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英文引用格言是否需要斜体

英文引用格言是否需要斜体

时间:2017-08-19 15:42

英语作文引用名言的标点符号怎么打

英语作用名言的标点符号:引号Quotation Marks(“’),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电脑键盘Shift+‘就是双引号,‘键就是单引号。

引号分单引号(single quotation marks) 和双引号(double quotation marks) 。

单引号只用在一个直接引语中所含有的另一个直接引语上。

1. 表示直接引语。

当直接引语超过四行或多于40 个字词时, 一般不用引号而改用黑体字以便与文章的其它部分界线清晰“Well, ”the foreigner said to him ,“ you look like an engineer. ”句号和逗号必须置于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 之内。

He told the gunman ,“I refuse to do that ”;his knees , however , were shaking even as he said those words.She called this schedule of activities her “load ”:work , study , exercise , recreation , and sleep.冒号与分号必置于引号外。

The teacher asked , “Could you understand me”?Did the teacher ask ,“Have they gone”?Did the teacher ask ,“They have gone ?”The frightened girl screamed ,“Help”!The fellow only said ,“Sorry !”He interrupted me , “Now , listen”——and went on saying.问号、感叹号和破折号有时置于引号之内, 有时置于外号之外。

如果所引内容本身是疑问句或感叹句或带有破折号, 问号、感叹号或破折号一般放在引号之内。

否则,放在引号之外。

2. 标明短篇出版物的标题, 诸如杂志、报纸上的文章、短诗、短篇故事和整部书的某一章节。

Have you read“The Old Man and the Sea”?Chapter three is entitled“The Internet . ”3.表示所用的词语具有特殊意义。

另外,当俚语出现在较正式的文章中, 也用引号引起来, 以表示文风的有意转变。

The report contained the“facts”of the case.The speaker owns a“fat farm”in California , which slims down rich overeaters for $2 , 500 a week.4. 用于表示引起读者注意的词语, 或读者不熟悉的特殊词语。

It is customary to say“Youpre welcome” whenever anyone says“Thank you. ”“SOS”is a message for help from a ship or aircraft when in danger.需要注意: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

如:Hamlet \\\/ Hamlet 《哈姆雷特》Winter‘s Tale \\\/ Winter‘s Tale 《冬天的童话》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求英文意大利斜体的字帖,最好是格言的那种

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

如: Hamlet \\\/ Hamlet 《哈姆雷特》 Winter‘s Tale \\\/ Winter‘s Tale 《冬天的童话》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对不起\\\/号前的是斜体字,但这里表示不出来) 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有时:标明短篇出版物的标题, 诸如杂志、报纸上的文章、短诗、短篇故事和整部书的某一章节可用“”。

Have you read“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hapter three is entitled“The Internet . ”

在标题中引用会议名称,如关于参加××会议的通知,该用书名号还是引号

既不名号,也不用引号 会议既书,也不是特指 当然,你的会本身有特指除外。

如查一教育”会议以下参考:书名号:《 》 〈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书名号(双书名号:《》,单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符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用在书名、篇名、歌曲名、影剧名、报纸杂志名和图表名等。

”(《重订标点符号手册》,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中华民国八十六年三月台湾学术网络三版) 书名号应成对使用,书名号内使用书名号时,使用单书名号。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书名号原为在文字下方(横写)或左方(直写)画浪线﹏﹏,现在中国大陆仅在古籍中配合专名号使用,但在香港及台湾仍被经常使用,但香港普遍学生都会因为麻烦而不会用横线的书名号,而改用中国大陆规范的“《》”。

由于电脑和网络运用的普及,加上传统书名号(﹏﹏)在电脑输入和排版上的不便,现今台湾也渐渐接受使用“《》”和“〈〉”做为书名号。

同GB\\\/T 15834-1955的规定不同,台湾在使用书名号时,有时可以在并非嵌套的情况下在篇章中直接使用单书名号。

[1] 在英文等西方语文中,则以斜体字标示书名,如“Harry Potter”。

范例 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歌曲名、影剧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例如: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作品。

你读过大江健三郎的《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吗

露易丝在著名的《美国自然科学家》杂志发表一篇《七弦鸟的研究》。

[1] 我很喜欢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很好看。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亦可用“间隔号”标示。

例如: 《孟子·梁惠王》 《荀子·正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的来历 书名号“《》”,开始时人们叫它“尖括号”。

它的用处是标出文中书籍、报刊、篇章、歌曲等的名称。

但它是后来才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还无此符号。

我国原来的书名号是一条曲线(波浪线)。

但因为这种标点符号排印起来费事,因此很少使用。

后来,为了印刷方便,节省人力物力,遇到书报刊名之类,就常用引号代替。

《》号原是俄文中的符号,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引号。

20世纪50年代,在学俄语的热浪中,不少人把《》搬用过来,用如引号。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感到不能老是用引号来代替书名号,于是就有人以《》号专用作书名号,久而久之,便被人们所接受。

几个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如: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引号引号种类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

引号应用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作用 1. 表示引语 2. 表示特定称谓 3. 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 表示否定和讽刺 5.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注意事项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编辑本段]应用示例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 2)“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 3)“怕什么

海的美就在这里

”我说。

③ 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

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

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

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

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

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

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

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

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引号总结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5: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什么是剧本

1、剧本是一种文学,是戏剧艺术创文本基础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2、内容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

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3、分类  按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动画剧本,微电影剧本,微动漫剧本等,小说剧本 ,相声、小品。

请问 天主教的圣经是谁创作的啊

(1)圣经分两大部分旧约和新约共计六十六部,,其中旧约39部,新约27部。

旧约分有律法书5部,历史书12部,诗歌智慧书5部,先知书17部。

律法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历史书: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下、 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

诗歌、智慧书: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

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

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 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新约有四福音4部,教会历史一部,书信21部,约翰的启示一部。

福音书四卷: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教会历史书:使徒行传‘保罗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以及保罗个人的书信,提摩太前后、提多书3卷。

其他书信: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和犹大书启示:启示录。

圣经是由40多位执笔者历经1600多年,用三种不同的语言(希伯来文,亚兰文,希腊文)在三个不同的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写书完成的。

圣经的执笔者各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他们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有帝王、政治家、先知、农夫、渔夫、牧人、祭司、医生、税吏、囚犯等。

他们写书所用的文体也各不相同,包括历史、预言、传记、诗歌、书信、箴言等。

虽然圣经具有这样的多样性,整体上却是一部统一的书,这真是个神迹

每个作者所写的部分都是必要的,为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服务,整体上和谐一致,毫无矛盾。

如此之奇妙,答案在哪里呢

圣经自称为默示之书(提后3:16),40多位作者同受一位真神的感动而写书(彼后l:21,赛34:16),结果才保持这样完美的一致性。

(2)《圣经》为基督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旧约全书》即犹太基督教经典,是基督教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

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

《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

原文为希腊文,后在欧洲译成各国文字,促进了欧洲各国语言、文字的形成和统一。

《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部书,一向被认为是宗教教义的经典,称为“圣书”。

它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其中《旧约》是犹太教的《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3部分。

内容涉及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还有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知识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许多作品,汇集了公元前1300年至前100年间的资料。

《新约》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是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

《圣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对于后人研究犹太史、西亚地区的宗教史、法律史、文学史和基督教的产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犹太教和基督教神学家,尤其是传教士、牧师都认为《圣经》是神圣的书,如果不是上帝亲自编写的,也是上帝在西乃山上向摩西口授、由摩西记录的,因而内容绝对正确无讹,永远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承认圣经的作者可能不止一个,但是他们都是受了神的默示,否则不会这么一致。

圣经不是只包括10个作者,而是40个。

它不是在一个世代完成,而是经过1500年;作者没有相同的教育、文化和语言;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文化有许多的不同,来自三大洲和三种语言;并且不只写一个题目而是数以百计。

然而圣经却有一致性,完全的和谐,这不是巧合或串通所能解释的。

圣经的一致性强而有力地证明它是神所默示的。

现在已有人证明并非上帝或摩西所做,而是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希伯莱人(包括以色列与犹太人),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他们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部最宝贵的文献,就是我们所说的《圣经》。

《旧约》学家、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理查德·埃利奥特·弗里德曼研究了《旧约全书》头5篇,认为它们是由4名作者在公元前922年~前622年(摩西死后几百年)间陆陆续续写成的,并由1名编辑将4个人的著作编辑在一起。

他认为《圣经》是真实和杜撰的混合物。

许多人认为,《圣经》的作者是一群人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词汇。

布兰迪斯大学《圣经》课荣誉教授萨尔纳认为,和《耶利未书》两本书的语言之所以有相似之处,很可能是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而不能说明《申命记》是由耶利未一人所写,《耶利未书》也不是耶利未一人所写。

但是福音派基督教徒和正统的犹太教徒一贯相信头5篇是由摩西所写。

他们认为《圣经》里的记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圣经》故事虽有重复,但并不能认定是由多人所写,“用不同的说法不断重复”相同的故事,只不过是为了得出同一个结论,其中任何一个故事都无法将其删改。

对上帝的不同称呼则是为了表示不同的职务——一个权威的上帝,一个慈悲的上帝。

但对许多虔诚的宗教徒来说,作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内容。

不管《圣经》的作者是谁,《圣经》是被宗教界所接受的范本。

而且不仅仅是基督徒们的“圣书”,因其本身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还为西方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成为欧美文学的宝库和土壤。

(3)圣经清楚指出哪些人是这本书的执笔者。

不少圣经书卷的开场白都很类似,例如“以下是......尼希米的话”“以下是......以赛亚所记的异象”“”耶和华有话晓谕......约珥说“等等。

(尼希米记1:1;以赛亚书1:1;约珥书1:1)有些历史记载则指明是由迦得,拿单和撒母耳记录的。

(历代志上29:29)此外,某些诗篇的题记也清楚表示执笔者是谁。

(诗篇79,88,89,90,103和127篇)由于圣经是由人执笔写成的,有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就宣称圣经跟其他书一样,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但是,这种说法有充分的根据吗一位作者与四十个执笔者大多数的圣经执笔者都承认他们是奉独一的真神耶和华的名,受耶和华或他派来的天使所指引而写下圣经的。

(撒迦利亚书1:7,9)在《希伯来语卷中》执笔的先知使用 “耶和华说 ”这个短语共有三百多次。

(阿摩司书1:3;弥迦书2:3;那鸿书1:12)他们所写的经卷的起头通常都有 “耶和华有话晓谕......何西阿”或类似的句子。

(何西阿书1:1;约拿书1:1)使徒彼得说,上帝的先知是 “受圣灵感动,把上帝的话说出来”。

(彼得后书1:21)圣经虽是由多分书卷组成,但这些书卷的内容全都互相呼应;圣经虽然有很多执笔者,但他们都一致承认上帝才是真正的作者。

换句话说,上帝让凡人担任他的秘书,将他的思想写下成为圣经。

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上帝用圣灵启示”使徒保罗说:“圣经全都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

(提摩太后书3:16)在希腊语原文中,译作“上帝用圣灵启示”的那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上帝呼气”,也就是说,上帝用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执笔者的思想,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们。

不过,在颁布十诫时,耶和华却亲自把诫命刻在石板上。

(出埃及记31:18)有时候,上帝会直接说出信息的内容,让他地上的仆人写下来。

出埃及记34:27就是一个例子,经文说:“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写下这些诫命......。

“”有时候,上帝也会让人看见异象,并让这个人把异象记录下来。

因此,以西结说他”看见上帝的异象“。

(以西结书1:1)类似的是,“但以理在床上做梦,脑海里看见异象。

当时他把梦写下来”。

(但以理书7:1)圣经的最后一本书启示录的内容也是通过异象传达给使徒约翰的。

约翰写道:圣灵控制我,我就置身于主的日子。

我听见后面有大声音,好像号筒声一样,说:“你所看见的,都要写在书卷上”。

(启示录1:10,11)执笔者的个人特色圣经的信息虽然由上帝启示的,但执笔者的个人特色并没有被抹杀,他们甚至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写下上帝的信息。

例如,圣经传道书的执笔者说自己“设法寻找可喜的言词,力求用正确的字眼写下真理”。

(传道书12:10)另一个圣经执笔者以斯拉为了编写历史记载,至少参考了14份文献,包括《大卫王大事记》和《犹大王与以色列王记》。

(历代之上27:24;历代志下16:11)福音书执笔者路加从头确切地考证了一切,决心顺着次序记述耶稣的一生。

(路加福音1:3)有些圣经经卷在字里行间透露了执笔者个人特点。

就以马太·利未为例,他在成为耶稣的门徒前是一个收税人,所以对数字格外敏感。

在四个福音书执笔者当中,只有他指出耶稣是被人用三十块银子出卖的。

(马太福音27:3;马可福音2:14)另一个福音书执笔者是路加是个医生,对于跟医疗有关的细节,他都记录得十分准确而仔细。

例如,他用了“发高烧”“满身麻风等措辞来形容耶稣所治疗的一些病人。

(路加福音4:38;5:12;歌罗西书4:14)由此可见,耶和华通常容许执笔者在写圣经时运用自己的措辞和风格,同时也引导他们的思想,以确保写下的内容正确无误,所传达的确实上帝的信息。

(箴言16:9)旷世杰作,大功告成要是一本书,它的执笔者有大约40个人,他们前后在1600多年间,分别于不同的地点写作,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在各方面都完全和谐一致,每一个部分都围绕着同一个奇妙的主题,这不是令人惊叹吗

如果不是一位真正的作者在背后指引他们写作,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耶和华必须任用凡人写下他的话语吗

当然不是。

然而,他这样做确实显示出他的智慧。

圣经之所以受世界各地的人喜爱,原因之一,正是执笔者下流露出人间各种真实的情感。

以大卫王为例,他甚至道出了自己在犯罪后所经历的内疚和悔痛,以及恳求耶和华宽恕心情。

(诗篇51:2-4,13,17,题记)虽然耶和华任用凡人来代笔,但是我们却可以像早期基督徒那样,对圣经充满信心,“不认为是人的话语,而认为是上帝的话语”。

(帖撒罗尼迦前书2:13)(4)汉译和圣经的相对性汉文明圣经:儒教十三经与《道德经》佛教圣经印度文明的圣经:印度教《吠陀经》波斯文明的圣经:祆教《阿维斯陀经》两河文明的圣经:巴比伦《埃努摩经》犹太教圣经:《塔纳赫经》基督教圣经:《新约》或《白话文圣经》基督教旧约基督教新约新旧约圣经的形成耶经的正确阅读法圣经的真实性(以下为敌基督观点)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网球王子中的“圣经”:白石藏之介 汉译和圣经的相对性汉文明圣经:儒教十三经与《道德经》佛教圣经印度文明的圣经:印度教《吠陀经》波斯文明的圣经:祆教《阿维斯陀经》两河文明的圣经:巴比伦《埃努摩经》犹太教圣经:《塔纳赫经》基督教圣经:《新约》或《白话文圣经》基督教旧约基督教新约新旧约圣经的形成耶经的正确阅读法圣经的真实性(以下为敌基督观点)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网球王子中的“圣经”:白石藏之介 圣经=儒家十三经圣经[1]两个汉字指的是正统儒家十三经,即《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唐书·艺文志》云:“自孔子在时,方修明圣经以绌缪典。

”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

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叫做“圣教”。

儒教是东亚古代最重要的意识形态之一,是汉字文化圈形成的基础。

儒教不是一个类似于西方亚伯拉罕诸教的宗教,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而是指的教化。

但是儒教有自己的圣经。

古代圣明的君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高深者,称圣人。

按《说文解字》,耳顺之谓圣,圣即指通达事理。

圣经就是圣人所写的经典。

华夏传统的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为圣人。

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则被视为境界接近圣人者。

道教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辩问》中说:“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

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

”道教形成初期,人们视黄帝与老子等道家始祖为道教圣人。

被信徒供奉的后天得道仙真亦可称为道教的圣人。

圣人的介定经常出现在诸子百家之书籍。

墨子也被其弟子尊为圣人。

不过除了经学的圣人周公孔子指定的经典,只有老子的《道德经》可以归入圣经。

所以圣经就有十三经或十四经之说。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家宗教典籍सूत्र(罗马字Sutra)汉译时都被冠以“经”的称谓,因为梵文सूत्र本身就是指“把东西连在一起的线”,再引申为规则,这个词跟汉字“经”几乎是一样的。

于是有《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和《坛经》等。

随着更多的西方宗教典籍被汉文化知晓,也都被冠以了“经”的称谓。

但准确的说,是不合适的,中东宗教并没有规则的带上结尾词。

各大文明的宗教经典都是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源,是文明的种子,是人类,更是书写经典的各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编辑本段]汉译和圣经的相对性汉字“圣经”所对应的印欧语系第一语言英语是Holy Scripture”,而非Bible。

同时Holy Scripture在西方语文中指的是任何宗教典籍(Religious Text),也并非局限在基督教宗教典籍上。

因为任何宗教都是建立在宗教典籍之上的,任何宗教典籍都是神启的或者是超自然的,任一宗教典籍对该宗教的信徒都是神圣的,都是圣经,任一宗教教徒都希望非该教教徒称其宗教经典为圣经,但任一宗教的圣经对于异教徒而言都不是圣经,圣经仅仅是任一宗教内部的称谓。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文字本无善恶是非优劣之分别,可一旦联系到具体的使用者和对象,其蕴涵的褒贬好恶等情调就会因立场不同而发生转移。

把“新、旧约”称作“圣经”的,最初应仅限于基督徒。

换个立场,彼所谓“神圣”者,此也许会视为“异端”。

基督徒不就喜欢把一切非基督教的思想斥为异端邪说,一切非基督教信徒叫做异教徒吗

试想,基督徒有可能把伊斯兰教徒视为神圣的《可兰经》叫做“圣经”吗

可奇怪的是,国内有些作者写文章时,无论自己是否基督徒,竟也跟着西方的作者把“新、旧约”称作“圣经”,(公元一词就出于圣经,我们现行的纪年就是出于圣经)把基督教诞生前的古希腊人或基督教诞生后的非基督徒叫做“异教徒”,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基督教)中心论”的价值观念。

其实,“圣经”一词并非中性的专有名词,它是暗含有使用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立场的褒义词。

儒家的“圣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道教的“圣经”是《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以及“道藏”中的一些著作;佛教的“经圣”是“三藏”中佛祖所说的部分;伊斯兰教的“圣经”则是《可兰经》。

另外,英文Bible来自拉丁文biblia,而biblia来自希腊文βιβλία,用转写自腓尼基向希腊出口莎草纸的港口名字代指书籍或莎草纸。

准确地说,“圣经”也不是一部书的名字。

希腊原文是指纸草的内皮,后来则具有了纸、卷轴和书的意义。

再后来才被耶稣之前的希腊化犹太难民指代旧约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用的是复数形式意思不过是“那些书”而已。

“那些书”最初仅指旧约的希腊文译本,是基督教作者的叫法。

犹太教徒对自己的经典自有亚拉姆语叫法,叫做“塔纳赫”,是其三个组成部分的名称的开头字母组成的犹太教经典共包括《创世记》等二十四部书,所以“塔纳赫”可译作“二十四经”。

至于“旧约”,亦非正式的书名,而是基督徒赋予它的另一称呼,是相对于有关耶稣教法的诸书——所谓“新约”——而言的。

他们认为:“旧约”所述是神与人(犹太人)过去所订立的契约,“新约”所记则是神与人(基督徒)重新订立的契约。

“新约”也是由教会选中的四福音书等一部部单本著作汇集而成的。

在西方文字出版物中,“Bible”、“Old Testament”、“New Testament”之类的词开头字母大写并加定冠词,而不用斜体字排印,无疑表明它们不是书名,而是一种称呼。

为了西方宗教典籍的汉译规范化,印欧书名汉译标准应该统一为“典籍书名音译”+经。

基督教圣经应该被译为《白溊经》,至少也不应缩减限定词基督教而仅称圣经。

内涵基督教的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而其《旧约圣经》与《希伯来圣经》内容大致相同,不过天主教版本就多了数篇《塔纳赫》跟基督教新教《旧约》都没有的数篇经卷。

《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和其门徒的言行与早期基督教的事件纪录。

据统计现在共有大约一万四千多种不同语言版本的圣经,尤其是“希伯来圣经”部分,而耶稣基督教新约部分,就有大约五千三百种不同语言版本。

在众古书中可说是现在世界上最多不同语言翻译版本的书。

其中旧约完成的年代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到前四百年之间;而新约完成的年代是:西元三十几年到九十六之间;换句话说,旧约圣经最早的著作,至今已经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而新约圣经最早的著作,至今已经一千九百年的历史。

直到目前为止,圣经仍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销售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

根据世界联合圣经公会的统计,圣经自从出版直到今天,发行量累积已超过四十亿本。

目前全世界的销售数量,平均每年依然超过三千万本以上。

这样的销售量,绝对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一本书。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