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生僻字的句子
缱绻-纠缠萦绕,固结不解茕孑-孤单孤独一语成谶-一句话就说中了。
谶是预言 现在多指不详的预言。
嫈嫇-娇羞的样子媕娿-犹豫不决媕呓-说梦话潆洄-水流回旋的样子哎呦呦。
就先说这么多吧~不知道楼主满意不~我知道的也不多 嘿嘿。
有关英雄的格言
结合多年经验,孩子取名时,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1、大家喜欢最重要。
2、结合父母的缺陷和小孩的发展方向。
3、注重音形义。
4、尽可能少用生僻字。
起名通平台从传统和科学角度,针对不同宝宝,能够选出最适合您宝宝的名字。
专业取好名
求一句话的竞选宣言,不要太俗
1、xx小未来,你我共创2、选择我不会错3、是金子总会发亮,我相信我是一发亮的金黄色子 4、有信心未必能赢,但没信心必定会输 5、相信我,支持我,我是无敌候选者。
支持我,相信我,大队委员就是我
6、相信我,我会带给大家快乐,和大家成为朋友。
7、选择我不会错我有潜力选我有奇迹。
8、是花,就要开放;是树,就要长成栋梁;是石头,就要铺出大路;既然是大队干部,我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航员。
9、不做最范儿,就做友善!做一个平民大队干部!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相信自己。
勇往直前,皆因有你。
10、旅院未来,你我共创 11、做一个平民大队干部 12、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相信自己既然是大队干部,我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头羊 13、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这就是成功 14、服从学校安排,做好宣传工作 15、做一个真正的学生公仆,做一个亲民的学生干部 16、任期有限,职责无限 17、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18、有我更精彩! 19、万众一心,磊聚实力 20、与同学手拉手,为学校创辉煌 21、同一个大队,同一个梦想 22、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班长,做一个有广泛亲和力的和平使者 23、不做最范儿,就做友善 24、我有潜力选我有奇迹 25、你想有更多的朋友吗?你想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帮忙吗?你想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吗?请选择我,我保证! 26、爱拼才会赢 27、书香,我们的骄傲我信,书香的自豪让歌声回荡校园,让艺术走进心灵 28、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29、低调是我的性格,努力是我的承诺;你的选择不会错,我的承诺不会空 30、想你们所想,急你们所急,做你们忠实的代表 31、万里挑一,绝对磊你 32、年轻就是资本,自信源于实力 33、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个精彩
有关诚信的外国格言
若蒲——取自《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惗——惗,心爱之忆念,同“念”。
念,常思也。
——《说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清·金缨《格言联壁》 。
取意克非、为善、去恶。
怀瑾——取自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瑾、瑜,美玉。
喻指胸藏锦绣、德行高尚。
草房子中的名言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不是我造就了书,而是书造就了我。
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
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
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
求一个字
囧,读音为“Jiǒng” “囧”,这么一个看上怪怪的汉字,却正在成为内地网民最热衷使用的一个字。
“囧”的读音为“Jiǒng”,原义为光明,网义最初为“郁闷、悲伤、无奈”,而随着被广泛应用,它涵盖的语意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在网络文化中,它上可以代表“沉重的思想”,表达浪漫和激情,下可以形容一个人的“变态猥琐”,用以嘲讽和打击,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几乎可以无一不“囧”。
“囧”在百度搜索上却有超过1000万的相关网页,有人给它开了“囧吧”,有人设立了“囧论坛”,深入挖掘“囧”的深意,有人以“囧”为名开了奶茶店讨好大学生消费者……总之,“囧”当之无愧地成了“史上最牛的汉字”。
当某个网络语言被传统媒体开始引用时,那么足以说明,被引用的对象已经在网络上火爆得一塌糊涂,乃至于以准确、严谨自傲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紧跟潮流,以获取和读者亲近的机会。
对于第一批网络词汇如“拍砖灌水”“晕”“倒”“GGMM”“I服了YOU”等,传统媒体的接受过程是矜持而漫长的,老一代媒体人难以忍受在熟悉而亲切的汉字阵形中,插入这些稀奇古怪的词汇或字母。
而新一代媒体人包括潮流媒体,在吸收网络精华方面体现出了惊人的效率,所以,现在当你在报章上看到“囧”的出现,不要感到太惊讶,因为,在网络上,它们已经成了某个庞大群体的通用语言。
对于经常使用“囧”的网民群体,难以准确确定其大概年龄,但毫无疑问,它是属于年轻网民的语言。
火星文曾在众多80后、90后们中间流行,成为他们在网络江湖上的身份标识和交流密码,火星文曾引起一些网民的围剿,认为这种精灵古怪的文字糟蹋了汉语,中文的魅力将毁在这一代人手中。
激烈的批评,并没有阻挡网上年轻人的我行我素,“囧”的前身便来自火星文“ORZ”(网义为佩服、感谢的五体投地,也有沮丧、无奈等含义),但与火星文遭到一些正统人士的批评不同,“囧”的流行并没有引起激烈的文化争议,无论网民、语言学家还是传播学研究者,大都对“囧”的使用抱有欣赏、赞同和鼓励的态度。
究其原因,恐怕有以下三个,一是它没成为“网络秽语”,被网民当作互相攻击的武器,当一个人被称作“你太囧了”的时候,通常也会往善意的嘲讽方向理解,并且认为它含有亲近的情感成份;二是它迎合了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的个性化交流方式,满足了现代人“知人所不知”的虚荣心理,同时它也成为圈子文化的象征,是有着共同语言和审美情趣者的“名片”和“暗号”;三是它宏扬了古汉字的魅力,在网络语言日趋呈现“杂交化”的时候,它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囧”如同它的外形一样,为引导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之深厚打开了一扇窗子。
简单地看,“囧”的流行,不过是网语的交迭更替,但网民围绕“囧”所挖掘出来的“囧文化”,比如“崮”是囧国国王,“莔”是囧国皇后,关于“囧”的绕口令,关于“囧”的人生格言,和“囧”长的相似的“囧家族”……却有着深层次的耐人寻味的地方。
我认为,这是网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现代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做的一次轻松而又有趣的亲密接触。
“囧”令人想到前段时间,关于应不应该恢复使用“繁体字”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网上掀起了新一轮的争论,我并不赞同重新回到繁体字时代,这和历史的前进和倒退无关,而是简体字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已经为人们所了解和接受,并且计算机录入取代笔书写已经大势,再“化简归繁”,会增加无法计算的成本,属于劳民伤财。
但通过对“囧”的解读,会发现它不再是一个生僻字,而成了一个生动的面孔,在传递着细腻的情感。
表面的形象特征,内在多元的寓意,以及丰富灵活的应用,这是汉字最大的魅力。
遗憾的是,这种魅力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在消匿,过度注重文字的实用性,正在让汉语无论在文学创作、国际交流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都逐渐变得生硬且拧巴,失去其活泼多姿的本色。
“囧”只是浩淼古汉字中一个很不起眼的成员,重新焕发活力,使得它更像一个使者,来唤醒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它并没有被滥用,它的流行,正说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仓颉的灵感未灭,美丽的中文未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