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治国安邦格言警句

治国安邦格言警句

时间:2015-02-19 15:02

孔子有哪些治国安邦的名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为政》

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

天下为公——孙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列子·》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020.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021.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023.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5.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026.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02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8.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9.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030.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032.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034.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035.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036.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038.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039.矜持规矩,慎作方圆。

040.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044.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045.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046.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047.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0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049.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050.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051.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053.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054.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无骨气五尺肉,心不染尘千秋魂。

056.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政;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

057.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

058.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

059.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060.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

061.为人谦和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062.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

063.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064.知取舍,求同存异,志可行也;知明暗,弃恶扬善,品可标也;知偏正,秉公废私,名可昭也;知清浊,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为官一任,廉洁是根本。

06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068.贪心由微而起,贪不遏则害人害己;嗜欲因纵而虐,欲不止则迷心毁身。

069.做官如航行——当以公正为船,廉政为舵,勤政为帆。

070.执政莫忘本,得志莫骄纵。

071.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072.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07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74.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075.源清流自洁,身直行始正。

076.做事最怕生贪欲,为官最难秉公心。

077.多闻己过,广达民情。

078.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之要,贵在用人;为官之要,贵在清廉;清廉之要,贵在砺人。

079.太阳在选择中上升,流星在选择中下沉,人生的辉煌和沉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间。

080.为官莫贪婪,贪婪如飞蛾赴火;处世勿侥幸,侥幸是以身试法。

081.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082.眼睛一旦盯住金钱,心灵便会失去光芒。

083.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替国肃贪;一副柔肠,一腔热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084.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085.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086.谋事之基要实,方成大业。

成事之道要正,才能远行。

087.做“公仆”情系百姓,当“清官”勤廉为本。

088.铜臭铸就镣铐,清廉闪亮人生。

089.公生明,廉生威。

090.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

091.常闻贪欲丢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092.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093.心似秤办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

094.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095.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

096.一身正气人品如山,克勤克俭两袖清风,胸怀似水任劳任怨。

097.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098.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099.一身正气,求真求实求真理;两袖清风,为党为国为人民。

100.做人不失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为首不失严。

101.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102.为官一生不求名,从政一世不图利。

名言名句

不流眉毛上的汗水,就要留眉毛下的泪水。

这个名言我很喜欢,他形象的说明了努力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并且告诉我们,要成功就要付出很多。

读万卷书下一句名言警句是什么

李德明(981~1031) 西夏王国的奠基者。

李继迁之子,小字阿移。

李继迁死,李德明嗣位,年二十四。

对内保境息民,恢复生产;对外附辽和宋,专力向西发展。

1005年,辽册封他为西平王。

次年,宋授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并允许在保安军设立榷场。

李德明统治后期,西夏农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

西向进兵,杀吐蕃大首领潘罗支,夺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又出兵攻打甘州(今甘肃张掖北)回鹘,初战失利,乃陈兵阻绝其通贡宋朝的道路。

1028年,派子李元昊须兵消灭了甘州回鹘。

两年后,又略取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东)。

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

他营建宫室、馆驿、桥道,讲定礼仪制度,追尊李继迁为皇帝,立李元昊为皇太子。

1020年,由西平府迁都怀远镇(原属灵州,今宁夏银川市),改名兴州。

1031年死。

景宗时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陵号嘉陵。

4,野利任荣 西夏文创制人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

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

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5,夏崇宗 西夏皇帝 夏崇宗(1084—1139),名乾顺。

夏惠宗长子,梁氏生。

西夏皇帝。

其祖母梁太后晚年得孙,十分钟爱,常亲自提抱着顾。

天安礼定元年(1086)七月,太后和秉常先后去世,乾顺即帝位,年仅3岁,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辅政。

是年八月改元天仪治平。

次年(1087)正月,宋朝遣使册封乾顺为夏国王。

6, 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 李元昊--西夏皇帝 宋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初五,一个婴儿在灵洲(今宁夏灵武)呱呱坠地,他刚出生就啼声英弃,双目炯炯。

他就是后来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李元昊。

少年时代的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

他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7,杨景周 清代末期曾任平罗、中卫等县知事 杨景周:原名兆熊,又名云浚,字景周,号佛华,行一,出生于清代末期的安徽省怀远县,学历邑庠生,南京高等学堂理科毕业,格致科举人,分部七品小京官,三年以后,主事用。

后至甘肃省历任西宁、平罗、岷县等县知事。

任中卫县知事曾获六等嘉禾章。

离任返里后,曾任师资养成所所长,怀远县立初中校长 8, 王树楠 进士,历史学家,清代末任中卫县知事、庆泾固道道员, 王树楠(1851—1936年)字晋卿,祖籍热河承德直古北口小兴州,生于直隶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邓家庄耕读之家fassdafsdasadfsfsdafsdafsadsdffsdafdsafsdadffdsaf。

王树楠七岁入家塾,八岁学做诗,“龆龄颖异,出语惊人”。

十六岁入邑庠,(注:邑庠:县学堂。

)次年补廪膳生。

1872年以读书优异被举荐为贡生,朝考以教职候选。

当时直隶总督曾国藩聘请其祖父在省城保定莲池书院讲学,他在书院随读。

曾国藩闻其名,专门召见指导读书治学、诗古文义法,训勉鼓励,谈话两个多小时,他深以为荣。

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见其文章,拍案惊赞,十分赏识,称之为“苏长公后第一人”。

24岁被聘为通志局修纂,26岁考中举人。

在志局先后任职十二年,同时继续在莲池书院攻读治学。

他素好考订之学,以文会友,结识了劳乃宣、吴汝纶、曾纪鸿、薛福成、朱采、赵铭等一代名士,相互质疑问难,获益良多,但在科举考场中却屡次失意。

到1887年36岁才会试中进士。

初被点任户部广西司主事。

他自感小京官碌碌无为,徒耗岁月,而地方官尚可直接为民造福,实现治国安邦抱负,于是报请外放,改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仕宦生涯。

1886年后,历任四川青神、资阳、富顺、宁夏中卫县知事。

9,孙朝捷 宁夏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嘉峪关营游击。

孙朝捷,清代将领,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任甘肃嘉峪关营游击。

10,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

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 11,黄自元 清代光绪年间任过宁夏知府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

光绪年间任宁夏知府, 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

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自元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 12,司九经 清代康熙时宁夏人,官至总兵 司九经,字圣典,清代将领,甘肃省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以凉州把总随征昭莫多有功,累擢至宣化镇总兵。

后因故罢归,康熙末以准部攻扰西藏,清军西征,战死于西海。

司九经一辈子骑马打仗,征川、滇、塞北及西藏,平定边疆,过着艰苦的军旅生活,受人赞扬。

13,马德昭 清代晚期任固原提督 马德昭,回族。

生卒年不详,号自明。

四川省阆中人,青年时以武生投于清将向荣部下,以功得参将称号。

因病归乡休养一段时间,后又被清廷起用守卫黄河。

因在河南、陕西间作战有功 14,刘芳名 清代顺治年间任宁夏总兵 刘芳名,字孝五,(

—1660),清朝将领。

明末清初宁夏(今银川市)人。

明末为吴三桂属下,官柳沟总兵。

后随三桂降清,仍原职。

顺治元年(1644),因罪削职,改隶汉军正白旗。

二年,调宁夏总兵。

训练家乡子弟,镇压农民起义军,擢四川提督。

旋授右都督,仍镇宁夏。

六年,攻杀叛将刘登楼。

又疏陈在宁夏充实人口,发展生产,被采纳实行。

十六年,奉调福建,驻江宁(今江苏南京),对郑成功作战。

旋病卒。

15,清朝末期“西北五马”的兴起 “五马”家族虽然同是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又均系回族穆斯林同胞,且皆为马姓,但他们在祖籍地和祖源上却出于不同省区、互不相关的3个家庭———祖籍陕西省的马占鳌家族、祖籍甘肃省的马千龄家族和祖籍青海省的马海晏家族。

一、西北回族武装力量的生成 自乾隆末年起,西北回族穆斯林人民反清斗争屡兴不已,至同治年间则汇集成为一场持续十余年、遍及陕、甘、宁、青、新五省的巨大民族运动。

这次运动正是诸马起家的开端。

16, 杨增新(1862—1928),字鼎臣、子周,号荩臣,男,汉族,蒙自县人。

曾任新疆都督兼市政使。

清光绪十五年(1889),杨中己丑科第127名进士,被选用甘肃中卫县知县。

时该县百姓不堪官府和富室压迫剥削,揭竿起义。

杨督兵镇压有“功”,被摆升河州知州,后迁任甘肃武备学堂总办。

三十三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次年经新疆巡抚联魁保荐入京,陛见慈清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调任新疆阿克苏道尹。

辛亥革命前夕,又调任镇迪道尹兼新疆提法使。

17,王祯 清末民初任七星渠总领 王祯:宁夏中宁县恩和乡人,卒于1918年3月5日,曾率乡亲们在孙家滩开渠十四里,由北河子引水灌溉,名“王祯渠”,即后来的安滩渠。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祯被推任七星渠总领,任职二十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创修红沟倒虹吸水洞,一直使用到民国27年。

民国6年又创修成七星渠口进水涵洞,使七星渠与清水河山洪分流,其分流作用后来失效,但控制渠道进水进沙的作用显著。

到1958年按原方位改建成进水闸 18, 傅 清 清朝大臣,任过固原提督 傅清(?-1750)清朝大臣,固原提督。

姓富察。

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之次子,大学士傅恒之弟。

初为侍卫,历官至天津镇总兵、固原提督。

乾隆中,先后以副都统、都统衔两次出任驻藏大臣。

请复通藏塘汛,防备准噶尔。

乾隆十五年,西藏继任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勾结准噶尔阴谋叛乱时,设计杀死叛首后被围自杀。

追封一等伯爵,谥襄烈。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