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的主题思想
本文主要写了吕伟跳水动作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对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伞运动员而自豪,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用一个句子来概括《“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在课文《“飞天”凌空》中,哪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第二三段第四段分别是吕水动作的起跳,腾空水的描写,属于正面描写。
第五六段分别写有观众的反应,裁判给分,观众赞叹,属于侧面描写。
而第一段起跳前,既有吕伟的神态,又有观众和环境,属于正侧面结合。
“飞天”凌空一课文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请举三个例子
如: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以白云、飞鸟的动,反衬吕伟起跳前的静和优雅)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运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吕伟起跳时的优美)3、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拟人,写出了入水时与水的融合,突出了水花之小;仙女则呼应了开头起跳时的描写,也回应了题目)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妙处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 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 。
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
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
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
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
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
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
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
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飞天凌空是什么短语
飞天凌空是并列短语,“飞天”和“凌空”两个词都是动词。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写作的新闻 [1] ,最早见于《光明日报》 [2-3] 。
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何妙处
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 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增加了特写的文采,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