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和水产生物在有词上有什么区别
水产品 :海水、淡水经济动植物及其加工品。
水产生物:所有水里产生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包括人工的经济产物也包括自然的非经济产物。
有什么名的书有说关于生物藻类的、最好就水产的
国内的书,给您作者,请自己去搜索吧。
淡水藻类养殖找 “螺旋藻产业之父” 胡鸿钧研究员,海水藻类养殖找“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的书。
为什么说桡足类作为水产饵料生物其价值不及枝角类大
为什么说桡足类作产饵料生物其价值枝角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溞类”,水溞,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
身体短小(体长0.2~1mm,视具体种类而定),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
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
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
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
雌雄异体,春夏两季连续多次孤雌生殖,产生大量个体。
秋末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
绝大多数生活于淡水、池塘、湖泊、江河中,是鱼类的重要食饵,故俗称“鱼虫”。
可人工培养,作鱼类的饵料,如蚤状溞。
全世界仅有少数种类(约11种)分布于海洋沿岸水域,我国沿岸常见的仅5种。
如乌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
枝角类的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适口、易得的好饵料. 枝角类的食性有两种:淡水枝角类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海洋枝角类则用游泳足捕捉水中的浮游生物。
适合枝角类实行无性生殖的水质条件如下:水温:17-30℃,pH:6.5-8.5,咸度:淡水种可耐咸度2-3ppt,海水种则可耐高咸度。
溶氧:1-5ppm,溶氧超过5ppm时,繁殖力会下降。
桡足类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
桡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
桡足类基本特征: 1.体纵长且分节,体节数不超过11节,头部1节、胸部5节、腹部5节。
2.头部有一眼点、两对触角、三对口器。
3.胸部具5对胸足,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两性有异。
4.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
雌性腹部常带卵囊。
5.变态发育。
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谈谈名特水产生物养殖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一切促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步入高品质的名特水产养殖.目前在我国的名特水产养殖中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模式,养殖水体自身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同时受外源性污染的影响,养殖水体的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水体有机污染不仅可造成水体缺O2,直接危害养殖生物,同时也是养殖品种暴发性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技术已成为发展名特水产养殖的一个关键因素[1].由于一般所采用的理化方法处理养殖水质的技术存有种种弊端,如可能对养殖生物造成毒性危害,可能在养殖生物体内蓄积残留等,因此水质微生物控制技术便得到重视.本文采用存在于不同自然生境中的微生物经诱变选育后培养形成高效菌制剂,应用于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净化,为名特水产养殖业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水质控制技术.
浮游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1、作为杂食或滤食性鱼天然饵料;2、浮游植物可以通过作用给水体制解氧,是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来源;3、是水质的指示生物,通过浮游生物种群可以辨别水质好坏;4、某些种类的浮游生物可以对鱼的生长肉质的影响如蓝藻;5、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密度过大可导致缺氧;6、某些浮游动物如枝角类的水蚤是幼苗的敌害生物;7、大多数浮游植物可以净化水质。
水产的生物肥有哪些啊
以发酵的鸡粪为主,里面配上些生物制剂,这就是水产生物肥。
氰戊菊酯溶液不是对水生物有毒吗
怎么又可以用作水产杀菌
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还是可以的啊 现在很多兽药都是可以用于水产的 特别是杀寄生虫的 如 杀虫先锋(氰戊菊酯)、百虫克(氯氰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