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个弱弱的对联,反弹琵琶倒吹箫
上联:反弹琵琶倒吹箫下联:正打腰鼓横握笔
作文立意,反弹琵琶
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反弹琵琶文贵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
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确能起到点石成金、化 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
譬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 往是从某一个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我们就可以从逆向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完全不同的新观点。
如“班门弄斧”历来被视为才疏学浅而不自量力,好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的代 名词,显然是个贬义词,久成定论(有时也用于有本事人的自谦)。
班门弄斧者一直为世人所不齿。
若打破传统的意识和观念,从虚心学艺积极角度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立意,言之成理,岂不富有新意
要虚心学艺,不到班门何以能识名师
有技艺者不“班门弄斧”何以显示自己的本领
怎能得到名师的认可,从而登堂入室,得以在“班门”深造,使自己的本领更加博大精深
当年身微人卑的华罗庚,如果不敢在当时北大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面前“弄斧”——写了一篇有质量的数学研究论文,何以能踏入数学的神圣殿堂,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
技艺不精者不敢在师门“弄斧”,怎能成为“班门”继承人
所以“弄斧”必到“班门”。
古今中外多少敢于“班门弄斧”者,他们不仅继承师艺,而且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与科技的发展。
再如“知足常乐 ”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的需求上,名利地位的欲望上不可贪得无厌,而应适可而止。
常常用来作为劝诫他人和自慰的至理名言。
若突破这个成语的范围,扩大到学习知识、工作进取、理想追求和事业建树上就不再适用了。
知足就是固步自封,就是以现实为满足。
只有知不足才能学业进步,事业发展有成,理想追求才能昂扬不懈。
若知足于几千年的刀耕火种,哪有现代化的生产
若知足于穴居茅檐,哪有摩天大厦耸立云天
若知足刀矛箭戟,哪有蘑菇云升天
知不足科技才会发展,知不足社会才能进步。
对以上类似命题,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若从原义角度立意, 定会千篇一意。
若从相反的角度逆向思维,一反传统看法,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逆向思维要有 “度”,反弹琵琶决不能离“谱”,决不可为立意而曲解题义,刻意猎奇;或违背真理,信口雌黄,随意褒贬;或不顾是非,一味翻案。
我们来看一个题目《又到中秋月圆时》 这个题目,从正面来写无非是中秋赏月、家人团圆,然而反向思维写,中秋时不能赏到明月,一家人不能团圆,为何呢?可写大气污染太严重,能见度低,明月不易见,进而谈论到热门的环保话题;可写由于公务繁忙,岗位需要,军人天职等而家人不能团圆,进一 步歌颂奉献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恰当的铺垫。
这样写能收到语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例文欣赏] “杞人忧天”新说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塌下来后他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整天觉也不睡,饭也不吃。
后来就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担忧。
大凡听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以嘲笑回报“杞人”,认为他的行为荒诞、滑稽得令人喷饭。
不是吗
“杞人”因“忧天”而遭世人嘲讽,成为“庸人”“愚者”“神经不正常”的同义词,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杞国无事忧天倾”者也。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投注到现实生活中,放眼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为这个遭世人嘲讽的 “忧天”的“杞人”鸣不平了。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臭氧层空洞说”“太阳黑子说”“地球环境资源危机说”等,都证明天地之间并非永久太平。
可以说,“杞人”天崩地裂的想象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颇有超前意识。
如此看来,“杞人忧天”成为千古笑谈实属历史性的误会。
如用现代 人的思想 和观念来看待“杞人”,他的这种“忧天”称得上是“居安思危”,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精神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赞扬。
而那些怀着“天塌下来高人顶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心态的人,和“杞人”相比,的确有失现代人的身份了。
看看我们周边的某些人吧,明明知道办工厂要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就 是舍不得拿出钱来治这“三废”。
工厂一开工,环境污染问题便充分显示出来:往日清新的空气变味了;蓝天白云消失了;池塘小河里的鱼、虾不见了;晴朗的夜空中,星星被乌云遮住了光辉……这些人,把个人的利益建立在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他们不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它,我们何以能生存下去
因此,我们的确应该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了。
目前, 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全民行动。
让我们多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忧忧天,忧忧地,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点评: 这是一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写成的议论性的文章。
作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弹琵琶”,从成语“杞人忧天”阐发出与之相反的一个论题:“杞人忧天新说”,古语今用,富有个性和创意。
文章选材新颖,立意奇巧,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读后给人以警示和教益。
[学生习作] 痛苦绽放美丽 罗方晴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 于痛苦的经历后,那绽放的永恒的美丽。
——题记 鹰是天空中的帝王,它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
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和折磨
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还没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向上飞,当然不能飞的将被活活摔死。
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
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下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它将是浩瀚天空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
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但它的后半生使人无不惊羡它的魅力和逼人的气势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我看过《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人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美,我甚至被感动地落下了眼泪。
魏青刚沧海一跃方显英雄本色;邰丽华于无声中体现人性的壮美;黄伯云“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他们都是在无数的痛苦后表现出来人性所有的美丽和高潮,记得洪战辉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他之所以能从一个不幸的孩子,成为一个苦难打不倒 的男子汉,相信他一定经历了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他们之所以感动了我们不是因为他们现有的成就和名声,而是他们那让人潸然泪下的痛苦经历。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不敢面对痛苦的不仅是一个脆弱的人,更是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那么你的生命将暗淡无光,最终在黑暗中结束。
记住
痛苦绽放美丽,或许你人生的痛苦越多,你的生活越美丽。
点评: 此文最大的优点是逆向立意,反弹琵琶。
人们都向往成功,欣赏美好,谁愿意遭受失败、蒙受痛苦呢
本文作者却能辩证地看待痛苦的价值。
出奇出新,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再者,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采用了事实与道理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题记简洁明了,点明主旨,总领全文,一目了然,题目即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在文中反复出现,造成回环之势,使文章紧凑、有力
给冬天的一封信 何欣艳 冬: 你好
你的信使----秋,已经把你要到大地上来做客的消息告诉我了,我也很期待你的到来。
记得上次你来时,也把你的朋友带来了,我们一起玩耍,雪悄悄的落到树枝上,在树枝上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树枝上,一会儿躲到枯叶下,惹得小蚂蚁直喊打扰了它的美梦。
风这位化装师也是你带来的吧
瞧,她在树枝间窜了窜,便把一身洁白的银装披在了树的身上,树也高兴的向她点头表示感谢。
她高兴的又蹦又跳,居然也把行人的帽子拉去和她一起庆贺了,真是 调皮啊
后来,雪和风碰到一块了,她们便商量着怎么去捉弄人。
这不,她们趁我不注意,突然钻进了我的袖筒里,看见我惊呼一声,她们笑的更欢了,又跑去捉弄人了。
后来,小蜗牛向你告状说它的房子被风吹倒了。
你又把风找了回来,指出她的错,风也知道她错了,于是去找小蜗牛道歉去了。
没有了风,雪轻飘飘的从天上落下来,我伸出手去,一片小雪落在了我的手上,瞬间便融化了,安静的躺在我的手里,睡去了。
再看看远处,呵,冬,你真了不起啊,你是风的师傅吧,要不然大地怎么也披上了银装,形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
这就是你的梦想吗
制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白色的世界----你们的世界。
冬,好朋友
如果你来了,你还会把风和雪带来吗
把她们带来吧,没有了她们,你也会失掉光彩的。
一个人是需要朋友的。
不过,下次再把她们带来时,要嘱咐她们,不要再调皮了,不然我会惩罚她们的哦,冬,你来了,世界就会多一种色彩,多一份喜悦,也多一份希望。
愿:健健康康 快快乐乐 你的好朋友 点评: 文章题目是《写给××的一封信》,小作者一反常规,跳出大多数学生的写给父母、老师、朋友……的常规思路,另辟蹊径,给“冬”写了一封信。
语言很有诗意,立意新颖,对于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属难得。
论长处 胡艳梅 如果说,你是因为你的某个短处而遭到一些失败,你肯定不会反驳。
但如果说,你的长处也让你遭受灾难,你肯定不会赞同。
其实,长处确实不一定给人带来幸运。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故事中的东郭先生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
当他看到一头逃亡的狼时,禁不住狼的苦苦哀求,他仁慈之心大发,帮助狼避开了猎人的追赶。
但他的仁慈却让他差一点儿丧命:猎人走后,狼执意要吃掉他。
仁慈无疑是一个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长处,可是这个长处没有给东郭先生带来幸运,而是带来了灾难。
幸亏农夫及时赶到,智除恶狼,才使善良的东郭先生幸免于难。
看来,如果长处使用的场合不对,倒有可能害了自己啊。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了完成刘备交给的大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勤政谨慎是他的一大长处,但他的这个长处有时却使用过了头:“事必躬亲。
”大小事务一概过问,终因劳累过度,五十四岁便过世了。
倘若他不过度使用长处,该自己干的自己干,该属下办的事属下办,说不定他还能多活几年,蜀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秀”是那棵树的长处,但“秀”很可能为那棵树带来“风”的侵扰。
俗话说:“淹死的多是会水的。
”会游泳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这个长 处也为被淹提供更多的机会。
还有句成语这样讲:“玩火者必自焚。
”玩火者必是知火性的人,这可以说是他的一个长处吧,可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使自己受到火的袭击。
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对着自己啊。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某个长处,就可以拿来到处炫耀了。
在使用自己的长处时,大家一定要像剑一样:学会利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利刃,同时也要小心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利刃啊
点评: 本 文是一篇观点新颖的议论文。
平常大家只看到长处的优点,却忽略了长处本身也有缺点。
文章在题目中提出了议论的对象,简短的开头阐述了世人对长处和短处所达成的“共识”,引出下文的议论。
作者先以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出“仁慈”是一个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长处,在使用场合不对时,有可能害了自己;被世人崇拜的诸葛亮,因为对自己长处的过度使用给自己和国家都带来了不好的后果。
用两个事例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为了弥补论证的单薄,作者又引用了俗语名言进行说理论证。
在最后一自然段提出论点:长处是一把双刃剑。
并告戒大家要正确使用自己的长处。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说服有力,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议论文章。
难忘的一课 李爽 两星期没回家了。
上午一放学,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包,往公交车站奔去。
县城里各学校今天都星期,搭车的人很多。
我利用体小身子灵活的特点,在人缝里钻来钻去,一会儿就挤上了车。
真 好,居然还有一个座位
座位就在门旁,虽然上车的人都能碰到我,可我心里还是有一中说不出的爽。
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了,不需像在课堂上那样高度紧张了。
人还不断往车上挤,谁不想回家啊
学生归心似箭,来城里办事的,家里还有农活呢。
公交车上已挤得背靠背,严重的超载。
可公交车主人还站在车下吆喝:“门边的人往里走,里边有空。
上,上,快上
”只见一个抱孩子的大嫂被推了上来,后又塞进几个学生,车里实在再无一个人的立足之地,最后车主本人侧着身子上了车,勉强关上了车门。
车外很冷,可车里很热,混着各种气味,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或许是感到了不舒服,大嫂怀里的小孩哭了起来,声音很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可人太挤,大嫂没法给他喂奶。
大嫂就站在我旁边,我心里暗嘀咕:让座还是不让呢
不让吧,不合适;让吧,连着两 星 期的起早贪黑,自己也确实很乏。
我横下心,不让。
我关心别人,谁关心我。
后边有人喊:“大嫂,来坐我的位。
”我往后一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可人太挤,大嫂根本就过不去。
坐在我里边的女孩见此情形,站了起来。
在她站起来的刹那,我发现她居然拄着拐杖
她离大嫂很近,可大嫂说什么也不坐。
我脸红了,可我还是不想站起来。
我说:“大嫂,我帮 你抱孩子吧。
”大嫂把孩子递给我。
也许是孩子怕生,也许是孩子真的饿了,他在我怀里哭得更响了。
我听到了有人在说:“年纪轻轻的就不能站一会儿
”我正手忙脚乱地把孩子递给大嫂 ,站在大嫂旁边的老大爷也说话了:“同学,别怪我说你,你就不能站一会儿,让大嫂给孩子喂喂奶。
别只想着自己舒服,我要是只想自己,早就给你要座位了。
你坐的位本来是我的,不信,你看座下还有东西。
我下去拿东西回来时,座位让你坐了。
”我伸头往座下一看,确实还有一只袋子。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慌慌张张 站了起来,让大嫂坐下。
孩子真是饿了,吃完了奶,沉沉睡去。
车厢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我脑子里却一直清晰地回响着老大爷刚才的几句话。
不知何时,大嫂和老 大爷换了位置,孩子熟睡在老大爷的怀里…… 这次乘车经历过去一年多了,可老大爷给我上的人生一课,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它胜过我在学校上过的任何一堂课。
点评: 提到“一课”,我们的脑海中往往浮想起,四角的教室,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回答。
但本 文作者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抓住了生活这个大课堂,于是,立意自然与众不同,上升一格。
[写作例话]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什么是反弹琵琶法
写作提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成长”这个话题巧妙地把我们的思维触须引入生活,引导我们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写作素材一定要从生活中撷取,不要凭空虚构编造。
可以自选角度,可以自定文体。
一、作文命题 由于命题作文内容广泛,应注意缩小题目,以小见大。
常用的命题方法有:①扩展话题法:在所给话题前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
如《成长与责任》、《……伴我成长》等。
②驰骋想象法:由所给话题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
如《成长的颜色》、《成长的滋味》③拟人拟物法:运用拟人、比拟的方法把所给话题拟人化,从而拟出人性化的题目。
④比喻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义的基础上,分析其比喻义与引申义以次为题目。
如《我懂了妈妈的心》 《那一件事改变了我》等⑤引用诗词法:运用所学过的与话题有关的古诗词、名言、歌词等为题目。
如《不想长大》 《天生我材必有用》等二、作文立意①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如这篇文章中写事,写人都是从实立意,而象写《成长的滋味》《成长的颜色》,则是从虚立意。
②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 如《成长与责任》是肯定立意,《不想长大》则是否定立意。
③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逆向立意常常能够出奇制胜,如《成长的烦恼》《成长的代价》,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反弹琵琶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
求解 曲抒胸臆的意思
用曲笔来抒写心中想法胸臆xiōng yì基本解释 :内心深处的想法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
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
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的曲笔运用的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急
看王晓波的书,可以知道很多东西,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有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因为他看书极多,又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看了这一些,可以极大的丰富自己的思想。
语言诙谐,他说话有一种调侃的味道,无论什么东西,在它看来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看破人生的达观。
其实看看他的经历就可以知道,他的人生很丰富,上山下乡,什么没有见过,什么没有干过,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只有在那一个年代,才会造就王小波这样的一代怪杰。
看看他所介绍的一篇关于汽车的文章,就可以理解我说的这一点。
见解独特,对许多东西都来一个反弹琵琶,往往弹出很多新调。
我们不能说他所有的调子都好听,可是应该承认,大部分文章还是不错的。
王小波的作品,当然有不足。
比如说思维跳跃太快,一般人不容易跟上,比如说《黄金时代》就有这个毛病,有一些段落根本联系不起来。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对他苛求太多。
如果你看了王小波的书,我可以保证你不会后悔
王小波的经典语录名言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
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
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王小波十大经典语录 王小波十大经典语录 语录一 吃饭喝水性交和发呆,都属天赋人权的范畴。
假如人犯了错误,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惩办,却不能令他不发呆。
如不其然,会引起火灾。
(《革命时期的爱情》) 语录二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思维的乐趣》) 语录三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
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
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思维的乐趣》) 语录四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智慧与国学》) 语录五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语录六 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个迷宫面前,有很多的线索,很多岔路,别人东看看,西望望,就都走过去了。
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
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里,容不下一个谜,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
所以我们就把一切疑难放进自己心里,把自己给难死了。
语录七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不能抗拒的痛苦中,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幸福。
假如你是一只猪,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猪圈里,就会把在吃猪食看作极大的幸福,因此忘掉早晚要挨一刀。
所以猪的记性是被逼成这样子的,不能说是天生的不好。
语录八 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
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
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
语录九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
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
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语录十 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
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更多摘录 1、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2、 公路上常能看到扁平如煎饼的物体,它们曾经是青蛙。
它们之所以会被车轮轧到如此之扁,都是因为视觉上的缺陷。
……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那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而真正的原因却是我们并不真正想知道。
人忠于已知的事实叫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做虚伪。
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
4、 有人有趣,有人无趣,这种区别是天生的。
5、 各种作品,各种人,尤其是各种事件,既然有高有低,就有了尺度问题。
众所周知,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格调高,但总免不了要干些格调低的事。
这就使格调问题带有了一定的复杂性。
6、 一个常常在进行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
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战斗。
7、 媚雅这事是有的,而且对俗人来说,有更大的害处。
8、 在这些人身上,你就看不到水往低处流、苹果掉下地、狼把兔子吃掉这一宏大的过程,看到的现象相当于水往山上流、苹果飞上天、兔子吃掉狼。
……如果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的方向往下溜,最后准会在个低洼的地方会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跙。
9、 用一生来追求艺术……相较于科学,艺术更能使人感到幸福。
10、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做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的尊严之所在。
其二是你把自己当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之所在。
11、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12、人不爱自己的家就无以为人,而家可不只是房门里那一点地方。
13、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
14、关于21世纪的描述:理想主义的光芒已经黯淡,人类不再抱着崇高的理想,想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是把注意力放到现实问题上去。
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
15、我赞成对生活空间加以压缩,只要压不到我,但压来压去,结果却出乎我的想像。
……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亚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
16、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
……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认为它不值得一过。
17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18、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19、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
象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
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
20、 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21、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
22、人生就是一个缓慢被骟的过程。
23、 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唯一的途径。
24、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25、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26、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假如能够选择,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时此地 。
27、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而追求知识的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后的事我看不到,但现在想想心里就高兴。
28、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29、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 ,虽然我会死,可一想到死后,这条追寻智慧的路还有人在走,心里就很高兴。
30.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31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
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
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32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
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33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
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
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
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
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34 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欢诗。
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
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
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
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
35 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
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
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
36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
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
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37 今天我想,我应该爱别人,不然我就毁了。
家兄告诉我,说我写的东西里,每一个人都长了一双魔鬼的眼睛。
就像《肖像》里形容那一位画家给教堂画的画的评语一样的无情。
我想了想,事情恐怕就是这样。
38 假如这世上没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
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都耳熟能详。
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
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39我要写一些闪光的句子,象月光一样皎洁。
40还有,我特别爱你,你干什么疑心呢
我永不冷漠。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人可以从环境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又成为他行动的动力。
乐趣又产生欲望,又反馈回去成了再做这行动的动力,于是越来越凶,成了一种毛病。
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的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
——摘自王小波的《东西方快乐区别之我见》 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
言下之意是说,有些人受穷,是因为他不想富裕。
贫困是一种生活方式,富裕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追求聪明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追求愚蠢则是另一种生活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在追求快乐,另一些人在追求痛苦;有些人在追求聪明,另一些人在追求愚蠢。
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
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
假如从整个人类来考虑问题,早就会发现,趋利避害,直截了当地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这不是什么哲学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经验。
我们的社会里,必须有改变物质生活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把未来的命脉握在自己的手里。
——摘自王小波的《人性的逆转》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
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
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是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
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摘自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 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异。
这就提示说,由知识的差异可以产生权力。
让我们假设世界上的人都很无知,唯有某个人全知全能,那么此人就可能掌握权力。
科学家和圣贤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寻求知识,还寻求知识的证明。
不幸的是,证明使知识人人可懂,他们就因此丧失了权力。
——摘自王小波的《文化之争》 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