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上山采菌子”的诗句有哪些
每年七、八月份,急诊科里都会收治到一些食用野生菌中毒的病人,轻者幻视、幻听,胡言乱语,重者奄奄一息,甚至不治身亡。
饶是如此,却不能止住人们对野生菌的热爱,你听说过有人因噎废食的吗
日本人还拼死吃河豚呢,云南人吃起野生菌来,也算是勇气可嘉。
我听过最生猛的吃菌故事,是的驾驶员讲的,某次到某村拉一食菌中毒的病人,发现同一院子里隔壁那家人正在吃午饭,好大一盘菌子,还客气地招呼说,,吃了没,没的话和我们一起吃点。
他问,这才有人中毒,你们不害怕吗
那家人说,先吃先吃,闹不闹人再说。
生长在水乡的人,自然有湖鲜、河鲜的骄傲,确实,我至今没弄明白,我吃过的大闸蟹是不是真的来自阳澄湖;海边长大的孩子,提起海鲜来也甚有发言权,别的不说,内陆地区近百元一斤的基围虾,在海边只要十元左右一斤;许多湖鲜和海鲜,我甚至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是,咱山里孩子也不自卑,为啥,提起咱云南漫山遍野的野生菌,那可是如数家珍。
这就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鸡枞菌 每到夏季,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的时候,山谷里、小溪旁、某棵大树底下、某段朽木旁边,就会钻出一朵朵的小伞,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撑开,如一个个伸懒腰的孩子,等着人们去发现它。
雨后的集里,山里来的人们还来不及卸下背篓,早就被人团团围住,饕餮之徒的心里乐开了花,美味终于上了。
是呀,现在吃菌都是去集上了,记得小时候,雨刚下过,顾不得山路泥泞,四姨五姨就提着篮子去拣菌,磨不过我的纠缠,有时候还得带上我这个拖油瓶。
并不是所有的山上都会有菌子,必须要是种满松树的山,地上落满厚厚的松针,菌子就在雨后从松针里冒出来。
小孩子眼睛亮,好奇心又重,东张西望磨磨蹭蹭,往往比大人更能首先发现菌子。
为什么要叫拣菌而不叫捡菌呢,这也是有学问滴,因为要区分食用菌和毒菌,所以,不是见到菌子都捡,而需要挑拣。
四姨五姨告诉我,颜色鲜艳长得好看的,一定有毒,不能吃。
最好是拣常常食用的,比如青头菌、牛肝菌、菌手青,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鸡枞和干巴菌,那可就大大的打牙祭了。
拣菌子除了要有一双探索发现的眼睛,还得有好运气,有时候漫山遍野走一整天而不得,有时候脚下一滑,一不留神就踩到一窝,一锅端了,就满篓满筐。
那时年幼,出门拣菌子的时候兴高采烈,回家的路上就趴在四姨五姨的背上睡着了,等到醒过来,躺在家里的大床上,厨里飘出炒菌子的香味,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
牛肝菌 拣菌是一门学问,菌子的烹饪又是另一门学问。
拣菌的时候虽然挑的都是食用菌,可食用菌的加工方式还很讲究,这就如同吃河豚鱼要小心处理肝脏一样。
首先,不能几种菌子混在一起炒,以免产生反应释放某种不可知的毒素;其次,一定要炒熟炒透;据说还要多放油,放点大蒜等,都很有讲究,加工得好,即可放心食用,加工得不好,就算是食用菌,偶尔也会有小小的闹一下人。
所以说,吃菌子是一种小心谨慎胆大心细的享受。
好了,上几幅云南人最常食用的野生菌的PP,附带烹饪的方法及味觉感受,看一下,你都吃过了吗
外省的朋友,如果还没有尝过,那一定要在六至八月份到云南来,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有句俗话,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一条腿,香菇人工菌这样的一条腿,在野生菌面前,简直就是黯然失色。
青头菌 干巴菌:如饼状生长的野生干巴菌,极不易得,因为长得像牛干巴,味道有股特殊的香味,而得名。
这可是野生菌中的黄金,价是40至50元一两,加工起来极其费事,因为很难洗。
干巴菌里往往会混合有松针土块和沙砾,要一点点撕开耐心洗,洗完后用盐揉搓,挤干水分,然后佐以火腿、青椒爆炒,味道极香。
从前饭桌上还常见,目前已很稀有,今年我还没有吃到。
说实话,小时候我不太爱吃干巴菌,觉得老是容易吃到里面的沙粒,味道也奇怪,可慢慢品尝,竟是越吃越香,尝出味道来,世面上也不常见了、鸡枞:鸡枞的身价仅次于干巴菌,比普通菌子又贵多了。
鸡枞大帽子长杆杆,洗干净泥后用手撕开,可以撕出像鸡丝一样白色的菌丝,因此得名。
鸡枞味道极鲜,鸡肉简直无法和它比,而且加工方法也很多。
可以烧汤,可以煎鸡蛋,可以素炒,味道最绝的,是放点干椒炸鸡枞油,那可是人间极品。
鸡枞油摆上半年多都不会坏,每次吃米线、拌凉菜的时候放点,米线和凉菜的品质马上得到品的提升与质的飞跃。
有次生病住院,吃什么都没胃口,我妈煮了点粥,不顾医嘱要忌荤腥,悄悄放了几丝炸好的油鸡枞在粥上,我三口两口就扒干净了。
今年鸡枞的价好像是80一斤,我妈了元的,炸了一大瓶放我家冰箱,搞得我天天想吃油然面和凉米线,就因为惦记着鸡枞油。
鸡枞还有个李鬼叫斗篷,外观很像,不过鸡枞的帽厚杆粗,斗篷帽薄杆细,味道和价钱更是天差地别。
我爸前几天去山上遛画眉鸟,拣到一窝斗篷,拿回来和我妈煮米线吃,据说味道也还差强人意。
牛肝菌:牛肝菌,分黑牛肝和黄牛肝两种,顾名思义,状似牛肝,黑牛肝香,黄牛肝脆。
加工要小心,不然偶尔也会中毒。
牛肝菌要炒了吃,干椒加大蒜小炒,很多餐馆有,价三十到四十元一斤,很下饭很下饭,有这个饭要吃一大碗。
这应该是云南人吃得最多的野生菌了。
有牛肝菌在饭桌上,我就可以吃素了,肉算什么,有这个香么
青头菌:青头菌的帽子是青色的,食用起来很安全,有两种做法。
嫩嫩的全部是帽骨朵的青头菌,可以把腿掰下,把剁好的肉末填在帽子里,然后清炖,炖出来的那个汤之鲜,菌子和肉的味道结合的之美,唇齿留香呀。
长开了如撑起的伞那种老一点的青头菌,用青椒大蒜炒吃,虽然没有牛肝菌想,却别有一番甜脆的味道。
上面四种,只是餐桌上知名度最高的,其他品种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我们也吃,不过没这些常吃。
累我辛苦写了半天,你是否想有云南野生菌之行呢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野生菌
其一、 这段时间,家乡的雨水算是多了,这片土地,终于,缓了一口气。
今天起了个大早,大山的松林地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菌子和好多和我一样来捡菌子的人。
往年六月份就有的菌子,因为干旱,迟了许久。
刚进山,山脚草丛中咋眼一看、躲着一个花纹美丽的红葱,这种菌气味芳香,有一股浓郁的葱味,让人记忆很是深刻。
野生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这些标签,让菌子们不再平易近人,动辄上百元一斤的价格,使它们不再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呵呵,现在吃上一顿,大家都戏称“打牙祭”了。
夏季,是个不容错过的品菌时节,虽不能常吃,但每一种菌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丽馈赠,嘿嘿。
干巴菌、美味牛肝菌、青头菌、鸡枞、鸡油菌、见手青、铜绿菌,等等都是我的最爱。
家乡的回忆,总有讲不完的我和野生菌的故事。
。
其二、 几场雨水滋润过后,一年中食用野生菌的最佳时节悄然而至,拉乌大山里的菌子开始破土而出,它们清晨被采摘,然后挂着泥土,带着大自然的清香,正源源不断地“飞”到我们的饭桌上,一众菌痴望穿秋水终于等到这个一年一次的机会,一次尝尽多款野生菌。
野生可食用菌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它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多具有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拉乌的野生菌。
以找菌子为题写作不少于800字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
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
“渡向何方
”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
“渡向何方
”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
”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
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
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
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
“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
”你笑着形容自己。
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
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
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
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
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
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
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
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
”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
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
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
“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
他们都在寻找。
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
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
2窗外,秋风吹动树丛发出阵阵声响,犹如天使在波动琴玄的曼妙声,但屋内无法与之平衡,哭泣声淹没这一切。
于是他用心写了一封信,装在瓶里,让秋风带走了,他希望它能收到来自他的信。
亲爱的梦想:你最近还好吗
你还适应那里的环境吗
你过的还习惯吗
我很想念你,时时刻刻。
记得那时学习紧张,我忽略了你的存在,我把心全部用在各种题海上。
于是,你说你要去远方,我没在意。
可有一天你悄然就去了,甚至没和我说再见,我知道你是怨我狠我,又怕见到我,你就舍不得走了。
我都知道。
记得你刚离开的那个秋天,我忽然觉得空虚,又感到迷茫,也常常爱上一个人独自望着窗外想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那时很刻苦铭心。
我。
想起刚上小学时,我还在学美术。
当时画的很基础。
然后你就说你要当一名画家,当然我们的第一个模特就是爸爸妈妈,然后满墙,都贴满了我和你的杰作每当家中有客人时,不管认不认识,你总要大话一翻关于你的杰作。
然后渐渐淡忘。
但故事仍然继续。
我自做主张给那个故事起了个名字叫金钱风波。
然后在三四年级时,我们特别渴望能有自己的零用钱,有一个小金库。
可向父母要总觉得不大光荣,于是你就利用每年的压岁钱,一年年当四是年级时你就有500多了当然不包括父母收剐的。
真是不容易,试想一下,只有四年级,就有那么多私人财产,而且父母不知道,相当不易。
然后我们就躲在仓房里偷吃在学校小卖店买的小零食,结果被母亲发现。
结果我和你都被痛打一顿,你还可以,特别是我,肉体上的折磨让我那晚彻夜未眠。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还真的很好玩,你不记得了吗
当时你作文在我们班级里写的最好,然后你就计划以后当一名作家,还要红的发紫,你总有好多鬼点子。
算了,不说了。
后来的后来,我上了初二,然后你就去了远方,但你走后我时常想起那段时光,是不是人总是当珍爱的东西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那段日子,和你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我想是我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日子,是那么的幸福时至现在我才真切体会到你对我有多么重要,只有你,才能让我感受幸福与快乐,因为你是梦想,是我的梦想,也许我很自私,但,如果你不愿回来你可以不回来,我不想限制你的自由。
但我仍寻觅着你,呼唤着你,只须你能明白,我需要你。
如果你不想回来,我可以告诉你我等你嗯拉求采纳
去山上捡菌子为内容作文800字
那是30多年前,处少年时代,就非常热动.在辛勤劳动中获得乐趣;打猪草、割草、打柴、、放牧……,一幕幕就在眼前,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 我家乡属于丘陵地区,小小的森林圆零星的点缀其间,里面杂树斑驳,茅草丛生.夏至雨后,在山野森林之中,常常生长一簇簇野生菌,惹人喜爱. 一天上午,天空中浮着几朵乌云,慢慢向四周散开,偶尔微风吹过,树枝摇曳婆娑.我背上小背篓,提着竹篮,兴冲冲的奔向山林中去捡菌. 树枝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闪闪的放亮.我不顾露水打湿衣服,用手拨开小杂树,刨开茅草,在潮湿的地面搜寻.眼睛突然一亮.在一簇小杂树四周挺立着十几朵浅绿色的绿豆菌,稚嫩肥大.我脱口而出“好菌、好菌!”用手轻轻的将菌拔起,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竹篮里,避免弄碎. 我继续寻找着,在一丛丛小小的刺树围绕中有一片鸡蛋黄的松树菌.多好的松树菌啊!我心里赞叹着.就迫不急待的伸手去捡菌,“啊”的一声惊叫,痛得我连忙抽回手.是右手碰上了刺树枝上的一个刺,钻进了手背,乌红的血往外冒.我左手捏着右手背上的刺,忙闭上眼睛,迅速一下拔出刺,痛得不由自主的“哎哟”一声大叫,我连忙将右手背的伤口放在嘴上吮吸几下后,用大拇指按着伤口,不久后血止住了.然后,我就先拨开刺丛,再轻手轻脚的拔起松树菌,拿在鼻子上嗅嗅,一丝丝带有泥土的芳香味迎面扑来,然后小心轻放于竹篮中. 我捡菌越来越有精神.一会儿,我看见了几朵红艳艳的大红孢菌,在草丛中静静站立;一会儿,我又发现树丛中好多灰中透黑的牛辣菇菌,撑着小伞在跳舞;一会儿,我又看见杂树丛中一簇簇拥挤不通黑溜溜的火烧王菌,在向我招手;…….我马不停蹄的捡菌,太多太美的菌啊!真叫人赞不绝口. 我正专注着寻找菌的时候,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偶尔听到“叽叽、叽叽……”的几声鸟鸣.我踩在湿漉漉的斜坡上,一不小心,右脚一滑,身子向右边一歪,滚将下去.手在空中乱抓,滚在一个一米左右高的土坎上滚了下去,被两棵树挡住,才停下来.这时,我脸上、手上被刺挂得血糊糊,身上好几处青一块紫一块的,屁股也摔麻木了.头晕晕乎乎的.周身像散了架似的.衣服也被刺挂了几个窟窿.我静坐了一会,感觉好些后,两手撑着地,才慢慢的爬起来.再看捡的菌,摔得粉碎,遍山都是.看来碎菌是要不得了.竹篮也摔得离我五、六米远的地方.我慢步过去把篮子捡起,只得又从头捡菌了.
写作文写菌子怎么描术
昨天刚下了一场大路上湿漉漉的,树林都湿透了。
今和小舅还有我的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捡菌我们在山路上找了找,我左看看右瞧瞧,突然发现了两个奶浆菌。
奶浆菌的顶端非常红,你一碰它他还会冒出白浆。
小舅一个都没找到,弟弟找了个很大的菌,又白又黄的,弟弟问:“这是什么菌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菌,小舅说:“这是狗屎菌,不能吃的。
”弟弟马上把手上的菌扔了。
弟弟边走边抱怨着:“怎么不捡个奶浆菌,偏要捡个狗屎菌。
”我说:“我们去半山腰看看有没有好菌子。
”到了半山腰,小舅倒捡到了一个金丝菌和一个奶浆菌。
弟弟又捡了了一个白白的菌,兴奋地向小舅问:“这个菌能吃吗
好不好吃
”小舅回答说:“这是石灰菌,不能吃的。
”弟弟又开始抱怨了:“我可真倒霉啊,第一回捡个狗屎菌,第二回捡个石灰菌,都是不能吃的。
”我们又到山顶去看看,山顶上有好多菌啊,这一堆,那一堆。
瞧我,几分钟就找到了10个奶浆菌。
小舅捡的比我多捡三个。
弟弟又抱怨了:“你们别捡了,再捡就没了,我只捡到三个。
” 我们不听,弟弟就号淘大哭,我们只好服从他的命令,就这样我们等了他一个多小时。
他捡完以后,我们还要帮他精心挑选,把不能吃的扔掉。
哎呀,等得我手都痒痒了,一会儿,舅舅和我都捡了一小筐,弟弟却没捡几个,下次捡菌我一定教会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