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周瑜的句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
其次则是李白的,在《赤壁歌送别》中李白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 唐诗中还有其他以赤壁一战明确贬曹的,如胡曾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杨巨源 的《上刘侍中》,“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
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以及刘长卿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
描写周瑜的诗词
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李九龄《读三国志》5. 谁知顾曲风流客,伯业东南启六朝。
(林朝崧《周公瑾》)6. 唯思对公瑾,把酒话江南。
(朱松《春晚五言寄梦得》)7. 赤壁归来应叹息,人间更有一周瑜
(陆游《曹公》)8.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岳珂 《赤壁》)9. 汉灰欲冷宁非天
孔明公瑾皆无年。
(邓剡《送钱方立游荆楚歌》)11. 赤壁舞涛头。
周郎还到不。
(刘辰翁《唐多令 》)12. 久钦乐广怀披雾,一见周瑜胜钦醇。
(陈与义 )13.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虞集《折桂令 》)14.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 邵亨贞《贺新郎 》)15. 旧衣香,留他荀令,新曲误,顾了周郎。
(夏完淳《玉蝴蝶》)16. 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
(汤显祖《江东歌》)17. 周郎先自足风流,何须更拟秦箫咽。
(李彭老《踏莎行》)18.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范成大)19. 闻道小乔乘凤玉。
来嫁吾门公瑾叔。
天上人间愿足。
(朱子厚《谒金门》)20.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张孝祥《水调歌头》)21. 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苏轼《南歌子》)22. 公瑾起江东,翩翩美年少。
瞒兵百万来,风流剧谈笑。
( 魏学洢《周瑜》)23. 雄姿不可见,遗庙俯江干…独恨三分后,无人忆汉官。
(郭钰《题周瑜庙》)24. 江山一曲周郎顾,丝竹中年谢傅陶。
(阮元《题陈迦陵先生》)25.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刘禹锡《纥那曲》)26.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郑板桥《周瑜宅》)27.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 《听筝》)28. 周郎呼不醒,久立听江声。
(曾用孙《赤壁》)29.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阿鲁威 《双调蟾宫曲·咏史》)30. 周郎去后赏音稀。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范成大《临江仙》)
求周瑜的经典句子
经典语句 1.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2.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3.君子无戏言,戏言非君子。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4.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三气周瑜)外貌 《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
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性格特点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
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
《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三国演义中描写周瑜的好词好句。
1.愿公无忘先只遗命。
2.拔佩剑向曹军砍过去。
3.逍遥,4.勇敢
赞许周瑜的句子或段落
周瑜少年得志,而苏轼尚在官场沉福苏轼填这首词的时候年纪已经比周瑜大了,对比之下觉得自己十分不如意。
周瑜的外貌描写
周瑜姿质风流,仪容 ,性情开朗,气度宽宏,维恩。
精通乐律,即使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