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十二章里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和阐述读书求学的三种境界并以求学为快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
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旧注:“同门曰朋。
”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
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
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
“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
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
“三省”,多次反省。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
《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
”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
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
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
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
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
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则知,行至则仁。
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
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
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
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二、问题研究《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
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
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
《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
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包括第8、10两章。
作这样划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全面地看待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可以取消的,无妨将它并入思想品德修养的范围,第8、10两章同时列入第二、三两个方面,就是这个意思。
教读这十章,要认真研究格言的教学方法。
十章中的前九章无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对话体,其实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上,也可以算作格言。
讲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记住原话,为“反刍”创造条件;三要联系实际,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师可以据此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这是编者的一点希望。
我要参加竞选 急求名人名言
谢谢
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R.M. Nixon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 尼克松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 John Ruskin 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 罗斯金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 A. Einstein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 爱因斯坦 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 不管追求什么目标,都应坚持不懈。
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 -- Benjamin Franklin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
-- 富兰克林 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 无所求则无所获。
A thousand-li 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鼓励退伍军人的名言有哪些
哈,我也正好做到这里……告诉你吧,一定选我哦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来,不亦乐乎
人不不愠,不亦君子乎
格言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警句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格言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警句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格言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格言7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格言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物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格言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格言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格言嗨…当于把全文全弄出来了。
一定要选我啊
有关李向群、高建成、吴良珠、李佳琪的资料
[李向群简介]1998年夏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抢险中,英雄战士李向群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顾,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
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灾区3万群众自发地赶来参加烈士的追悼会,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树碑立传。
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光荣称号。
[李向群事迹]抗洪英雄李向群从一名普通的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士兵,继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伴随着李向群迷茫中的烦恼和磨砺中的痛苦的,是他一步步攀登和追求的坚实脚印……1996年冬,团荣誉室迎来一群身着崭新军装的新兵。
面对英雄部队的历史长卷,和那一张张微微发黄的英雄照片,一位新战士的眸子中闪烁着羡慕。
凝视“群英榜”,他冒了一句:“我也会上去的
” 新兵营长一愣:“你叫什么名字
”“李向群。
”“从哪儿入伍
”“海南大特区
”李向群语气中露着自豪。
“像特区的兵,好好干吧
”营长赞许中含着鼓励。
当晚,李向群给自己制订了这样的目标:“队列、射击、投弹……五项训练全部达到优秀成绩。
”真正的蓝图远非笔记本上就能画出。
半月过后考核,五项课目中,李向群三项不及格,名列新兵连倒数第二。
伏在大榕树上,心比天高的李向群抹起了眼泪。
排长周建文使劲拍了他肩头一掌:“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块当兵的料,明天就照着我的样子练
”负重20公斤的5公里武装越野,是体能训练中最艰苦的一项。
周建文让李向群紧跟着自己。
跑着跑着,李向群的步子渐渐慢了,忽地瘫倒在地,喘着粗气说:“我实在受不了了,歇会吧。
”“这就是运动中的极限,站起来,挺过去,超越它
”排长一把扯起李向群,命令道:“牵着我的衣服继续跑。
”李向群终于跑完了5公里路程。
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他成绩全优。
一年之后,他的名字果真上了团里的军事训练标兵榜。
磨砺,岂止在训练场。
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不进发廊。
从前每天要抽两包烟的李向群,入伍不久就郑重宣布:“今后谁见列兵李向群抽烟,可罚他一个月津贴。
”这一次,李向群真的感受到了锤炼意志的艰难:每当犯烟瘾,他坐立不安,竟将残留着淡淡烟味的手指放在鼻子上嗅。
班长王绍心痛地说:“戒烟有个过程,实在难忍就抽一口吧。
”李向群摇摇头:“定下的事,咋能说变就变。
”他把戒烟的图案用红漆画在了右手食指上,再犯烟瘾时,抬手看到戒烟的图案,连指头也不嗅了。
一个月下来,李向群硬是把烟戒掉了。
人生即选择。
“选好目标铺好路,走好人生每一步”,不断给自己树立标杆,在艰苦的磨砺中一步步超越自我,就是李向群的选择。
事实上,放弃经商赚钱机会和家中舒适的生活条件从军入伍,李向群也正是奔着这种人生的超越来的。
“李向群印名片啦
”不胫而走的传闻传到了连长陈海武的耳朵里。
陈连长纳闷:李向群当过小老板,有名片不奇怪,可现在是军人,部队明文规定不准印名片,难道他
李向群只好向再三查问的连长拿出了几个名片盒。
打开一瞧,陈海武吃了一惊:一叠叠名片般大小的纸片上,密密麻麻抄记的是训练要则、军事知识、法律条文、文学常识、格言警句……军营浓厚的学科学文化氛围熏陶着李向群,也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文化素养与将要担负的使命的反差。
他在日记中写道:“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走向新世纪作准备。
”参军不到两年,李向群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
就在奔赴长江抗洪前夕,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给他寄来了法律单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军营20个月,李向群一步步实现着人生的最大值:两次被评为全团训练尖子,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一次荣立三等功……直至成为一名党员的8天后,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并被追记一等功。
追寻这位同龄英雄走过的路,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感慨万千:“他的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一步步都在往上走,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深沉、那么坚实。
”作为与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新一代,李向群与许多特区青年一样有着开放的个性,遇事喜欢表达见解。
刚入伍那阵子,他对诸如不准留长发、不准进地方歌舞厅娱乐等部队规定硬是想不通,当众向连队干部提出质疑。
一名班长调走,他甚至提出了民主选举班长的建议。
对李向群这样性格鲜明的年轻人,部队没有采取简单生硬的强制和说教,而是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一次强度训练小憩,指导员胡春林说:“谁表演个节目,轻松轻松。
”“看我的
”李向群跳进大家围坐的圈子,即兴将手中的手榴弹当“话筒”,让战友们把冲锋枪作“吉他”,边舞边唱:“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战友们前仰后合,训练场上爆出阵阵欢笑声。
指导员鼓着掌顺势说:“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有严格的纪律、严明的规定,因为我们穿着绿色的军装啊。
”这件事对李向群震动很大。
他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军队就是军队,只有把开放的个性融入铁的纪律,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现代军人。
拉练中不慎碰掉群众一个桔子,他在树下的石头上压下了身上仅有的两元钱,担心不够,还把地址留了下来;战友家人遭了欺负,准备回家用拳头解决,他说服战友不要意气用事,并帮助起草了诉讼书,运用法律解决了纠纷。
一天中午,连队积肥。
李向群与新战士温宝添同一组,沿路扒拉着草丛中的牛粪。
烈日当空,臭气熏人,温宝添捂着鼻子说:“脏兮兮的,干脆到老乡家买一担交差吧。
”李向群擦着脸上汗水说:“连队规定是捡不是买,再说粪可以买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哪里买呀
你到树下透透风,我来捡。
”在军营大熔炉的不断冶炼中,烙着鲜明时代特点的李向群,思想和行动变得更加理性。
款式新颖的服装在游客纷至的桂林格外抢手,家里开着两处服装厂的李向群对时装很在行,聊天时不免常常议论一番。
战友们见他谈得头头是道,好奇地问:你这么有经验,难道不想帮家里推销些服装
李向群一笑:“想倒是想过,可军人严禁经商,我不能犯纪律呀。
”这两年,过去生意场上的几个朋友多次让他在部队驻地联系客户,许愿利润分成。
可是李向群反复给他们讲部队纪律,就是没帮这个忙。
正是胸中装着铁的纪律,即使可以通融的特殊时期,李向群也决不违反规定。
战胜了长江第五次洪峰,团里安排连续奋战了4天4夜的九连就地休整。
班长王绍带着全班,到南平镇打扫卫生,李向群负责的那一段正好有一家发廊。
见解放军帮他们做好事,热情的老板非要免费给他洗头,李向群摆摆手。
老板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劝道:“抗洪抢险特殊时期嘛。
”尽管好几天没顾得上洗澡,头皮也痒痒的,但部队纪律不容他半点违犯。
他谢绝老板的一片好意,又埋头扫了起来。
名字:高建成 性别:男生日:1986 年 04 月 09 日 现居住地:江苏 南京市身高:0 厘米血型:婚姻状况:宠物:个人爱好:喜欢的运动:个人关键词:学习 求职
初三论语十则的翻译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班长和战士谈心句子
军人励典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 军舰不浪翻滚而改变航向,军人不因灯红酒绿而迷失自己。
3)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军人励志格言精选格言大全。
4)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 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6) 作为班长,同战士谈心,交心,就是要用真诚去换取战士的信任。
7) 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8) 有一种使命,要用血与火来铸就,要用生于死来考验。
这,就是军人的使命! 9) 今天最能学习的部队,是明天最能打赢的部队。
10) 良好的军事领导能左右周围事物,一旦他为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就将失去下属的信任。
11) 军人是一块励志石,一面刻着那忠诚,一面刻着奉献。
12) 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
13)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不在勇。
14) 军营不仅是练兵习武的战场,更是立身做人的舞台。
15) 官兵之情,取信则灵;战友之爱,以诚相待。
16) 像花生热爱土地一样,军人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辉煌,在无私奉献中丰富人生。
17)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18) 司令官以闲静为治事要则,闲静者,不亲小节之谓。
19) 如果说牺牲奉献是军人的代名词,那么国泰民安才是军人不变的誓言。
20) 用军营的枪林弹雨洗礼信念,用男子汉的热血去磨砺忠诚。
六年级下试验版《论语八则》翻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而又按时温习巩固(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和你相互切磋学问),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知识)就是知道的(知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知识)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学习它为乐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哪些短处就要弥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以学习掌握的旧知识(能从中)发现新东西,凭借(这一点),(它)就能做老师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益处,(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学习更好。
这个肯定没错,我的作业上就是这么写的,因为我全对,所以以放心。
我是按照老师说的 ,一个字都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