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诫子书意义.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我们现代人学习古人的时候,就应该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中国古代的很多理念到现在还是影响着我们这些人,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长年累月所总结出来的,很多都是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和借鉴的。
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的,诸葛亮做了一个很好的概括和总结。
在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认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其实在现在这种思想也是对的,非常有现实意义。
首先,每个人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好,然后才能管理和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如果大家都做的很好,做任何事都尽心,尽力,尽性,尽意,那么家庭和国家就肯定能管理好,治理好。
所以,这关键还是要从自己做起,做好修身和养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