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用30字概括
七仙女下凡: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和皇母娘娘有七个女儿,仙女们纷纷在天宫里纺织天纱,七人分别纺织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相传雨后天空出现的七道美丽彩虹就是她们。
各种描写人物的语句20字以内
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既聪明又懂事歌善舞,可爱得很。
也的小辫上翘着,两只黑亮的眼睛荡漾着微波,两个脸蛋红红的,两条眉毛又变小细。
她唱起歌来,细黑眉毛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方,的两只小手,仿佛是一双翅膀,欲飞上九霄云外。
木兰诗与木兰从军的区别
1、原文写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表现了木兰忙碌备战,反映了当时战况紧急。
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提起,而是木兰披挂起老父亲的铠甲和宝剑去从军。
2、木兰从军前的训练考试情节在原著中没有,而电影动画片中安排了木兰在艰苦训练后考试的情节,我想是要表现她从一个平民女子到一个保家卫国的勇敢的战士的成长过程。
3、原著中丝毫没有“神兽”火龙木须形像,《木兰诗》是传奇故事而非神话传说。
而在电影中木须是一只小火龙,虽然在木兰列祖列宗中一直没有大的作用,但在随木兰作战的危机关头,它喷出的火焰让炸弹击中了雪山,引发了雪崩,击败了单于的部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普通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个小火龙形象在动画片里也迎合了小朋友的口味,十分幽默、可爱,同时也是西方人认为的中国元素------龙。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只30个字,简洁易懂,它作为一首民歌写出了当时老百姓的心声------热爱和平,不希望打仗。
而在电影《花木兰》中,惊险、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占了很大部分,这体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经典《木兰诗》中含蓄的主题并没有理解,但是电影《花木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却要归功于这些战争场面。
电影《花木兰》和原著《木兰诗》,它们都表现了木兰的孝心、爱国、勇敢和机智,但美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我们完全不同,因此会出现以上的不同,如果细心品读,还会发现很多处。
描写小动物样子的句子
1,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2,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3,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4,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5,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6,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7,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8,这只天真可爱的狮子狗,尾巴一摆动起来,像个滚动的小绒球。
9,那条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10,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个很有身分的武士,威严、老练,一动不动蹲在那里,雄纠纠张开胸脯上绒样的长毛。
11,这头大肥猪,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12,猪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懒洋洋地躺下了,还不时地哼哼两声,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这匹马,全身皮毛黑发红,红中透亮,油光水滑,像刚从油缸里跳出来似的。
13,这匹枣红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14,“呱哒、呱哒、呱哒……”驴蹄声均匀而单调,像墙上那面挂钟的砣在摇摆。
那头骡子仰着头,皮笼头上的红缨,像是秋雨里一朵艳红的鸡冠花。
15,这条牛的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16,太阳鸟的嘴巴生得十分奇特,很像一把锥子,又尖又长,略微有点弯曲。
17,太阳出来了,照在小鸟黄澄澄的羽毛上,全身变得金灿灿的,简直像神话中的金翅鸟一样。
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
18,金翅雀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