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算数言出必行”的古诗有哪些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
关于言出必行的800字作文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
——题记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出租车司机徐国平捡到乘客方女士丢失的新手机,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没有时间去拿,他就让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
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举动,这种乐于助人良好品质是令人震撼的,让人折服
我看了这一报道,我想做人,要有道德,不要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个拾金不昧、顶天立地、做个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人。
我见过无数的好人,我有所感悟,做人,道德很重要,商人必须要讲信用,言出必行,讲实在要给自己量一个道德标准。
学生则要讲文明、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绝对不可以当流氓、痞子、干抢劫、杀人是事。
农人不但要好好种地,还要不用些化学药品放入农物中,赚钱有什么用,那是坑人、违法的。
古人曰:“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
”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无耻、是卑鄙。
道德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
——后记
言出必行算是信仰么,要写一篇关于信仰的作文
传说齐桓公言出必行当时齐国欲称霸中原,连年征战,鲁国接连被齐国打败,不得已屈服了齐国。
周厘王元年, 桓公以周王命布告宋、鲁、陈、 蔡、卫、郑、曹、邾诸国,约以三月朔日,会盟于柯(今山东东阿西南)地。
鲁庄公前往会盟时问:“谁愿和我同去
”将军曹沫请往。
庄公说:“你三次都败给齐军,不怕齐人笑话
”曹沫说:“我去自会雪耻。
”庄公说:“如何雪耻
”曹沫说:“君当其君,臣当其臣。
”庄公说:“寡人越境求盟,犹如再败了一次。
若能雪耻,我听你的
”于是,庄工便和曹沫同行。
这次会盟隆重庄严。
盟坛高筑,两边大旗招展,甲士列士,十分威武。
齐桓公和管仲正坐坛上。
会盟规定,只许鲁君一人登坛,其余随员在坛下等候。
当鲁庄公来到会场,将要升阶入坛时曹沫戴盔披甲,手提短剑紧跟鲁庄公身后。
会盟宾相告诉曹沫只能在坛下等候,曹沫瞪大眼睛怒目而视,吓得宾相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沫就顺阶入坛。
鲁庄公与齐桓公经过谈判,正准备歃血为盟,这时,曹沫突然拔剑而起,左手抓住齐桓公的衣袖,右手持短剑直逼齐桓公。
顿时齐桓公被吓的目瞪口呆。
管仲忙插进齐桓公与曹沫中间,用身体保护住齐桓公,问: “将军要干什么?”曹沫正然道:“齐强鲁弱,你国侵略鲁国,欺人太甚。
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考虑怎么办?”齐桓公见形势不妙,急忙说:“大夫且慢,你说怎样就怎样
”曹沫说:“要求归还被侵略的城池
”齐桓公连忙答应 ,说:“寡人马上与你立誓。
”并向天指日发誓决不反悔,也不追究曹沫劫盟之罪。
曹沫收剑,微笑自如,遂签定盟和约。
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
齐许多臣愤愤不乐,都要桓公毁约,桓公曰:“寡人已许曹沫矣
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
”现代感悟在现代这个社会,谎言流行,要真正做到言出必行,那是一个人的道德良好的表现。
言出必行执行的是自己所允诺做的事情或者话语,此行为必将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应成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So said, so done.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典型人物: 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健1969年8月15日,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
来到黑龙江逊克插队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当年跟金训华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陈健。
30多年里,无论刮风下雪,陈健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
他信守着当年战友下葬时自己心底默默许下的一个诺言:一辈子留在此地,陪伴这位长眠黑土地、再也不能还乡的战友。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应该是一个人做事的原则,同时更是做人的原则。
在当今的社会,这方面的缺失是很严重的。
但是我们不一定要真正做到,但事实上我们要大体上做到就够了。
因为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欠缺的地方吧。
形容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成语是哪个
一言九鼎[读音][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句]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