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有哪些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
我望着他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记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
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呶,祝一切都好,马克西姆
阿列克赛一九零七年,三十九岁的高尔基,住在意大利卡普里岛从事创作,他的年刚十岁的儿子马克西姆·阿列克赛·彼什柯夫,曾随母亲一同到卡普里岛看望父亲。
当时高尔基刚写完长篇小说《母亲》。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几天。
分别后,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上面这封信。
这是一封家信,也是一首精美的含义隽永的散文诗。
文辞优美,哲理浓郁,洋溢着一个作为父亲的有良心的作家对儿子的诚挚的爱和殷切的希望。
信一开头,高尔基就情意绵绵地告诉儿子,他正望着儿子栽种的鲜花,凝想着:儿子留下了多么“美好的东西——鲜花”。
鲜花,象征着儿子纯洁的心灵,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品德,高尔基抒写的对鲜花的热爱里饱含着对儿子的热爱。
父子之爱,毕竟还局限于个人之间,大作家想得更多的是普通人民。
于是信的第二段由鲜花自然地生发出联想,希望儿子不仅要给自己的亲人,还要给所有的人们留下美好的“鲜花”,进而留下美好的“思想”,美好的“回忆”,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生活目的和生活内容。
信的第三段,进一步将这种联想升华,“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格言式的睿语,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邃的人生哲理:一个人不能一味地孤芳自赏,脱离人群,不能一味地追求名誉地位,而应该把自己随时放在群体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大家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而不是把自己居于他人之上,这样,你才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猎取知识和本领,也是一种“拿”,这种“拿”也是愉快的,因为这种“拿”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更多地“给”,为社会,为民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获取是一种幸福,给与也是一种幸福,而且是更大更高境界的幸福。
当你做到了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是最幸福,心灵最丰富的一个人。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给,就是奉献.拿,就是索取.意思是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家考虑,为社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