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儿童天真烂漫可爱的诗词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树头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参考资料:
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20个
童趣:充分体现了少年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及稚气烂漫的情趣.山市:作者将人们难得一见的山市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眼前,语言生动而富有形象.论语十则:对后世教与学的理论有着深远的理想.
怎样描写向日葵的样子
向的形状是圆形的,茎是绿色的,长满了毛和尖尖软刺,茎顶上的大花盘,颜色,金黄色的花瓣,一颗颗瓜子密密麻麻,拼成了一个翠绿色的花蕊,像一个火红的小太阳,还有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辛勤地忙碌着
高高的葵花杆和硕大的花朵、宽宽的葵叶,形成了很好的屏障;清澄的蓝天下向日葵棵棵挺直腰杆,天真烂漫地迎向太阳,美丽耀眼的色彩让我们惊叹不已;每一朵花瓣都象金色的火焰,仿佛随时会腾空而去,像一只只浴火而出的金凤凰。
那么浓烈、明快的色彩,旺盛得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如此张扬地绽开、绽开;蓬蓬勃勃,不计较土地的贫瘠或是肥沃,在炎炎列日下,仰起一张张笑脸,无畏无惧地生长、生长。
向日葵在仰望太阳,我们在仰望向日葵。
“向日葵——”看到那么多向日葵整整齐齐站在地里,像列队的卫兵,你看它们,全都面向一个方向,更像是在迎接检阅。
一阵风刮过,所有的向日葵迎风摆动,一起扭动着身子,摇晃着脑袋,挨得近的两棵在风的帮助下终于能凑在一起说说悄悄话了。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时光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溜走,让我们一起珍惜学习的时光吧,因为年少的不努力会让我们的后半生都为之抱愧;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吧,因为有一天,我们将会以天为单位计算与父母相处的日子;珍惜与孩子的每一次沟通和交流吧,因为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听我们唠唠叨叨的次数会越来越少;珍惜与爱人相处的每一刻吧,因为两个曾经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是多么大的缘分,不要为了琐碎小事浪费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吧,因为朋友总在我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带健字的古诗
带健字的古诗:《百忧集行》中的“(健)如黄犊走复来”【原文】百忧集行[唐]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译文】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
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
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赏析】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
从中可以同时看到他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断。
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
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
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
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
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
这里并非没有目的地表现少年自我,也不是用喜悦的心情颂扬少年自我,而是以忧伤的心情去回忆少年自我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因而就深深地蕴含着悲痛、愤懑的感情。
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聊以泄愤,不嫌径直。
”(《杜诗镜铨》卷八)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诗人虽用“倏忽”二字,然从“十五”至“五十”其间沧桑都是读者可以想见。
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体弱至此,却不能静养,因生活无着,还须出入于官僚之门,察言观色,养活一家老小。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
内心痛苦不言而喻。
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而发出“悲见生涯百忧集”的概叹。
此为全诗之诗眼,它把诗人的情绪凝聚到“悲”字上。
它不仅因老而悲,也因贫而悲,更因依附别人、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悲。
尤可悲者,诗人不是悲一时一事,而是悲其一生。
悲其一生为人民而悲。
“悲见生涯百忧集”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全诗主线,它与诗题相呼应,又因往昔境遇凄惨而悲,联想到当时老窘之境而悲,在结构上可谓承上;由此出发,为以下具体描写家贫先写一笔,可谓启下。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写家中凄景。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
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经过诗人的具体描写,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
为了表现百感交集的感慨,诗人以数字强化衬托悲状,强化悲的情怀。
例如,诗中以“十五”比“五十”,就划分了自我的两个时代。
以“ 八月”果熟,“一日”上树“千回”,来形容“十五”岁的少年的灵敏活跃,天真烂漫。
用“四壁空”写“百忧集”,就充实了忧的内容。
用“健如黄犊”对比“坐卧只多”,用“走复来”对比“少行立”,用“强作笑语”对比“悲见生涯”,更见出悲的氛围之浓。
尤其令人心酸的是,诗人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
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不愁吃穿,却想不到已入老境之际,自己的儿子却饥饿难忍,啼叫怒索。
在诗人笔下,不仅如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而且逼真地写出了老妻、痴儿的表情、姿态,非常富于人情味。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的作品善于“沉郁顿挫”。
这也表现在《百忧集行》中。
它“悲愤慷慨,郁结于中”,“沉郁苍凉,跳跃动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诗人不幸的遭遇,切身的体验,内心的痛楚,在诗中化为一股股情感流 。
它回旋激荡,悲愤呼号,久久不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欧阳修的《生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欧阳修词《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赏析 〔 作者:wls 转贴自:互联网 点击数:962 更新时间:2005-12-23 文章录入:黄金庄中学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在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说欧阳修《生查子》词 赵齐平 南宋时越州有个“轻俊标致的秀士”张舜美,一次在杭州“逢着上元佳节”外出观灯,“遥见灯影中一丫鬟,肩上斜挑一盏彩鸾灯,后面一女子冉冉而来”。
女子约他次日在十官子巷相会,两情既洽,共拟潜奔,谁知“出得第二重门,被人一涌,各不相顾”。
张舜美误以为女子溺水而死,悲悼成疾。
“瞬息又是上元灯夕”,他追思往事,仍去十官子巷,“可怜景物依然,只是少个人在目前”,闷闷回到房里,“因诵秦少游学士所作《生查子》词”。
这首词就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经过一些曲折,张舜美后来还是与那个女子团聚了。
这个故事见于明熊龙峰所刻宋元话本《张生彩鸾灯传》,冯梦龙又编入《古今小说》,改名《张舜美元宵得丽女》。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描写上元男女约会的《生查子》词流传广、影响大。
元夕观灯与清明、寒食踏青挑菜一样,是青年男女欢会定情的机会,自唐以来便已相沿成俗。
《旧唐书·睿宗纪》载:“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刘禹锡的《踏歌词》有“唱尽新词欢不见”之句。
《东京梦华录》卷六记北宋都城汴京元宵之夜:“别有深坊小巷,……酒兴融洽,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南宋都城临安亦复如此。
《梦粱录》卷一载,当时“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洼人美女,遍地游赏”。
可见《张生彩鸾灯传》描写的由元夕观灯引起的爱情故事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而其中所引用的《生查子》词同样是当时社会习俗的真实写照。
不过,小说把《生查子》词说成“秦少游学士所作”,却是弄错了作者。
秦少游,即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他的词集,无论三卷本的《淮海居士长短句》或一卷本的《淮海词》,都没有这首词。
清初毛晋刻《六一词》于此词下注:“或刻秦少游。
”其实,明沈际飞评本《草堂诗余》卷上已谓此词“刻少游误”,而依杨慎《词品》卷二署作者为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
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引魏端礼《断肠集序》谓朱淑真“蚤岁父母失审,嫁为市井民妻,一生抑郁不得志”语,认为“升庵(杨慎)之说实原于此”。
大约杨慎觉得行为不甚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的妇女才会写下这样的词,所以他说:“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耶
”沈际飞完全承袭此说,亦谓“调甚佳,非良家妇所宜有”。
直到毛晋合刻《漱玉词》与《断肠词》,跋语中还以《生查子》词对朱淑真“为白璧微瑕”。
用道学家眼光来看这首《生查子》词,而将作者定为所谓“行止失检”的某女词人,元初方回已开其端了。
他在《瀛奎律髓》卷十六评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诗时说:“三四(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佳句也,如李易安‘月上柳梢头’,则词意邪僻矣。
”李易安即李清照。
南宋道学之风日炽,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即联系李清照改嫁事,谓其“晚节流荡无依,作长短句……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所以,方回因《生查子》“词意邪僻”,便想当然地嫁名于李清照。
看来,《生查子》词作者之所以出现歧异,是与对作品本身的认识、评价有关的。
说是秦观所作,也因为秦观“疏荡之风不除”(《碧鸡漫志》卷二),写了“销魂,当此际”的句子,曾被指为“却学柳七作词”(《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高斋诗话》),还有“怎得花香深处,作个蜂儿抱”之类,“亦近似柳七”(彭孙遹《金粟词话》);柳七即柳永,而柳永是“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的。
实际上,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虽被称为“一代儒宗”,但他的词,包括一些诗篇,却不乏爱情的描写。
他并不象从前正统文人所颂扬的那样道貌岸然,也不象今天有些研究者所批评的那样在词中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生活腐朽的一面。
他的词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虽不能说具有何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但在排斥爱情的礼教统治时代,还不免使得头脑冬烘的卫道者们感到有碍于风化,而尽力为他洗刷,说是“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实则这些词正反映了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思想上颇为通达,创作上颇重情致。
《生查子》词便是如此。
宋人元夕词多描写节日游乐,但往往停留于“帝里风光”的繁华,借以粉饰现实,点缀升平。
至于青年男女在元夕的爱情活动,则只是侧面地有所反映,作为节日景象的陪衬。
在宋人元夕词中正面集中地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为数甚微,而象欧阳修的《生查子》词就更是吉光片羽了。
《生查子》词反映的是一种民间习俗,同时体现着一些民歌情调。
“人约黄昏后”有似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不见去年人”有似乎“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而“去年”与“今年”的映照,则手法又同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与“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子夜四时歌》)。
至于以聚会与离别的今昔对比来描绘刻骨的相思,那更是民歌中较为习见的表现方式,文人多有仿效,如刘禹锡的《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再如施肩吾的《杨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清明节近千山绿,轻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菩萨蛮》)与“去年春日长相对,今年春日千山外,落花流水东西路,难期会”(《山花子》),尤其可以明显地看到《生查子》词所由嬗变蜕化的原型。
以往评论欧阳修的词,只注意到他把词从五代花间体的浮艳浅俗引向清丽高雅的一路,而忽视了他的词跟民歌、民间词的一些联系。
正因为或多或少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欧阳修的词善于描绘天真烂漫而对青春幸福充满美好憧憬的少女,表现她们的多情,表现她们内心深处因爱情追求而引起的欢愉与忧伤。
而且《生查子》词运用词调的整齐字句,以及上下片字句的相同,又有意使字与句重叠,造成回还往复的韵律美。
上下片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第二句“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表明风光宛然,景色如故;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片第四句与下片第三句交叉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差错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留去的天差地别,和感情上由欢愉转入忧伤的大起大落,从而使抒情主人公丰富深沉而起伏变化的内心,在少量的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清新而自然,婉曲而流丽。
从这种内容、格调、手法和句式中,我们都不难看出民歌的特色。
但不管《生查子》词在字句上如何讲求匀称一致,又如何有意错综穿插,它总的还是用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它先写“去年”,是对于过去的追忆;后写“今年”,是对于现在的描述。
而追忆过去与描述现在,又都有实际的场景,最后落在截然不同的感情的抒发上。
如果没有这后者,“去年”“今年”云云,那就仅仅是时间的依次排列,好比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只是事件的顺叙,而无所谓对比了。
李石和辛弃疾各有一首《生查子》词: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李石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却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辛弃疾 李石词从现在推想未来,辛弃疾词从过去述及现在,都是上下片对比,以燕子来时之人留与人去对比,各占四句二十字,仿佛两首并列的五言绝句诗。
它们都是从欧阳修的《生查子》词因袭下来的,不只格式上套用,那上下片的首句就分明是直接摹拟欧词的“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
李石、辛弃疾词当然远不及欧阳修词。
因为李石、辛弃疾更多着眼于人与燕子即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象欧阳修侧重在人与人的关系。
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欧阳修笔下非常明确,就是爱情。
不过,李石、辛弃疾词与欧阳修词也还有别的共通之处,这就是以相同的景物作对比。
李石、辛弃疾都描写了燕子随春归来,飞入珠帘绣幕,只是在先“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香径得泥归,却把琴书污”,其后则是“燕语人何处”、“不见卷帘人”,从翡翠堂开、春闺梦好到画屏幽冷、人去楼空。
欧阳修描写的是元宵佳节的月影灯辉、柳烟花露,从空间上说,地同、物同、风习同、境象同,但从时间上说,则因“不见去年人”而无复当初“人约黄昏后”的温情软语了。
这是以相同景物的对比,写出人事的变迁。
诗词中也有以不同景物作对比的,如唐张纮《怨诗》的“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五代皇甫松《梦江南》词的“屏上暗红蕉”与“画船吹笛雨潇潇”。
但这种不同景物的对比,一般侧重在点明时令,景物与情意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
而相同景物的对比,则以物是来突出人非,更能抒发作者的不胜今昔之感,或主人公的不堪回首之痛。
这里又牵涉到情与景的关系问题。
自然的客观景物引起人们的主观感情,情不能已,因之发而为歌诗,甚至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对此,古人已经注意到了。
《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那么,景物转换了,感情自然随之变化,诗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对此,古人也已经注意到了。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但人对于自然并不是处在消极被动状态,人常常在感受自然时联系或运用了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这就是人对自然的情绪的对象化,诗词创作当中叫做以情写景。
以我观物,物中固有我在。
欧阳修《生查子》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语气看,当是青年女子。
她在“去年元夜时”,与心上人相会。
这时,“花市灯如昼”,花灯相映,熠熠生辉,一切都向她展现出充满希望和幸福的霓虹般的色彩。
“花市”的“花”,是实指,不是有的注家所谓借喻繁华。
李汉老《女冠子》词:“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
”周密《月边桥·元夕怀旧》词:“九街月淡,千门夜暖,十里宝光花影。
”可以为证。
你看,灯火万千,花影缭乱,一天风露,十里笙歌,真是如此良夜
待到银汉无声,冰轮乍涌,似水的清光辉耀着苍茫夜色,于是柳边花下,“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李汉老《女冠子》)。
这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上”,《张生彩鸾灯传》误作“月在”,别本或作“月到”。
还是“月上”好。
“上”字具有冉冉升起的情状,而且由空间移动表示了一个时间过程,见出约会者的殷切期待。
月升而上至柳梢头,又以柳暗写新春,因为“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
这月,“素光行处随人”;这柳,“柳边照见青春”(毛滂《清平乐·元夕》)。
心共柳争春,人与月同圆。
因“人约黄昏后”的两情欢洽,无论花、灯、月、柳,仿佛都成了爱的温馨,美的甘醇,未来幸福的图景。
然而,好事多磨,相约而无法相守,元夕情亲引出年来的离愁别恨。
是彼方变心或以他事拘牵而造成云天阻隔,还是因自由相爱招来粗暴干涉而终致蓬山万重,词中并未明言。
不管怎样,这抒情主人公仍是那么“之死矢靡他”地执着苦恋、一往情深。
不觉又是“今年元夜时”,风香阵阵,队逐纷纷,她于是也步入那花衢柳陌,希图在月光灯影之中再续旧欢、重寻好梦。
然而,终是“不见去年人”了。
及至“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曾觌《南柯子·元夜书事》),她旧欢难续,好梦无寻,所得到的唯有“泪满春衫袖”而已。
“泪满”,别本多作“泪湿”,似乎“泪满”更能表现伤心之极,“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因“不见去年人”的失望愁苦,无论花、灯、月、柳,又仿佛都变得黯淡无光,只是凄凉哀怨的化身。
词的上下两片不同的触景生情的对比,就在以昔日的欢愉反衬今日的忧伤,因为词人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抚今追昔;但同时又以今日的忧伤表现执着追求昔日的欢愉,因为词人描写了同一元夕场景,不忘所自。
同一场景而有欢愉与忧伤的不同情绪表现,就在于“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带来了不同的主观感受。
这种触景生情、以情写景又借景抒情,大概就是《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吧。
于是,《生查子》词感人至深。
虽然它受到过“词意邪僻”一类的指责,但它依然流传广、影响大,甚至被引用到歌颂自由爱情的小说里去了。
描写小学时光的句子有哪些
3、青春是一片泛着金色光芒的,曾经的我和你和都在那里嬉戏玩耍,以为这永远,以为会天荒地老。
可最后,我们离开了麦田。
或许只是不知不觉的遗落。
那不知不觉正是叫人最伤心处。
直到看到他们,正在游行着的他们,为告别17岁庆祝的他们,我才明白自己遗落了什么。
不知何时遗落了,可是回不去了。
如果你还在麦田,不要急着离开。
当你告别时,你并未离开。
当你看见有人在麦田里欢笑时,你已远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少年。
渐行渐远的他们,是曾经少年的我和我们。
少年走远,麦田依然。
——沈奇岚《麦田里的少年》 5、熬过年少轻狂,少年娶我可好
6、每一个少女都爱过这样的少年,他迎风而来,宛如千树花开。
——水阡墨《蔷薇色尘埃》 7、我曾经满身伤痕,我曾经漂泊四方。
这不是我的苍凉,这是我的勋章。
当有一天有人问起我的过去,我会骄傲,不为那些已结痂的伤疤,只为那时候,我曾那么那么用力地追逐我的梦想。
8、幸福的时光,他安静地睡在岁月的长河里,如那时夏夜里的简静燥热,冬夜里的寂静薄凉,还有那时的少年脸庞,青涩明朗。
9、你是午后树影下斑驳流年,恍惚了我的思绪,行走在岁月的光影里步履蹁跹。
10、少年少年你仍然青涩如初吗
在我已经很斑驳的时候少年少年你依旧纯然不动吗
在我漂泊了很久之后少年少年你还相信美好吗
当我游走在这世道的窄口少年你不能老去不能你要坚强地留在岁月的岸上那些沉重的、流离的和虚妄的都让我一个人去经历吧而你只需要穿着你的一身白衣让阳光照进你你要明媚地笑着等我满身风尘地回来认取——扎西拉姆·多多《少年,少年》 11、没有一点点防备你出现在我的世界,带给我欢笑带给我温暖。
你是大家口中的小太阳小天使,而对我来说,你是最懂我的人。
什么时候开始,你的一颦一笑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都说年少…的情感是懵懂的,我比别人都要困惑,对你的不一样,到底是哪一种情感
可是我非常确定的是,关于你的点点滴滴,我都想好好收藏。
除了你,没有人能让我改变;除了你,没有人能让我妥协;除了你,我不想是除了你的别人。
所以那些心动都是真实的,因为你而发生的不一样的心跳。
只有你,也只会是你。
所以,我… 12、有人说,当你知道无法成为天才,无法改变世界的那一天,你就长大了。
可就在那一天,你也就老了,一个只能苟安,只能有现实的人,她已经开始老去。
13、我想遇见你离开之后我只有回忆 14、深爱的日子里再给我一点光明媚以后你不在的日子 15、你曾经蹲在门槛边,望着被屋檐磨出棱角的蓝天。
你想你总有一天会逃离这个小小的世界,去拥有你想要的所谓的外面。
拖着你走的一直是时间。
于是终于有一天,你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一跃而起,来到你憧憬已久的“外面”,你毫不留恋。
你终于得到了你想要的天,却也终于失去了那片原本的蓝。
你也终于发现,你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广袤无际的未来和高不可及的屋檐。
做不完的梦终止了,永蓝的时光不在了。
你可算逃出来了,你也可算失去了。
你意识到你的人生不会无缘无故的惊世骇俗。
路,也唯有向前蔓延。
你转过了头,最后一眼,望着那方小小的世界,望着那个曾经小小的少年。
你没有挥手说再见,因为你怕开口的瞬间泪会爬上眼。
所以你转身,只是渐行渐远。
然后你对自己说:我等不了你了,少年。
16、当我们还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红色加黄色会变成橙色,蓝色加黄色会变成绿色。
王俊凯和王源就像一个冷色调和一个暖色调,看似无法相融。
可你知道,人和人的相处比色彩的调剂要丰富得多,谁都不能判定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会有怎样的未来。
就让我们对这样的未知抱以期待,就像他们自身也对未来的生活抱以期待一样。
——是金鱼哟《凯源少年》 17、其实无论你是否会成功,只要努力的够了一样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世界不缺成功的人,但少见真的努力的人 18、他和她本就该在一起,只是差一个时机,而我和他,我们在同天空下沐浴着相同的阳光,呼吸着一样的空气,认识一样的人,他的日出,我的日暮,没有时差,我们之间却像是隔着渡不过的海洋,翻不过去的山。
他还年少,我亦青春。
当我路过他恰巧也在。
只是我们相遇未曾相识——若远离是为了更靠近《日记》 19、一湖烈酒把我清醒,飞雪与单衫让我温暖,骄阳满布将我冻结,少年叫我心如止水。
20、少年的青春是有自己谱写的。
——颜柠筱 21、我已不是当初的眉眼无邪,你也不是曾经的雪衣少年。
22、你有你的手段,吸引我的眼神,勾我的心 23、尚还年少,不要刻骨,为之美好。
24、我这张嘴很讨厌骂人的时候一刻都停不下来而关于悲伤的心事却一个字都开不了口 25、爱上了一个女子,可爱、温婉、很开心。
可是来不及珍惜,就已随人流而去。
26、我留不下盛夏光年,留不住时间,只能倾尽韶华,许一世姻缘。
27、我爱的少年,他眼眸干净,笑的明亮。
28、我们再也回不去那城堡般的宅院,我也变得奸诈而又污秽不堪,你也不再是曾经那个天真烂漫的兔唇少年,你再也不会为我追风筝,再也不会对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 30、我也曾有一个斑斓少女的梦,梦里的男生穿着白衬衫黑色修身长裤,口子开到第二颗,略微靠近心脏的位置,头发干净而清爽,他站在一棵榕树下,绝世而独立,像是比那老迈榕树更坚毅挺拔,他向我伸出手,有阳光透过他修长手指的罅隙,明媚得让我睁不开眼,只愿随他去往另一个世界。
31、曾有少年惊梦,飘零故人不知。
32、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遇见一个人,他从头到脚都发着光,他懂你悲欢,知你冷暖,为你挡风遮雨,伴你余生漫漫,在苍颜白发中将手牵,他,是你的专属少年。
35、我该忘了那时的你有着整个世界上最好看的侧脸无忧的少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我却来不及讲不出再见——八月长安 36、简单的你穿着简单的白衬衫。
你那简单的笑容让一切简单变得不简单。
38、待我长发齐腰,少年身着军装,十里红妆,踏马而归,娶我可好
待卿长发齐腰,少年身穿军装,十里红妆,驾马而来,嫁我可好
39、那一年,若是她没有遇到他,就好了。
怪只怪那时的自己太过年轻,怪只怪那时的少年惊艳了她的年华。
40、你过得不好、简历里、父母眼里、在周围不相干人的眼里、你却过的很好 42、曾经的梦想是否已经遗忘,从前的少年是否依旧热血满腔。
45、我的少年,戏弄过我,担心过我,终于在一个傍晚,回首相视后,再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