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图解格言

图解格言

时间:2016-05-08 03:36

那位大神有围棋格言200句图解跪求

围棋三字经:学围棋 有捷径 懂格言 战必胜 金子角 银子边 草肚皮 在中间 挂敌角 宽处来 遇分投 阔处逼 抢急所 胜大场 天王山 必先占 入中腹 争正面 若能跳 不要长 初行棋 莫打劫 缓三气 不是劫 早开花 三十目 提龟甲 五十目 空三角 是愚形 遇方形 点中间 二拆三 三拆四 三间拆 有打入 被镇头 小飞应 被觑断 看清粘 穿象眼 莫两行 遇难题 用小尖 一间跳 无恶手 有挖断 要提防 二路子 不要爬 四线子 不可压 三线子 立再弃 二路飞 可渡过 压强棋 不压弱 断哪边 吃哪边 棋筋子 不能舍 残废子 不要逃 连续打 多俗手 扭十字 长一方 棋拐头 力如牛 二子头 马上扳 能不打 则不打 能不冲 就不冲 小飞形 不要冲 防跨断 要看清 双关子 勿觑刺 相思断 可连通 敌来靠 我必扳 拆有断 莫遗忘 二一路 多妙手 破敌角 优先走 大猪嘴 扳点立 小猪嘴 打劫杀 有厚势 不围地 布阵势 攻来敌 消敌空 要缓进 遇厚势 莫靠近 攻弱棋 要宽松 治孤子 多用碰 攻宜飞 逃要跳 整棋型 托断靠 漏风空 不要围 应不好 则脱先 遇对杀 气算清 紧外气 再劫争 有单眼 可杀瞎 敌有眼 大眼杀 大眼气 莫忘记 直曲三 是三气 丁方四 有五气 刀花五 有八气 葡萄六 十二气 两边扳 长一气 收官子 争双先 搞不清 就扳粘 一方地 难取胜 占四角 正穿心 勤判断 数虚空 有成算 定方针 能赢棋 不闹事 处劣势 闹天宫 肉搏战 不拘形 胜负手 建奇功 三字经 要牢记 运用好 定胜利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得到你的采纳。

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例子。

常用的标点有句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略号、书名号等。

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

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

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

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

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

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

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你的车。

”则错误。

)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

)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

),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

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

如:(41) 日期: 10月20日 地点: 县剧院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

(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

(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

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

”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

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

),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 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 表分项列举。

7、 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

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

一部,两部,三部……。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

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

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如:(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详细

弗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自我、超我。

1我:位于人格结构的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书签制作方法图片雷峰名言

1、首先,在白纸上画出小骷髅头的形状  2、然后,剪出来  3、接着,用彩纸剪出眼睛的部位,形状随个人喜好了,圆形、五角星、心形都可以  4、用固体胶粘好眼睛后,用签字笔画一个小鼻孔  5、将画好鼻子的小骷髅头粘在黑色的硬纸上面,用刻刀刻好边缘,书签就做好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 雷锋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 雷锋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 雷锋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 雷锋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 雷锋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 雷锋

如何理解“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按本色做人,是个出发点,也是个落脚点。

领导干部不管当多大官,前提都是要立足做好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先做人后做官,没有好的人品就谈不上好的官品。

本色做人,就是不能忘本。

领导干部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来自人民,是一名党员。

不能淡忘公仆本色,不能忘却民为邦本的道理。

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人群中普通的一员,才不至于高高在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只有意识到自己是普通党员的一员,才不至于忘乎所以凌驾于组织之上,甚至以个人意志代替组织意图。

这样,才能在做一个好人的基础上做一个好官,才能淡化官本位思想,做到清正廉洁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按角色办事,是个行为规范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而言,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办事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权力行使更有明确的要求。

按角色办事,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摆准位置搞好定位,谨守规矩,不做出格的事情。

既要“在其位谋其政”,也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越位和缺位。

该担当的责任,要义无反顾的担当,不能推诿扯皮,不能虚与委蛇。

要按照规矩按程序办事,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汇报的要汇报,不能违反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自作主张。

不该觊觎的权力,更不能心生邪念甚至暗度陈仓。

要有清醒的角色意识和严格的纪律意识,办好该办的事情。

按本色做人和按角色办事,二者融会贯通密不可分。

按本色做人是前提是底线,按角色办事是要求是保障。

不能本色做人的官,很难做到按角色办事;相反,守规矩按角色办事的人,往往是能守住底线的人,进而是能本色做人的官。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坚持议行合一,做到言行一致,从思想上定好位,从纪律上绷紧弦,从行动上站稳脚,才能走好从政为官的每一步,才能走好平安幸福的人生路。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