点的,都是歪曲。
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变成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分子。
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创造出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
—— 舒曼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 门德尔松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贝多芬
教师格言大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8.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这需要从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相关能力与因素中加以整合分析,从战略性的高度加以探讨。
(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教学风格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形成。
青年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就是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
江苏省泅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高级教师张林老师从教的前五年一直住宿在学校,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学生、熟悉教材。
正是在这几年里,他用心钻研、刻苦实践,为后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个人风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条件。
所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
同时,教学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
”斯坦福大学教授盖奇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可进人艺术之境,但必须有其坚实的科学基础,而想真正了解教学或成功地从事教学的人,必须精通教学的理论和规律。
因此,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能硬搬教育科学中的条条框框。
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教书匠”。
(二)树立教学激情,热爱学生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
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如果对教学不感兴趣,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某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
所以,兴趣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
没有兴趣的活动,是不可能产生激情的。
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用生命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著创造的。
教学艺术是一种塑造人的艺术,从事教育者与其他艺术家一样,要有一种感动人心的魅力,使受教育者如沐浴在春风中而潜移默化。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教学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积极的献身精神,以极大的热情钻研教学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虽然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各有不同,但各种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
对学生诚挚深厚的爱,是教师出于一种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高尚无私的理性之爱,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因此,教师只有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会强化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这就形成了乐教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乐教爱生”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树立知己意识,发挥个人优势知己,就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还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外部的关系,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己行为的对象。
它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
比如,要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气质或哪几种气质的综合。
因为不同气质的教师由于情感和活动强弱、快慢不一样,教学上表现出来的个性风格也就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多血质的教师上课如同演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融语言、表情为一体。
但缺乏毅力和耐心,对基础差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去辅导和教诲。
胆汁质的教师上课时情感起伏较大。
兴致高时,如滔滔江水;兴致低时,冷若冰霜;爱时如火如茶,恨时只想把调皮、捣蛋者痛骂一顿。
胆汁质的教师教学能力强,有魄力,但脾气暴躁,自制力差,激情不易控制,常常影响教学效果。
茹液质的教师上课慢条斯理,以理服人;善于提问,启迪思路;富有耐心,性情随和;深人浅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条理分明。
但反应较为迟钝,行为拘谨,碰到意外事情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缺乏教学机智。
抑郁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按部就班,细致平稳,缺乏表情,举止迟缓,照本宣科。
但他们往往理论修养较高,看待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为人老成持重,办事有条不紊。
不同的气质体现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的教学风格。
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己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那些异于别人的生理特点、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个性倾向等。
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和教学统一起来,使两者达到和谐发展,才能做到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才能有风格形成的沃土。
正如美国的克莱德·E·柯伦在其名篇《教学的美学》中所指出的:艺术性的东西,就是把技能和感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创造的成品赋有一种美。
而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当教师拥有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
”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模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形成成熟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风格,单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单凭自己的经验,“一条暗胡同,一任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
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没有一个模仿学习的进程,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类心理中的联想、类比,从科学意义上说就是思维的模仿。
科学上的仿生也可以说是模仿带来的创造。
可见,模仿并不必然导致没有创见。
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诱发创见,因为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模仿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
所以,关键在于辩证的模仿。
其一,“取法乎上”,得其精髓。
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因为教学风格的内部结构是多层次的。
其二,模仿要适合自己的条件。
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说的就是模仿要得法,不要照搬。
因为最好的方法,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最坏的方法。
其三,不拘一家,博采众长。
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使用上也是各异的。
因此,去粗取精,适当运用,一模仿才能做到恰当。
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
既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大胆探索、创新,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切忌邯郸学步,故步自封。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超越简单的模仿,那种“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由此可见,现代教学反思的新理念有助于推进教师由教学经验、教学中的模仿行为走向教学的独创,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教学风格艺术境界的水平,’实现教学实践的提升与超越。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
教学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