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铁军精神,延续红色基因的作文
80年前,抗战炮声隆隆,国共两党共御外敌、合作抗日,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用牺牲和奉献谱写抗日篇章。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极其复杂的华中战场,以对民族解放的无限忠诚,驰骋江淮、浴血华中,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新四军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
全体新四军将士用忠诚与鲜血铸就的铁军精神已成为我党我军的巨大精神财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铁马金戈、烽火硝烟中,盐城这块红色热土、英雄之城,亦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求关于赞扬苏武的精神气节的诗词与名言
谢谢
奔亡道中五首 ----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赞美英雄的名人名言
这是09年的,下面还有2010年的。
1、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助。
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2、 汉源彝族山村教师 李桂林、陆建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十八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3、 济南军区铁军师战士 武文斌天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二十六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4、 北川县县委** 经大忠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
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
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人的本色。
5、 郑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李隆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6、 苏州市下岗工人 韩惠民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
三十四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7、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神七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 景海鹏)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8、 残疾人击剑运动员 金晶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9、 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团队张艺谋奥运团队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
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
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10、 藏族登山运动员 吉吉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
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召唤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特别奖:中国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1、卓琳 平凡至伟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卓琳的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1]。
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 淮这样评价她: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
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宋文骢 壮志凌云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词: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
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2]。
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杜玉波这样评价他: 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
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
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阿里帕·阿力马洪 母爱最真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阿里帕的颁奖词: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
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
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3]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阎 肃这样评价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
王晓晖: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
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萨布利亚·坦贝肯 光明心生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萨布利亚·坦贝肯的颁奖词: 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个新的天地。
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
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这样评价她: 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王振耀:她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白求恩
一个外国盲人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这需要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种博爱的慈善情怀
张正祥 勇者无敌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张正祥的颁奖词: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
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锡添这样评价他: 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
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陈玉蓉 母爱齐天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词: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
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
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
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彭长城这样评价她: 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
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
王晓晖: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
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朱邦月 一家之主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朱邦月的颁奖词: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
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易中天这样评价他 一诺千金四十男儿侠义在双肩。
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朱玉 这个最为普通的中国男人,以病残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在别人眼里异常坎坷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依然有光明。
沈浩 践行信念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4]。
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
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汉俊这样评价他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
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李灵 心灵放歌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李灵的颁奖词: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
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
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她是八零后。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她 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翟墨 云帆沧海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翟墨的颁奖词: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
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
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
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陈淮这样评价他 这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陆小华: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他们: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
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1]琼英:美丽的花。
卓琳原名浦琼英 [2]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为宋自创作抒怀诗中两句。
[3]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为维吾尔谚语 [4] “和农民面对面,还要和大家肩并肩”此为沈口头禅
四大名著摘抄及读后感
所作。
1934年,北京刑场上,一代抗日名将、共产党人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疾书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气贯长虹。
于189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生活的磨练,造就了他刚直倔强、富于正义感的性格。
1913年8月,加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
此后历任团、旅、师、军长及总指挥,并曾任宁夏省主席。
吉鸿昌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在中,其所率部队被称为的“铁军”。
吉鸿昌自1926年开始,逐渐接受到共产党的主张,长期与共产党员来往密切,并接受许多共产党员进入部队。
在对我进行第一次围剿时,吉鸿昌所部以种种托词,按兵不动。
他曾化装进入鄂豫皖苏区参观,准备起义参加红军,但因故失败。
此后,吉鸿昌被解除兵权,并被强迫“出国考察”。
期间他一路宣传抗日,号召海外侨胞“用热血拥护祖国”。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上海,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
随后再次率旧部起义,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遂致失败。
吉鸿昌突围进入苏区。
这一年秋,吉鸿昌被批准加入。
吉鸿昌是坚定的抗日英雄。
他自己拿出6万元购买一批武器,秘密运到抗日前线张家口。
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胞军宣告成立,吉鸿昌为第二军军长。
6月开始,吉鸿昌被任命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北进,三战三捷,收复多伦,对全国抗日力量产生极大鼓舞。
然而,此时却派重兵进攻察哈尔,致使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
8月8日,日寇大举进攻多伦。
根据党组织意见,吉鸿昌命令部队分批撤出县城。
当夜,多伦群众伫立街头,含泪送行。
1934年5月,吉鸿昌在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成立了有各地反蒋抗日力量代表在内的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吉鸿昌任中央委员会及大同盟内的中共党团领导成员。
为宣传抗日爱国,大同盟编辑出版了机关刊物。
吉鸿昌用自己的钱购置印刷工具,并在他家三楼建立了简易印刷所。
他的家同时成了党在天津进行工作的主要联络站,大家亲切地称这个家为“红楼”。
此时,吉鸿昌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武装抗日。
根据党中央指示,吉鸿昌一面派人在白军中加紧策反工作,一面着手在家乡河南发动暴动,同时积极在各地发展人民武装自卫军组织。
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吉鸿昌临危不惧。
11月9日晚,在天津国民大饭店,吉鸿昌、任应歧正在与反蒋抗日人士会谈,房门突然被推开,两个特务开枪射击,吉鸿昌、任应歧均身负枪伤,被法租界工部局交给了国民党。
在狱中,吉鸿昌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痛斥蒋介石卖国求荣的罪行。
面对敌人的酷刑,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何应钦问他:“你为什么搞抗日活动?说出你们的秘密来。
”吉鸿昌义正词严地答道:“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跟你们祸国殃民,和日本暗中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才有秘密。
”接着又说:“我要救国,蒋要卖国,我不得不为抗日而讨蒋。
”当被问到“为何加入共党,危害民国”时,他坦然答道:“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人、为劳动群众、为全国国民、为全人类的正义进步而斗争的阵营里,我参加了为全世界历史上所未有的伟大工程,这正是我的光荣。
……你们当政七年来,掀起了无数次的内战,酿成了空前水旱浩劫,断送了东北,断送了热河,又快要断送华北各地。
你们的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曾‘危害民国’?”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殉难的日子。
他在给妻子的遗嘱中写到:“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据当时的天津《大公报》报道,最后时刻,吉鸿昌披上黑色斗篷,大步走上刑场,一路上“态度从容,谈笑自若”。
在地上写完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后,他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接着又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当刽子手在吉鸿昌面前颤抖地举起枪时,他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1945年,党的“七大”时,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
建一流管理创一流企业这句话是否有语病
精细管理:是指企照五精四细的思路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造的工程。
五精四细细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内涵是: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
指在工作中,将各种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面落实,既要从宏观上统筹,又要在微观上研究与落实.这个名词最初是由山西省灵时县教育局长田应松在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并被各行业广泛流传.例:严格精细管理创建一流粮库 山东淄博周村国家粮食储备库,坐落于周村北郊镇,现有干部职T40人,总占地120亩,拥有高大平房仓15栋,仓容。
万吨,固定资产2210万元,系中型国家粮食储备库。
近年来,储备库以“建一流粮库、创一流管理”为奋斗目标,精细管理求发展,科学储粮上水平,逐步建成了“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储备粮精细化管理模式,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区粮食系统先进单位”,区级文明单位和红旗单位,被市政府授予“绿色文明家园”和“花园式单位”,被省粮食局评为“山东省储备粮规范管理示范库”和“全省粮油仓储工作先进单位”,被共青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
一、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上水平 l、细化管理制度。
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了《周村国家粮食储备库规范管理标准》,明确了包括24项业务制度、1项财务制度和1项人事制度在内的26项管理制度、8项技术规范和9项工作标准,对管理和储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量化、细化,使库区管理真正做到了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确保了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责任。
2、健全完善考核体系。
进一步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制定了百分考核办法,每丹定期不定期检查,做好记录,把考核工作做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督促点,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自2000年开始,企业连续七年实行虹旗仓考评制度,由主任亲自带队,对各仓的粮情安全;帐簿记录、仓内外卫生、仓储设施、一口清等4个太项)8个小项的内容进行综合评比检查,次丈提高了职工的参与意识。
目前,“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已在全库形成共识,考核机制的形成,促进子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执行奖惩兑现。
考核小组每月对考核情况进行公示,并结合每月的民主测评情况,直接与干部职T-E资挂钩。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现象我们当即指正,’并对责任人进行罚款。
对民主测评不合格人员实行待岗政策,保证制度的严肃性。
通过制度体系和监控体系的完善,杜绝了管理过程中的主观和随意,基本实现了管理无死角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二、加大投入,科学保粮,努力提高仓储精细化管理水平 1、完善配套,整合基础。
自2005年起,企业一直把完善仓储配套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先后投资200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改造:粉刷了仓房外墙,改建了库区院墙;将仓房的爬梯;护栏及通风口统一油漆为兰色;更换了仓房配电箱,所有仓窗均安装了防雀虫装置,增设了密封管槽,改善了仓门的气密性,提高了熏蒸效率;安装了仓内照明设施,购置了地上通风笼,配备微机测温系统,环流熏蒸系统等;库区内维修了排水设施,翻新了路面。
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13万元安装了储备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库区局域网,实现了库区管理信息化。
通过改造,所有仓房的设备、设施得到更新,储粮功能得到完善和提升,为安全储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科学创新,绿色保粮。
企业在全面推广三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发明创新;探索储粮新途径。
一是成立粮油科技攻关小组。
由主任任组长,抽调精干力量,下拨研究经费,为研究创新提供了崭新舞台。
二是选择研究课题。
先后开展了多项储粮实验,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混合环流熏蒸技术、高大平房仓药剂混合环流熏蒸杀虫试验均获得了成功。
其中论文《敌敌畏缓释块诱杀书虱研究效果》、《膜下环流通风降温的应用》及《粮面膜下混流熏蒸技术探索应用》分别在《齐鲁粮食》、《中国粮油食品科技》和《粮食储藏技术创新与仓储精细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得到了粮食行业的肯定和认可。
三是广泛应用“三低、双低”等绿色储粮技术使库区科学保粮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加强粮食质量管理,确保库存粮食储存安全 1、建立和完善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
成立了粮食质量检化验室,投资近20万元购置了各种常规检验仪器、设备及药品,多次派出骨干力量参加国家、省、市粮食局的培训,检测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安全储粮做好了基础保障。
2、严把粮食出入库质量关。
制定了粮食检验流程??,实行三级检验办法,即化验人员抽样初验,保管员复检,防化人员随时抽检,任何一方发现粮食达不到标准,都有权拒收。
对入库的储备粮全部过筛除杂,不合格的粮食拒绝入仓,化验员、保管员及相关责任人在检验单上相互签字。
由于责任明确,措施到位,为储备粮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夯实了基础。
四、安全创新;平安运行,为企业管理保驾护航 1、落实责任制。
建立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安全保卫、安全用电、消防、药品的储存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出现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决不姑息迁就。
2、加大投入。
投资6万元配备了红外线数字监控系统、周界报警和巡更报警系统,与周村公安分局实行联网互动;投资1万元加大了消防安全设施、物资、器材的配置和检查维护,从设施建设上做好了基础保障;投资1万元在库区内安装了避雷设施,并通过了区气象局和相关部门的验收,为安全储粮提供了有力保证。
3、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检查。
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做到每月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强化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组织消防应急救援演练,大大提高和增强了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每一名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在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打紧扣”。
五、提高素质,注重学习,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
近年来,组织员工共参加省、市粮食局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达100余人次,占职工总数的100%,且参训人员全部取得了资格证书。
为增强职工学习意识,对通过自学取得学历及专业证书的,均按照比例给予报销。
2、“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坚持不懈地学习。
“走出去”,就是借鉴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
多次组织职工到全省先进库区参观学习,并写成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请进来”,就是聘请粮食储藏和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
连续两年举办了“粮食管理培训班”,聘请市局和有关单位的专家讲课,对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积累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坐下来”,就是制订全年学习计划,掀起学习热潮。
组织干部职工对粮食制度法规进行反复学习,认真讨论,并采取写体会、讨论发言、考试测验、现场提问抢答等形式,学习氛围空前浓厚。
3、坚持以人为本,烘托良好的文化氛围。
投资10万余元,在办公楼前新建两处企业文化宣传栏,并在库区醒目位置设计制作了“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大型户外标语。
在办公楼内由职工自行设计制作了印有警句和格言的企业文化宣传牌,营造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建立职工之家;增添报纸、书籍等、“精神食粮”,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
以体育为“媒”,承办了三届周村区“储粮杯”网球公开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积极开展业务技术比武,在2006、2007年全省组织的仓储业务考核中有3名伺志各列前茅,有1名同志在全市仓储业务技术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
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两周年之际,举办了钢笔字书法比赛;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等;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进取、认真、宽厚、和谐”的八字行风自觉融入到工作实际中,铸就了一支作风过硬、思想过硬、纪律严明、敢打硬仗的“粮食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