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处暑的短句子

描写处暑的短句子

时间:2020-04-12 00:39

关于处暑的古诗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农夫犹饿死。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马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元宫词(一百三首)  (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处暑的词语意思是什么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一个节气,处暑的意是,处,就是到处,处处。

暑,暑假,中暑。

意思就是这个节气一过炎热的暑气就停止了,天气开始转凉了。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写一篇知识性小短文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2008处暑的具体时间是几点几分?

今日处暑热天仍在 2008年08月23日02:21 华龙网-重庆晚报  【释义】  今天凌晨2时零2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隐蔽、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中止。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它与大暑、小暑以及大寒、小寒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程度的节气,处暑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

  【谚语】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诗词】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  唐·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处暑景象,意思是说,暑气到此为止,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而处暑节气正是农历七月。

这个时节,柔和的凉风习习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凉爽,而不像夏天那样的热风,让人难以承受。

而这时,农作物都已进入成熟期,夏天娇艳的荷花已变成结满莲子的莲蓬。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宋·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今日天气】  周末时晴时雨  出门莫忘带伞  这个周末,受冷空气侵袭,我市时晴时雨,市民出门时最好带伞。

  昨日,虽然主城区天气晴朗,但气温并不高,没有超过30℃。

今天,各地多云,西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最低气温24℃-26℃,最高气温32℃-35℃。

明天,各地阴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最低气温24℃-26℃,最高气温30℃-34℃。

  下周一,长江以南地区阴有分散阵雨或雷雨,其余地区阴,各地气温还会下降1℃左右。

  主城区今天多云转雷阵雨,25℃-32℃;明天阵雨,25℃-31℃。

  【访谈】  处暑前后中元节 煮肉宰鸭祭先祖  原西南大学民俗学教授余云华、市气候中心主任程炳岩(以下统称“专家”),从多个方面为生活在“新历”中的我们,揭开“旧历”里的种种奥秘。

  记者:全国各地在“处暑”日都没有太多的习俗,莫非自古以来人们就不太重视这个节气

  专家:可不能这么说,节气的由来都是和农事活动相关的,所以,它们本来的意义就是和农事更贴近,日常生活上的习俗都是慢慢发展而来。

其实在农事上,处暑也一样重要。

  记者:嗯,这个我倒知道一句谚语,“处暑天不雨,结实也难收”,说的是天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专家:这算是一个例子,还有“处暑不出头,割下喂老牛”,是说,如果这段时间庄稼还没有结穗,那么可能就没什么收成了,还不如割下来喂牛。

所以,要抓紧时间想办法。

  记者:都是讲不能误了农时的吧。

  专家:虽然处暑这天没有特别的活动,但一般情况下,处暑都位于农历七月的中下旬,处暑前后会赶上一个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叫“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也叫鬼节或者七月半,所以七月也被称为“鬼月”。

  记者:一些爷爷奶奶辈的人会在这天烧纸钱,就是这个意思吧。

  专家:没错,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地宫,但是到了中元节这天,地宫打开大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

这一天,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家家都要用熟肉来敬亡人。

一般重庆地区都是用肉祭祀,而广西一带则要宰鸭子,各地的风俗不同。

  记者:已故先人会回家团圆,为什么被称为“鬼节”,现在看来不是对祖先有不敬之嫌

  专家:不是不是,古人认为,“鬼”和“归”谐音,人死如“归”,就是回老家了。

  记者:这个节虽然和清明一样是怀念和祭祀逝者,但年轻人都不过这个节了。

  专家:鬼节是一种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人视死如生的哲学观。

中元节的祭祀除了宣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其实还反映了古人的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品质。

我国不少地方都保存着这个传统,除了烧纸钱,还有放河灯等,表达祭祀之意。

  【气象】  处暑过 热中午  记者:古人说,“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

”意思是,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大汗淋漓的日子。

这和我们常说的“秋老虎”是一样的吗

  程(市气候中心主任程炳岩):虽然市民常提起,但其实在重庆并不存在真正的“秋老虎”。

“秋老虎”主要反映的是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北方,立秋过后,天气是明显由热转冷,但太阳仍处于北半球上空,昼长夜短,日照强烈,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还是会超过夜晚散失的热量,这时候出现明显的天气炎热,被称为“秋老虎”。

  不过在山城,秋天其实很短,季节的交替并不明显,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这个时段不会很快凉下来。

  记者:就是说,处暑过了,热天还是过不去

  程:对,现在来看,炎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多也就是35℃左右,而且主要是热在中午,早晚相对要凉快得多,市民也会感觉好过多了。

要盼到真正凉爽的秋天,还要等到下一个节气白露前后。

  记者:也是,总体感觉上,每年这个时候要比立秋节气凉快不少。

  程:是啊,可以看看数据,立秋后至今,主城区常年的日平均气温为28.6℃,而处暑过后到下一个节气白露,日平均气温是27.3℃,下降了1℃还多。

  记者:天气转凉,还会有这么多雨吗

  程:降雨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强降雨减少了,而且重庆的雷暴天气集中在七八月份,之后,雷暴的多发期也过去了。

  记者:我记得你曾经提到,2006年我国东南部台风多,造成副热带高压长踞山城,带来了持续高温干旱,今年这段时间以来,台风也比较多,对我市有什么影响吗

  程:目前来看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但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过程,短期内很难分析。

  【养生】  秋燥来临要清热  天气转凉后,感觉无力、疲惫、口鼻干燥等秋乏症状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而暑热散去后,机体的代谢逐渐恢复平衡,一时难以适应。

  因此,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副教授谭金春认为,这个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

虽然夏天已过去,但多喝开水、淡茶等也同样能减少秋燥。

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

中医认为,这个时段要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处暑食谱:芝麻菠菜  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后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具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的功效。

  记者 姜莹\\\/文 任洁\\\/制图  网络编辑:孔祥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