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及赏析
老鼠嘲笑猫的时候,它身边一定有个鼠洞.-------退路什么时候都很重要,否则就会一败涂地,无处容身.很多人认为凡事留一条退路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在一开始似乎就预示了后边的失败。
我看不然。
留一条退路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基于对自己、对事物的了解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人无完人,事情也没有绝对,阴沟里也可能翻船,于是我们对于那些再有把握的事都应留一条后路。
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留一条退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干好一些事情。
很多时候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杂念太多,一旦留有一条退路,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我们,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干正事,无形中增加了获胜的筹码。
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商场沉浮多年却屹然不倒。
他在向员工介绍经验时曾说:“我总是竭尽全力去干好一切,即使公司跨了,至少我还能开出租车。
”这位企业家在成功的同时,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也正是这条退路使他不断成功。
留一条退路,为自己也为他人。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的时代,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让人的耐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某个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跳楼轻生,某个年轻人又因失恋而跳河寻短见。
留一条退路,减轻一些压力,让大家知道,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为他人保留一些后退的余地。
常言道:该行方便处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凡事都不能做得太绝。
名言警句及赏析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赏析---------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
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
而第二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的给这两种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另外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回以此自豪。
至此,谁又能说时间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
珍惜时间会让你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更多的名人名言赏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鉴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
名言鉴赏
1.心中装着别人的人,是无私的,也是纯净的2.清者自清,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
3.人比人,气死人。
一个人要保持心态的平衡,不要老和人攀比。
4.心中充满温暖和阳光的人,是看不到寒冷和黑暗的。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解析·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一本通\\\/陈瑞 怎样
商务印书馆出的,应当可以信赖。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解析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一本通(新课标)(高考必备)》收高考大纲要求的文言文实词150个,大纲以外文言文实词100个;收录大纲要求的文言文虚词24个;释义详尽,例句经典,翻译通俗易懂;真题宝典帮助考生掌握重点知识,答案提示为考生提供解题线索。
收录古诗词200多首,囊括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所有篇目;每首诗词从注释、鉴赏导示,鉴赏和鉴赏要点四个方面做了精心解析,完全满足了考生应对高考古诗词鉴赏的需求。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解析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一本通(新课标)(高考必备)》收录先秦、两汉,三国、隋唐等朝代名言名句2000多条;每条名言名句都有明确的出处;提示了名言名句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事半功倍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目录第一部分 高中文言文实词解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解题技巧 一、语境推义法 二、语法推义法 三、语汇推义法 四、对文推义法 五、以形推义法 六、以音推义法 七、课文推义法 高中文言文实词部分 大纲以外常用实词100个 第二部分 高中文言文虚词解析 高中文言文虚词解题技巧 一、语境推断法 二、词义界定法 三、语法切入法 四、位置分析法 五、全句关照法 六、标识识别法 七、结构推断法 高中文言文虚词部分 第三部分 高中古诗词鉴 高中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一、看题目 二、看作者 三、看诗句 四、看注释 五、懂范式 高中古诗词鉴赏部分 唐代之前 唐五代部分 宋代部分 元代及以后部分 诗词比较鉴赏 第四部分 高中名言名句默写 高中名言名句默写解题技巧 一、明确考点 二、熟悉题型 三、明了选用条件 四、把握名句特征 五、掌握应试技巧 先秦名言名句 两汉名言名句 三国魏晋南北朝名言名句 隋朝名言名句 唐五代名言名句 宋辽金名言名句 元朝名言名句 明朝名言名句 清朝名言名句题摘1998年全国卷 19.以下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3分) ①其罪当与童贯等②帝殊有难色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答案提示】D 2005年重庆卷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3分) 译文:________ 【答案提示】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道[dao] 路 例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 (课时)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腿)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
例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李密《陈情表》) 译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
途径,方法 例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 译 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目的是要使百姓愚昧无知。
例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 译 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
规律,道理 例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庄早·秋水》)。
名人名言及其赏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鉴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
一句名人名言加赏析500字,带事例和作者。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参考资料: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王尔德我们是伟大、强而有力、非凡的灵性之光,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有尊严、有方向,也有目标。
我还可以很清楚地想起,第一次濒死时,十三位光灵是如何让我深刻领会一个事实:我们是伟大、强而有力、非凡的灵性存有。
我希望你明白,要我相信这个事实一点困难都没有,特别是因为它们告诉我这个事实的那一刻,我那烧焦的躯体正躺在医院里,从头到脚盖着一张硬挺的白色床单,等着被送去冷藏。
然而,从天堂回来之后,我就迫切希望为自己找出这些话的含义。
伟大、强而有力、非凡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发现自己很难理解,因为我们这些可怜、可悲的人类拥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缺点,怎么可能是奇妙与强大的呢
因此,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寻找。
接下来就是我对我认为的真相做出的哲学解释,这里面包含我五十七年的人生经历,以及我在不同次元间的遭遇。
其中一些讯息是在我濒死经验前就知道的,而另一些我之前并不知道。
呈现在每个人内在核心的那份伟大,最主要是由我们所拥有的勇气来衡量,而这份灵性勇气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我们决定进入肉体之中。
之后,它就透过我们致力于显化并支撑一个物质实相来展现。
我坚定地相信,唯有伟大的英雄会在这个混乱年代里接下经历人生的任务。
我们的星球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出现从未有过的混乱骚动,以及无法预测的改变。
每次我去拜访另一边时都会看到,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负有特定任务的,要协助在地球上展现完美,这个任务会依照宇宙的神圣意志来进行。
于此同时,我们也自愿去完成特定的生命任务,而这些任务是设计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最多的个人成长。
七、八十年的人间生活对我们来说就跟永远一样长,但是从一个永生存在体的角度来看,要完成如此重大的功业,这样的时间并不多。
因此,我们了解了真正的伟大是什么:试图在少到几乎没有的时间里,去完成一项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
这难道不是勇气吗
当然是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真正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是神性独特的火花。
圣灵透过我们集体呈现出来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来传递他那永恒增长的力量与美好。
事实上,我相信我们的思想最能深刻表达出我们这凡人的力量,而灵性力量会等比例地与我们刻意且清醒的意图一同成长,只要这个意图是要为我们的生命、其它人的生命,以及整个世界带来改变。
我们刻意造成的改变,无论正面或反面,都会创造出涟漪效应,扩散到整个宇宙。
这个状况一定会发生,因为所有人是一体的。
虽然你可能觉得这已经变成陈腔滥调了,但它依然是真理。
从海滩上的小碎石到无限大的宇宙,一切事物都在圣灵的「合一」当中互相连结——就让这段话变成带领你读完本书剩余部分的敲门砖(也希望这是你接下来人生的敲门砖)。
灵性系统以这种方式建立,在其中,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守护者。
你是否曾经停下来想过,为什么神圣力量这么厉害吗
嗯,只要想想,我们不可能是神性所不是的一切,那么神圣力量也可以像我们一样聪明,不是吗
相信我,你读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我向你保证,我所说的话绝对不是别人一直灌输给你的那些心理学术语,这是无可动摇的事实,由一切存有共同付诸行动。
我对这些事实有自己的解释,每个人都有,因为我们的意识塑造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的人生经历、死亡,以及死后世界。
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每个人所想、所说或所做的任何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造成影响。
请在这里暂停一下,仔细咀嚼、吸收你刚刚读到的这几句话。
而就算我的灵性进化,并对这件事有更多了解之后,有时我还是会觉得,要做到不自私、不以自我为中心,实在很困难。
为了运用那通往力量的四重道路,我们必须弃绝所有自私和自我中心的想法。
我明白我要求你做的事颇有难度,但你不知道我自己有多自大、傲慢。
曾经,我真的认为唯一重要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我没开玩笑
有很多年的时间,我真的认为我是所有状况和所有议题里唯一重要的人。
但我注定要发现真相,你也是,因为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在充满爱的「合一」中行动和生活。
现在该释放所有自大了,请你放下,就从今天开始
在超自然界的圈子里,我们知道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而你正在阅读这一页,表示你已经准备好要积极响应这些真相了。
孜孜不倦且认真地处于对这个观点的觉知中,我们自动展现了神所开示的灵性洞见: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
因为无论我们对他人做了什么,保证会回到自己身上。
相信我,这条黄金律在另一边也适用,而这只是部分的基本原则。
我们真正的力量是我们灵性实相的实体面向(这个实相是由我们的想法、言语和行为所创造出来的),因为它们注定要在这物质国度里显化成实体的能量,以准备展现我们神圣身分的所向披靡。
要活得有尊严——就像那十三位光灵要我们做的——意思是,我们要拥有一个在灵性架构中更进化的身分。
我们是按照神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这暗示了我们与生倶来的高贵,以及天生就该展现的仁慈举动。
然而,许多人似乎迷失了自己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失去了自尊及自爱——让我告诉你,我绝对是这方面的专家。
当我们失去尊严,也就失去了对周遭一切事物的尊敬与欣赏,然后彼此之间在灵性上就被隔绝开来,情感也变得疏离。
就这样,循环开始了。
接下来,我们会发现自己住在一个只有极少数的善行会被当作意外惊喜的社会中。
事实上,陌生人的善意会让我们在心中猜测他是不是有不良企图,而媒体也让我们相信,「外面」是不安全的。
于是,我们用孤立自己来响应所有威胁,无论那威胁是少年犯罪、刑事重罪、贪污,还是恐怖主义。
我们选择投入这世界,但条件是要距离一步远。
透过网络聊天室和电话会议的光纤屛障,我们宁愿成为科技达人,也不愿与人有连结。
然而,失去与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之间的连结,会面临削弱力量的危险。
我们用数不清的方式与其它人画清界限,但我深信圣灵创造我们,是要我们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发挥能力,并面对挑战,好让世界变得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去当安宁照顾义工。
这种有意识的关怀举动,让我无法逃离面对面、心连心的接触,那是我们在生命中应该拥有、也非常渴望的一种连结。
在我个人的生命中,付出时间来帮助他人这件事,让相互依靠成为一种灵性的技术形式。
透过义工服务,我们可以打破藩篱,让彼此之间意义凡非的交流不再受到阻隔。
义工服务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灵性行动,每当我们带着一颗开放的心付出,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也就实践了爱与慈悲。
换句话说,我们就是以神的尊贵在表现自己。
我们在创造慈悲,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所帮助的人。
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我们成了慈悲。
韦伯字典对「慈悲」的定义是:一、慷慨、完全不求回报地给予帮助,以及精神上的爱;二、神为了让人重生或拥有力量而行的事,或所呈现的一种精神;三、神的善或完美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看见,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这份礼物,本来就是一种神圣的慈悲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我们为了改变其它人的生命而展现出圣灵。
这不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或嘴巴上说说而已,我们要张开双臂拥抱自己可以成为慈悲这个新想法,而且这是所有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权利。
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神可以给我们慈悲,但我要告诉你,我知道我们也拥有进入慈悲的神圣通行证。
无私的爱和善意的行为可以让我们与慈悲重新连结,因为我们是拥有独特人类经验的灵性存有。
而当我们的人类经验奠基在爱与慈悲之上,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充满灵性的恩典。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很容易找到生命真正的目的。
就像我之前提过的,在第一次濒死经验中,我学到了每个化身为人的灵魂都一定要学习的基础课题之一:如何利用我们的独特性来协助世界展现完美。
但是,有些人非常抗拒这件事,而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就是这样。
对于光灵得先杀死我好几次,才能让我真的下定决心,愿意去做我该做的事,我一直觉得很惊讶。
我希望你受到启发的过程不会像我这么痛苦。
然而,如果那是你的选择,就好好享受吧
我个人也没办法继续推荐你说这是一个可行的生活方式,或是一条愉快的路,可以让你走向自我实现。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我密集地四处旅行,在世界各地演讲,虽然我的听众或许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而且有自己的宗教传统,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团体中,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都是:我要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目的
而我的结论是,除了协助在灵性上展现人类的完美之外,我们都肩负着两个重要的生命目的,而这两个目的是接下来两个秘密的基础:你选择来到这里,以及,你被选中来到这里。
建议重点为了能以一个非凡、强大的灵性存有的身分来运用这七堂课的智慧,你一定要开始珍视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要这么做,就必须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因为你把自己照顾得越好,就越容易完成你来到人世间的任务,也就是你那英勇的灵性目的。
而要保持身体健康,至少要做到下列几点:•每天喝八到十杯水•每天晚上睡七到八小时•规律的运动(一周至少五天)•营养的饮食,要包含适合你血型的食物•每天留一点时间来反省和冥想(一次十五分钟,一天两次)•每天记录下所有重要的事和値得感恩的事•反复阅读本书每一课精选的灵性反思与肯定句第一堂课的灵性反思与肯定句我很高贵我完美无缺,我是神圣天父形象的美好反射。
无论我的人性中有哪些不完美,我那完美灵性的身分不会有丝毫改变。
我就是那伟大的「本我」。
肯定句我是宇宙完美的伟大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