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队荣誉的含义是什么啊
中外,崇尚荣誉成为治军强兵的铁律,历来 家所称道。
中国武化就是以荣誉为主要,强调“明耻教战”、“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西方武德教育也特别重视荣誉的教育和塑造,许多国家把荣誉作为治军理念,列为许多部队的训词中。
美国著名西点军校校训,就把“荣誉”列为第二位。
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在治军条例中都有崇尚荣誉的理念。
我军是一支具有强烈荣誉感的军队,崇尚荣誉是革命军人高尚境界的鲜明标志。
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踏着英勇善战的节拍奏响崇尚荣誉的旋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颁发的红星奖章,记录着红军将士对革命战争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中掀起的英雄主义运动,创造了誓死报国的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中以“功劳证”、“功劳簿”、“功劳章”为标志的立功运动,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人民功臣;新中国建立后,崇尚荣誉更是随着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走向规范系统,形成长效机制。
军队荣誉就像一面旗帜,展示着每支部队的战绩和实力,包含着每一个英雄模范的光荣事迹。
“雷锋班”、“黄继光连”、“王海大队”、“李向群连”等响亮称号,彰显了一个个用英雄精神铸就的钢铁部队的“精、气、神”,成为这些部队的“魂”,激励着尖刀连的官兵个个争当“尖刀”,绝不让刀锋卷刃;促使猛虎连的将士个个练成“猛虎”,绝不让“猛虎”变成“绵羊”。
军队荣誉就像一支号角,用“向前、向前”的旋律和“冲锋、冲锋”的号音,召唤着革命军人勇于在训练中当尖兵,争一流,练就一身武艺,掌握打赢本领;勇于在执行任务中挑重担、打头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勇于在日常工作中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荣誉教会官兵知道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自觉在面临困难时勇往直前,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在错误边缘时悬崖勒马。
军队荣誉就像“传家宝”,在一代代老兵和新兵之间传承。
不管是新兵入伍,还是老兵退役,部队荣誉室都是军旅生涯的重要场所,激励每位官兵视军人荣誉为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部队增添新的荣誉。
(二) 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胜利。
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
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
荣誉与责任为伍。
军人荣誉与军人责任的神圣和重大紧紧相连。
当一个人穿上军装,告别了普通百姓的身份,成为光荣的人民军队中的一员之后,就始终与荣誉为伴。
一身戎装,特别是新式军服,从上到下都标示着人民军队的荣誉。
帽徽上的军徽、齿轮、麦穗、天安门和松枝,象征着国家、军队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肩章、军衔、领花、臂章、军兵种符号、资历牌等等,标示军人的级别和资历,彰显不同兵种、不同部队、不同岗位军人的标识和荣光。
军人荣誉的可贵不仅表现在一身戎装,而是表现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耐得寂寞、无私奉献的执着和坚韧,表现在危急关头敢于赴汤蹈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品质和作风,表现在争做帮助群众的“贴心人”、排危除险的“排头兵”、凝聚人心的“主心骨”、保护人民利益的“守护神”的实际行动中。
古人讲,“名不可徒生,誉不可自长,功成而名遂”。
革命军人只有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义务,才能获取荣誉。
当祖国领土主权受到挑衅和侵犯时候,当代革命军人必须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坚决维护国家的声誉和尊严。
当国家面临危难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当代革命军人必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生忘死,全力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当远离国土承担国际维和、联合军演、远洋护航等重大任务时,当代革命军人必须珍爱国家荣誉、利益和尊严,用过硬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为国增光。
(三)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5 16:15 崇尚荣誉,贵在平和。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一部兵书中专门讲过“功名害”的问题,提出“功名有分”,“最忌多取”,“不求人知”的功名境界。
古今相通,在对待荣誉的问题上,要做到获得荣誉不自傲,没得荣誉不自馁,对别人的荣誉不攀比。
要把崇尚荣誉和淡泊名利统一起来,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不为名利争高低,多为部队建设作贡献。
荣誉要靠“平时干”,不能靠“评时争”。
只有靠自己能力素质的提高,靠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靠见困难就上、见名利就让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才能取得名副其实的荣誉。
作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我军所崇尚的荣誉,是对以往所有旧军队荣誉观的扬弃,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视党、国家和人民的荣誉高于一切,坚持党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国家、军队、军人荣誉的有机统一。
革命军人不仅珍爱自己的荣誉,更尊重他人的荣誉,把自己的荣誉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对待荣誉的态度上,当代革命军人总把个人荣誉的获得归功于战友的帮助和组织的培养,把荣誉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同时也为战友获得的荣誉而由衷高兴,争取更大光荣而又能甘当无名英雄。
当前,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重要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长期的战略任务,紧迫而繁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
让我们牢记同志的一句话:“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徐九经升官记是哪个朝代的
徐九经,《明史》本传上名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
明朝清官,为明朝孝宗、五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
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
徐公常说:“勤则不隳,俭则不费,忍则不争”。
“勤、俭、忍”这“三字经”为时人所称道。
中文名: 徐九经出生日期: 1495年逝世日期: 1580年籍贯: 江西贵溪所属朝代: 明朝目录人物生平人物轶事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嘉靖十五年(153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徐九经步入仕途,出任句容县(今属江苏省)县令。
当时官场积弊难清,贿赂横行,贪风尤盛,欺民的污吏得到姑息,受害的百姓却持冤难鸣。
在任县令的九年中,徐九经为民兴利除弊,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当地父老爱戴。
后来,徐九经升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乡亲们得知他要离开句容县,便动情地希望他临行前留下几句训词。
以资纪念。
他挥泪对众人说:“我没有什么训词,唯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牢记三个字:俭、勤、忍。
能俭,就不会浪费;能勤,则不会衰败:能忍,就会忍让谦恭,不至于引起无谓的争斗。
这些就是做人处世以保身家的道理。
”这一临别赠言里的“俭、勤、忍”,被当地百姓奉为“徐公三字经”。
切莫以为徐九经的这个“三字经”只说给别人听,其实他在自己二十几年的从政生涯里也是这样做的。
徐九经自奉俭约,平素很少食肉,一般只以蔬菜佐糙米饭。
他曾画了一幅蔬菜图悬于堂上,并常对部属说:“古人讲,民不可有此色(菜色,比喻饥馑者的脸色),士不可无此味(蔬菜味,这恰恰是肉食者们所缺少的)。
”以此来提醒自己和部下留心民间疾苦,保持俭朴的生活。
徐九经(12张) 徐九经不仅廉俭,而且勤于政事。
他在任都水司郎中时,主持过张秋河水利工程。
原来明朝政府为保证漕赋供应,在治河工程中很少考虑兼顾漕运和农田水利。
张秋河流经山东西部,经常受到黄河水患影响,以致出现“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的严重后果。
经过认真考察,他设计了新的治水方案:在张秋河的沙湾一带建起控制河水流量的减水桥,当洪水上涨时,提高闸门以泄洪,不至于泛滥成灾;当河水减少时,则降低闸门,截住河流,抬高水位,以利农田灌溉。
水利工程完成后,国家与百姓皆受利。
事实证明,直至清朝初年,沙湾的减水桥仍然发挥着漕运、分洪、溉田等多种社会效益。
值得称道的是,在整治“张秋诸漕河道”时,徐九经常常亲临现场指挥,未尝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正当工程紧张进行之际,恰逢新任工部尚书赵文华借巡视东南平定倭寇为名率众南下。
赵文华是奸相严嵩的死党,权势熏天,所经地方官吏慑于他的气焰,无不投其所好,献纳迎送。
然而当他们一伙威风张扬地路经沙湾时,徐九经只派了一个差役拿了一个手板去见赵文华,手板上写道:“郎有事沙湾,不敢离也。
”意思是说,我徐九经身为水郎中,眼下正忙于治水工程,不敢擅离职守私事上峰。
气得赵文华把手板甩在地上,愤愤而去。
这个小插曲反映了徐九经的“忍”,绝不是向权势低头折腰,更不是与权贵同流合污。
当然,像徐九经这样刚直抗上的,自然不为严嵩一伙奸党所容。
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63岁的徐九经终被罢归故里。
徐九经[1]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明代清官徐九经满腹文章,中得状元,但因四肢不称、五官不美被贬为玉田县令,整日饮玉田老酒借酒消愁。
适逢国侯义子与并肩王内弟抢亲玉田一女子成仇,朝中无人敢断此案,有人保举徐九经升官审案,徐九经用一坛玉田老酒巧妙周旋,公断此案。
之后脱袍挂冠,以己为名,酿制徐九经玉田老酒。
在玉田县的徐氏家谱中,其家族的第十八代传人为徐建国。
他作为徐氏家族之后,为宏扬中华悠久白酒文化,不使玉田老酒失传并得到恢复发展,1998年他在家乡玉田县的东高桥工业区建起了由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玉田县益兴酒厂,按照祖传珍藏的徐九经烧玉田老酒的秘方工艺,很快酿造出了酒香浓郁、绵软甘冽、酒体丰满、尾味余长的徐九经玉田老酒。
玉田老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香气浓郁、品味纯正。
早在唐朝时期,就被唐太宗封为皇家“御酒”而驰名北方。
为打造本土酒品的名牌、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做势,徐建国及时在工商局注册了以徐九经为名牌的玉田老酒。
国家商业部为徐九经玉田老酒颁发了正式生产许可证,并一次性通过验收,荣获了“河北省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
徐九经玉田老酒徐九经玉田老酒在社会上名声大振,赞美之言不绝于耳。
有“东方酒魔”、 “南茅北玉”、“徐九经玉田老酒,北国茅台”等美誉。
文人墨客品老酒,维熙洪刚称茅台,徐氏秘方传家宝,后人继承绝配方,徐九经玉田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