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朱子治家格言距今多少年

朱子治家格言距今多少年

时间:2015-07-05 16:16

什么是家训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

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

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注重家法、国法(二)、和睦宗族、乡里(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四)、合乎礼教、正名分(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六)、修身齐家

和“半紫半黄”类似的词语有哪些

1、半瞋半喜拼音:bàn chēn bàn xǐ成语解释:瞋“嗔”,生气。

形容欢喜中责备成语出处:《动摇》:“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

” 2、半疑半信成音:bàn yí bàn xìn成语解释: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语出处: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3、半文半白成语拼音:bàn wén bàn bái成语解释:亦作“半文不白”。

文言和白话夹杂。

成语出处:《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 4、半青半黄成语拼音:bàn qīng bàn huáng成语解释: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

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

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5、半丝半缕成语拼音:bàn sī bàn lǜ成语解释:缕:线。

半根丝,半缕线。

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请问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是不历史罪人

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人物之一,他从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

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

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

曾国藩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从文才上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

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官吏中如此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

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他推崇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

尤其他曾主张或奏明皇上,提出治理天下之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

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

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

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

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之患。

”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又须皇上以身作则。

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从武将上说,他本不具备先决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呖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征战毕生,直至卒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二)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庠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

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已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

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

写字或阳刚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

文章写作,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

要注意详略得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

“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

无法抹杀,也无须抹杀。

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二、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

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

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

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选 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

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

如“用兵动如脱兔。

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不可轻取人财”。

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

“功不必自已出,名不必自已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褒贬不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

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

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予以简单、片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求。

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

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三)轶事点滴“独服曾文正”之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

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

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

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

曾“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

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

他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

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子”。

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

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四)大事年表1811年(嘉庆16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20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

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6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10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一年后转入湘乡涟 滨书院。

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

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岁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16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

至长沙,与刘容、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18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19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

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

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

本年 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20年)30岁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21年)31岁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

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

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更治。

1842年(道光22年)32岁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 不出门。

1843年(道光23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

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

12月,充文渊阁校理。

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1844年(道光24年)34岁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

派充翰林院教习庶 吉士。

1845年(道光25年)35岁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 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26年)36岁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

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

夏秋间,养病城南报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27年)37岁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

11月,钦派武会试正 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48年(道光28年)38岁3月,子纪鸿生。

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

1849年(道光29年)39岁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

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30年)40岁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

“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

7月,兼署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

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2年)42岁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

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

行抵安微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

10月初抵家。

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3年)43岁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

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

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

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

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

派人赴广东购买洋 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4年)44岁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

发布《讨粤匪檄》。

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

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

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

10月14日取武昌。

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

7天后收回成命。

改赏兵部侍郎衔。

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5年)45岁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

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

”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6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

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

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7年)47岁2月27日,其父去世,偕第国华回籍奔丧。

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

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8年)48岁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

第国华入李幕。

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

8月5日,抵武昌。

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

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

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9年)49岁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

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

2月,作《圣哲画像记》。

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10年)50岁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

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0月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

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

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61年(咸丰11年)51岁8月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

25日,移住安庆。

11月20日,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12月,在安关刨办内军械所。

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52岁1月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

2月14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

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

5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

7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

9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东树、戴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

12月,其第曾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

年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气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同治2年)53岁1月28日,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

5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

6月13日,石达开兵败大渡河。

9月,与容闳见面,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

12月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3年)54岁1月,派李凤苞测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

5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

6月3日,洪秀全病世天京,其长子继位。

7月19日,湘军攻恰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7月,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

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8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10月,行辕移驻安陵。

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

12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4年)55岁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

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

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已养廉银中捐款课奖。

5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

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0卷,交金陵书局出版。

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

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

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

10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

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

1866年(同治5年)56岁3月,由徐州赴济宁,沿途谒孟、孔、曾诸圣墓。

9月24日,捻军突破防线,进入山东。

连续2次请假,在营调营。

10月,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

12月,回任两江总督。

1867年(同治6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

同时拟设译书馆。

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

6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同治7年)58岁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

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

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

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

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8年)59岁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

6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

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

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9年)60岁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

奏准病假一月。

5月续假一月。

6月,天津教案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

7月11日,抵津。

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

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胁,曾国藩严词拒绝。

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

”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

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

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

10月17日,起程南下。

11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

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10年)61岁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

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

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61岁生日。

1872年(同治11年)62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

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

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3月1日,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

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

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

追赠太傅,谥文正。

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

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

出自朱子家训的成语俩个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来之不易来之不易 [lái zhī bù yì] 生词本基本释义来之:使之来。

得到它不容易。

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出 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例 句考上大学,~,可得要继续努力。

近反义词反义词 轻而易举成语接龙易于反手 手不释卷 卷甲束兵 兵贵神速 速战速决 决断如流 流离颠顿 顿足捶胸 胸中无数 数九寒冬 冬扇夏炉 炉火纯青 青蓝冰水 水落石出 出谋画策 策名就列 列功覆过 过隙白驹 驹窗电逝 逝将去汝 汝南晨鸡 鸡肠狗肚 肚里泪下 下气怡声 声罪致讨 讨类知原 原原委委 委过于人 人事代谢 谢家宝树 树碑立传 传为美谈 谈笑封侯 侯门如海 海沸山裂 裂裳裹膝 膝语蛇行 行不由径 径一周三 三头六面 面谀背毁 毁不危身 身价百倍 倍道兼行 行号卧泣 泣不可仰 仰不愧天 天上麒麟 麟角凤距 距跃三百 百万雄兵 兵贵先声 声名鹊起 起早挂晚 晚节不保 保境息民 民殷国富 富家巨室 室如县罄 罄竹难穷 穷寇勿追 追风蹑影 影只形孤 孤傲不群 群龙无首 首下尻高 高才大德 德輶如毛 毛森骨立 立时三刻 刻画入微 微乎其微 微显阐幽 幽期密约 约法三章 章父荐屦 屦贱踊贵 贵耳贱目 目瞪口歪︾查看更多百科释义释义 来之:使之来。

得到它不容易。

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百家姓的排名依据是什么

丰顺县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文荟萃、 风景如画的温泉第一乡。

她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与潮汕平原接壤;西距广州市公路里程400公里、深圳300公里,北距梅州68公里,南距汕头68公里。

梅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206国道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有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

全县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6万。

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8%,耕地仅占7.2%,是广东省47个山区县之一。

区内,山体庞大,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7座,粤东最大的生态之源八乡山奇峰重叠、云雾缭绕,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避暑胜地;河流纵横,分属韩江和榕江两大水系,其中韩江为粤东第一大河; 冰臼奇观,在韩江支流白溪(龙鲸河),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冰川运动遗迹——冰臼群;温泉遍布,丰顺素有“九汤十八礤 ”之称,地热储量居亚洲第一,我国第一座热试验发电站就诞生在这里。

正是由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山形地貌,给丰顺留下了丰富的温泉、瀑布、山地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千字文读后感

《千字文》向我们诉说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无愧是我们的精神宝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正在尝试着按照它的行为准则去做。

四字涵盖了一句哲理,寓意深奥,但理解起来并不令人发忧,毕竟它是取源于生活。

小文章大寓意,取其精华,传之美德。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情与景,景与情相互交融,彰显出生活的乐趣

  游鲲独运,凌摩绛霄,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学做鲲鹏飞千里,我们已经长大啦,并不需要事事依偎父母,独立意识带给我们勇气,心中已有一个高志向,为它去奋斗,坚定的信念带给我们动力,振开双翅,昂起头,面对湛蓝的天空,怎么不心生欲望呢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光辉永远朗照青春期是我们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中,我们可以更快地进步,得到更多地锻炼,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人格价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怎能轻易的放弃,不为此一搏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和时间赛跑才能抓住青春期的手,时间总是不善待每一个人,悄然流逝无声无息,你不吝啬时间,它就会对你吝啬经得起时间考验,坚持到最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要做时间的主任,做一个青春无悔的人。

不要为那过去的失败而懊悔,不要为那错误而谴责自己,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忧郁,正如大张伟《奋斗》中唱到的过去将不会再有,拍拍身上的尘埃,去继续追赶时间吧

不要向它臣服,争分夺秒,用我们的行动证明一切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普照大地我们的生命力以运动做载体,越活跃越强劲有力。

未来距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大可不必去做幻想的们,倒不如我们去创造今日的辉煌太阳光辉永远朗照,正如我们的潜力厚积薄发,只是我们过于疏懒了我们应懂得年矢每催,去学习曦晖朗曜的内涵。

  这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却显露出这么多的杂合理,更何况是千字文呢

无论它的内容是多么丰富,但是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我们,去付出汗水,去改变自我,最终以收获的甜蜜告别苦泪

相信它-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宝宝不爱吃饭

婴儿不爱吃饭是常有的。

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1、正常的发育减速,吃的要求也少了,大约在一岁末会出现这个情况;2、一种自主的萌芽。

这种自主可以出现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在穿衣服,洗澡、睡觉之前等,不愿意任人摆布(喂食也是一种摆布);3、玩兴正浓,比如敲打玩具、搭积木,撕纸、扔东西等,不愿意停下来;4、某一次被烫过、被“凉”过。

被噎过……,有记忆,不愿吃东西;5、饭菜做得不合口味,或过咸或过淡、或块儿太大或太硬等,也影响食欲;6、吃饭的环境有太多分心的人或东西,比如有爷爷奶奶看着、有小鸭子、小熊猫、小黄狗在看着他,太有诱惑力了;7、生病、疲倦情绪不佳刚睡醒、也会不想吃。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1、对于正常的短时减速以及自主性格的萌芽,可以等待,思想上知道了就行了。

2、吃饭以前三五分钟给他洗手、戴围嘴,离开玩玩具的地方,坐在一个安静的,很少分心的地方喂他吃,也不要有别人看着他吃。

3、要耐心,把吃的东西切碎,撕小,一次喂一小口,等他吃完了,再喂第二口,不要让他噎住,给他可怕的经验。

4、饭菜的口味要掌握好,不要太淡或太咸,不要用味精,要注意色、香、味。

5、他坐的位子要适合你喂食的高度,最好能有一点约束,比如坐在前面带横板的高脚椅子、有圈的小椅子里面等。

6、不要催赶,不要让他产生厌恶吃饭的心理。

7、不要太固守吃饭的时间,灵活掌握,在你认为他应该吃饭的时候(比如距上一次吃饭三个小时)给他吃,他不想吃,可以推迟半小时到一小时试试,或者反之,也可以提前给他吃。

8、要做爱吃饭的榜样。

当你吃饭时,兴致勃勃,什么都爱吃,让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9、在他疲倦,情绪不好时,不要勉强他吃,可以等待他恢复精神,情绪正常时再吃。

10、如果怀疑他有病,可带他到医院检查,吃一点帮助消化的药也好。

11、只要孩子身长,体重合乎标准,吃得少一点也不要紧,不必太耽心,过一段时间他会好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